名贵特产和稀缺资源 名贵土特产名录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05 11:18:49

一. 甘肃省 天水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张家川羊羔肉和清真碎面

张家川羊羔肉和清真碎面

张家川羊羔肉主产于关山林区,肉嫩味纯,色泽鲜艳,尤以小尾寒羊为最。以羊肉为主要原料的手抓羊肉、清炖羊肉、羊肉泡馍是陇上美味。清真碎面的做法与其它面条的做法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把面擀开后,不立即切,要晾成柔干再切成菱形。面要擀得又薄又匀,切得又细又匀,切成的菱形小片长约

1厘米左右,形如雀舌,码在盘中。也有人不称碎面,而形象地称为“雀(天水人读雀为qiao)舌头”。

清真碎面的臊子非常讲究,先把炒好的半生羊肉丁放进饭水中,用文火慢煮,等煮出香味来,再配入切成丁、粒与细条形的海带、榨菜、鸡蛋饼和虾皮等,烩煮成香味浓郁的臊子。食时,在煮好的碎面上浇淋上臊子,放上一撮香莱,调上醋、盐、油泼辣子,味精等,香气透鼻,令人食欲大增。吃清真碎面时,因面切得非常碎细小,配菜也随其形以细为佳,故多不用筷子,而用汤匙。

二. 陕西省 渭南 潼关县 金矿资源

金矿资源

潼关县秦岭地区,埋藏有金、银、铅、石墨、大理石、蛭石等多种矿物,分布范围较广,藏量比较丰富。据今发现北宋“崇宁三年”(1104)的矿洞石刻,大约900年前就有民开采金矿石。在潼峪、蒿岔、太峪、东桐峪等峪道都发现有矿洞遗址,仅麻峪就有72孔。历代官府屡禁庶民开采利用。明代17任兵宪都残酷地镇压过矿民。清康熙《潼关卫志》在“乡贤”中记述潼关卫指挥使盛德的镇压矿民情况:“嘉靖二十九年矿寇猖獗,公率兵击之,兵溃,公奋力战,遂为贼害”。《潼关县新志》记述:西潼峪佛头崖下有铜矿,官府曾经开采,因矿苗未成熟而终止。清代还有矿师勘查,立石标记。又载:西南牛角岭有煤矿,民国十年(1921)有人集资开采,因资竭而辍,但不知其是否有煤矿。建国后,1958年“大炼钢铁”时,群众在东桐峪河浪铁砂发现砂金,一度广为流伟。1965年陕西省地质局派出勘探队在本县秦岭山区对矿产资源进行普查,经普查、初查、详查确有金矿石。1972年县筹建开发大理石矿。1975年前后,近山地区社、队集体和个人挖掘蛭石、大理石、蛭石加工等工、副业生产迅速兴起。

在开发大理石、蛭石的基础上,依据地质勘探资料,开发金矿石。1975年筹建潼关县金矿。1976年渭南地区潼关金矿开始筹建,1977年陕西省革委会决定,渭南地区潼关金矿与洛南铬矿合并为陕西省潼关金矿。1979年县金矿因资金、技术不齐,遂移交由陕西省潼关金矿。1984年陕西省潼关金矿改属冶金工业部,分设东桐峪、潼峪矿区,5个坑口,有职工1655人,其技术力量雄厚,机械化设备较为齐全,日产原矿石500吨,为国家定点的国营中型黄金矿山企业。1985年生产黄金1.61万两,实现利润206万元。同年,县筹建李家金矿,1986年筹建县小口金矿,到1989年两矿分别年产黄金2617.38两和5554.25两。同时,冶金部潼关金矿的东桐峪矿区,改设东桐峪金矿,隶冶金部。随着国家矿山建设的发展,集体和个人采矿选炼黄金的浪潮迎风而起。1979年李家村公社马峰峪口大队第三生产队成立采矿队以后,陕西省冶金局多次催促兴办采金队,县社队企业局已派员驻队指导,沿山社、队采矿陆续成立。到1985年全县有规模不一、技术设备不等的采矿队80多个。1981年太要公社成立黄金冶炼厂后,到1985年全县有黄金冶炼厂13家。原来开采矿石远销外地,年采矿石2450多吨,1980年折合年产黄金2152两,白银1397两,铅20吨,总产值26万多元。此后,进行自采自炼。到1985年生产黄金1.0万多两,白银2.35万多两,铅400多吨,总产值583万元,跨入全国生产黄金万两县行列。群众家庭氰化池、混汞碾、小球磨、氰化池772个。全县本年生产黄金突破3万两,每人平均1两以上。

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本应采取保护性的开采措施,但在“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思想指导下,导致管理失控,尽管多次整顿,而小球磨、小氰化池、小混汞碾等群众性的“三小”提金时隐时现。倒卖坑口,0黄金,污染环境,影响国家生产,危害社会治安的事个屡次有发生。1989年冬中央关于黄金生产采取保护性的开采措施,发展国营,限制集体,取缔个体,清理联办,黄金生产秩序有所改善。

三. 广西 桂林 资源县 车田西红柿

资源西红柿主要产于车田苗族乡,车田乡平均海拔705米,属高山区,昼夜温差较大,特别适宜高山无公害蔬菜及南方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所产的西红柿,不仅外型美观,颜色鲜艳,光泽好,而且硬度好、耐储运、肉质厚、甜度适宜。出产期7月至11月。

四. 辽宁省 鞍山 岫岩 酸汤子和馇子

县内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是各族群众的主食。尤其是用玉米面做成的传统食品酸汤子和馇子,是各族群众都喜欢的主食。

五.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慈利县 猪血稀饭、菊花心和金香柚

“猪血稀饭”,为土家人祭祀、祭祖等特定场合具有特殊用途特殊意义的特殊食品。每年三月,是“白蒂天王”的生日,届时土家人杀猪祭祀。庙祝时煮“猪血稀饭”祭于神前。凡祭祀之人,都要分吃猪血稀饭一碗。此外,过年杀年猪祭祖,也煮猪血稀饭。寨子里逢人都可舀一碗吃。有远道来客,更要请一碗“猪血稀饭”,甚至有相强之意。 菊花心和金香柚颇有名气,是中国名柚,产于张家界境内。这两种弛名三湘四水的特优水果,一是永定区的菊花心柚子, 二是慈利县的金香柚子,他们都具有很久的栽培历史,其果实风味,深获广大消费者的普遍青睐。近年来,它们又双双步入旅游市场,已成为国内外游客指名求食的“果中新贵”。( 张家界)

六. 云南省 临沧 凤庆县 粑粑和粑粑锤

粑粑和粑粑锤

米做的小块圆形的,烤了吃,新鲜的热的粑粑可以直接吃,香甜而柔软。粑粑锤则是椭圆形或长方形的,切开蒸、煮、炒或烤都可以。冬至节有做粑粑、吃粑粑的习俗。

七. 浙江省 丽水 云和 金瓜丸和金瓜饼

金瓜丸和金瓜饼

南瓜,云和俗叫“金瓜”,是民间最普通的蔬果。山区农民房前屋后,田头地角大量种植,困难年景,它是救命主粮以瓜代饭,吃得边皮肤都发黄;年稔岁丰,这代主粮的瓜果,又会降格成为猪饲料。但想不到聪明灵巧、善于烹调的农家主妇,还能使它变化成为美味佳肴,接待贵宾的地方特色食品,“金瓜丸”就是其中之一。每年除夕团圆宴,就缺少不了这位名角,它名字高雅而寓吉祥,味道鲜美,风格特异,又非珍禽异兽、山珍海味所能媲美,它比肉不油,比鱼不腥,比山珍不清淡,比海味不鲜浓,可说是集百家之优点而无百珍之异味。浓淡适口,鲜香诱人,主料价廉物美,配料亦极普通,难怪民俗中流传久远!笔者从记事起,上至祖母、父、叔,下至子侄,人人爱吃,数十年来,每逢年节,年年不能无此君。

八. 广西 桂林 资源县 资源高山玉米

高山玉米是资源高海拔地区所生产的优质特色稻谷,其米质鲜红,含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对人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基本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现资源县种植面积2000亩,年产700吨。

九. 湖北省 孝感市 应城市 干浆粑和汽水粑

干浆粑和汽水粑也是生受人们赞许的早点。做干浆粑较有名气的要属刘金宝,他的蒸锅比别人大,用手在浆盆里一把把抓起米浆往锅里搭,一锅搭四层,米浆不跌不流,呈滴水型,搭完后盖上锅盖,凭听锅里的水响,指挥作火人如何烧柴。上大汽后,停火焖一下,然后用锅铲铲起,粑子底黄肉白,焦香甘甜。

十. 广西 桂林 资源县 资源小竹笋

资源县现有密度较小竹笋面积约10000亩,年产量为300吨左右,资源县各地均盛产此笋。

名贵特产特殊资源怎么解决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清单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