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鱼特产 南充人吃什么鱼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1-23 01:29:20

一. 四川省 南充市 西充 狮子糕

西充狮子糕简介

    原名“寿王糕”,出自1876年(光绪二年)秋,杭州西湖“寿春坊”斯仁谷之手。“寿王糕”因色之金黄,香甜酥脆,入口化渣,回味清香,多为达贤仕人待客佳肴。西湖县令姚其杭必备为待客茶点,其千金姚胜兰每日必方解口馋,百姓大多待仕人用之方能食用。“寿王糕”用料考究,必采杭州西湖上湾酒米,经多次浸洗、成粉,菜子油炸炼,散温后配上好红糖、芝麻、中间麻油成形食用。光绪乙未年斯老归天,由子斯力撑坊继业。

西充青狮人何孬娃家境贫寒,为偷吃本族长黄瓜解饥,严遭毒打后逃出家门,流浪到杭州西湖,饿昏倒在“寿春坊”门前,斯力视之,与食救醒,何谢斯救命之恩,以身报效。斯正缺劳力,留为杂事,持奉家人。何手足勤快,为人灵巧,斯收之为徒,何以工钱报恩。白日浸洗酒米,晚间磨粉。孬娃出身贫穷,酸甜苦辣皆行,吃苦耐劳皆有,技艺在心。

光绪已年端午节,斯家午夜饮酒,食酒过多,醉倒在床,因天热午夜糕房起火,“寿春坊”被焚为灰烬。斯力痛哭终日,过度悲伤,不久离世,“寿春坊”从此而绝。何痛拜离师,回家在象溪河边姐家栖身,借姐家房半间,银子四两买回糯米等原料,回家泡米三日椿成细粉制成“寿春糕”。是夜梦中,从师生涯历历在目,师父救命之恩,授艺之情在脑海中一一出现,师、师、师、斯、斯、斯,家乡也师,其糕称之为王,何王也?取人王将要犯上,怎敢?鲁中王乃狮子也。师、斯、狮三字同音巧到极点,取此糕为狮子多妙,此糕色之金黄,如同金狮之毛,就取名狮子糕好了。何大笑而醒。其妻问何故而笑,何将梦事说与妻,妻说莫不是师父要我们不忘其恩。师父姓斯,家乡也狮,取名狮子糕既是纪师又怀师恩,更忆家乡,“三狮”结为一体,真乃是狮缘也,全家人十分乐意。故狮子糕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初问世。县人食之赞不绝口,过往商客四海扬名。

光绪二十六年,何年事已高,家已有结余,与妻商量,移房四桂房街,“狮子糕”食客更旺。光绪二十八年孟冬何长眠离世,其子何继父之业,深研细作,取衙门口外井水烧开冷沉浸洗糕米,打硬其味道更美,直至民国年间继师生意兴隆。民国后期,也有稻香斋、桂香斋等坊继作此糕。何便关门停业,其后以胥锦常为代表的作坊为胜。

    解放后在0的领导下,私有工商业实行联营。1955年正式成立了国营西充县糖果厂(第一任厂长沈光清)。成立后,融各小作坊“狮子糕”生产技艺为一体,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逐步扩大了生产规模,使狮子糕这一地方发扬光大。

1961年朱老总回家乡路过西充,还将狮子糕带回中南海,并给予高度评价。1964年西充民歌手余家清带着西充乡土风味赴成都参加省职工调演,一曲“好吃不过西充狮子糕”的民歌得到了高度赞美。人们不但爱吃狮子糕,而且会唱“好吃不过西充狮子糕”的民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充狮子糕多年被国家科委、省、市、县评为优质产品,多次荣获金奖。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狮子糕漂洋过海,远销东南亚。

1999年原国营西充糖果厂改制后,有西充县晋城糖果厂、四川西充金龙食品厂两家企业生产,分别叫“西充”狮子糕、充国狮王糕。

二.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奉皇老玉米

奉皇老玉米是老观山区原生态自产的金黄玉米,等玉米苗自然枯黄后,折下玉米棒,干燥,掰下完整玉米粒,经微粉技术加工,保留了玉米粒营养成分的完整性。老玉米是相对于鲜玉米而言,与普通玉米相比,含有更多粗纤维和较少可溶性粮份。

老玉米科学检测证实,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钙,几乎与乳制品中所含的钙一致。老玉米中的植物纤维素能加速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天然维生素E则有促进细胞0、延缓衰老、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还能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老玉米含有的黄体素、玉米黄质可以对抗眼睛老化,刺激大脑细胞,增强人的脑力和记忆力。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是稻米、小麦的5-10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等也非常丰富,常食玉米粉可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利肝胆,延缓衰老等。

动物实验证明,玉米胚榨出的玉米油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占60%,可清除血液中有害的胆固醇,防止动脉粥硬化。玉米胚尖所含的营养物质有增强人体新陈代谢、调整神经系统功能。据科学调查,非洲从事农业劳动的妇女以玉米为主食,她们患肠癌的几率很低,可见玉米有防癌的作用。另外,玉米含胡萝卜素的量是大豆的5倍多,对致癌物也有抑制作用。玉米含有赖氨酸、微量元素硒,有预防肿瘤的作用。老玉米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烟酸等,对保护神经传导和胃肠功能,预防脚气病、心肌炎,维护皮肤健美是有效的。

三. 四川省 南充市 南部县 麻婆豆腐鱼

主料:鲤鱼一条

配料:猪肉末100克、北豆腐、青蒜

调料:盐、料酒、豆瓣酱、酱油、葱末、姜末、蒜末、食用油、花椒面、高汤、水淀粉



烹制方法:

1、将宰杀好的鲤鱼,两面改上花刀,豆腐切成方块焯水备用,清蒜洗净切段;

2、坐锅点火倒入油、至5成热时放入鱼炸至两面上色定型后捞出;

3、锅里留底油,放入肉末、豆瓣酱、料酒炒香,然后下葱姜末炒匀,加适量高汤,放入鱼和豆腐块,烧沸后加盐、酱油转小火烧至汤汁变浓,豆腐入味后用水淀粉勾芡,撒上青蒜段即成。

特点:色泽红润、别具一格。

四.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酸菜面

听到“酸菜”2字,外地人可能就想到那北酸菜:酸溜溜的,泫(xudn,水点下垂)水扯起多长!非也。请先看看它的作法吧!

酸菜面是以酸菜豆花作臊子和鲜面条做成的。酸菜用上好青菜做成。经过多次淘洗,切成细丝,加菜油、椒面、生姜、胡椒粉煎炒,然后加上点豆花的水,用文火煨炖,再放上豆花,做成臊子。实际上,酸菜只保持了青菜的清香味了,煮出的汤呈白色,所以有人误以为是鸡汤。酸菜面的酸味,实际上也是经过特别熬制过的保宁醋香味。点豆花也不用卤水,而是用酸菜的酸水,所以豆花细嫩清香。吃时,还要放芫荽、蒜苗、椿芽、红油等。一碗真正的酸菜面所花工本,比肉臊子还贵得多哩!酸菜面的特点是清香爽口。特别是吃多了油腻,或消化不佳的人,吃碗酸菜面,那才叫安逸呵!

酸菜面成为一种美食,如同成都“夫妻肺片”一样,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清代末年,下新街有家姓丧的,做卖酸菜的小生意。下新街靠近嘉陵江码头,丧家就试着用廉价的酸菜做臊子,做成酸菜面出售给那些出不起钱的下力人吃。传到第四代丧文喜,他在酸菜臊子的制作上下功夫,用酸菜水点豆花,用豆花水煮酸菜,用佐料熬保宁醋,不断试作、改进,渐渐地,把贫民化的酸菜面,做成一种酸辣爽口、清香解腻、别具风味的名小食了。就食者,也就不是一般贫民,而是城市那些商贾(gu,坐商)官家了。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很多外地人跑到阆中来,他们吃惯了酸菜面,有时在乡下去躲日寇飞机轰炸,每天请人专程进城端酸菜面。这一来,由于做酸菜臊于费工费料,成本高,分量也就少了,原先那些顾客,便以店主“丧”氏的谐音,取了一个“伤心面”的绰号。逐渐地,丧文喜的酸菜面,就被“伤心面”的名字取代了!

因为酸菜面制工复杂、原料稀缺,目前专卖酸菜面的食店稀少。酸菜面的出现,也只有在大餐馆筵席中间作为一个小插曲,品个味儿罢了!

五. 四川省 南充市 营山县 营山凉面

在营山的诸多小吃中,营山凉面获得的赞语最多。原因在于它凉面劲道,红油劲霸,先有凉粉打底,最后撒上大头菜,健脾开胃,香辣无比。

凉面在营山历史悠久,是营山县的传统名优小吃。所以,不是所有的凉面都叫营山凉面。爱TA,就带她来吃营山凉面吧。

不论逢年过节还是亲友聚会,营山人都爱用营山凉面来招待客人。不论是在上档次的大酒店的宴席上,还是街边小吃摊点都有营山凉面。凡吃过营山凉面的人,无不为其鲜美爽口的川味风格而赞叹。

营山凉面讲究色、香、味、形,色泽光亮,香味扑鼻,让人垂涎。吃起来鲜美可口,着实让人回味无穷。

营山凉面的特点:

1,色,香,味俱全。

2,辣油,香油都是店家祖上多年传下来,经自己的独家调理做出来的。

3,面也是就地取材,由当地农民伯伯提供。那才叫纯。

4,大头菜,地道的哦,香味独特。

信息来源:营山县旅游局

六. 四川省 南充市 西充 西凤脐橙

西凤脐橙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西凤脐橙是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的。西凤脐橙果实呈椭圆形、色泽橙红、果面光滑、无核、果肉脆嫩化渣、汁多味浓。2003年,在中国(上海)第七届名特优果品展销会上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西凤脐橙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西凤脐橙产于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西充生态环境良好,产业特色鲜明,果树栽培历史悠久,其中柑桔数量大、品质好,最具代表性,是著名的柑桔之乡。《西充县志》(康熙24年版)“食货志”中,即有“柑、橘”的记载;《西充县志(三)》记载:“县内栽植柑桔较早...30年代槐树何文澜在西禅寺建柑桔园20亩,并从合川聘两名技术工人管理此园。” 建国后,西充水果产业特别是柑桔生产取得长足发展。1964年,建立500亩规模的青龙园艺场;1967年,从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重庆)引进10余个柑桔品种试栽,以从罗伯逊脐橙优变单株39号选出的青39(西充脐橙前身)品质最佳,70年代后期送省展评,年年被评为第一名;1979年,西充正式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柑桔基地县;1985年,县委发出《关于大力发展柑桔生产的决定》,把柑桔作为致富翻番的一大优势和支柱产业,当年全县柑桔种植360万株,其中脐橙等5大良种244万株,占总数的68%;1984年和1989年两次被评为国家优质果品金奖。八十年代末县果树工作者从中国农科院引进新品种,经栽培选育,产品表现出丰产、质优的特点,商品性极佳,因主产于西充县凤和乡,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命名为“西凤脐橙”。 西凤脐橙的优良品质与其产地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条件、水资源等密不可分。西充县境内以浅丘带坝、中丘带坝地形为主,便于生产布局及耕作,土壤肥力较高,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及矿物质,雨量充沛,水质良好,光能分布相对集中于4-9月,基本涵盖西凤脐橙整个有效生长期,有利于积蓄养分、增加可溶性固形物、色素转化和橙红增加。据《中国南方果树》报道,西凤脐橙较浙江、江西、重庆等地产量更稳定、色泽更好、品质更佳。2003年,西凤脐橙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名优果品全国展评会上一举夺得“中华名果”殊荣;2005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西凤”牌商标;2009年12月,经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专家鉴定,一致认为西凤脐橙丰产、稳产、质优、遗传性稳定,表现优于其它产地。目前,西充县已成为全省最大的脐橙产地,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品质稳重有升,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西凤脐橙是西充县农业局果技人员于1987年从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引进的脐橙新品,果实呈椭圆形、色泽橙红、果面光滑、无核、果肉脆嫩化渣、汁多味浓。2003年,在中国(上海)第七届名特优果品展销会上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西凤”商标2005年被国家商标总局受理并注册。现“西凤脐橙”畅销省内外。目前,该县已成片发展“西凤脐橙”2万亩,年产优质“西凤脐橙”5万多吨。

2013年,西充县果技站申报的“西凤脐橙”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西凤脐橙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南充市西充县境内晋城、常林、凤鸣、义兴、仁和、凤和、双江、宏桥、双凤、东岱、高院、同德、占山、祥龙、车龙、金泉、中岭、紫岩、关文、青龙、多扶、东太、槐树、西碾等24个乡(镇)。西充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偏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6′4″-106°4′7″,北纬30°52′4″-31°15′7″,东接蓬安县,西靠盐亭县,北与南部县相连,南与蓬溪县接壤。保护面积6.5万公顷,年产量3.2万吨。

七.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银河地毯

银河地毯为四川省阆中银河地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该公司是全国100家最大工艺美术制造企业之一。 银河牌地毯、挂毯采用传统手工技艺,结合现代科技,经设计、化染、织造、剪片、整理等工序精制而成,图案新颖,古朴典雅,色泽稳固,高档华贵,融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和现代流行色彩于一体,具有典型的东方文化特色和民族传统风格,被欧美客商誉为“东方软浮雕”,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蝉联两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公司又引进德国、英国、比利时等国九十年代最新生产设备,生产的中、高档电子提花五色机织地毯,可满足各类客户特别是中、高级宾馆酒店室内装饰的各种需求。( 阆中)

八. 四川省 南充市 营山县 营山红油

营山的民间传统小食很多,但红油在这些传统小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传统的手工制作红油,用料一般有菜油、辣椒面、生姜、大葱等,熬制红油时先倒菜油,待菜油烧至冒烟时,把火关小,随时下辣椒面、生姜等,熬至一定时间时再加生姜、大葱等调料。红油主要用于凉粉、凉菜、面食等。使之香气朴鼻,辣味十足。1980年后,市场丰富起来,各种名小食花样翻新,讲究色、香、味、形,更注重工艺,县城陆陆续续办起了规模生产的红油厂,特别是兴德红油远销省内外,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信息来源:营山县文化馆

九.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阆中油香

油香,又称香香锅或油饼,是一种又圆又厚的油炸面饼。油香是回族人节日和庆典中必吃的一种传统食品,凡是回族聚居的地方,都有吃油香的习俗。特别是回族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家家户户都要炸油香,并且还要馈赠邻里乡亲。在回族民间还流传着《古尔邦节炸油香》的歌谣。而阆中的油香与别处回族人做的油香不一样,它不是圆饼状的,而是圆柱形的,很象杯状的蛋糕。炸好的油香外皮油黄酥脆,内瓤松软细腻,吃起来油味清香。阆中的油香受到了很多外地游客青睐,特别是中老年人,油香中那股久违了的生菜油味总能让他们勾起以前的回忆。

十.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高老妈子面

牛肉凉面为回民所创制,所以大家叫这种面为“高老妈子面”,其子高登发继承母业,阆中的牛肉凉面便留传下来。民国时期,唐联三在郎家拐街开馆子卖这种牛肉凉面,大家就叫“唐凉面”。


其作法是,先将镁牛肉切成小块作成热馅汤;然后将细面条作成的凉面盛入碗内,加入调料,特别是干辣椒面,再烧上牛肉馅汤拌匀食之。其特点是凉面不凉,热馅不烫,麻辣清香之味悠久绵长。当时连英国传教士回国时,也带上这种牛肉凉面为旅途食品。抗日战争时期,美驻蓉空军常来阆中,他们慕名来买唐凉面,装入饭盒再飞回成都,据说馅子还未凉,他们吃了赞不绝口。

南充地方特产价格排名前十南充特产前十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