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三大特产 益阳安化十大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1-31 10:04:55

一. 湖南省 益阳市 安化 安化松针

安化松针是利用安化高山云雾中的细嫩牙叶精制而成,具有外形挺直、圆细秀丽,状似松针、白毫显露、翠绿均整、香气馥郁、滋味甜醇、汤色彻亮、叶底嫩匀、风格独特等特点。1959年研制成功,1962年被评为湖南三大名茶之一,1986年被评为商业部名茶,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1989年被评为农业部名茶,1994年获乌兰巴托国际商工贸金奖并定为全国定点旅游商品。

二. 湖南省 益阳市 安化 猪血粑粑

猪血粑粑

在安化县,人们过年时以猪血、豆腐、碎猪肉、花椒、五香、红辣椒粉等拌和,制成圆饼,烘干叫“猪血粑粑”,香辣可口。

三.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三大荤酸

苗、侗族喜欢吃酸。酸肉、酸鱼、酸鸭三大荤酸最具风味。

酸肉以猪肉为原料,把猪肉切成约一斤重的肉块,用生盐腌两天,使肉质完全进盐味后稍微风干,然后用辣椒粉、糯米饭和一些甜酒糟搅拌均匀。腌制酸肉的器皿一般用木桶,桶口大、桶底小,桶底用木架撑垫,木架上放两至三层竹壳,竹壳上再铺垫稻谷草秆,然后把拌好配料的猪肉一层层地压满桶,在猪肉之上再用竹壳盖上三、四层,在竹壳上再用石头压上桶盖,尽量使之不能漏风,只能漏水。制作酸肉一般在初冬至立春前,入桶两个月后肉开始产生酸甜香味,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酸肉。

鱼和鸭是剖腹取出内脏,弄干净后整只腌制的。腌制方法和酸肉腌制一样。酸肉一般有两种吃法:一炒,即将肉切片放下锅中焙熟,然后放芹菜、蒜苗及少许水焙熟即可。二是用木炭烘烤,烘烤是少数民族最传统的吃法,烘烤酸肉香味四溢,周围几十米内香味扑鼻,垂涎欲滴。三大荤酸是苗、侗族群众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鱼肉类食品保存的最好方法,是苗、侗族人民的智慧结晶。

四. 湖南省 益阳 安化 茯茶

茯茶--黑茶中的“黄金”

茯茶是湖南安化黑茶中的一种,内含金花,降脂降压降糖,被称为“黑金”,媲美于黄金。茯茶采用手工筑制,并有专门的“发花”工序。所谓“发花”中的花,就是指的金花。茯茶最早被称为“湖茶”,因采用原料主要来自湖南,因主要在伏天生产,又叫“伏茶,”后来因茯茶香气和功效似“土茯苓”,又得名“茯茶”。

茯茶已在历史上流传千年。约在1644年前后,安化黑茶远销西域,成就了“茯茶”的声名,也造就了一代“湖商”。茯茶“发花”是指将筑制好的茯茶砖片,放在有一定温湿度的环境中,让茯茶内生长繁殖一种黄色益生菌的过程。这种益生菌已被认定为“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安化黑茶茯茶中的这种金花,吸收茶叶中的有效成分,产生一系列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小分子化合物,“茯茶”的特殊口感和功效由此而生。

茯茶中金花功效的研究,近年来已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湖南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通过临床证明,茯茶作为天然的降脂降糖降压饮料,对于现代城市富贵病的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古代,中医学就有利用陈年茯茶熬汁,治疗糖尿病的记载。正是因为茯茶中的金花健康功效显著,被称为“黑金”,媲美于黄金。

五. 湖南省 益阳市 安化 天尖茶

安化黑茶的制作原料均为黑毛茶,黑毛茶又按等级分为“芽尖、白毛尖、天尖、贡尖、乡尖、生尖、捆尖”七类,其中以“芽尖”为极品,但因数量极少,未能成为市场交易的商品,故在时下市场流通的黑茶产品中,以天尖茶为最佳。

天尖茶古时为茶商馈送达官、富商、亲友的高贵礼品,清道光年间(1825年前后)被列为贡品,专供皇室饮用,现成为南方有钱人的一种饮用时尚,该茶既可以泡饮,也可煮饮;既适合清饮亦适合制作奶茶,特别在南方各茶馆煮泡壶茶,家庭煎泡冷饮茶,很合时宜。现在全国许多省、市饮用天尖茶已成为一种潮流,特别是南方的广州、西北的西安。

天尖茶采用谷雨时节的鲜叶加工而成,色泽乌黑、口感甘爽、独具纯正松烟香、滋味醇厚、汤色深黄明亮、叶底匀齐尚嫩、且品质稳定,长期饮用具有减肥、降脂、降血、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

六. 湖南省 益阳市 安化 荷香茯砖茶

荷香茯茶,属安化黑茶中的茯砖茶,以野尖安化黑茶和优质荷叶为主要原料,按怡清源研制的保密配方及茯砖茶的加工工艺精制而成

荷香茯茶,属安化黑茶中的茯砖茶,以野尖安化黑茶和优质荷叶为主要原料,按怡清源研制的保密配方及茯砖茶的加工工艺精制而成。除具有茯砖茶的功效外,还具有明显的清火作用。适合有“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喝酒、热性体质的朋友饮用。

安化黑茶,边疆牧民的生命之饮;被韩国人称为“瘦身茶”;日本人称为“美容茶”;中国台湾人称为“消食茶”。怡清源安化黑茶,具有消食去腻、降脂减肥、降三高的功效,保健养生效果好,被誉为“体内的清道夫”。

七. 湖南省 益阳市 安化 安化腊肉

正宗的安化腊肉,色泽金黄,不同于一般市面上的腊肉。安化有习俗,过年杀猪,所得肉全部腌制挂于灶上,烟火熏染长达数月。所以味浓味厚,合湖南、四川人口味。无论蒸、炒、煮,都好吃;炒辣椒、做土钵,都是上佳美味。腊菜本来就是湘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安化山民的土制腊肉又更是地道。

作家、美食家符中士就是湖南人,他在湖南安化山区的农家吃过腊肉,肉有厚厚一层黑烟,热水洗后切片,一蒸即食,“那味道,哪怕我吃过了这么多的中西美味、南北佳肴,也至今难忘。就是闻一闻蒸肉时飘散的香气,也是一种极好的享受。”

取带肥安化腊肉用温水漂洗干净后,进蒸笼约10分钟取出。将蒸好的腊肉改刀为厚片,摆入盘中撒上味精进蒸笼蒸约10分钟即可上桌。此菜特点:腊香浓厚,肥而不腻。

安化腊肉的吃法也挺多,一般习惯素炒。先切下一大块的腊肉水煮,把肉煮软后切成一片一片的,然后放在碗橱里备用,要吃腊肉时就拿出适量的一部分。炒锅放油烧热,先放肥肉,炸出油后再放瘦肉炒。炒腊肉是不用放盐的,因为腊肉腌制的时候已经放了足够的盐,最后只加一点大葱。腊肉的另外一个做法是蒸。用一个大碗,下面放油豆腐或豆豉,上面放切成片的腊肉,在高压锅里一蒸,香喷喷的腊肉就做好了。

八. 湖南省 益阳市 安化 安化山野菜

安化山野菜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茫茫林海,遍地丛生,主要有地菜、苦菜、蕨菜、薇菜、怀山、葛粉、竹笋、荞头、松菇、雪耳等数十种,每年可采量上万吨

九. 湖南省 益阳市 安化 安化荞麦

安化荞麦生产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农民就有种植荞麦的传统习惯,种植历史距今近1000年之久。据史料记载,宋熙宁五年(1072年)建县时在土产、物产中就有种植荞麦的记载,且面积较大。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安化县志》载:谷类种植有“黍、稻、粱、麦、粟、荞豆……”等。清嘉庆《安化县志》梅山论中有“刀耕火种为生业,攀缘悬崖峭壁,种植荞麦、高梁、粟米一类作物”的记述。1942年安化县府物产统计,全县产荞麦27280担(1364吨)。1982年据省统计局统计,安化荞麦面积7.84万亩,总产5820吨,占当时全省荞麦产量的21.89%,居全省第一位。
荞麦又名乌麦、花麦或三角麦,属廖科。我县种植的荞麦品种有普通荞麦(甜荞)和鞑旦荞麦(苦麦)两大类。荞麦籽实营养价值很高,含有淀粉62%、蛋白质12.29%、脂肪2.4%,还含有丰富的铁、磷、钙等矿质元素及维生素B1、B2、B6和维生素P。现代医学证明,苦荞中富含有一种特殊物质——芦丁,是治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膜炎等疾病的中成良药,因此,荞麦不仅是一种有高营养价值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荞麦全身都是宝,荞麦茎叶及加工后的副产品是良好的饲料,荞麦壳用来做枕头可以养神明目,荞麦杆用来铺床,可以避蚊驱虫。此外,荞麦由于适应性广、栽培技术简单、生产成本低,茬口搭配灵活,不与主要农作物争地,因此即可增加复种指数,又可做为灾年的救灾作物。同时由于荞麦花期与自然界中多数作物错开,因此它又是主要的蜜源作物。目前,全县荞麦加工企业已有两家,开发的荞麦产品有五个,如荞麦面、荞麦糊、荞麦糕点等,且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十五”期间,我县计划在荞麦生产上着重抓好品种更新和新技术推广、新产品开发等,走产、加、销同步发展的路子,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力争“十五”期末全县荞麦每年种植面积达12万亩,总产1.2万吨以上,加工产品达5000吨以上,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其中2002年全县发展荞麦5万亩,总产5000吨,加工产品1000吨,产值达400万元。


十. 湖南省 益阳市 安化 红烧肉

红烧肉

红烧肉是采用半瘦半肥的猪肉,切成匀称的切状,再用上等酱油加少量的糖烧制而成,色泽呈金黄,味道糖而不腻。特点:肥而不腻,咸鲜辣香,色泽红亮。

安化十大特产排名益阳市安化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