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什么特产好卖一点 甘孜土特产在哪里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1-25 08:31:41

一. 四川省 甘孜州 得荣 四川林麝

麝香为常用川产道地中药材,鹿科动物林麝、马麝、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分泌物干燥而成。又称寸香、香脐子、当门子、元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温,味辛,具有开窍、活血通络、散结止痛等功效。四川省生产麝香历史极为悠久,以林麝为主,约占全国产量的50%。

二. 四川省 甘孜州 泸定 泸定枇杷

枇杷——枇杷是泸定夏季早熟水果之一,分橙黄、淡黄两种,形如球或椭圆,汁多,甜酸适度。枇杷的花、叶可入药,有治疗肺热咳嗽、呕吐等症之功效。枇杷果黄、叶绿常青,亦有观赏作用。主产区是磨西等地。

三. 四川省 甘孜州 得荣 得荣松茸

得荣松茸是四川省甘孜州得荣县的。松茸是得荣较为知名的。得荣县市场每年松茸交易量为200吨——300吨。

四川省甘孜州得荣县,地处川,滇,藏三省交界处,号称“西部——太阳谷”,长年气候怡人,物产丰富,以自然生长的松茸和虫草及各种土闻名遐迩。

松茸是一种纯天然的珍稀名贵食用菌类,被誉为“菌中之王”,目前全世界都不能人工培植。不但味质地细嫩,香味浓郁,味道鲜美,润滑爽口,而且还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稀有元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抗癌等特殊作用,其产品主要为鲜货、速冻、盐渍。

四. 四川省 甘孜州 稻城 稻城藏香猪

稻城藏香猪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稻城县的藏香猪,指产于四川省甘孜地区稻城县的藏香猪。“藏香猪”又名“人参猪”,是产于青藏高原的瘦肉型猪种,主要分布于西藏、青海和四川省甘孜地区,其脂肪含量很低,猪皮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称为“高原之珍”。四川省甘孜地区稻城县是藏香猪的主要产区之一,所产藏香猪品质优良,于2010年12月7日经国家质检局批准为稻城县地理标志产品。

稻城藏香猪(6张)稻城藏香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木拉乡、邓坡乡、桑堆乡、金珠镇、省母乡、傍河乡、色拉乡、巨龙乡、赤土乡、香格里拉镇、蒙自乡、各卡乡、吉呷乡、俄牙同乡等14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藏猪。
(二)饲养条件
1. 饲养环境:饲养在保护区范围内海拔2800m至3600m之间的高山地带,该地带内分布大面积草场和青杠林植被,并存在天然泉水资源。
2. 饲养方式:4月至9月牧草生长期,以放牧为主;10月至翌年4月枯草期,以放牧和舍饲相结合方式饲养(半放牧饲养)。
3. 饲料条件
(1)放牧饲养期间,以当地天然植被中的青杠籽实、人参果、野生药用植物以及其它本土植物为主要饲料,在半放牧饲养期间,除上述饲料外,补充以青稞、玉米、洋芋、豆类等为主要原料的配合精饲料。
(2)饲养期:从仔猪出生到商品肉猪出栏的饲养期为500至540天。
(3)出栏体重:活体重约40kg至45kg。
4. 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
(三)屠宰条件
1. 屠宰加工流程:验收→宰前检查→侯宰→淋浴→电麻→吊挂→放血→头部检验→烫毛→脱毛→清洗→燎毛→清洗→体表检验→同步检验→宰后胴体检查→修整→分级→胴体二段冷却排酸→冷分割→真空包装→冷却→装箱→暂存→销售。
2. 胴体质量:全净膛胴体重为24kg至27kg,胴体背膘厚度0.9cm至2.4cm。.

质量要求

1. 感官特色
(1)色泽:鲜肉肌肉有光泽、肉色鲜红、均匀,脂肪乳白色,且有透明状;冻肉肌肉有光泽、肉色鲜红或稍暗,脂肪白色。
(2)组织状态:鲜肉肉皮厚,脂肪层薄,肉质纤维清晰,有坚韧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冻肉肉质紧密,有坚韧性,解冻后指压凹陷恢复缓慢。
(3)粘度:鲜肉外表湿润,不粘手;冻肉外表湿润,切面有渗出液,不粘手。
(4)气味:鲜肉具有鲜稻城藏香猪肉固有的气味,无异味;冻肉解冻后具有稻城藏香猪肉固有的气味,无异味。

五. 四川省 甘孜州 泸定 荔枝炒鸡丁

荔枝炒鸡丁原料:荔枝300克、鸡胸肉200克、葱2根、青、红椒各1/2个、盐1/4茶匙、蛋清1个、太白粉1大匙、白葡萄酒1茶匙、盐1/3茶匙、水1大匙、太白粉1/2茶匙。

制法:

1.荔枝去外壳及籽;葱切小段;青红椒切菱形片备用。

2.鸡胸肉去骨切为1.5厘米的小丁,腌入调味料(1)中。

3.起油锅滑锅2次,以中火烧至四分熟,入鸡丁滑开,待肉变白后,再加入荔枝、青、红椒略翻一下即可捞出沥干。

4.锅中留油1茶匙,爆香葱段后,依序加入葡萄酒、鸡丁、荔枝肉及调味料(3)拌炒均匀即可。

六. 四川省 甘孜州 理塘 风干肉

风干肉是西藏非常有特色的一种食品。到年底气温在零度以下时,将牛羊肉割成小条,挂在阴凉处,让其自然风干,到来年二、三月份食用时,不仅肉质松脆,口味也独特,食后回味无穷。

七. 四川省 甘孜州 得荣 得荣蜂蜜

得荣蜂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得荣蜂蜜

得荣县位于四川省甘孜州西南端金沙江上游东岸,川、滇、藏三省结合部,全县幅员面积2916k㎡,平均海拔2400m,年均降水量308mm,年均气温14.6℃,年均无霜期245天,年日照时数1967小时,气候温和,瓜果众多,蜜源植物丰富,四季蜜源不断。得荣县耕地面积46835亩,其中农作物种植面积46200亩(包括荞麦、马铃薯、油菜、玉米、豌豆等);森林面积64166.8公顷,灌木林面积79061.3公顷;对发展养蜂业提供了良好的优势和条件。目前得荣县蜜蜂存量达2000群(桶),每群产蜜20公斤计,全年蜂蜜产量可达40000kg,每公斤蜂蜜按100元计,全年收入可达400万元。

蜂类产品

地域范围

得荣蜂蜜农产品地域范围包括得荣县松麦镇、子庚乡、古学乡、曲雅贡乡、奔都乡、徐龙乡、贡波乡、斯闸乡、八日乡、白松乡、日龙乡、茨巫乡,12个乡镇。地理座标:东经99°07′—99°34′,北纬28°09′—29°10′。东西宽44公里,南北长112公里,保护面积2916平方公里,生产规模0.28万桶,年产量16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得荣蜂蜜粘稠如凝脂状,简单过滤粗加工入罐后,下层为白色糖膏,上层为带有蜂离的黄色糖渣。得荣蜂蜜含水份低,浓度高,含大量果糖和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含有20种氨基酸、蛋白质,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带有本地白刺花、刺槐、毛桃等蜜源植物特有的花香味。具有“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延年益寿”之功效。2、内在品质指标:蜂蜜中含葡萄糖和果糖,约占65~80%;蔗糖极少,不超过8%。得荣蜂蜜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都)抽样检验,内在品质指标优于国家相关标准,其中:果糖32.96%,葡萄糖31.74%,较市场普通蜂蜜1.084%左右。加之蜜粉源全部采自大自然,属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生态产品,是普通蜜无法相比的纯天然产品。

八. 四川省 甘孜州 康定市 康定红皮萝卜

康定红皮萝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康定红皮萝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康定红皮萝卜是四川甘孜康定县的。康定红皮萝卜是康定县炉城镇特有地方农产品,曾多次参加“西博会”和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展示。

为使康定红皮萝卜发挥品牌效益,促进群众增收,炉城镇在州县农技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白土、老榆林、新榆林、金刚和南吾等村不定期举办红皮萝卜标准化栽培种植技术,向群众讲授品牌意识和种植实用技术,深入到田间地头现场演示。目前,已建成康定红皮萝卜标准化种植基地126亩,良繁基地5亩,预计产量达350吨,成为群众致富新的增长点。

所在地域:

四川

申请人:

康定县农业技术推广和土壤肥料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康定红皮萝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四川省康定县境内的炉城镇、姑咱镇、时济乡、前溪乡、麦崩乡、舍联乡、金汤乡、三合乡、捧塔乡、孔玉乡、新都桥镇、瓦泽乡、呷巴乡、甲根坝乡、朋布西乡、沙德乡、贡嘎山乡、普沙绒乡、吉居乡等19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1°33′-102°38′,北纬29°39′-30°45′,保护面积3万亩,年产量24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康定红皮萝卜肉质根粗壮,呈长圆柱形,尾端稍细有须根。单个重1.5kg以上,体长25cm以上。皮紫红色,色泽均匀,肉白致密,脆嫩汁多,味甜微辣,无糠心。 (2)内在品质指标:康定红皮萝卜粗纤维≤0.8%,维生素C≥18mg/100g。 (3)质量安全要求:康定红皮萝卜执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标准要求。

九. 四川省 甘孜州 石渠 泡椒泥鳅

原料:泥鳅(清水养了两天去头腹,水里几滴油)。泡椒,野山椒,醪糟,姜蒜。



做法:



1、泡椒山椒姜蒜切末,



2、锅内放油下材料1炒香



3、下泥鳅煸炒片刻



4、倒一点泡山椒的水、料酒



5、放醪糟



烧四五分钟后调味,不宜久烧,泥鳅易烂,泥鳅鲜嫩,泡椒味浓,典型的川味菜,据说还美容养颜。

十. 四川省 甘孜州 色达 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属于格萨尔文化的一种遗存,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石渠、丹巴三县境内,以色达县的格萨尔彩绘石刻最有代表性。色达县位于蜀西北,传说曾是岭国长系部落居住的地方,又是岭国名将尼崩达尔雅和阿奔•;布益盘达的故里,故格萨尔文化的积淀十分深厚,有“格萨尔艺术之乡”的美誉。两个多世纪前,格萨尔彩绘石刻就在这片草原上孕育产生。

格萨尔彩绘石刻以英雄史诗《格萨尔》的核心内容为表现对象,融精湛的刻石技艺和传统绘画为一体,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再现了岭•;格萨尔王及岭国众将士为民造福、不畏1、英勇奋战的历史场面。石刻以色达县出产的天然板石为材料,制作时多保持石材的自然形状,先以线描构图,再用立刻、刮刻等手段雕刻,走线如行云流水,形象自然生动。绘刻完成后,在刻石的画面上通刷一道白色颜料为底,干后着彩。色彩多用红、黄、蓝、白、黑、绿六色,一般不用中间色。这些色彩都具有特定的意指,与《格萨尔史诗》中的各位将士相对应,当地群众一看便能明白。格萨尔彩绘石刻技艺的传承方式以师徒或家族传承为主,作者一般不在石刻上署名。现在传承人有17位,主要有尼秋、觉热、扎洛、切邛等人。

色达县的格萨尔彩绘石刻主要存放在泥朵乡、色柯镇、年龙乡、翁达镇,其中翁达镇翁达村雅格修行地的格萨尔彩绘石刻年代最为久远,而传承最好、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则是泥朵乡普吾村的格萨尔彩绘石刻群,其工艺不仅在色达县和甘孜州具有代表性,就是放在全国格萨尔文化流传地区中来看也非常典型。

泥朵乡位于色达县西北部的泥曲河畔,海拔4180米。这里的格萨尔彩绘石刻存放在普吾村普吾寺白塔四周刻石经墙中的一座大石台上。石台共分五层,安放着千余幅格萨尔彩绘石刻,形成一个谱系。此处石刻的近期部分由普吾村著名高僧阿亚1发起组织刻绘,它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刀法精细,取材考究,表现了岭•;格萨尔王及岭国三十员大将、八十位将士的前世,石刻中还有天竺八十大成就者和百位文武尊神的形象。无论从人物谱系的完整性还是从艺人技艺的传承性来看,这一石刻都具有代表性。泥朵乡的格萨尔彩绘石刻数量繁多,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刻绘工艺体系。

2002年以来,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石渠、丹巴格萨尔彩绘石刻相继公诸于世,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有关专家一致认为它不仅为格萨尔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传承方式,而且填补了格萨尔文化在藏族石刻中的空白。

格萨尔彩绘石刻长期露天放置,因高原严寒的侵袭和强烈紫外线的照射而造成较为严重的自然损坏,20世纪60年代又遭到近乎毁灭性的人为破坏,有关刻绘技艺基本失传。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阿亚1的发起和组织下,格萨尔彩绘石刻的技艺才薪火复燃。但由于格萨尔彩绘对艺人的素质有着特殊的要求,而目前的石刻艺人基本都是农牧民或寺庙僧人,业余从事彩绘石刻,“有艺不精”,“学而不成”,其中还有一些艺人放弃这门手艺改从他业,因此格萨尔彩绘石刻技艺面临着传人青黄不接的局面,亟需扶持、保护。

四川甘孜州特产排行榜前十名四川甘孜州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