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特产作文三年级上册语文 三年级家乡的特产作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1-29 07:51:46

一. 湖北省 天门 苟三小笼包

苟三小笼包

原料:小米、五花肉、白萝卜、生姜、精盐、甜面酱、海鲜酱、草菇、葱、味精、胡椒。

制法:小米蒸熟透后,揉成馅皮待用,五花肉、白萝卜切丁后加入甜面酱、海鲜酱、草菇丁、生姜丝、味精、胡椒、葱花、盐拌匀上味制成馅心。用馅皮包馅心,形成丸子,棕叶包卷丸子入笼蒸熟取出装盘。

二. 河南省 南阳 社旗 社旗三粉

社旗三粉为社旗县盛产的粉条、粉皮、粉面的合称,素有“三粉之乡”的称誉。这里生产的粉条如丝,粉皮如纸,粉面细白光滑,受到广泛的欢迎。社旗县耕地面积大,岗丘起伏,是红薯的集中产地。每到冬季,乡村磨粉、做粉条的很多,近些年,这项生产更成为农村的一项主要农产品加工业。“三粉”产品除南阳食用外,还大量销往湖北、四川、陕西等省,部分出口国外。

社旗县是闻名遐尔的“三粉”之乡和三粉集散地,三粉生产源远流长。300多年来,社旗纯红薯“三粉”源远流长,响誉全国,挺进国际市场,成为该县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早在民国4年(1915年)社旗的田家粉、德家粉广壮细粉就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商品赛》展销了该县粉皮,它以千克120张及其薄圆大亮等特点,受到欧亚非拉朋友的好评。该县共出口赊店粉面1361.4万公斤,粉条51.5万公斤,运往上海、广州等口岸,分别销到香港及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新加坡、欧州的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9年,社旗县种植脱毒红薯30万亩,拥有“三粉”生产线140条,年产“三粉”20.7万斤,总产值一亿多元。

三.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严和尚的烧猪头

严和尚的烧猪头:严和尚,城关西街人。曾在今红旗商场附近开夜市馆。他的烧猪头最为出名。他切的猪头肉薄如纸而不腻,味道鲜美,成为汉川小吃一绝。他的卤兔子,素火腿(豆棍)、鲜豆丝也很受顾客欢迎,他的面条是现撵现卖,人们晚上消夜,总爱到他那里去“尝新”。

四. 山东省 德州 武城县 三回头汤包

三回头汤包采用各地名吃之长,包子皮用死面制作,需要经过三次贴水,三次贴面,使面皮筋韧光滑,不漏汤,不掉衣,还需反复摔打,直至面团发白发亮,达到“色白筋柔”的标准;以水活陷,使包子内部充满汤汁,肉馅再经冰箱冷冻,冻陷遇热化为汁水,这正是灌汤包汤汁丰盈、口感浓郁的奥秘所在。三回头灌汤包馅料内还特加入各种名贵中药材,使其具有理气化痰、健胃消食、温肾散寒、强腰壮阳之功效,常食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为了保证此包的信誉和产权,该品名“三回头”灌汤包已于一九九七年向国家工商局申请注册了商标专利权。

五. 广东省 中山 家乡芦兜粽

中山的粽另有自己的特色,因为中山人比较喜欢改良、研究,特别擅长制作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古时,村民觉得郊野多芦兜,认为这种百合科野生植物别无用途,不妨用以试作裹粽。果然,芦兜叶味融入于粽,别有风味。故此,日久成为家乡特色的芦兜粽。

六. 黑龙江省 黑河 五大连池 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

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

新西兰独资黑龙江新鹤王乳业有限公司是由新西兰洪洋集团独资创建的外商独资企业,新西兰洪洋集团是一家以投资房地产、畜牧养殖(牧场)、皮革加工、国际贸易、乳品研发等多元化的投资集团,2003年底投资并购原五大连池鹤王乳业集团,进军中国乳品制造业。

鹤王品牌曾是中国乳品十大品牌,鹤王商标获得“黑龙江省著名商标”,曾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家出口的乳品企业,产品远销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在海内外获得过良好声誉,生产基地位于刚刚获得“世界地质公园”的五大连池市,该地区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远离工业污染,水草肥美,矿物质丰富,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冷矿泉产地之一。该地区又地处北纬48度,是优良高产黑白花奶牛的理想饲养地带,由该地区饲养奶牛所生产的新鲜牛奶既无污染又富含丰富的天然矿物质元素。是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生产基地。

七. 广西 河池 东兰县 三乌鸡

三乌鸡

东兰三乌鸡是广西东兰县农村传统养殖的地方优良家禽品种之一,因其毛、骨、肉三者皆黑而得名,公鸡-也呈黑色。东兰三乌鸡体型中小型,成年公鸡体重1.3~2.5公斤,成年母鸡1.1~2.0公斤,母鸡150~180日龄开产,年产蛋120~150枚,平均蛋重48克。

东兰三乌鸡,其肉质细嫩,肉味鲜浓,美味可口,营养价值高,含有18种人体必须氨基酸,氨基酸总量母鸡达18.52%,公鸡达20.53%;此外,还含有丰富的钙、锌、铁等微量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1、B1、B12、维生素C和E族。东兰三乌鸡年产100多万羽。

八.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九. 广东省 梅州 兴宁 客家三色粄

三色粄做法:先将糯米洗净,加水浸泡3小时,放入石磨磨成粉浆,脱水压干成米团。把压干的米团分别放入艾叶汁、红曲粉,揉搓成绿色粉团和红色粉团,分别揉成红、绿、白色小圆团,放入微沸水中煮熟,另起油镬,将香菇、浸发干虾仁爆香,下高汤调入味料,待滚开后放入三种颜色糯米粉团略煮,最后加入香菜、葱花即成。

十. 广东省 广州 从化 从化三花酒

从化三花酒产于广东从化。以优质大米,取其新鲜、纯净、无杂异味者为原料,以特制的传统小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半固体缓慢发酵,全发期为半个月左右,所出酒液经一年以上的陈化老熟,成为成品。其中,发酵、蒸馏为酿造的关键,生产过程中又采用连续化机械煮饭,由于大米在机内被连续淋洗,大米减少原料中糖杂味物质,使酒味愈趋纯正。又由于采用不锈钢壶式间接蒸馏工艺,使产品质量得以进一步提高。

从化三花酒是广东传统的小曲白酒,是我国米香型白酒的代表酒之一。至于为何名为“三花”,众说不一:一种说法是因酿造时蒸熬三次,摇动可泛起无数泡花,质佳者,酒花细,起数层,称为“三花酒”;另一种说法是在摇动酒瓶时,只有从化三花酒会在酒液面上泛起晶莹如珠的酒花,这种酒入坛要堆花,入瓶要堆花,入杯也要堆花,故名“三花酒”。

我家乡的特产作文三年级我的家乡有哪些特产作文三年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