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屏山县脆红李特产介绍 宜宾屏山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1-21 19:52:17

一. 四川省 宜宾市 珙县 洛表猪儿粑

洛表猪儿粑是四川省珙县独特的地方风味小吃,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久负盛名,具有清香、揉糯、及富弹性,收汗不粘手、爽口不粘牙,盐陷油而不腻,糖陷甜不伤味的特点,其味纯正可口,多食不厌。

二. 四川省 广元市 苍溪县 运山脆红李

时值八月初,运山镇特色水果脆红李已成熟,吸引各地水果商贩前来收购。脆红李品种由贵州引入,苍溪县境内仅运山种植。据悉,该果果实玲珑圆润,单果重30~40克,最大单果重50克。果皮紫红色,果肉黄色或偶带片状红色。缝合线正,缝沟浅,果点黄色,较密,大小均匀。果粉厚,灰白色,肉质脆,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2.7~13.27%,可溶性总糖10%,总酸0.56%,维C2.6毫克/100克,核小离核,富含维生素。有促进消化、清肝利水、降压、导泻、镇咳、美容养颜之功效。

运山境内脆红李投产近1000亩,亩产800余斤,今年收购价4元/斤,个别种植大户仅此一项年收入就可达4-5万元。

三. 四川省 宜宾市 筠连县 筠连乌蒙黄牛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乌蒙黄牛品牌“乌蒙牛旺”和“乌蒙牛豪”商标日前已注册成功,并由国家商标局正式公告。

今年以来,筠连县工商部门紧紧抓住乌蒙山片区发展机遇,在实施商标强县战略中,实施“筠连乌蒙黄牛”原产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战略,形成了证明商标和普通商标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实施“一企一策”商标发展策略,大力扶持全县黄牛加工龙头企业“筠连好牛旺凯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及从事“筠连乌蒙黄牛”养殖、加工的公司、合作社、加工厂等企业注册企业产品品牌。截至目前,共申请了“筠商”“筠苗”“苗野”等20余个筠连乌蒙黄牛加工产品品牌,其中,“犇旺”牛肉产品年产值达亿元,已经正式申请参评四川省著名商标。

据了解,筠连是畜牧业养殖大县,也是四川省优质肉牛基地县。2011年,该县10万头优质肉牛产业带共出栏牛41287头,存栏量达到73750头。

四. 四川省 宜宾市 长宁县 金江牌茶叶

产于四川省宜宾茶厂,该茶叶远销前苏联、欧美、日本、中东、东南亚及港澳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遍及华北、东北、西北等省区。畅销砖茶深受西藏、内蒙古等兄弟民族的欢迎。产品多次在国内和国际上获奖。“早白尖”工夫茶1985年获二十四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金奖。“金江牌”银芽隐翠绿茶1994年获北京第五届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金奖。该厂同时出产的茶叶产品有:红茶、绿茶、普洱茶、茉莉、珠兰花茶、沱茶、康砖茶、金尖茶、青砖茶、袋泡茶、保健茶等十多个品类和上百个不同的花色包装
( 宜宾)

五. 四川省 宜宾市 叙州区 泥溪芝麻香糕

清同治年间,一名游方僧人来到宜宾县泥溪镇“川圣宫”,讲经诵佛,并用当地盛产之物制作各类特色风味、工艺精细的佛家点心供于佛像前,“芝麻糕”便是其中之一,游方僧人将其传之于人,芝麻糕便被流传了下来。

到民国年间,岷江河畔的泥溪古镇已是西去乐山,东下宜宾的水陆重镇,商客云集、市场繁荣,1904年,廖彩华的曾祖父在镇上一条命叫“丁字拐”的老街上创立了溢香斋廖记糖果糕点铺,以制作经营芝麻香糕为主。自此,镇中老幼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芝麻糕,南来北往的客商也多购买芝麻香糕馈赠亲友,久而久之泥溪芝麻香糕以浓郁的异香和绵软可口、甜而不腻的口感而闻名遐尔,成为当地一大。

刚做出的白芝麻糕,糕面白如雪,放入口中,绵软的口感,甜而不腻,浓郁的芝麻香中略带一股中药的清香。

为何芝麻香糕里有一股淡淡的中药材的味道?廖彩华笑着告诉大家:“市面上出售的芝麻香糕的制作工序都差不多,用的原料主要是糯米、芝麻、白糖等,关键在于我们的芝麻香糕里添加有祖传的一种特制香料。这种香料用上桂、香松等10多种中药材烘焙磨粉添香而成,已经传了100多年。吃了添加有专门配制中药材的香糕,还有健脾、养胃的功效,老少皆宜。”

如今,溢香斋在继承前辈们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坚持以绿色、健康为本,继而推出除传统芝麻香糕以外其它各式口味的糕点。如低糖芝麻香糕、低糖黑芝麻香糕、核桃香糕、绿豆香糕、花生香糕、蜂桔香糕、玫瑰香糕以及苦荞香糕等,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喜爱。

六. 四川省 宜宾 屏山县 宜宾燃面

宜宾燃面原名叙府燃面,早在清光绪年间,便开始有人经营,是宜宾传统的名小吃。这种小吃选用本地优质水面条为主料,以宜宾黄芽菜、小磨麻油、鲜板化油、八角、山奈、芝麻、花生、核桃、金条辣椒、上等花椒、味精以及香葱、豌豆尖或菠菜叶等辅料,将面煮熟,捞起甩干,去除碱味,再按传统工艺加油佐料即成。宜宾燃面特点是:松散红亮、香味扑鼻、辣麻相间、味美爽口。既可佐酒,又可果腹。因其油重无水,引火即燃,故名燃面。此面经济实惠,独具一格,不仅本地人喜爱,就是中外游人也赞不绝口。

主料:水面、碎米芽菜。

配料:花生米、黄豆、食用油、葱、姜、花椒、香料粉、辣椒粉油、酱油、味精等。

作法:

1、花生米、黄豆用干热锅炒香后捣碎备用。

2、食用油至六成热时放入花椒、姜、香料粉加热提味后备用。

3、水面于宽汤中煮至刚熟透即出锅,摔去面上水分后装入碗中。

4、立即加入备用的食用油少量将面拌和均匀。

5、加入碎米芽菜、花生米、黄豆粉、葱、酱油、味精等即可食用。

特点:麻、辣、鲜、香,为宜宾传统一绝。

七. 四川省 宜宾市 高县 南福曲酒

南福曲酒产于四川省南福曲酒厂,该厂生产的南福牌系列产品以四川名酒“南福头曲及其姊妹酒博采五粮液、泸州老窖工艺之精华、精心勾兑、调味而成,以“浓香醇厚、绵甜净爽、诸味协调、余味悠长”而著称,荣获“名酒之乡”名酒称号、“首届巴蜀食品节金奖”、“四川名酒”、“中商部优质酒”;“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优质酒”称号,荣获的地区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信得过”、四川省“食品卫生信得过产品”,95年中国商标包装装潢金奖
( 宜宾)

八. 四川省 宜宾 屏山县 宜宾炖鸡面

宜宾特色炖鸡面,选料严格,做工精细,色泽奶黄,咸鲜醇香,入口爽滑.1990年8月获得“四川省风味小吃”金牌.1992年9月获得“四川省名小吃”金牌.

在南街94号可以品尝。

九. 四川省 宜宾市 翠屏区 李庄白肉

李庄白肉,全名为“李庄刀口蒜泥白肉”,是四川宜宾历史文化名镇李庄的汉族传统美食,选用皮薄肉嫩、肥廋比例恰当的“长白山”或“约克”或“巴克夏”猪肉,加以多种酱料制成,有清香爽口,肥而不腻,咀嚼化渣等特点。

李庄白肉选料精、火候准、佐料香,特别是刀工片制,堪称一绝。成菜白肉把瘦均匀,晶莹剔透,每片长20厘米,宽10厘米,厚1至2毫米,肥而不腻,爽口化渣,无穷回味。

李庄农副产品出产十分丰富,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李庄白肉经过历代厨师的探索、总结和提高,使之达到炉火纯青,成为李庄一个远近驰名的金字招牌。因此才有“到了李庄不品尝李庄白肉等于没到李庄”一种说法。制作李庄白肉,主要集中在选料精、火候准、刀工绝、调料香四个要素上,缺一不可。

李庄白肉选料必须是饲养时间在一年以内,不喂添加剂、皮薄肉嫩、肥瘦比例恰当的“长白山”或“约克”或“巴克夏”猪为最佳。可作李庄白肉的原料即猪后腿将臀部去掉第一刀之后的部位,俗称“二刀肉”,每头猪仅有三公斤左右。因为这一部位的肉质佳,肥廋匀称,无泡少筯。成菜后肥廋连接紧实,不脱层分离,给人以感观美。

做法

火候掌握准

这对于下一程序的刀工片制白肉至关重要。将“二刀肉”刮洗干净后,用冷水将肉下锅。煮的过程中,经常除去煮出浮在水面的血沬,还应保持摄氏90度水温,即水沸时就加凉水,使肉从外到里受热均匀。若水温过高,就会出现皮粑肉生的现象,影响成菜。煮约30分钟,用竹签刺进肉内无血水冒出时,表明肉已断生至煮熟。就将肉捞起放在凉开水中浸泡,以防“结皮”影响刀工片制。

刀工体现绝

这是一项技术性极强、要求极高的工序,也是李庄白肉成菜后给人感观美的关键。不具有相当娴熟高超的基本刀工工艺是极难片出符合要求的肉片。片制前,先将砧板上铺上干净毛巾,然后把泡在凉开水中的熟肉捞起,待水份稍干(术语“收汗”)后,把肉放在为防片肉时发生肉打滑的毛巾上进行片制,毛巾另一作用就是把片肉过程中渗出的水份吸收掉。片肉时,厨师必须精力高度集中,用专用刀具先从猪皮面进刀,然后几乎是凭感觉往下进刀片肉。手艺高超的厨师片出的肉片厚薄均匀,每片长可达20至30公分,宽15至20公分,厚仅1至2毫米,肉片薄可透出人影。将片制好的白肉可平铺装盘,也可每片肉卷成筒状装盘,使李庄白肉成菜在“形”上达到最佳,给人以美感。

调料突出香

李庄白肉全名为“李庄刀口蒜泥白肉”,因此调料中必突出蒜香为特点。具体做法是用干的七星辣椒、花椒、大蒜一同舂成糊状,名“糍粑椒”后,加进酱油和适量味精、白糖、麻油调制而成。麻辣味可根据各自喜爱加减。制成的调料必须达到色鲜、浓香、亮油,特别要突出蒜香、味鲜的效果。白肉蘸上调料后,入口顿觉清香爽口,肥而不腻,咀嚼化渣,回味无穷,食后感觉令人叫绝,久久不忘。

营养价值

民间流传李庄白肉因周武王起兵伐纣,起义各路人马将身首断开的妖狐苏妲己割片蘸上蒜泥分而食之演变而来。因其肉片薄而长,且用一支筷子裹而食之,名“裹脚肉”。抗日战争期间,在内迁翠屏区李庄的文化人陶孟建议下,“留芬”饭馆老板欣然接受建议,将“裹脚肉”改名为“李庄白肉”。

四川宜宾市屏山县土特产宜宾市屏山县有什么土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