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附近有什么特产 泰安特产有哪些可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01 22:32:45

一. 山东省 泰安 新泰 松香狗肉

松香狗肉

松香狗肉系新泰长宏宾馆陈绪连制作。2000年被评为泰山名菜。此菜狗肉熟烂,松香味浓、风味独特。

主要原料有净狗肉、松子、葱姜、花椒、茴香。

制作时净狗肉斩成大块,入凉水焯去血污,入锅加水,加水狗肉,放葱、姜、花椒、茴香、食盐,煮熟烂,原汤浸泡10小时,松子洗净,文火烘干,碾至颗烂状,将狗肉撕成条状,将松子撒上即可,外带葱花、花椒。

二.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白菜豆腐汤

原料:选用丁华堂一带所产大白菜,取白菜叶200克,豆腐4块,紫菜25克,熟猪油50克,味精5克,料酒10克,细盐4克,高汤1000克。

制作方法:

1、将豆腐切成3.3厘米长、1.3厘米宽、0.7厘米厚的片,用开水焯一下捞出。白菜也切成同豆腐一样大小的条。

2、汤锅置旺火上,放入猪油烧热,添入高汤,白菜叶、豆腐,熬至菜熟后,放入细盐,味精,撒上紫菜,起锅盛入汤碗内即成。

此汤特点:豆腐白,菜叶绿,紫菜紫,汤味鲜,汤汁浓(丁华堂白菜具有清煮汤亦浓的特点)。

我县汤菜考究,变化无穷。汤路广,汤种多,汤品亦妙,有“一汤十变”、“无汤不行”的传统说法。除上述几种汤外,还有“鳝鱼汤”、“鲫鱼汤”、“枸杞汤”、“螃蟹汤”、“十佳大补汤”等等,兹不一一介绍。

三. 山东省 泰安 泰山 小米煎饼

主要是用沂蒙小米、高梁、大豆为原料,手工烙制而成,该产品营养丰富,酥脆可口,香甜适中,余味无穷。游客如想品尝,可到泰安市泰山天街,2元每张。

四.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大清河砂

我县河砂资源十分丰富,大清河、小汶河、龙宫河等众多河流都有丰富的砂资源,以大清河最为集中。

大清河上游为著名的大汶河。大汶河发源于沂源县松固山南麓,流经泰莱山区,在接山乡障城村东进入我县,戴村坝以下改称大清河。大清河全长45公里(含县内大汶河段),河宽约0.5—1公里。其中大部分河段沉有河砂,平均砂层厚度约3米左右,最深处达10米,总贮量约1500万立方米,每年淤增量约50万立方米,1995年以前,开采量约占年淤增量的一半左右。大清河砂径适中,质地坚硬,色泽清亮,是良好的建筑材料。除供本地建筑用以外,汶上、梁山、东明、平阴以及黄河西岸的河南省黄台县等周围地区多来此购砂。沿河村庄如接山乡东杨村、彭集镇南城子村、陈流泽村、李范村等都建有砂场,很多农民以采砂为业,以卖砂发财致富,摆脱了贫穷落后,过上了幸福生活。

此外我县还有地下古河道隐伏沙。主要分布在彭集镇和沙河站镇一带,为第四系亚沙土、亚粘土所覆盖,埋藏深度受古貌形态的影响,一般为0.5—3.5米,目前只有零星开采。

我县大清河砂资源丰富,但是,近年来出现了掠夺性开采趋势,年开采量大大超过年淤积量。不仅对资源的长期利用造成危害,也对河道造成危害。对这一重要资源,有关部门需要采取保护性措施,以利可持续发展。

五.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红烧甲鱼

红烧甲鱼

红烧甲鱼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东平县新兴名菜之一,近年常见于宾馆、饭店。基本做法:准备好湖产活甲鱼一只(

1000克左右),生鸡半只约300克,葱、姜、蒜片各少许。清汤500克,花生油500克,酱油20克,黄酒20克,醋10克,水淀粉20克,花椒油10克,八角1粒。

将甲鱼肚朝上仰放在砧板上,待其头伸出即斩,放血,将甲鱼放在沸水中烫三分钟取出,用刀刮去背壳和裙边黑膜,剔去四爪白衣后洗净。斩去脚爪和尾,从腹骨正中对剖,挖去内脏,割下背壳,每片斩成四块(也有连背壳一起斩成块状者),生鸡剁成方块,放入盆中,加少许酱油拌匀稍腌。

然后,勺内放入花生油,烧至九成热,下甲鱼和鸡块,用旺火炸至呈红色时捞出(裙边不过油)。

勺内加白油少许,用旺火烧热,下葱、姜、蒜片、八角炝锅,烹入酱油、料酒、清汤,放入甲鱼、裙边、鸡块,烧沸后去浮沫,加盖移至小火,炖约

1小时,至甲鱼、鸡块熟烂,汤汁剩三分之一时,移至旺火,放味精,用淀粉勾芡,淋上花椒油即成。

此菜风味特点:色泽红亮,鲜香味浓。

六. 山东省 泰安 肥城 肥城桃

肥城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肥城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肥城桃又名肥桃、佛桃、大桃,中国名优水果之一,其果实肥大、外形美观、肉质细嫩、汁多甘甜、营养丰富,被誉为“群桃之冠”。

肥桃有红里、白里、晚桃、柳叶、大尖、香桃、酸桃等7个品种,以白里品质为最佳,红里居多,成熟期为八月底九月初,成熟后呈米黄色。

果重250~300克,最大900克。据化验分析,果肉中含可溶性固形物24%、糖量13.6~18.59%、果酸0.25~0.43%,每百克果肉中含维生素C10.22~10.44毫克。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维生素B12、脂肪、蛋白质以及钙、磷、铁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常吃肥桃可键脾胃、增食欲、强筋骨,延年益寿,老幼皆宜。除以生食为主外,还可制成罐头、果汁、果脯、果酱、果酒等系列产品。

肥桃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200多年,明清时代(1622年)被定为皇室贡品。

肥桃适应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良好的褐土中栽植,树形多采用三大主枝开心形。栽后二年见果,三年形成产量,五年进入盛果期,寿命可达30年。

近年来,肥城桃生产发展较快,肥城市委、市政府把肥桃生产作为农业的主要产品,引进良种,扩大种植规模。全市主栽肥城桃的乡镇已扩大到5个,面积10万亩,年产量2亿千克以上。近年来,肥城桃生产发展较快,肥城市委、市政府把肥桃生产作为农业的主要产品,引进良种,扩大种植规模。全市主栽肥城桃的乡镇已扩大到5个,面积10万亩,年产量2亿千克以上。1986年肥城县被国家农业部列为肥城桃名优基地县,已被列入山东地理标志品牌;1994年荣获全国首届林业名特优稀农副产品博览会“金奖”;1995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佛桃之乡”;1996年注册了“仙乐”牌商品商标,并被确定为第十一届亚运会特供水果;1997年在全省林副产品评优会上被评为金奖;1999年分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和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瓜果蔬菜类 “金奖”;2000年创世界吉尼斯记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桃园”;2000年12月,经国家商标总局批准,山东省肥城桃开发总公司获得肥城桃产地证明商标的管理权,肥城桃的声誉得到维护,也成为继“莱阳梨”后该省第二个取得产地证明商标的地方;2001和2002年在中国农业国际博览会上又被评为名牌产品;2002年肥城桃通过国家绿色食品中心A级绿色食品认证;2003年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中心A级绿色食品复检认证。

据明朝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修《肥城县志》记载:“果亦多品, 惟桃最著名,远近千里外,莫不知有肥桃者,而吕店、风山、固留诸村尤佳。”足见,400多年前,肥城桃已负盛誉。到了清代,肥城桃被列为贡品,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山东劝业道肃(一种官方组织)为保护肥桃生产,曾立“保持佳种碑”于肥城南关火神庙旁。从此,封果园之风大减,栽培渐盛。

主要品种有白里肥桃、红里肥桃、柳叶肥桃、大尖肥桃、晚大桃等。果形美观,个大如拳,单果一般在二百五十克左右,最大者在五百克以上。肥桃成熟后,果皮淡黄,皮薄肉嫩,汁液丰富浓郁,味美香甜,最佳的果实,在桃面上开一个小洞,即可吸尽全部肉质。据化验测定,果实内含可溶性固形物14%左右,每百克果肉含维生素C12。 78毫克,还含有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核黄素、尼克酸及钙、磷、铁等多种元素。

肥城桃是肥城的,也是中国水果名优之一。肥城桃以其果实肥大、肉质细嫩、汁多甘甜、香气馥郁、外形美观,被称为“群桃之冠”。肥城桃作为一个品系,品种有十几个,其中以红里桃、白里桃、柳叶桃最有栽培价值。以红里桃为代表,品质最佳,最大者900克,一般300—500克,可溶性固形物达17%以上,汁多味美、外形美观,含有多种糖、果酸、维生素和20多种微量元素,如:氮、磷、钾、钙、镁、铁等,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常食之有健脾肾、增食欲、活筋络、保肝养血之功能,特别所含的Vc和B17,具有很好的防癌作用。

肥城桃迄今已有1100多年的栽培历史,1583年(明代万历十一年)的《肥城县志》载:“果亦多品,惟桃最著名”。1726年的《山东通志》载: “桃产肥城者最佳,临清次之,分销各处”。1815年(嘉庆二十年)的《肥城县志》中记载:“桃味美他境莫能及,唯吕店、风山、固留诸社出者最佳。”到 1904年(光绪三十四年)清末最后一部《肥城乡土志》中这样记载:“惟桃最著名,近来东西洋诸国莫不知有肥桃者。”由此看来此时的肥城桃不仅驰名国内,而且已蜚声国外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县政府把发展肥城桃生产当作振兴农村经济的战略措施来抓,加快了肥城桃生产的发展速度,到1986年全县已发展肥城桃2.6万亩,并被国家农业部列为肥城桃名优基地县。95年被国家确定为“中国佛桃之乡”。96年注册了“仙乐”牌商品商标。97年在全省林副产品评优会上被评为金奖。99年在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荣获“大奖”。2000年创世界吉尼斯记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桃园”。2001年在中国农业国际博览会上又被评为名牌产品

七.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薄饼

薄饼是五十年代以前常见的一种面食。其制作方法是,把小麦面粉加适量水和成面团,分开成拳头大小的“面季子”,(即小块面团),用擀面杖擀成茶盘大小,厚薄如纸的圆形,然后放在烧热的鏊子上烙熟,即可食用。东平人常以薄饼卷葱为美食。如果在和面时加少许盐或糖,制成的薄饼便会有另一种风味。过去,农村家庭主妇多会做这种面食,有的擀饼高手可以把1公斤面粉擀制成32张薄饼,其饼薄如蝉翼,圆如满月,透过饼页,可以清楚的看到饼下面的五号字。

现在饭店、宾馆里,常用薄饼卷糊鱼或其他菜肴作为风味小吃招待宾客。

八.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粥

我国人民素有喝粥的习惯,仅据清朝黄云鹤的《粥谱》,即记载了各种粥食达239款之多,可见我国粥品之全,历史之悠久。东平粥无疑是众多粥品中的一颗明珠。

东平粥又名徐家粥,为州城镇桂井子街徐保明世代经营,自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00年)创制以来,至今已有三百三十年的历史,可以说久负盛名。

东平粥系以大豆、小米为原料,分别磨成浆,按配方熬制而成。其特点是:粥浓如酱、喝似水,滑润爽口,清香甘甜,泌人心脾,有独特的糊香味,喝尽粥,碗如洗,不挂一丝粥迹。东平粥自问世以来,以特殊的美味,博得人们的喜爱,无论是远离故乡的游子,还是到东平来的外地客人,凡喝过东平粥的,都喜欢再喝。

东平粥之所以味道香美爽口,有三个重要因素,一是选料精,用上好的黄豆、小米做原料;二是做工细,必须用石磨将黄豆、小米分别制浆,磨出的豆浆和米浆,再分别用细箩过滤去渣,豆浆与米浆之比,约为2:1;三是做粥的水要好。由于特殊的地理原因,州城地下水多属碱性苦水,徐家做粥时,从来不用苦水,而是用清真寺附近马公祠水井中的水,那是少有的甜水。所以熬出的粥鲜美可口,风味独具。

东平粥味美诱人,为了让更多的人品尝这一传统名吃,近年来,我县已开发生产出多种品牌的“东平粥粉”,用东平粥粉做出的粥其味与州城做的东平粥无异,粥粉便于携带,食用方便,很受消费者欢迎。

东平粥的制作分以下几个步骤:

1、打浆。即把淘洗干净和浸润好的大豆、小米分别用石磨磨成豆浆和米浆,并过滤去渣。

2、熬汁。先将豆浆倒入沸水锅内,再烧至沸点,用木勺连续搅动,文火慢熬。熬制约半小时,待沸汁浮沫消净,豆香飘溢时,再将过滤的米汁倒入豆汁锅内,慢火烧沸后,即可熄火出锅。熬出的粥液以“清汁”为上品。如果豆汁、米汁同时下锅,则会熬成混汁,即下品。

3、出锅的粥在粥缸内呈液体状态,盛入碗内即凝,表面好像浮着一层油汁,此时,把预先用陶罐焖制好的五香熟豆撒在碗里,与粥同食,喝时便会豆随粥游,入口愈嚼愈香,韵味无穷,振人食欲。

九. 山东省 泰安 泰山 野菜宴

泰山野菜食用历史悠久,大概也始于古代帝王来泰山封山祭祀时“食素斋,整洁身心”。

另外泰山山高林密,也为各类野菜生长提供了自然条件。泰山野菜宴可分为冷盆类、油炸类、蛋炒类、腌制类、汤羹类等,尤以姜汁荠菜、炸荷香、炒山鸡等最有名。

十. 山东省 泰安 新泰 赤灵芝

赤灵芝全株可入药,有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盘骨、疗虚劳、滋补强壮等功能( 泰安)
泰安有什么特产值得买泰安特产有哪些值得去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