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搞笑特产 正宗南宁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08 07:27:53

一. 广西 南宁 横县 粘粘香

粘粘香

广西横县大粽“粘粘香”牌,连续两届获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金奖,广西最著名的传统风味名小吃。原是民间特制食品,相传起源于端午粽子,横县人经历代加工,至唐宋已广为享用。每逢佳节,家宴酬宾。横州大粽,不仅个头大(大的有三四斤),而且味道好,其外层选用的是横州特有的细糯,内馅有绿豆、板栗、叉烧、腊味、半肥瘦猪肉作馅,外面用横州香棕叶包裹。煮熟后,即使未打开,已是香气扑鼻,令人垂涎。煎过的横州大粽超正!香酥脆可口!粘粘香主要由上等粽米为原料,配以优质绿豆、板栗、红枣和祖传调制料,外表以新鲜粽叶包装,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然后置于盛满清泉的大锅中加柴火高温5至6小时后而成,其色、香、味俱全,富有营养。

二. 广西 南宁 横县 横县年糕

横县年糕

逢年过节吃的年糕多是以糯米(江米)或糯米粉为原料,添加不同的辅料制成的节令食品。年糕的种类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台湾的红龟糕等。年糕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均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汤煮诸法,味道甜咸皆有。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岁岁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诗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

年糕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烟酸、钙、磷、钾、镁等营养元素。

来历

关于春节年糕的来历,有一个很古老的传说。在远古时期有一种怪兽称为“年”,一年 年糕

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饿了就捕捉其他兽类充饥。可到了严冬季节,兽类大多都躲藏起来休眠了。“年”饿得不得已时,就下山伤害百姓,攫夺人充当食物,使百姓不堪其苦。后来有个聪明的部落称“高氏族”,每到严冬,预计怪兽快要下山觅食时,事先用粮食做了大量食物,搓成一条条,揿成一块块地放在门外,人们躲在家里。“年”来到后找不到人吃,饥不择食,便用人们制作的粮食条块充腹,吃饱后再回到山上去。人们看怪兽走了,都纷纷走出家门相互祝贺,庆幸躲过了“年”的一关,平平安安,又能春耕作准备了。这样年复一年,这种避兽害的方法传了下来。因为粮食条块是高氏所制,目的为了喂“年”度关,于就把“年”与“高”联在一起,称作为年糕(谐音)了。

制作方法:

1、先将糯米泡水(六个小时这样);

2、把泡过水的糯米磨成浆(现代方法用电动磨,传统用石磨【西津石磨】);

3、用白布袋把糯米浆装起来;

4、把装有米浆的布袋吊起来,吊到大部分的水痘出来完(传统方法,想快速吸完布袋内的水,就把白布袋放进柴灰里面,让灰吸收里面的水;

5、把除了水的糯米泥,放黄砂糖进去揉,当然也要放油;

6、揉均匀,放到托盘里面;

7、最后是放进锅里用水炖熟;检验是否熟了,就是用一个筷子插进去看看熟没熟。

营养成分

年糕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烟酸、钙、磷、钾、镁等营养·健康元素。

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老人、小孩或病人更需慎食;肥胖、有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如肾脏病、高血脂的人要适可而止。

拓展阅读:

年糕的种类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台湾的红龟糕等。年糕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均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汤煮诸法,味道甜咸皆有。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岁岁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诗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 年糕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烟酸、钙、磷、钾、镁等营养元素。

三. 广西 南宁 宾阳县 林氏酒

"林氏酒"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具有壮阳补肾、益肝养胃、双补气血、益智安神、养颜护发等奇效。老年人体弱多病、肾虚尿频、睡眠不好、腰酸背痛、手脚麻木、四肢无力、头昏眼花以及男性衰阳痿、女子不育、月经不调者饮用更佳。

    "林氏酒"的配方和制作工艺是由清同治十一年宾阳进士林文光挖掘宫廷秘方而传下的,它选用公鸡睾、三鞭、三筋、动物胎盘、黑蚂蚁、三参、三子、桂圆肉等几十种动植物精品,配以纯米酒科学精制而成。"林氏酒"酒色金黄、口感独特,低而不谈,补而不燥。通过了区轻工业厅组织专家进行的技术鉴定,获"桂科成登第9525045号"区科技研究成果证书,还荣获1995年"全国新技术新产品交易会金奖"和"全国食品饮料展销会金奖"。畅销广东、福建、江西、浙江等地。

    "林氏酒"是宾阳县林氏酒业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该公司除"林氏酒"外,还生产以金樱子、枸杞子、红枣子等为主料,具有清补、润肺、化痰、益肝肾的林氏"三子酒",以黄豆、红豆、绿豆等为主料的林氏"三豆酒",以糯米、红枣、黑枣为主料的"林公甜酒"等滋补保健型饮用酒,深得消费者好评。

四. 广西 南宁 青秀区 铁鸟酱料

据《南宁市志》记载,清咸丰年间(咸丰元年是1851年),广东南海人李亿万、梁迪臣两两人合资开设的大盛祥酱园,是南宁最早的酱料铺,店址在沙街(今南宁市解放路)。其生产的铁鸟酱料酱料选料上乘,制作讲究,味道纯正,很受百姓喜爱,尤以酱油最为有名。

1960年,“大盛祥”鱼其他酱园一起被合并,更名为国营南宁市酱料厂,地址仍在南伦街原“大盛祥”加工厂厂址,所生产的酱料产品被注册为“铁鸟”牌商标。

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为扩大品牌规模和影响力,“铁鸟”进行了停产搬迁。

2011年,“铁鸟”获评“中华老字号”,主导产品“铁鸟”牌酱油、食醋产量占据广西市场半壁江山产品畅销全区。

2012年,铁鸟黄皮酱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其最高销售记录为每月6000件(120000瓶)。

五. 广西 南宁 青秀区 南宁粉饺

南宁粉饺 其以米粉作皮,富有弹性;瘦肉和马蹄剁碎作馅,鲜香清爽。等到蒸得香飘四溢时出笼,晶莹剔透,饱满圆润,浇上黄皮酱,洒些许油星,便是一味美食。

忘记多少珍馐佳肴,忘不了水街粉饺。

水街的名小吃很多,粉饺就是其中一品。在南宁,水街粉饺与老友粉齐名。然而,因为很多老店的技艺已经失传,很多人只闻其名,难睹其容,难尝其味。正因如此,水街粉饺才最让人难忘。如今,老甘粉饺已经注册商标,成为品牌。

悠久遥远的历史

曾经,水街有三四家粉饺齐名,但传承到现在仍被人认可的就是老甘那一家了。

在大同街6栋109号,女儿们在店里包着粉饺,86岁甘贤英阿婆则坐在小店门口卖马蹄糕。甘阿婆的父亲是甘家粉饺的创始人,甘阿婆是甘家粉饺第二代传人,甘家粉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阿婆说,从她记事起,父亲就挑着担子沿街叫卖,她就跟在父亲身后,后来手艺尽得父亲真传。转眼,甘阿婆也已经白发苍苍,这么多年来,周围的环境不断在变,不变的还是那粉饺的味道。

在甘阿婆地道的南宁白话里,展现这样的一幅画面:每天清晨,一个叫卖粉饺的男子,穿越晨雾独行。青蓝色的对襟褂,一对卷起的裤管,黑布鞋,箩筐里面晶莹剔透的粉饺、粉虫,冒着热气,散着浓香。从街头到巷尾,悠长的叫卖声幽幽飘荡,长长的巷子里,不时有人开门出来买粉饺、粉虫。

一年又一年,一朵朵小花,飘落在长满青苔的石板上,枯萎了又开放;春去秋来,巷边门面镜子,一槅一槅模糊在日月的轮转和沧桑中,时光轻易地让粉饺凝聚了上百年的历史。招待外地客人,南宁人喜欢来水街吃粉饺。除了粉饺的香味,品的就是延续百年的文化。不管穿着西装,还是趿着拖鞋,没有人在意,坐在方寸之间的小凳子上,在如凳子一般大小的小桌子上摆上粉饺、粉虫……那股小市民的悠闲,那股浓浓的市井风情,在邕城的古街风韵中穿行。

独一无二的工艺

粉饺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糯米粉蒸熟作皮。因为南方人不习惯吃面食,却对大米情有独钟。粉饺就是北方饺子在南方的本土化后的产物。

一盘粉饺摆到了桌上,记者迫不及待拿起筷子细尝起来。眼前的粉饺,粉皮光滑透亮,皮质结实有嚼头,用料特别厚实。据说,这种粉饺即使多次抛起来也不会烂。用筷子试抛了了好几个粉饺,掉下来的粉饺完好无损,真的与其他很多粉饺不同——那些粉饺,刚刚夹起下半截就烂在碟里,更不用说抛起来了。

与北方饺子的肉味浓郁、广东饺子的清爽相比,水街粉饺的味道带着浓郁的“西南风”——酸甜中带着肉香,馅是广东风味的冬菇肉末,皮和潮州粉果相似。

西乡塘水街甘家粉饺的第四代掌门人卢志告诉记者,粉饺之所以能传承百年,靠的是独一无二的纯手工制作工艺。做粉饺要用优质的大米,经过泡、洗、挑选、磨米、调浆、蒸制等十几道纯手工制作工序,在这过程中绝对不能加任何添加剂,搓出来的粉皮自然厚实有弹性,蒸熟后也结实有嚼头。当然,在这过程中作用最大的还是米质,米质的好坏决定了粉皮的品质。

粉皮做好之后,将瘦猪肉、虾米、香菇、木耳、莲藕、马蹄等制成馅心,然后包成饺子。蒸熟后就可以上桌,蘸酱、醋等不同的调料,就有不同的风味。值得特别推荐的是老甘粉饺的蘸酱,比如黄皮酱,酸酸甜甜的,还有一种用肉煮成的酸甜汁,蘸着粉饺,味道浓郁而令人开胃,令人大快朵颐。

推荐产地:西乡塘区水街

路径:可以搭乘203路、18路、78路公交车到人民解放路口站下车,拐进旧水街菜市即到。

六. 广西 南宁 邕宁区 密本南瓜

种植面积0.7万亩,年总产量1.5万吨,主要产地是新江、那楼、伶俐、那马等乡镇。该品种为粮菜两用瓜,瓜型美观,肉质细腻硬实,营养丰富,风味颇佳,一般单果重1.5-2.5公斤,耐贮运,常温贮藏期5个月以上。( 邕宁)

七. 广西 南宁 邕宁区 蒲庙香粽

蒲庙香粽

蒲庙香粽具有软、沙、香的特点。当年,-总书记来邕宁视察时,当地老百姓曾用这种香粽盛情款待。其制作方法要求甚严,将肥膘肉去皮、洗净、切条,加佐料腌制半天,选用优质大糯米洗净浸透沥干,将棕叶若干张摊开,放入适量糯米,从中开一沟,放入绿豆沙,摆一条肥肉,再铺上一层绿豆,放上糯米覆盖好馅心,然后包好,棕身中间稍凸起,最后用粽绳捆扎,放入沸水煮半天左右。

邕宁招待所美食城、蒲庙镇邕宁商场可品尝到香粽。

八. 广西 南宁 宾阳县 宾阳壮锦

壮锦是以棉纱为经线,多种颜色的丝绒为纬线交织制作,具有浓厚民族色彩,意寓团结和友谊的民族产品。壮锦民明于西汉以前,以其优美复杂的图案和精湛的工世而著称。《岭外代答》中载:"邕明左右江峒峦,有织白,白质方纹,广幅大缕,似中都之线罗,而佳丽厚重,城南方之上服也。"汉武帝曾因穿壮锦过于奢侈而下令禁止。

    宾阳壮锦作为桂西各县壮锦的代表,生产历史悠久,工艺更加精湛细致。其图案花纹具有古朴的艺术风格,从宾阳县韦坡村出土的战国墓群青铜器上的几何图案,可以窥见壮锦几何纹的发展轨迹。宾阳壮锦上的图案有"双凤朝阳"、"鱼龙戏水"、"双狮抢绣球"、"桂林山水"、"花山壁画"等,品种繁多,享有盛誉。1964年,宾阳壮锦开始打入国际市场,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印度、菲律宾等国家和港澳地区,以其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泽绚丽多姿,质地耐用,深受顾客欢迎。宾阳壮锦工艺大师梁树英曾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称号。"壮花"牌壮锦,素负盛名,以其织工精巧,图案别致,民族风格浓厚,色彩绚丽,质地耐用而闻名遐迩。该产品质量上乘,花色品种繁多(一百多种),在国内旅游产品市场上非常畅销,并远销欧美、香港、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壮花"牌壮锦的生产厂家--广西宾阳民族织锦厂是全国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是中国织锦工艺科研生产基地,也是全国生产民族用品较大规模的五大企业之一。设计生产的壮锦多次荣获国家轻工部、广西自治区优秀设计奖、百花奖,并有几种珍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历年来,该厂多次为各种大型活动生产指定产品。1958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庆典制作"龙凤台布"和锦旗,1985年,生产的清朝贡品"瑞气呈祥"#字花、毯道条壮锦被面仿制品被送往日本展出。"八凤朝阳壁挂"被选为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专用产品。1991年又为全国第四届民族运动会生产"吉祥物""会徽"图案壮锦背包6000套作为大会礼品。1995年,为国家生产两万套绣有"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字样壮锦包作为大会指定专用文件袋礼品。

九. 广西 南宁 邕宁区 水芹菜

水芹菜

邕宁各乡镇盛产水芹菜。水芹菜,别名水芹,是多生长于水田的绿色无公害芹菜。水芹菜以食用其嫩茎及叶柄为主,可生拌或炒食。生拌水芹,以白糖、食醋为佐料,清香鲜嫩,酸甜爽口;炒食则佐放本地自产的酸梅,具有降压、消脂之功效,是喜食白粥的邕宁人餐桌上必备的一道开胃菜。

十. 广西 南宁 邕宁区 兰豆

种植面积1.5万亩,年产量2.2万吨,收获期在1-4月份,主要分布在四塘、五塘、苏圩、良庆等镇,主要品种是白花荷兰豆、大荚豌豆及甜豌豆,属软荚、脆荚类型,豆荚脆嫩,纤维少,味甜(甜豌豆),品质优良,嫩荚供食用。( 邕宁)
广西最搞笑的特产南宁特产列表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