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梨膏特产介绍作文 辽宁特产美食推荐作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02 15:26:10

一. 辽宁省 丹东 振安区 贝类

贝类

丹东市有海洋国土面积525万亩,其中0-10米等深线106万亩,适宜贝类底皤增养殖面积50万亩;滩涂面积36.3万亩,适宜养贝面积18.8万亩。丹东近海有鸭绿江、大洋河两大河流注入,底质平坦、泥砂比例适中,饵料生物丰富,是贝类生长、繁殖的理想场所。丹东贝类在色泽、规格、口感、肥满度方面均优于其它地区,深受外内欢迎。

全市共有海水贝类41种,主要经济贝类有菲律宾蛤仔、文蛤、四角蛤蜊、泥螺、青蛤、缢蛏、魁蚶、毛蚶、中国蛤蜊等十多种,经多年的发展,丹东贝类养殖业已初具产业规模。到2000年末,全市贝类增养殖面积达到59.1万亩,产量7.8万吨,产值4.59亿元。目前全市有贝类生产单位80家,贝类加工、经销企业30多家,年加工能力5万余吨。贝类养殖业已成为丹东渔业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也是全省重要的贝类生产基地。

二. 辽宁省 锦州 锦州皮毛

清代,锦州有三大,即:皮毛、玉器和什锦小菜。皮毛业历史久远,据说汉代就已出现。制造完全是手工作业,程序是,先将原皮浸入水内或河内洗净,然后入硝缸,经过适当时间取出,用刀刮去腐肉,拔去冗毛,加以整理即成半成品。再按皮毛的品质好坏和市场需求,裁成各种各样的防寒衣物,皮褥等缝纫后即成成品销售。据《锦县志略》革器载:“鞍韂、行箧、巾箱之属,以锦县(锦州)制者为最佳。清时,以之充贡(贡品)。这也是锦州的,而诸书作者不知未载。在民国初年前后,锦州皮毛誉为锦州三大之一,与锦州什锦小菜、锦州玉石齐名,不仅成了探亲访友必带的礼品,而且销往上海、浙江等地,还远销南洋诸岛以及港澳一带。

近年锦州皮毛中当属锦州凯御皮毛的制品最为正宗,凯御皮毛制品的制作工艺流程复杂,每道工序都要求精益求精,其用料之讲究、做工之精细是很多皮毛制品工艺难以望其项背的。这项制作工艺是历代的皮匠师傅通过对生产经验长期的积累总结得出的技术成果,这些手工工艺具备机械制造无可比拟的优点。锦州凯御皮毛制品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制作公益,还结合了现在的最新环保的裘皮鞣制方式是生态鞣制。采用生态鞣制工艺,产品除健康环保外,毛板结合度好、使用寿命长,经过干洗保养可以更加延长使用寿命,所以经济性强、性价比高。凯御皮毛生产出的产品品质优良,产品畅销于国内外市场,远销日本、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三. 辽宁省 丹东 宽甸 林蛙油

丹东:林蛙油

史书载,林蛙油性味甘平,具滋阴补肾、润肺生津、传神名目、健胃益肝等功效,对延缓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女性内分泌、改善更年期症状的作用明显,故清朝便为贡品进贡朝廷。

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地处长白山余脉,这里山深林密,天然林比重大,生态环保,是林蛙生息的最佳区域,更因小气候原因,宽甸林蛙山上吸食活动时间长,冬眠时间短,其蛙其油的品质要远远好于其他地区。林蛙是一种集食用和药用为一体的两栖类野生动物,与人参、貂皮、鹿茸并称为东北四大山珍。林蛙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滋补名品和美容养颜的佳品。

林蛙养殖是丹东山区林业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产业,潜力很大。宽甸满族自治县野生林蛙和蛙油产量居全国之首,为东北林蛙主产地之一,素有林蛙之乡的美称。目前,丹东林区共封沟养蛙3000多条,养殖专业户4059个,年产商品蛙8000多万只,产值达2.4亿元。全市林蛙养殖重点乡镇有20个,涌现出像凤城市玉龙镇、宽甸县的大川头乡这样超百万元产值的乡镇。

来丹做家具生意多年的王先生,每年都要采购丹东馈赠亲朋及生意伙伴。但去年始,他将目光聚焦于北方山奇生产的即食林蛙油。他说:“将即食林蛙油作为馈赠首选,因它在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亲朋圈内非常认可,大家说,即食林蛙油食用方便,安全可靠,很有档次,称得起丹东、省名牌。”

四. 辽宁省 丹东 凤城市 辽宁柞蚕丝绸

辽宁柞蚕丝绸是利用本省的柞蚕茧加工纺织而成的一种名贵织料,丹东市是柞蚕丝绸缎的主要产地。

柞蚕丝绸的名贵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并充分体现了柞蚕纤维品质的出类拔萃,柞蚕丝织品做成的服装,盛夏可吸水并迅速蒸发,隆冬能贴肤保暖,柔软舒适,有冬暖夏凉之说。

五. 辽宁省 丹东 宽甸 丹东焖子

焖子是丹东的地方特色,原料是淀粉,用特殊的方法制成象凉粉一样的东西,切成二、三厘米见方的小块,呈半透明状,把这些小块在平底煎锅里煎熟,稍微有点焦,再淋上酱油、醋、麻油、香油、芝麻酱等调料,撒上葱末、蒜末等调味品 ……一盘香喷喷、热乎乎的焖子就做成了,1.5元一盘,好吃不贵(注意,一定要煎的时间长一点,芝麻酱、辣酱要多放)。

六. 辽宁省 鞍山 海城 东北大米

东北大米

海城市出产优质东北大米,米粒外观整齐白亮,米质口感味浓纯正。经国内外粮食主要机构检验认定,大米综合指标“食味值”超过80%以上,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全市水稻面积25余万亩,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河地区,为我市生产优质东北大米的主要基地。主要品种为辽粳9、辽粳294、沈农606等优质水稻品种。年生产稻米20万吨。生产优质东北大米15万吨。主要销售东北地区。

东北大米生产基地内农户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农业灌溉主要以太子河水资源作为农业生产用水,近年来在发展优质米的同时,大力发展了稻田养蟹,成为远近闻名的河蟹批发集散地。产米区与盘锦、营口相接壤,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七. 辽宁省 本溪 南芬区 辽砚

辽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辽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辽宁本溪所产辽砚,在100多年前就被视为砚中佳品,并曾作为清代帝室的贡品而名震关东。辽砚,又称桥头石砚,是以本溪桥头镇附近所产的确良青紫云石为原料雕制而成。辽砚的品种推陈出新,其加工技术亦更加成熟完美。

辽砚

本溪市辽砚行业协会

13208709

砚(墨水池)

八. 辽宁省 朝阳 凌源 凌源炸糕

油炸糕:用黄米面外为,内包以豆沙加红糖玫瑰为馅,用豆油炸制,炸成后呈金黄色,脆、软、香、甜,列为“凌源小吃三宗宝,烧饼炸糕豆腐脑”名吃之一。

九. 辽宁省 沈阳 康平县 玛瑙

    “玛瑙”一词源于佛经,梵语叫“阿斯玛加波”,意为“马脑”。因为古人不了解玛瑙产生纹带的原因,认为是“马脑的变石”。后人认为“马脑”属玉,于是改成斜玉的旁儿,转为“玛瑙”一词。

    玛瑙属于隐晶质石英,是具有不同颜色的二氧化硅溶体,分期沿岩石的空洞或裂隙周围向中心填充所形成的同心层或平行层纹状矿物,呈玻璃光泽,主要产于火山岩裂隙及空洞中。

    具有同心环带状、层纹状,波纹状、缠丝状、草枝状等各色形态的美丽花纹是玛瑙最大的艺术特色。其花纹的颜色多种多样,有白、灰、黄褐、黑等。因为玛瑙具有天然毛细孔,所以还可染成红、蓝、绿、黄、褐紫等各种颜色。

十. 辽宁省 朝阳 凌源 仁兴菜

仁兴菜。菜名取仁兴带着仁义德性之义,可想而知此种野菜该是多么让人喜欢。是的,仁兴菜其生长一般不挑地方,而且自春嫩到夏天长大,以至到老秋都可以采食。春天可以采全棵,因为嫩,可开水炸后冷水拔攥菜团子凉伴佐料就饭吃,可揣粮食面贴饼子、䒱窝头吃。最出奇用仁兴菜做馅包大菜饺子,菜包子吃特好吃,与白菜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仁兴菜没任何毒性,吃它百病不犯,对肠胃也没任何剌激,其性温合好消化,营养价值肯定丰富。我曾想过这用仁兴二字取为名,不知源于何时?有一点能够认定,其得名系咱祖先辈文化人根据它的特性而选此最受人尊崇的字意来授予的。所有采野菜的孩大老小,不管是为充饥还是为尝鲜,人们都争着抢着找仁兴菜。遇到一处仁兴菜必先采之然后才采其它,仁兴菜的茎嫩时一样吃,老的时候茎硬了不便吃但其分杈分茎仍然供人用,到老秋一天不来霜冻,它就坚持一天,为喜欢它的生长嫰叶。

辽西一带普遍有仁兴菜,不知凌源以外的地方其名是否一致?在农村长大的一眼使认出来。过贫困日子时,人们食其充饥;过富足日子,人们想它尝鲜。仁兴菜,美味之菜,居野菜五宝之一名符其实。

信息来源:凌源市人民政府网

辽宁特产及其介绍作文三百字介绍盘锦特产作文三年级下册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