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县土特产都有哪些 太康必买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1-27 09:47:27

一. 云南省 临沧 镇康县 德昂族筒裙

德昂族妇女与许多南方少数民族妇女一样喜着筒裙,但不同的是她们的筒裙为彩条水波横纹长裙,它上遮乳房,下及踝骨,显得新颖大方,鲜艳夺目。根据民间传说反映,德昂族妇女筒裙的纹饰与其先民崇拜龙和大鸟的图腾关系密切。

不同支系的妇女筒裙的纹饰有明显的差异。自称“梁”支系的妇女筒裙上,横织红、绿、黄、黑等颜色的宽线条纹饰;自称“别列”支系的妇女的筒裙上,横织大红线条纹饰;自称“汝买”支系的妇女筒裙,则以黑线做底色,夹杂有红、白色细线条纹饰。因此,当地人们根据德昂族妇女筒裙上的线条纹饰颜色特征,分别称之为“花德昂”、“红德昂”和“黑德昂”。 这里还有个传说。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德昂族三姐妹一起杀牛,牛被杀伤倒地翻滚挣扎,牛尾染血乱甩,三姐妹的筒裙都溅上了不同程度的牛血。于是她们按照筒裙上牛血的位置和颜色织出新裙,就形成三种不同花色的筒裙,分别传给后代。

二. 甘肃省 陇南 康县 康县木耳

甘肃康县所产的木耳,朵大色黑,肉厚脆嫩,它所含的蛋白质,维生素远比一般蔬菜和果实为高,还含有人体所需的主要氨基酸。黑木耳含有极为丰富的胶质,对人的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能发生积极影响,是一种良好的保健食品。

三. 云南省 临沧 镇康县 鸡肉烂饭

佤族喜欢吃“鸡肉烂饭”,视之为上等佳肴。其做法是把刚开口叫的公鸡用竹签戳死后放在火上把毛烧光,拔去毛根,掏去内脏,然后切块,放入冷水里煮。等水沸后放入大米、五茄皮、酸笋、姜、芝麻、辣椒、花椒、木浆子、香芭草、盐、苏子等佐料,边煮边搅,米煮成稀粥便成鸡肉烂饭。佤族鸡肉烂饭选用本地土鸡,忌讳用白毛鸡煮制。拉祜族也把鸡肉烂饭视为上等佳肴。

“模尼亚布绕”——鸡肉烂饭,是佤族家人独具特色的,地方风味民族美食,它是佤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佤族家人最喜爱的食物,成为佤族家人迎宾待客的美味佳肴。

佤家人的鸡肉烂饭,不同于普通的米饭,你把它当饭、当菜皆可,一般情况下,是作为一道菜来食用的。鸡肉烂饭一方面比普通米饭要软得多,比稀饭要干些,其主要特点就是“烂”;另一方面,它是饭和菜的结合物,主要原料还是大米。其色泽鲜艳,味道糯滑鲜嫩香浓,独具特色。逢年过节、讨媳妇、办丧事、接送亲戚好友、盖新房等等,鸡肉烂饭都是不可或缺的佳肴。鸡肉烂饭在广大佤族群众中盛行不衰,如今品种也越来越繁多起来了,就连拉祜族也把鸡肉烂饭视为上等佳肴。

鸡肉烂饭,其独特的基本制作方法是,取刚开口叫的公鸡处理好,和新谷米一起放入锅中煮,然后再放有入五茄皮、酸笋、姜、芝麻、辣椒、花椒、木浆子、香芭草、盐、苏子、茴香叶、阿佤芫荽、葱、蒜、香子、薄荷等佐料,边煮边搅,米煮成稀粥便成鸡肉烂饭。佤族风俗认为用白羽毛鸡是对客人的不礼貌,鸡肉烂饭使用本地土鸡,忌用白羽毛鸡煮制。

鸡肉烂饭以处理加工鸡肉的方式程序不同,有两种做法,一种叫手撕鸡肉栏饭,另一种叫刀砍鸡肉栏饭,制作较为简单,二者味道一样,但以手撕最为讲究和精道。手撕鸡肉烂饭的制作程序为:将收拾好的鸡体在清水中煮熟,捞出鸡后将淘洗好的大米倒入鸡汤里煮,稍煮一阵放人一把酸笋,至大米煮烂,稠度在米饭与稀粥之间为止,端下盖好。这时,用手将煮熟的鸡肉撕碎成肉丝块,将备好的薄荷叶、茴香、香辣蓼等切细撤在鸡丝块上,再撤上花椒面、食盐、辣椒面,加以搅拌均匀倒入烂饭调匀即可上席使用。

相传,古代时候,有一对佤族夫妇生育的儿女很多,成了一个大家庭,这些儿女长大后,都结了婚另过了,有一年过年的时候,兄弟、姐妹互相邀约回来看望老人。父母没有办法给儿女吃好的东西,只有把自己养的唯—一只鸡杀了,和大米、冷水一块放进土锅里煮熟供大家食用。没想到用此方法做出的饭非常可口,由于是用鸡肉和大米混在一起随便做的,就被叫做,佤族鸡肉烂饭,并就此传了下来。

鸡肉烂饭,流传了百年以上,佤族人在生活中摸索出来的传统美食佳肴,看似平凡,吃起来却爽滑糯润、香浓可口,用料环抱,可以说是一种保健食品,独具民族风情。

四. 西藏 昌都 芒康县 盐井葡萄酒

盐井葡萄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盐井葡萄酒是西藏昌都芒康县的。

盐井葡萄酒

西藏自治区芒康县木许乡、曲孜卡乡、纳西乡共3个乡现辖行政区域

《芒康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盐井葡萄酒地域的请示》,芒政发〔2014〕37号

《芒康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盐井葡萄酒生产技术规范的通知》,芒政发〔2014〕43号

五. 甘肃省 陇南 康县 康县龙神茶

康县龙神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早在200多年前,康县太平乡阳坝村麻地沟的溪边就已经生长着茶树。1958年,康县从湖南调进茶籽25公斤,在阳坝上坝苗圃试种成功。1964年,甘肃省农牧厅从安徽、湖南、江西调入茶籽分配到康县后,又在阳坝的上坝、龙神沟,太平、三河等地种植300亩又获成功,至今茶叶在康县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

为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康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托,以绿色茶和有机茶开发为目标,以无性系茶树繁殖推广为突破口,对原有几家茶厂进行资产重组,整合品牌,完善产业链,推进产业化,于2002年8月组建了甘肃神农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现有生态茶园2.5万亩,年产优质龙神系列茶叶30万公斤,产值达1100多万元。

甘肃龙神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康阳”牌、“苍”牌龙神茶,共7个系列14个品种。以其色、香、味、形俱佳和纯天然无污染的特性,为茶叶家族中的上等佳品。“龙神翠峰”“龙神翠竹”分获第四届国际名茶金奖和银奖。该茶外形扁平挺直或条索细紧,色泽翠绿,滋味醇爽,口感清新,带有栗香。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较高。长期饮用,可清肝明目,强体减肥,降压益寿,深受饮茶者喜爱。

2003年“康阳牌”龙神茶被国家认证为有机茶。

龙神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甘肃省康县《关于龙神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建议》(康政报[2006]3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甘肃省康县叶子坝村、茶园村、五颗石村和老庄村等4个村现辖行政区域。

六. 甘肃省 陇南 康县 康县核桃

核桃在康县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核桃产业几乎是康县人人受益的拳头产业。近年来,康县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核桃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来抓,坚持“南茶北桑,整县核桃”的总体布局,通过建基地、扩规模、活机制、强服务、兴科技、抓管理、重加工、增效益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核桃栽培面积达24.35万亩,占全县经济林总面积的24.1%,其中盛果期面积6.5万亩,约120万株,年产核桃干果330.7万公斤,年加工核桃仁80万公斤,产值3066万元,居全省之首,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4.2%。产业覆盖了全县28个乡镇,以中北部20个乡镇最集中,受益人口16.28万人,人均核桃专项收入169元,主产区达到215元,分别占人均纯收入的14.5%和20.5%。主要分布在该县牛头山以北的中北部地区,是全国重点核桃基地县之一。核桃产品以含油量高,风味独特,无污染而享誉国内外,产品远销津、沪、冀等大城市,并出口韩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国。1997年,被甘肃省命名为全省林果支柱产业“十强县”,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基地县”, 2004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优特经济林——核桃之乡”。

七. 云南省 临沧 镇康县 镇康咖啡

镇康咖啡是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的。

镇康县域土壤肥沃,种植及发展咖啡产业的资源和优势得天独厚,适宜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以上。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云南省实施“18生物资源开发工程”的推动下,全县咖啡产业发展开始起步,截至2011年底,全县有咖啡种植面积2.5万亩,投产约1万亩,产量5400吨,有咖啡粗制加工厂2个,年加工处理咖啡鲜果达2万吨,产值4500万元。

八. 西藏 昌都 芒康县 索多西辣椒酱

索多西辣椒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索多西辣椒酱是西藏昌都芒康县的。

索多西辣椒酱

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索多西乡、朱巴龙乡、如美镇、纳西乡、曲孜卡乡、木许乡共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芒康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索多西辣椒酱地域的请示》,芒政发〔2014〕36号

《芒康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索多西辣椒酱生产技术规范的通知》,芒政发〔2014〕42号

九. 河南省 周口 太康县 马头牛肉

顾名思义所谓"马头牛肉'即河南太康马头镇出产的牛肉.其具有色泽鲜艳、里外红润、纯香不腻,咀嚼生津之特点,第三届中国名优产品博览会上曾获金奖,产品畅销国内,远销东南亚。

欢迎有志之士前来品尝。

太康县各乡镇特产是啥太康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