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农特产品品牌 三门峡最大农副产品市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1-29 22:47:36

一. 河南省 三门峡 湖滨区 虢州澄泥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虢州澄泥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安虢州澄泥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砚在中国古代又称“研”,用来研磨颜料和墨,是作书、绘画必备的文具。随着历史的发展,砚除了文具功能外,历代能工巧匠还赋予其艺术生命。砚在中国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澄泥砚始于汉,盛于唐、宋,迄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与后起的端砚、歙砚、洮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唐、宋时已成贡品。它润泽若玉,质密坚实,窑变奇异。朱砂红、鳝鱼黄、蟹壳青、檀木紫等诸多名贵颜色,使人心旷神怡,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虢州澄泥砚历来倍受书画名家、文人雅士所青睐。历史上的苏轼、米芾、朱元章均有所钟,并有记述之。清代乾隆皇帝赞其曰:“抚如石,呵生津”。

虢州澄泥砚在唐代即为四大名砚之一,宋代欧阳修在其《砚谱》中记载:“虢州澄泥,唐人品砚以为第一”,唐、宋时曾为贡品,在典籍中屡有记载。其制造工艺经历代传播,至清末传至澄泥砚名匠王玉瑞,王玉瑞之制砚事略在陕县县志及一些名砚专著中均有记述。李廷选随王玉瑞制砚十年,后回乡传子李虎,使这一流传千年以上的绝技在新安保留下来。

由于种种原因,新安虢州澄泥砚几近失传,国家级民间文化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李中献先生,在老艺人的指点下,挖掘、整理、创新、潜心研制,1991年3月第一方按照传统工艺生产的虢州黄河澄泥砚在新安诞生,续写了澄泥砚这一古老文化艺术演进与发展的历史,使这一濒临失传的优秀文化遗产得到继承和发展。

二. 浙江省 台州 三门 脊尾白虾

脊尾白虾

脊尾白虾又名水白虾、白虾,分布于沿海及大河口的咸淡水处,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干品,是上等的菜肴。

脊尾白虾也是三门县传统养殖拳头产品,特殊的水域环境,使三门县产出的白虾晶莹剔透、味道特别鲜美。随着围塘养殖发展,通过纳苗或亲体自然繁殖获取白虾苗种进行混养,单产可达30公斤,亩效益达1500元。目前全县养殖面积65000亩,年产量1690吨,主要销往沪、杭、甬、台、温等水产批发市场。

三. 河南省 三门峡市 灵宝 灵宝核桃

灵宝核桃灵宝核桃为灵宝三大宝(核桃、大枣、苹果)之一,营养丰富,享誉海内外,
核桃学名胡桃,树根深、冠大、耐干旱,适合在排水良好、含钙质的肥沃 土壤中生长,每年四五月开花,“白露”前后果熟,外皮肉质青色,核果呈球型。木才纹理直,结构细密,不翘裂,为军工、农具、家具、体育器械的上等用材。树皮和外果皮可提取单宁,果核壳可制活性炭,叶可杀虫。核桃用途广,经济价值高,是山区发展经济林的主要树种,为卢氏县土品之一。

四. 浙江省 台州 三门 台州三门青蟹

台州三门青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台州三门青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名称:三门青蟹

产品产地:台州三门

产品特性:壳薄、膏黄、肉嫩、味美。

产品成分: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及维生素。

产品功效:清热、滋补、消肿等功效。

产品简介:三门锯缘青蟹就产自美丽富饶的三门湾畔,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大型名贵水产品,所产青蟹以“壳薄、膏黄、肉嫩、味美”而驰名闽浙沪。清朝诗人鲍谦有诗为证“何物可供郎下酒,糖颓青蟹砺江蚝。”浙江省副省长章猛进先生曾赞为“精品蟹”。2000年以来,我县多次在上海、杭州等地举办青蟹推介会,三门青蟹逐渐为人们所熟悉。2002年三门举办了首届青蟹节,在青蟹节上单个三门锯缘青蟹拍出40万元的天价,《人民日报》、《文汇报》、《浙江日报》、《中国海洋报》相继作了报道,三门青蟹从此蜚声海内外,好评如潮。2001年三门锯缘青蟹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命名为名牌产品,2001-2003年连续三年获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2001年获浙江省渔博会金奖,2002年获浙江省名牌产品。2003年12月“三门湾”牌锯缘青蟹还通过了无公害食品认证,产品远销大江南北,2003年实现出口新加坡、日本等国际市场,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三门锯缘青蟹独特品质和品牌的形成源自于:

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三门县地处浙东沿海三门湾畔,地理坐标为东径121°12′00″-121°56′36″,北纬28°50′18″-29°11′48″,三门湾为半封闭型港湾,岸线曲折,全长227公里,湾口岛屿星罗棋布,有力地阻挡和减缓风浪、潮流的动力作用,湾内风平浪静,滩涂广阔,沿岸群山环抱,溪流众多,港内水体处于不断更新之中,雨季夹带大量养分入海,水质肥沃,据全国海水普查,三门湾每升水体含硝酸盐15.8微克,磷酸盐1.0微克,硝酸盐25.7微克,每立方米海水有浮游生物668克,为全国之最。同时,港湾退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泥沙很少沉积,使港湾稳定,盐度适中,饵料生物丰富,近海无工业污染,水质清晰。据监测表明湾内海水符合一、二类海水标准,使青蟹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产品历史:三门青蟹,产自浙江省三门湾畔三门县境内。三门县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西枕天台山,东濒三门湾,北接宁海县,南邻临海市,总面积1510平方公里。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六敖镇尖坑山和亭旁镇上坟墩一带已有人类居住。县以三门湾而得名,湾以条件优越,资源丰富而享誉,素有“陆有林矿之饶,水有鱼盐之利”的美称。早在民国5年(1916年),孙中山先生称三门湾为实业之要港,列入《建国方略》。1949年2月17日,三门成为浙江省第一个人民政权县域,改革开放以后,在勤劳勇敢的三门人民的共同建设下,我县日益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滨海新城。

五. 河南省 三门峡市 灵宝 灵宝羊肉汤

灵宝羊肉汤是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的特色美食。灵宝羊肉汤浓而不臊,香而不膻,辣而不辛,鲜活清爽,味和绵长,形成了“肉烂汤白辣子红,味鲜香浓烧饼脆”的特色风味,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在灵宝吃羊肉,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享受。灵宝的羊肉富于地方特色,不但经济实惠、方便快捷,适合百姓消费,而且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灵宝的羊肉馆一年四季生意都异常红火。春天吃羊肉可提阳气、祛风湿,夏天吃羊肉可促排汗、降毒素,秋天吃羊肉对呼吸道有好处,冬天吃更是有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

灵宝羊肉做法众多、品类丰富,富于地方文化气息。就拿羊肉汤来说,可谓源远流长、薪火相传,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据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强秦东伐六国,无论是誓师出征还是班师回朝,都要在巍巍函谷关下,架几百口大锅,锅内羊肉汤滚滚翻腾,几千只大筐中装着黄澄澄的大烧饼,猎猎军旗下,浩浩长风中,大秦帝国的虎狼雄师举碗齐饮,场景撼人心魄,故土的别离、春闺的遥望如同雨的马蹄、雷的呐喊,铁血男儿的血性与杀气也在瞬间迸发。当历史的劲风扫过,一切都已化为尘埃,只有这浓香扑鼻的羊肉汤代代相传、滋润了万民。

灵宝羊肉汤的做法是:将煮好凉透的羊肉片成大薄片。红薯粉条用温水泡透。木耳也用温水泡透后洗净,再切成碎块。取一小汤锅,舀入“灵宝羊肉汤”(约500克),烧沸后放入150克羊肉片和100克粉条、50克木耳,又烧沸后,用精盐、味精、鸡精、姜米、蒜米调好味,起锅盛入汤碗中,撒上葱花和香菜段,即成。

灵宝羊肉汤秉承“大锅熬汤,单碗烩作,肉汤菜饼结合,荤素营养全面”的制作方式,讲究“浓而不臊,香而不膻,辣而不辛,鲜活清爽,味和绵长”的口感,形成了“肉烂汤白辣子红,味鲜香浓烧饼脆”的特色风味,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在灵宝羊肉汤的千年传承中,已融入了灵宝人“纯朴、厚道、热情、坦荡”的文化与精神,时不时地喝上一碗羊肉汤,品味着它的火力与风韵,体悟着灵宝的文化与气质,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可以这么说,一碗羊肉汤在口,半个灵宝于胸。所谓“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事虽有别,道却相通。衷心希望这种融入了文化的美食,能够更好、更快地走出灵宝,发扬光大,开拓出越来越大的消费市场,打造出更大、更强、更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品牌,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

六. 河南省 三门峡 卢氏 烙花筷子

卢氏冬青木烙花筷子,质地优良,工艺精湛,是卢氏传统的名牌工艺品,烙花筷子系选用生长在悬崖峭壁上、四季长青的冬青木为原料精制而成。其木质坚硬、细腻、性寒凉,色洁白,用香油浸泡后,似牙骨粹黄,气味清香。制成后又在长10厘米、宽5毫米的方头筷面上,用手工烙绘出画面,栩栩如生,各具神态,浓淡相宜,层次清晰,既可做餐具,也可供欣赏,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相传在十八世纪八十年代末,祖居卢氏县朱阳关的工艺名师杜平子善诗画,无意中在烟管上烙出了花鸟、文字、山水人物等 ,继之以冬青木烙花筷子,并在很小的筷面上烙出"八仙过海"、"唐僧取经"、"松鹤延年"等复杂的画图,悦目增色,广为人们喜爱1914年,"老义军"头目方某曾亲自到朱阳关,以一块银元买一把烙花筷子赠送友人。外地商贾游客离卢时多成批带走,以此赠送亲友或长途贩运于全国各地
烙花筷子有30厘米、26厘 、24厘米和20厘米的方形、扁圆形和圆形铁头等规格,筷子大头上方齿轮状双线花边以下,则是烙花题诗的有限之处,欲在这不足方寸之处出佳作,非名师而不能为。卢氏朱阳关素有"小洛阳"之称,民间工艺发达,抗日战争时期,从事手工艺的就有50余家,全为私人作坊。建国后,乡、县先后兴办朱阳关筷子厂,后又在城关镇高村建立卢氏县工艺美术筷子厂,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日产量不断增长
卢氏冬青子驰名中外,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 各大城市。1964年以来,出口日本、东南亚、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卢氏县)

七. 河南省 三门峡 灵宝 石子馍

石子馍,又称石子烧饼。因用豆石在鏊上面垫底烙熟而得名,其历史源远流长,兼有的制作方法,是灵宝的一种别有风味的食品。主要原料是:面粉、猪油、小油(植物油)、食盐、大料、花椒、葱等。石子烧饼外观焦黄鲜亮,中凹边突,活像一个椭圆形的小金盆,咬开后层次分明,外酥内软,咸香可口,经久耐贮
( 灵宝)

八. 浙江省 台州 三门 青蟹

青蟹是本县有名之一,三门青蟹质量特别好,肉白膏黄,鲜美异香。分布在“五 港”两岸的浅涂中,特别是海游港海水盐度适中,水质肥沃,宜青蟹定居。农历五、 六月间是青蟹上市的旺季,沿海村民采用特制的网具和做多“蟹洞”等方法进行诱捕。 有的村民开始试行人工养殖。 辣椒 近两年来,全县栽种辣椒3000多亩,遍及沿海乡 村。辣椒干是三门县主要土品,也是外贸出口的畅销产口,销往美国、加拿大、 日本等国。《三门信息港》提供( 三门)

九. 浙江省 台州 三门 台州三凤脐橙

产品名称:三凤脐橙

产品产地:台州三门

产品特性:风味甘甜、爽口、香醇。

产品成分: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胡萝卜素、钙、磷、铁、镁、钾、钠,还含有(R)-柠檬油、香豆素、黄酮类化合物、柠檬苦素类似物、类胡萝卜素、甘油糖脂质、Y啶酮、果胶等防癌物质。

产品功效:滋脾健胃、清肺化痰、润肤养颜、理气、抗癌、解酒等多种功效。

产品简介:三凤脐橙由引进美国纽荷尔脐橙经多年改良培育而成,多次在部省级评比中获奖,现已通过A级绿色食品国家认证。

三凤脐橙色泽呈华贵橙红色,风味甘甜、爽口、香醇。含糖度12度以上,含17种维生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可食率达80%以上。该产品成熟期为11月下旬,可贮存五个月。

十. 河南省 三门峡市 陕州区 大营麻花

三门峡大营麻花,源于陕县大营村。相传很久以前,大营一带毒蛇横行,人们为了诅咒,每年阴历二月二,家家户户把和好的面拉成长条,扭做毒蛇尾状,油炸后吃掉,称之为“咬蝎尾”,久而久之,这种“蝎尾”就演变成今天的麻花。麻花以含水量多少,又可分为软、硬两种。初期,大营制作的麻花全为“软面型”。十九世纪中叶,大营有新创“硬面”麻花。解放后,大营麻花经过改良和提高配料,形成了独特的风味。这种麻花长尺许,久放而不干,营养价值很高。1958年,-总理视察三门峡,品尝后风趣的说:“这麻花没有牙的人也能吃哦”。

三门峡十大必买特产河南三门峡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