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朋友寄汉中特产怎么寄好呢 寄特产多少钱一公斤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06 13:53:21

一. 陕西省 汉中 汉台区 汉中盐菜

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演变出了独具特色的风味餐食,就像汉中的盐菜,背后演绎着历史文化的碰撞,也蕴含着劳动人民克服自然环境的限制,而衍生出来的聪颖智慧。

味道:海纳百川食法多样

说起盐菜,几乎所有的汉中本土人都知道,那是一种独特的味道,咸而不涩,味道香浓,将蔬菜赋予了新的概念。这样一道简单的食品,却“海纳百川”的包容性,有常见的蔬菜制作的盐菜,如青菜、卷心菜,豇豆、洋芋、苦瓜、萝卜、青辣椒、豆角等;也有用山野菜制作的,如野生椿芽,鱼腥草、野葱。最为出名的算是香椿盐菜和鱼腥草盐菜了。

盐菜风味独特,南、北口感都能适宜,在上千年的历史中,吸纳南北风味,其口感近似川味,而淡于川味。盐菜是吃法也丰富多样,可即食,可用菜子油炒着吃,也可以用较肥的腊肉蒸,腊肉配着咸香的盐菜,味道好不奇妙。

文化:很重的移民文化

汉中盐菜的盛行和发扬,以南郑县的黄官盐菜最为著名。黄官镇居民先祖多为明代及清初的移民,加工盐菜为解决冬季菜食缺少之困难,那里的人们对饮食较为讲究,至今仍保留着一些南方人的生活习俗,几乎每个家里都自备有菜坛。黄官盐菜与黄官镇的地域密不可分,这里多浅山、河流,年降水量、空气湿度均大于周边区域,且水质极佳,因此造就了盐菜出现的前提,水资源丰富,自然植物也就茂盛繁多起来。

黄官的地域文化包含着很重的移民文化,这里的移民大多是从南方向北迁徙,生活需要新的适应性,为了解决冬季菜食问题,便开始对鲜菜在夏、秋季加工腌制,储存冬季食用。在当时,农家加工盐菜成为风尚,而且互相比看谁家的盐菜更香、更可口,在女儿出嫁时也要陪嫁盐菜。

做法:制作有长短之分

盐菜加工原理基本一致,不同的鲜菜加工程序不一样,配之作料也不一样,采用自然晒干,水分没了,但原汁与营养都还保留在盐菜里。加盐根据不同品种,分杀青、和腌制两次,既靠盐腌制保质,又要适当,不能太咸。

盐菜制作有长短之分,长盐菜不用刀切,保留蔬菜原样,如椿芽、青菜、豇豆用棕叶绑成小把,再用准备好的干荷叶包起来,入坛储存一个月后,开坛香味四溢,吃时滋味别样。

盐菜制作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清澈甘甜的清洗用水,二是要有老窖匠烧制的盐菜坛。菜坛的要求标准极严,不能透风,坛沿加水密封性好,坛内不能存水,以免变质。制作时,如遇雨天,可装入菜坛,待天晴后再掏出来晾晒。(转自华商报)

二. 陕西省 汉中 佛坪县 观音凉粉

观音凉粉是选用山上的一种天然树叶,俗称“神仙叶”制作而成的,又叫神仙凉粉。传统作法是将鲜嫩的叶子用清水浸泡捞水,放到锅里加少许食用碱熬煮、过滤之后,形成粘稠的糊糊儿,然后凉冷凝固,再用清水漂一天左右,切成块或条放在碗里,浇上备好的调料汤即可食用。吃起来清凉爽口,别有一番风味。正宗的神仙凉粉是不掺其它佐料的。它的色泽呈棕褐色,剔剥透亮,略带苦味却苦得可口。吃神仙凉粉,不但能清热、消暑,还具有治便秘、降血压之食疗功效。之所以称之为“神仙凉粉”,是因为过去到了青黄不接的季节,穷苦人没粮吃,用它来保命度饥荒,意为神仙相助。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提倡绿色食品,神仙凉粉又成了餐桌上的美味。

三. 陕西省 汉中 西乡县 汉中仙毫

汉中仙毫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汉中仙毫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汉中仙毫效果

汉中仙毫是午子仙毫”、“定军茗眉”、“宁强雀舌”3个品牌的总称。秦巴三月芳菲盛,又是绿茶飘香时。陕南绿茶主产区——汉中市各地茶叶定点经营门店3月初统一换上了以绿色茶园为底、印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汉中仙毫”字样的门头标识。 汉中仙毫

汉中北依秦岭南垣巴山,产茶历史悠久,茶区生态优越,“纬度高、海拔高、云雾几率高、土壤锌硒含量高”的自然地理优势,使汉中茶叶市场美誉度日渐上升。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汉中市委、市0把茶叶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绿色产业之一,加大扶持培育力度,使茶叶产业迅猛发展。但发展中,汉中茶叶陷入了长期的品牌混战、标准不一、竞相压价、消费者选择难的尴尬,阻碍着茶业进一步做大做强。2005年,汉中市0启动了茶叶品牌整合工作,将茶叶品牌由最初的20多个整合到“午子仙毫”、“定军茗眉”、“宁强雀舌”3个品牌。2007年12月,汉中市0又以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为契机,最终将茶叶品牌整合为“汉中仙毫”一个品牌。汉中市0先后组团分别参加了西安首届茶博会和北京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博会,“汉中仙毫”斩获多项金奖。去年起,汉中市茶业协会对“汉中仙毫”实行定点产销企业资格认定,采取“企业自愿申报,专家评估,颁证挂牌”的办法,加大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统一定点经营企业、经营门店门头标志,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经营秩序。截至目前,全市共认定247个“汉中仙毫”定点生产企业,195个“汉中仙毫”定点经营企业。汉中市0副市长郑宗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汉中借助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强力推进品牌整合,汉中茶叶统一称之为‘汉中仙毫’。使多年困扰汉中茶产业发展的品牌多、杂、乱问题得以逐步解决,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汉中茶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汉中仙毫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陕西省汉中市 《关于请求将汉中仙毫列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报告》(汉政函〔2007〕10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陕西省南郑县西河乡、碑坝镇、福成乡、白玉乡、喜神坝乡、黄官镇、两河乡、塘口乡、青树镇、红庙镇、牟家坝镇、城关镇、高家岭乡、湘水镇、法镇、圣水镇、小南海镇、胡家营乡、歇马乡、新集镇、濂水镇、魏家桥乡、协税镇,西乡县大河镇、司上乡、罗镇乡、柳树镇、白龙塘镇、白勉峡乡、茶镇、马家湾乡、高川镇、五里坝镇、两河口镇、城关镇、堰口镇、杨河镇、古城镇、三花石乡、左溪乡、峡口镇、骆家坝乡、私渡镇、沙河镇、桑园镇,镇巴县泾洋镇、杨家河乡、渔渡镇、赤南乡、盐场镇、巴山乡、观音镇、田坝乡、巴庙镇、兴隆镇、麻柳滩乡、平安乡、三元镇、长岭镇、黎坝乡、仁村乡、简池镇、永乐乡、三溪乡、碾子镇,城固县大盘乡、五堵镇、孙坪镇、天明镇、盐井乡、二里镇、三合乡、董家营乡、上元观镇,洋县黄金峡镇、黄家营镇、桑溪乡、草庙乡、石关乡,勉县漆树坝乡,青羊驿镇、阜川镇、元墩镇、小河庙乡、同沟寺镇、土关铺乡、武侯镇、定军山镇、新铺镇、茶店镇,宁强县汉源镇、高寨子镇、胡家坝镇、青木川镇、铁锁关镇、舒家坝镇、广坪镇、大安镇、宽川乡、巴山镇、黄坝驿乡,略阳县接官亭镇、鱼洞子乡、何家岩镇、硖口驿镇、郭镇、两河口镇、观音寺乡、仙台坝乡、九中金乡、白石沟乡、黑河坝乡等11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四. 陕西省 汉中 勉县 武侯春茶

武侯春茶是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武侯春茶具有"色绿、香高、味醇、芽叶完整,纯绿色、无污染、全天然、富锌硒"的特色,多次荣获国际、国内茶博会评比金奖。

陕西定军山绿茶有限公司隶属陕西建兴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成立于一九九二年,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研制开发、营销于一体的民营企业。公司现有资产总额3326万元,有职工90余人,茶园3500亩。基地茶场位于汉中勉县南部,地处北纬32º57′,海拔800-1300米之间,土质肥厚,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终年云雾缭绕,是天然的茶树适生区。公司研制的"武侯"牌系列产品,具有"纯天然、无污染、营养丰富、富含锌硒",是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的特色保健饮料。 优越的生态环境形成了"武侯"牌系列绿茶独特优异的内在品质,公司先后研制开发的"武侯牌"定军茗眉、武侯春等系列产品具有"色绿、香高、味醇、芽叶完整,纯绿色、无污染、全天然、富锌硒"的特色,多次荣获国际、国内茶博会评比金奖。1995年被中央办公厅选定为国宴用茶;2004年1视察汉中,"定军茗眉"茶叶被确定为饮用茶;2006年"武侯春、定军茗眉"被人民大会堂推选为指定产品;2007年获第十四届中国杨凌农业高科技成果博览会金奖;2007、2008、2009连续三年获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2009年获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武侯"牌商标获陕西省著名商标,2003年被中国农业部认定为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2006年9月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获得了QS生产许可证和市场准入证,2007年被认定为汉中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7年被全国高科技农业循环产业中心授予"有机茶示范基地"和"中国创新示范单位",2008年被认定为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武侯"牌系列绿茶获国际国内二十多项金奖。

五.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城固元胡

城固元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城固元胡城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元胡是常用的大宗药材品种,其提取物中含有20多种生物碱,主要有活血、利气、止痛的作用,与三七有类似功效,具有替代三七的巨大潜力,市场前景良好。其在临床上应用范围广阔,常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淤阴、跌打疼痛等,在药品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

陕西省城固县是全国最大的元胡种植基地,近两年受市场利好行情影响,种植元胡增收效益明显,面积逐年扩大,2015年全县种植面积达8.5万亩,拥有元胡专业合作社25家、省级一村一品示范镇2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4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元胡之乡”。

城固县种植元胡已有40余年,县内水质无污染、土壤肥沃,是元胡的天然适生区。元胡生产具有生长周期短、管理简单、经济效益高等特点,生长期仅5个月,每年5月初收获,是种植水稻的最佳前茬作物。近10年来,随着元胡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需求量不断增加,种植效益看好。2015年经县农技站测算,每亩可收获鲜元胡480公斤左右,与同一生长期的小麦、油菜效益相比,高出5-10倍;每亩毛收入可达8000元左右,种植成本每亩平均4000-4200元,纯收益3000-4500元。2015年全县种植元胡比上年增加0.3万亩,总产3.91万吨,增长30.3%,与“十一五”相比增长44%,约占全国总产的65%。目前元胡集中种植在汉江以南董家营、上元观、天明、二里、五堵等8个主产镇,辐射带动全县18镇4.35万农户从事元胡种植,建成示范种植基地2万亩、示范村12个,专业经纪人近百名。县内白云公司是重要的元胡加工企业,“元胡止痛片”年消耗元胡30余吨。2010-2013年元胡干品价格高达45-55元/公斤,是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收入来源。

据当地有关部门介绍,城固县将以申请“城固元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为契机,进一步扩大中药基地规模、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努力形成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建设、园区化带动、社会化服务的良好格局,做大做强做优中药材产业,使中药产业真正成为城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六.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宁强柿饼

宁强柿饼是以秦巴山区优质牛心柿为原料加工而成,有清热、润肺、止渴之功效。红亮始饴,口感绵软甜糯,营养丰富,老少皆宜。(转自宁强政府网)

七.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汉中大鲵

汉中大鲵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汉中大鲵是陕西汉中的。

汉中大鲵,是中国大鲵天然种群引种人工繁殖的珍稀养殖品种,源自中国大鲵原产地-陕西汉中,这里被称为中国大鲵之乡,是中国大鲵原生态繁育基地,汉中大鲵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一。

陕西汉中在中国地理版图的最中心位置,有一片被绿色包围的盆地,这里是长江第一大支流的发源地,这里气候湿润,植被茂密,雨量充沛,河网密布,水资源十分的丰富,清澈的水质,纯净的空气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孕育着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汉中大鲵就是其中的一种。

目前由于大鲵肉嫩味鲜,遭到人们大量捕杀,各产地数量锐减,有的产地已濒临灭绝。

现在国家高度重视拯救与保护大鲵的种质资源,因为有“种”才有苗,不然,则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是说大鲵的苗种繁育,首先要从种质资源的源头抓起,彻底解决大鲵苗种繁育的“种源”问题。

汉中是我国大鲵四大原产地之一,也是我国大鲵种源的基地,全国大多数养殖户都是引进的汉中大鲵种苗。

秦巴山区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大鲵生活和繁衍的乐园,汉中野生大鲵主要集中分布在汉江流域部分干流及支流内,流域内植物繁茂,水源丰富、人烟稀少、水质清澈、环境清静,非常适宜野生大鲵的繁衍栖息,良好的生长环境。

汉中大鲵就是利用汉中野生大鲵生长环境,人工养殖的原生态商品大鲵,汉中大鲵有着以下的优点:品质优、生长快、搞病力强、体色鲜艳、肉质鲜美,可与野生大鲵媲美。

汉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养殖环境,成就了优质的汉中大鲵。

汉中大鲵

汉中市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与发展协会

10497893

大鲵

八.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汉中腊汁肉

走在汉中老街区的巷子里,总能飘出一种让人垂涎的香气,循着嗅觉而去,那是汉中人熟知的腊汁肉飘散的年味儿。每逢春节佳期,作为传统的汉中家庭都会在腊月制作腊汁肉,作为年货的必备佳品。

历史悠久 色香味美

顾名思义汉中腊汁肉是腊汁煮出来的肉,但区别于腊肉。腊肉是用烟熏制而成的,水分较少,口味较咸;腊汁肉也不同于一般的卤肉,卤肉是用卤法制作的肉,即用盐水、五香料或酱油制成卤水,将肉放进卤熟即成。而腊汁肉不加姜葱、料酒,也不用加糖来调色,只需用几味中草药及香料与肉同煮即可。汉中腊汁肉用药料混杂在一起,制成药料包,即可用来熬制腊汁,它除了能提供特殊香味外,还有健胃消食,润肺理气,散寒祛风,镇痛化滞,通窍开胃等功效。这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堪称一绝,也算是汉中人的一个首创,体现了一方一域的民风民俗。腊汁肉是汉中地区的一种特色食品,吃腊汁肉是汉中人的一大嗜好,不论城里乡间,几乎家家都有一个腊汁罐,来了客人,随时可拿出罐来煮肉,甚是方便。腊汁肉是一种用酱锅酱制的酱汁肉,比一般酱肉酥烂,滋味鲜长。由于选料精细,调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所制的腊汁肉与众不同。“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嘴油,不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是食客们对于腊汁肉的精辟总结。

煮熟后的腊汁肉,黑里透红,香味扑鼻,观其色,闻其味,不食也会满口生津。腊汁肉最普遍的吃法是:将肉切成薄片入盘,蘸着味碟吃,味碟用红油辣子、姜末、蒜泥、葱花、醋、味精调制而成。夹一片肉放在味碟里蘸一下,入口有明显的药味儿,但味中有香,耐嚼爽口,香味醇美。另一种吃法是将腊汁肉切成或片,加葱、姜、蒜、料酒等作料,可与多种蔬菜同炒,也美味无穷。

用料讲究 制法独特

汉中腊汁肉所用中草药及香料多种多样,经过长时间特殊熬制,腊汁肉除了有别于普通卤肉具有独特香气外,还有通窍开胃等药用功效。据汉中虎桥路一家老字号腊汁肉店张老板介绍,其实腊汁肉听起来玄妙,掌握好了方法,制作起来也十分简单:将药料包放入清水锅里,以旺火烧开,再以小火慢慢熬出味,调入精盐后,即可放入肉料同煮。

腊汁肉所用肉料也十分广泛,以猪杂碎(即猪头、猪肝、猪肚、猪心、猪蹄等)为主,牛肉、驴肉、狗肉及鸡、鸭、干鱼等也可选用。煮时用文火,慢慢地熬,让肉充分入色入味。肉不宜煮烂,要恰到好处,约40分钟左右,将肉捞出,经验丰富的家庭主妇,闻其味便可知肉的生熟程度。煮过肉后的腊汁和药料包可反复使用,将二者一同盛入瓦罐里,凉后盖实,可保存很长时间年不会变质。但储存时药料包切忌漂浮在腊汁上面,要将其深入罐底,否则会长霉变质,药料包用的时间长了,味道会变淡,这时就需要换一个新药包。

腊汁肉料包:

汉中腊汁肉所用中草药及香料如下:甘松10克,山奈10克,荜拨20克,良姜20克,砂仁10克,白蔻15克,细辛10克,白芷15克,肉桂20克,丁香15克,另加大茴香、小茴香各10克,草果10克。

九. 陕西省 汉中 佛坪县 佛坪天麻

佛坪天麻是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的。佛坪天麻由于质量好,品种优异,深受外地客商青睐。

天麻是一种传统的名贵中药,药用历史2000多年,人工栽植技术成熟.天麻具有益气、定惊、养肝、止晕、祛风湿、强筋骨等作用。主治风湿、腰痛、口眼歪斜、四肢痉挛、肢体麻木、眩晕头痛、小儿惊厥等症。此外,天麻素注射液有扩张血管、增强通管弹性的作用。天麻用途广泛,不仅可作药用,还可作为饮品食用等。

佛坪县石墩河镇位于秦岭南麓,境内天然林资源丰富,最高海拔为1646米,最低海拔605米,气候湿润,是名贵中药材天麻的天然适生区。多年以来,石墩河镇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思路,依托天麻发展起步早,群众栽植技术掌握好,籽种和菌种自繁自育能力强,发展规模面积较大,销售渠道畅通等外部环境,借力佛坪县兆财天麻合作社和示范基地建设的有利支撑,完善天麻产业发展链条,着力培育壮大天麻种植的支柱产业。石墩河镇被誉为“天麻之乡”。

给外地朋友寄什么陕西特产寄广西特产去河南用什么快递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