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有什么好吃的特产美食 四川南充有啥好吃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1-19 17:00:31

一. 四川省 南充市 阆中 热卤烧腊

这种吃食是梁定远所创制,他1953年在北街开店,作法是先将鸡、鸭、鹅、兔及猪牛肉及内脏、加调料煮到七分熟,捞起后再放入卤汁锅内卤熟。吃时将各种肉食切成块片,盛在盘子里,再浇上少许热卤汁,饮酒而食,便觉卤食浓郁,百香汇口。

二. 四川省 南充市 南部县 腊肉

腊(xi1)肉是指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烘烤(或日光下曝晒)的过程所制成的加工品。腊肉的防腐能力强,能延长保存时间,并增添特有的风味,这是与咸肉的主要区别。腊肉并非因为在腊月所制,而为腊肉,腊月的腊(la4)与腊肉的腊(xi1)在古文里并非同一个字,亦即,腊月的腊是繁体的腊,而腊肉的腊本来就是腊月的腊的简化字。所以,腊肉之所以称为腊肉,其实是因为腊(xi1)这个字的意思就是“乾肉”(见《说文解字》)。至于为什么现在人们都读la4,而不读xi1,除了简化字的原因使两个字没有了区别以外,可能确实跟腊肉一般都在腊月里制作以待年夜饭之用有关。

三. 四川省 南充市 西充 西凤脐橙

西凤脐橙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西凤脐橙是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的。西凤脐橙果实呈椭圆形、色泽橙红、果面光滑、无核、果肉脆嫩化渣、汁多味浓。2003年,在中国(上海)第七届名特优果品展销会上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西凤脐橙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西凤脐橙产于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西充生态环境良好,产业特色鲜明,果树栽培历史悠久,其中柑桔数量大、品质好,最具代表性,是著名的柑桔之乡。《西充县志》(康熙24年版)“食货志”中,即有“柑、橘”的记载;《西充县志(三)》记载:“县内栽植柑桔较早...30年代槐树何文澜在西禅寺建柑桔园20亩,并从合川聘两名技术工人管理此园。” 建国后,西充水果产业特别是柑桔生产取得长足发展。1964年,建立500亩规模的青龙园艺场;1967年,从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重庆)引进10余个柑桔品种试栽,以从罗伯逊脐橙优变单株39号选出的青39(西充脐橙前身)品质最佳,70年代后期送省展评,年年被评为第一名;1979年,西充正式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柑桔基地县;1985年,县委发出《关于大力发展柑桔生产的决定》,把柑桔作为致富翻番的一大优势和支柱产业,当年全县柑桔种植360万株,其中脐橙等5大良种244万株,占总数的68%;1984年和1989年两次被评为国家优质果品金奖。八十年代末县果树工作者从中国农科院引进新品种,经栽培选育,产品表现出丰产、质优的特点,商品性极佳,因主产于西充县凤和乡,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命名为“西凤脐橙”。 西凤脐橙的优良品质与其产地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条件、水资源等密不可分。西充县境内以浅丘带坝、中丘带坝地形为主,便于生产布局及耕作,土壤肥力较高,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及矿物质,雨量充沛,水质良好,光能分布相对集中于4-9月,基本涵盖西凤脐橙整个有效生长期,有利于积蓄养分、增加可溶性固形物、色素转化和橙红增加。据《中国南方果树》报道,西凤脐橙较浙江、江西、重庆等地产量更稳定、色泽更好、品质更佳。2003年,西凤脐橙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名优果品全国展评会上一举夺得“中华名果”殊荣;2005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西凤”牌商标;2009年12月,经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专家鉴定,一致认为西凤脐橙丰产、稳产、质优、遗传性稳定,表现优于其它产地。目前,西充县已成为全省最大的脐橙产地,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品质稳重有升,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西凤脐橙是西充县农业局果技人员于1987年从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引进的脐橙新品,果实呈椭圆形、色泽橙红、果面光滑、无核、果肉脆嫩化渣、汁多味浓。2003年,在中国(上海)第七届名特优果品展销会上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西凤”商标2005年被国家商标总局受理并注册。现“西凤脐橙”畅销省内外。目前,该县已成片发展“西凤脐橙”2万亩,年产优质“西凤脐橙”5万多吨。

2013年,西充县果技站申报的“西凤脐橙”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西凤脐橙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南充市西充县境内晋城、常林、凤鸣、义兴、仁和、凤和、双江、宏桥、双凤、东岱、高院、同德、占山、祥龙、车龙、金泉、中岭、紫岩、关文、青龙、多扶、东太、槐树、西碾等24个乡(镇)。西充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偏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6′4″-106°4′7″,北纬30°52′4″-31°15′7″,东接蓬安县,西靠盐亭县,北与南部县相连,南与蓬溪县接壤。保护面积6.5万公顷,年产量3.2万吨。

四. 四川省 南充 蓬安县 姚麻花

品高心诚达天下巴蜀一绝姚麻花——蓬安姚麻花

蓬安姚麻花系清朝乾隆年间在宫廷里担任御厨的姚氏先人专办清朝皇帝秘制的御用食品,后来姚氏先人辞官回乡,其制作麻花的独门宫廷御膳的手艺也随之带回了家乡蓬安,并历代传秘至今。蓬安姚麻花采用上等小麦精粉与嘉陵第一桑梓景区里内富含铁,硒等元素健身养生的神龙泉水精致而成,目前已开发有椒盐,肉松,芝麻,怪味,红糖,麻辣系列产品,无防腐剂,天然绿色食品,自然状态下课储藏六个月以上,独具特色的现场制作工艺和上乘的产品品质,被誉为“无法复制的巴蜀一绝”畅销川内外,深受社会各界广大消费者赞美

地址:蓬安县下河街周子古镇内

五. 台湾省 云林县 云林美食

云林堪称是台湾民风最淳厚的农乡,境内多为淳厚朴实的农渔村景色。在饮食文化方面,同样具有朴实无华、料好实在的乡土特质,麻糬、豆皮、麦牙酥、当归鸭面线……,完全以地道传统的美味为招牌,不需大肆宣传,食客照样远从南北而至。浊水溪孕育了名扬中外的浊水米,西螺人将其做成好吃的麻糬,其中尤以传承四代的正庄麻糬名声最为响亮;目镜仔麦牙酥乍看之下,与金门贡糖颇为相似,但口味及做法上略有不同;排骨大王除做工一流外,精选肉质鲜嫩多汁的温体猪肉,也是其制胜的关键;魏家当归鸭面线是土库镇上最有名的小吃店,店内仅卖鸭肉面线、冬粉、鸭血等几样料理。( 云林县)

六. 四川省 南充 蓬安县 金溪白酒

金溪白酒,又名斜溪白酒,始创于明朝,清代评为蓬州贡酒,工艺独特,纯粮酿造,味香酒醇,注册品牌“金粮纯”、“金粮液”远销河北、山东,蜚声省内外。金溪美酒,香飘千里。真可谓:“集天地之精华,吸五谷之精英”。

金溪白酒以精选大米、高粱、糯米、小麦、玉米为原料,以纯小麦特制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老窖续糟三十天固态发酵,取用纯净清洌的优质地下山泉活水精心酿制。采用配醅发酵、分层蒸馏、量质摘酒、按级并坛等精湛的技艺。酒体风格属浓香型或浓香风格型白酒。

七. 四川省 南充市 川北灯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灯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灯戏用农民的道德标准演人间的美丑善恶,喜怒哀乐,大多表现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语言通俗易懂,诙谐风趣,极富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南充是它的发源地。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流行于阆中、苍溪、南部、盐亭、剑阁、昭化、江油、西充、仪陇、巴中、广安等地以及绵阳、遂宁、达州等市的部分地区。是川北地区历史最悠久、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群众基础最为深厚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明嘉靖年间(1522-1566)的《阆中县志》就记载:“五月十五瘟祖会,演灯戏十日,每夜焚香如雾,火光不息,其所为灯山者,亦如上元时。”(此书收藏于北大图书馆)清代演出非常活跃,乾隆四十七年(1782)的《苍溪县志》记载:“上元,放花灯,演灯戏,在郡邑城廓间筑台竞演,昼夜不分。”

建国后,川北灯戏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扶持下,60年代、80年代,南充专区多次组织人员对散落于民间的灯戏进行调查、收集,共挖掘了三百多个剧本和九十多支曲牌。参加全国或省级各类会演、大赛多次获文化部颁发各类奖项。

八.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阆中油香

油香,又称香香锅或油饼,是一种又圆又厚的油炸面饼。油香是回族人节日和庆典中必吃的一种传统食品,凡是回族聚居的地方,都有吃油香的习俗。特别是回族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家家户户都要炸油香,并且还要馈赠邻里乡亲。在回族民间还流传着《古尔邦节炸油香》的歌谣。而阆中的油香与别处回族人做的油香不一样,它不是圆饼状的,而是圆柱形的,很象杯状的蛋糕。炸好的油香外皮油黄酥脆,内瓤松软细腻,吃起来油味清香。阆中的油香受到了很多外地游客青睐,特别是中老年人,油香中那股久违了的生菜油味总能让他们勾起以前的回忆。

九. 四川省 南充 蓬安县 蓬安回锅肉

“回锅肉”为四川首创传统名菜。此菜味浓而香,与青蒜合炒,红绿相间,色味俱佳,颇受食家欢迎。

【原料】

猪后腿肉600克,永川豆豉6克,甜酱8克,豆瓣辣酱25克,红酱油15克,青蒜60克,生油130克,黄酒20克。

【制法】

(一)猪后腿肉洗净,入汤锅内煮20分钟,以煮至肉皮软时为适宜,捞出稍晾,切成0.4厘米厚、4厘米宽、5厘米长肥瘦相连的片。豆瓣酱、豆豉均剁成细茸。青蒜多用蒜头部分,留少许青叶,洗净,切成4厘米长的段。

(二)铁锅内放入生油烧热,下肉片,炒至吐油时,将豆瓣、豆豉、黄酒、甜酱、红酱油放入一起炒透,再把青蒜段加入焖熟,即可起锅装盆。

南充有哪些特产小吃南充有什么好吃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