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有什么特产好吃又便宜 清远土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02 14:25:36

一.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东坡水角

东坡水角用上等粘米熟浆打皮,以马蹄、葱花、瘦肉作馅,包成三角形,用蒸笼蒸熟,蘸以麻油、酱油,清甜爽口。

二.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清江荷包蛋

连州市星子镇清江人每年都要过春社节,节日中主要吃蛋糍蛋菜,其中的荷包蛋称得上蛋糍中的极品。为什么过春社节,为什么煮荷包蛋?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人间并没有牛,犁田耕地都是用人力,非常辛苦。有一天,玉皇大帝微服来到人间,看到农民光着身子,满身大汗拉着犁在耕种。玉皇大帝便走上前对那些犁田的人说:“老伯,你们休息休息呀!”人们说:“眼看播种季节要过了,我们怎能休息呢?”玉皇大帝听了,再也不答话,便默默走了。在回天的路上,玉皇大帝一直想着人们耕种时那辛苦的情景,就把牛送到人间为人们服务。从此,人与牛成为好朋友。久而久之,牛也懒散不大愿意为人拉犁了。人们眼看春耕即将开始,不知如何是好,因而焦急万分。金牛星知情后,下凡规劝牛,而牛竟没有一点悔改之意。金牛星下命令说:“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就是春社日,春社日要早起,如果比人迟起床,力气就会让人借去,永远由人指挥。”牛无动于衷,春社日大清早依然如故。人们比牛起得早就有了力气,能让牛听话。不听话的牛,就被人用绳子拴住牛鼻子或用鞭子抽打。牛才后悔不听金牛星的劝告,只好服服帖帖地听指挥。人们看到牛听话了,就马上买点好菜吃饱饭准备犁田春耕了。春天之初,正好是雌鸡雌鸭0下蛋的季节,农民就以煎煮鸡鸭蛋为主菜。这天还要教新牛学会拉犁,据说这天牛是最驯服的,很容易学会拖犁拖耙。从此,每年的春社日,人们就要过“春社节”准备春耕了。在春社节里,大家吃惯了各种蛋菜,一些好吃者尝试把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和丛菜等馅料酿进去壳的蛋清蛋黄里(好像把馅料装进荷包里一样),然后在油锅里煎煮,味道确实很香美,人称“荷包蛋”。在清江,就有“如果春社节没有吃荷包蛋就等于没有过节”的说法。(来源:《福地清远之清远与美食》作者:欧阳在衷)

三. 广东省 清远 英德 英德河鲜

北江各种河鲜

四. 广东省 清远 英德 大湾菜包

大湾菜包是用生糯米拌以冬菇、腊肉、虾米、鲜肉粒等,再用猪婆菜或油麦菜 将其包裹起来,隔水蒸熟,蘸上酱油,吃起来糯香菜滑,是英德农村的特色小食。

五. 广东省 清远 清城区 清远黑山羊

清远黑山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清远黑山羊--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地域范围

清远黑山羊分布于广东省中北部、北江中游、南岭山脉南侧与珠江三角洲结合部的清远市,南连广州、佛山,北接湖南、广西,东及东北与韶关市相邻,西及西南与肇庆市为界。保护地域清远市全境,包括清远市现辖下的清城区、清新区、英德市、连州市、佛冈县、连山县、连南县、阳山县等八个县(市、区),在东经111°55′~113°55′,北纬23°27′~25°12′之间。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年出栏9.4万头左右,年产量17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清远黑山羊全身被毛短、黑色光亮;鬐甲高于十字部,头呈三角形,蹄只粗壮坚实;公羊羊角粗大,耳大下垂,下颌有髯;母羊羊角较小、呈镰刀状,尾短且上竖。成年出栏体重30~40kg,属中等体型。(2)内在品质:清远黑山羊羊肉肌纤维细,口感鲜甜,硬度小,肉质鲜嫩,膻味极小;屠宰率为45 %左右,营养丰富,并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据检测,每百克肌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203~296mg,蛋白质含量为19.3~21.0g,粗脂肪含量为1.4~5.2 g,灰分含量为0.89~0.95 g,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6~3.0 g。 (3)安全要求:饲料、兽药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执行,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相关要求。

六. 广东省 清远 英德 西牛麻竹笋

西牛麻竹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西牛麻竹笋”,也称“英德麻竹笋”,广东省英德市,因主产于该市西牛镇而得名,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西牛麻竹笋具有鲜嫩、爽口、笋味香浓的特色,享誉山珍之称。麻竹笋富含粗纤维和A、B2、B6、C等多种维生素,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食品,多食有助消化、消滞、益寿延年。西牛麻竹笋产品主要有即食系列和笋干系列。即食笋系列以优质麻竹笋为原料采用现代工艺精制而成,产品有脆笋、玉笋、凤尾幼笋等;笋干系列有笋花、笋尖、笋衣、生笋丝等,以民间传统加工而成,是美味佳肴的上乘佐料,产品远销日本、香港、澳门、新加波、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西牛镇是麻竹笋生产加工集约基地。2005年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麻竹笋之乡”、中国果菜产业发展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优质食用笋基地乡镇”。.

麻竹笋在英德市栽培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清朝,1821年-1850年间(清代道光)对英德麻竹笋有记载“麻竹长数大,大者径尺,概节多枝丛生回枝,叶大如履”。1921年(民国十年)《广东农村概况调查报告》英德县概况,在森林部分记述“第四区内除松林外,以取笋制干之竹为多”。这里提到的第四区指的就是西牛镇一带。“西牛笋干”,曾于1922年(民国十一年)3月1日至7日举办的“广东省第二次农品展览会”上获特等奖。历史上,以西牛、沙坝出产的笋干多、质量好。1949年后,“西牛麻竹笋”逐步有所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更快。历年,县商业、供销部门,均有笋干收购外调出口。到21世纪初,已形成规模企业十多间,在当地形成麻竹、麻竹笋、麻竹叶生产、销售的产业链,西牛麻竹笋是广大农民奔小康的其中一项新兴产业。随着农村制度的改革、地方0的推广,英德市麻竹笋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到1986年,麻竹笋种植面积达6万多亩。1986年广东省山区经济工作会议之后,根据麻竹笋易管理、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英德市进一步引导山区人民把麻竹笋作为山区种植的优先发展品种。同时,笋制品价格的不断上涨,麻竹笋鲜笋加工厂的建立,也提高了人民种植麻竹笋的积极性,使麻竹笋种植在以西牛镇为中心的周边镇迅速扩展,大洞、九龙、石灰铺、浛洸、连江口、黎溪、英城等镇也把麻竹笋作为主要经济作物进行种植。麻竹笋成了英德市农村快速致富的法宝,人们把麻竹笋称为“剥皮黄金”。经过多年的推广工作,英德市麻竹笋发展非常迅速,到2010年,英德市麻竹笋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良种推广率达到了50%,鲜笋产量为31.5万吨(毛重),笋干产量为12600吨,总产值为2.03亿元,主产区农民年人均竹笋收入1250元,占年人均总收入的41%,成为广东省乃至全中国最大的麻竹笋种植基地。2005年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麻竹笋之乡”、中国果菜产业发展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优质食用笋基地乡镇”。西牛镇竹笋已有规模企业十多间,在当地形成麻竹、麻竹笋、麻竹叶生产、销售的产业链。西牛麻竹笋的发展有利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英德市广大农民奔康致富创造了条件。西牛镇区现建成投产的笋产品加工厂有巨龙、震兴、旭祥、欣乐,年加工笋产品3万多吨。主要品牌有巨龙农副产品加工厂的“鸿大”和震兴农副产品加工厂的“巧口”商标产品。产品远销日本、香港、澳门、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保护范围

西牛麻竹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东省英德市《关于划定西牛麻竹笋产地范围的函》(英府函〔2007〕2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东省英德市内低丘陵坡地,范围在东经112°45′至113°55.1′,北纬23°50′至24°33′。

七. 广东省 清远 英德 英德红茶

英德红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英德红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英德红茶“英红”是与“祁红”、“滇红”并列的约中国五大红茶之一,它因外形成条、色泽乌润、内质鲜甘、汤色红艳、香气浓郁、入口醇厚而深受品茶人士赞赏,获奖无数,据传英王伊丽莎白二世就十分爱喝英德红茶。“英红”出名归根到底是因英德茶叶的质地好,所以,英德绿茶、乌龙茶等其他茶种名气虽不如“英红”大,但其实都是一样的好茶。

地域范围

英德红茶,产于广东省英德市。茶区峰峦起伏,江水萦绕,喀斯特地形地貌,构成了洞邃水丰的自然环境。大小茶场即建于地势开阔的丘陵缓坡上。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0.7℃;年均降水量1883.9毫米,年相对湿度79%;无霜期长,霜日不足十天;土层深厚肥沃,土壤酸度适宜,PH值4.5~5之间。所栽培的茶树以云南大叶与凤凰水仙两优良群体为基础,选取其一芽二、三叶为原料。经适宜萎凋、揉切、发酵、烘干、复制、精选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特定品质

英德红茶外形颗粒紧结重实,色泽油润,细嫩匀整,金毫显露,香气鲜纯浓郁,花香明显,滋味浓厚甜润,汤色红艳明亮,金圈明显,叶底柔软红亮,特别是加奶后茶汤棕红瑰丽,味浓厚清爽,色香味俱全(佳),较之滇红、祁红别具风格。“英红”成茶内含物丰富英德红茶花色品种齐全,品质特点突出,规格分明。

文化典故

英德红茶是创建于1959年,英德红茶产于广东,它色泽乌润,颗粒均匀结实,香气高锐,茶汤红亮,滋味浓烈,饮后甘美怡神,清心爽口,适合清饮。加上牛奶、白糖后,色、香、味俱佳。英德红茶在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很受欢迎。直接利用云南大叶种鲜叶研制获得成功,1964年工艺基本定型,并通过中央四部(农业部、商业部、外贸部、一机部)鉴定。九十年代初研究开发出品质超卓的“金毫茶”产品,成为红茶之最,被誉为“东方金美人”,令世人瞩目。

八. 广东省 清远 连南 瑶山白茶

因表面结白霜而得名,民间称藤婆茶,是瑶山珍贵高山野生茶,生长于高山深处,清泉之旁,长年浓雾滋润,不受任何空气污染,饮后甘甜,留香持久。白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各种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如钾、钙、镁、锌、锰等),并含有叶绿素、糖等营养成分,据《中药大辞典》记载及药理研究得出:白茶具有清热解毒,利大小便,增白、祛斑、解烟醒酒等功效。用藤婆茶制成的茶饼早在几百年前被我们的先人带出国门,饮誉东南亚。

九. 广东省 清远 清城区 清远麻鸡

清远麻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清远麻鸡,俗称清远鸡,因母鸡背羽面点缀着无数芝麻样斑点而得名。清远麻鸡属小型优质肉用鸡种,其特征为三黄、二细、一麻(即脚黄、嘴黄、皮黄;头细、骨细、毛色麻黄),素以皮色金黄,肉质嫩滑、皮爽、骨软、鲜香味美、风味独特而驰名省港澳市场。清远麻鸡饲养历史悠久,早于宋朝建炎三年始翤经四修于明而成书的清远县志第十四卷(实业部份)就记称“鸡,近来交通方便,计小贩收买各乡家禽之鸡远销省垣,每年售价数万元,省垣以清远鸡美,价比别处约高一成“解放前就早已远销省港澳,1957年全国家禽工作会议在清远召开,原清远县被誊为三鸟之乡,七十年代以来,清远鸡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销量名气更大,售价一直稳踞活鸡售价之首,深受广大食家喜爱,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都慕名指定品尝清远鸡。清远麻鸡品质特优,用途广泛、烹调不受单一限制,被名厨称为文武鸡,蒸、焖、炖、烤均可成为上肴,是妇女坐月、病弱、冬季健进补、喜庆宴席的首选珍品。清远麻鸡之所以风味独特,除得益于千年品种遗传外,更主要的是在山青水秀的北江沿岸优异的自然环境中培育而成。清远麻鸡生产量低、饲养期长,母鸡年产蛋仅70-75枚,肉鸡上市饲养期长达120-140天,肌肉脂肪沉积适度,肉质鲜香,使人食后尚觉喉甘润,回味香醇。凤中皇清远麻鸡是清远市凤中皇清远麻鸡发展有限公司独家经营的正宗清远麻鸡,它坚持精选健壮的上等鸡苗,坚持科学的免疫程序、坚持传统的山地天然放养方式,坚持足够的饲养日龄上市,是清远麻鸡的极品。凤中皇清远麻鸡发展有限公司以捍卫和发展清远麻鸡这个千年优质品牌为已任,研保产品质量符合市颁品种标准,热情待客,信誊第一,欢迎客商食家来人来函和选购。 广东清新县、清城区的洲心镇、龙塘镇、石角镇、源潭镇等地是清远麻鸡的主要产地之一。( 清远)

十.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沙坊粉

 苍郁的大龙山孕育了清冽甘甜的大龙河。大龙河畔茂密的松林中有个山村叫沙坊,属附城镇管辖。沙坊村的历史很长,上溯到五代楚王马希范时代(907—960)。村中农户以精制颜色洁白、粉质细腻、久煮不糊、入口爽滑的切粉而扬名,连州人叫它“沙坊粉”。

    抗战时期,水运农副产品到广州的商贩船,频繁出入沙坊与连州之间的水道。行商争相前往沙坊订货,常令沙坊粉供不应求。而作为农副产品集散地的石角,更有“没有沙坊粉不成圩”之说。

    沙坊粉易运输、耐储藏,家常随意小酌,宴席精心烩制,风味各异。连州方言,祝愿日子红红火火谓之“起粉”。喜庆之宴,依例要炒沙坊粉,作为第一道佳肴上席。客人举筷之际,互相招呼:“起粉、起粉!”吉祥的祝福洋溢宴席之间。

    油炒沙坊粉丝,不加任何佐料,吃来柔韧爽滑,余香满口。制作方法为:将适量的盐放入混合了食油的温水中溶解备用,再把温水泡浸至柔软的粉丝放进烧红的锅内,淋备用油水,中火翻炒,边炒边添加适量的油水,以保持锅内粉丝温润为度。炒至粉丝呈油润色,即可装碟,入席。这道佳肴至今仍是席间待客的上品呢。

    沙坊制粉工艺不烦琐,但非常精细。米,要碾两遍,第一遍去米皮,第二遍去粗胚,再置大龙河中浸泡到提起来没有一滴浊水,手摸着爽滑才上磨打浆。浆以手指搓起来幼滑,不涩手为度,这样蒸成的粉皮才油润透明、洁白如纸。村中老人说,用大龙河水泡浸过的米,350克米磨成的浆便可蒸一层粉皮,别处不行。

    沙坊粉传人承继着传统制粉工艺。如今,全村有12户人家做沙坊粉,年制粉总量一半供有关部门作馈赠宾朋。连州市红楼宾馆与该村专业户石和平订有包销沙坊粉协议,宾馆餐厅用沙坊粉作早餐招待来宾,并将它作为本地名送给远道来连州旅游的客人。
清远有什么特产值得带回家清远特产有哪些值得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