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曾家特产 广元特产哪里买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1-21 16:48:13

一. 四川省 广元 利州区 利州贡米

利州贡米

据考证,早在周代古巴子国时期,利州区就已经种植水稻,并且大米已成为利州先民的主要食物之一。此后,本地的稻谷品种经过了漫长的自然繁育和无数的挑选,终于有一个品质特优,产量较高,抗性较好的长粒,籼型、常规稻谷品种被选定,并在利州区的中低山区得到大面积种植。清代末年,这种稻谷已经成为该地种植的主要稻谷品种。“利州贡米”就是以这种稻谷加工而成,米粒细长、整齐饱满、晶莹润泽、饭粒爽口、柔韧软滑、米色及粥色微绿。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苏区是全国第二大苏区。以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代表的红四方面军将士在这里坚持了长达三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红军经过反国民党军队的“三八”、“六路”围攻后,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由入川时的1.5万人发展到10余万人,在长期的浴血奋战中,“利州贡米”就成了当时数万红军将士赖以生存的主要给养之一。

解放后,生产“利州贡米”的稻谷一直在利州区适宜的中低山区大面积种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起,由于大力引种高产型杂交稻,该稻的种植规模一度减少,面积缩小到仅集中在大石、宝轮片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安全,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已经成为市场新宠,“利州贡米”这一历史厚重,特色明显的地方传统产品重新获得了市场商机。利州区紧紧抓住了这一市场机遇,把“利州贡米”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突破口,按照“公司+基地+技术+农户”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依托“利州贡米”原料这一独特品种和利州区得天独厚的优质稻种植自然资源,以利州区蜀粮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利州贡米”的品牌优势为牵引,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发展的积级性,带动广大农户增收致富。

经过不懈努力,“利州贡米”的原料基地已经发展到8个乡镇,面积3500亩,稻谷产量达2.6万吨,农业产值达5680万元。2004年基地农户仅靠龙头企业的优惠价格,就增加收入350万元,每亩平均增收450元。

为保证“利州贡米”的质量和特色,利州区委,区政府还从组织领导、机构设置、技术指导、基地建设、加工生产、市场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和实施,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是种植与经营实现了规模化;二是生产实现了标准化。产品从稻谷生产到成品出库的全过程都按“绿色食品”标准制定了《水稻种植技术规程》和《生产操作技术规程》;三是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二. 四川省 广元市 剑阁县 剑门贡茶

剑门绿茶,历史有名,《蜀中名胜记》有载:“有梁山寺,产茶,亦为蜀中奇品”。其实,早在唐代,剑门的绿茶已成贡品,宋代诗人陆放翁“细雨骑驴入剑门”时,曾在把盏品茗之后即兴盛赞剑门玉绿,就是当年的中国工农红军攻克剑门关后,几位指挥战斗的将军们也称“雄关有茶香中华”。

剑门山海拔千余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质肥沃,适宜茶叶生长。建国以来,剑门山区拥有茶叶基地十余个,面积万余亩,尤以位于剑门关七十二峰之巅仙峰观的剑门关茶场盛名。剑门关茶远销全国各地,其中“剑门玉绿”获中国西部农博会名优产品称号,“剑门翠云玉芽”荣获第五届“中杯茶”一等奖。从而,剑门绿茶盛名远播,信受茗君们的格外青睐。

三. 四川省 广元 旺苍县 火麻油

《火麻仁》又叫1仁或麻仁,为桑科植物1的干燥成熟果实。其味甘、性平,入脾、胃,能润燥滑肠,滋养补虚。火麻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卵磷脂、亚麻酸、维生素及钙、铁矿物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食之有润肠胃、滋阴补虚、助消化、明目保肝、祛病益寿之功效,且对老人便秘、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等疾病有特殊的疗效,而且火麻是唯一能够溶于水的油料。

制作工艺

采用低温冷榨的物理工艺制取的田禾火麻油,不但较好的保留了原料的天然活性营养成分,经检测田禾火麻油还具有无胆固醇、人体必需脂肪酸含量高,特别是具有ω-6族亚油酸与ω-3族α-亚麻酸2.4:1的天然比值,符合国际卫生组织推荐的小于等于4:1最佳比值的特点,是最具营养平衡性的油脂且可溶于水。田禾火麻油营养清香,长期食用田禾火麻油有效补充人体必需营养素α-亚麻酸、润燥滑肠、有益心、脑及血管的健康延年益寿,还具有降低血脂血压血糖等功效。

五官寨牌火麻油产品说明

五官寨牌火麻油是精选上等火麻仁,直接压榨生产的天然油料,不含任何化学试剂。据医书记载,火麻仁入脾、胃,能润燥滑肠,滋养补虚。加工出的火麻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油酸达78%,具有调功能、降三高、美容颜、益长寿的功效。

食用方法:凉拌、煎、炒、炸、煮各类食物或直接口服,煲汤、煮粥效果最佳。

配料:旺苍火麻仁

保质期:18个月

四. 四川省 广元 朝天区 曾家山土鸡

曾家山土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曾家山土鸡

广元市朝天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曾家山土鸡,产自平均海拔1400米的曾家山,该地区具有3000多年饲养土鸡历史,养殖方式为野外自由采食和粗粮补饲相结合的模式,土鸡羽毛光泽靓丽,鸡肉鲜嫰细腻,风味独特,具有“三高一低”的特点(即蛋白、氨基酸和矿物质含量高及脂肪含量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供不应求,已远销成都、西安、重庆等20多个大中城市,年出栏曾家山土鸡100余万羽。

近年来,朝天区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重视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创建,注重发挥品牌产品带动作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目前,该区成功注册“曾家山甘蓝”、“曾家山马铃薯”、“朝天核桃”、“曾家山土鸡”等4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曾家山土鸡”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有利于形成地域主导品牌和产业集群,实现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提高特色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对朝天区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后,朝天区将充分利用“曾家山土鸡”这块“金字招牌”,引进土鸡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直销配送、农超对接等新型营销模式,打响“曾家山土鸡”品牌。

五. 四川省 广元 昭化区 藤器

四川达县、万县、乐山等地的藤器品种有沙发、躺椅、餐椅、办公椅、圆桌、茶几、屏风等。坚固、轻便、美观、耐用是四川藤器的特色。手艺高超的巧匠们还能在藤器上编出各种花样,如菊花、花辫子、麻花、铜红、环扣等,配上不需经纬,自行穿编而形成的“结花”,疏密相间,精美别致。

六. 四川省 广元市 利州区 月坝石斛

利州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各种资源条件,是铁皮石斛的原产地之一,生产加工月坝石斛悠久历史,品质优良。利州区现有铁皮石斛生产加工企业(合作社)十多家,全区月坝石斛总面积36.19万平方米,其中工厂式和大棚生产22.80万平方米,仿野生和野植33.3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6727万元,年产值2.02亿元,产业从业人员300余人。主要产品有月坝石斛枫斗、月坝石斛鲜条、月坝石斛干花、保健品和盆景等。争取到2020年,种植基地面积达2000亩以上,产品销售产值达4亿元,增加农民收入1.5亿元以上,培育销售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2—4家。到2025年,种植面积达到4000亩以上,产品销售产值达6亿元,增加农民收入2.5亿元以上,培育销售产值1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1—2家。

主要采取七项措施推进月坝石斛产业发展。一是重视种源保护,月坝石斛的种源具有悠久的历史,优异的品质,是全国一流的石斛品种。由于近年来药农的滥采,珍贵的野生月坝石斛资源逐渐枯竭。利州区加大了对野生月坝石斛的保护力度,设立了以月坝为中心面积达150平方公里的野生月坝石斛自然保护区,并实行禁止采摘的政策。二是保证品种纯正,2012年8月对野生月坝石斛和人工种植的月坝石斛取样,送省级中医药研究所检测,检测的结果显示:1、月坝石斛的液相图谱与国家标准的石斛图谱高度吻合,证明品种的纯正性。2、①多糖含量为33.84%(野生)和38.76%(人工种植),均高于国家药典规定的标准25%②甘露糖含量为16.74%(野生)和30.10%(人工种植),均符合国家药典的13.0%—38.0%的规定。证明月坝石斛品种的优异。三是加大科研投入,设立月坝石斛研究所,加强与全国各大科研院所的合作。在月坝石斛种源保护、品牌建设、科学生产、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大投入,利用月坝石斛品牌优势,提高月坝石斛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四是扶持龙头企业,经验证明,一个产业的发展与当地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效应是分不开的。因此,扶持月坝石斛龙头企业十分重要,利州区积极加强向上对接,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月坝石斛产业发展。财政、林业、农业、发改、科技等部门协调配合,全力扶持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建设

月坝石斛产业基地。政府相关部门在企业用地、资金信贷、供水用电等方面给予龙头企业大力支持。五是提供金融支持,为了解决好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利州区积极利用贷款平台,协调担保机构和银行部门做好贷款发放工作,帮助企业和种植户解决投资困难,仅2012年上半年,金融机构就向月坝石斛企业和种植户发放贷款超千万元。六是培养产业人才,为了确保石斛产业健康发展,提高种植户月坝石斛的种植技术,提升月坝石斛品质,真正使农民通过月坝石斛产业实现增收致富的目标,积极组织农户举办月坝石斛种植管理培训,邀请专家和科技示范户传经送宝,使种植户学到月坝石斛种植管理技术、掌握了技能,树立了科学种植的理念。七是注重品牌战略,拨专款进行月坝石斛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定。把月坝石斛产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月坝石斛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带动农民致富,建设生态康养利州。

七. 四川省 广元市 旺苍县 泡菜鱼

色香味:咸鲜酸辣、细嫩

主料:鲜活鲫鱼三条、泡青菜50克、泡辣椒15克、姜、蒜各10克、葱15克。

辅料:菜油5克、醒糟汁10克、料酒10克、酱油10克、鲜汤150克、香油10克、淀粉15克。

制作:

1)鲫鱼去鳞、鳃,剖腹去内脏后洗净,在鱼身两面各立划几刀;

2)泡青菜切成1.5厘米长的细丝;

3)泡辣椒、姜、蒜剁细末。葱切成细花;

4)炒锅置旺火上,放入菜;

5)油烧热,放入鲫鱼炸约3分钟至两面略黄,滗去部分油,锅内留油约100克,将鱼推到锅边,下泡辣椒、姜、蒜、醒糟汁、葱煵出香味;

6)再依次放入料酒、酱油、汤等,鱼推回锅中,用中火烧沸;

7)放入泡青菜烧约10分钟;

8)待鱼入味后捞起装入盘内,锅内放葱花、香油;

9)最后用淀粉勾薄芡后,将汁浇在鱼上。

八. 四川省 广元市 苍溪县 金凤柑橘

金凤柑橘产于苍溪县陵江镇笋子沟,处于县城北部陵江镇辖区,距县城约5、6公里,全村柑橘种植面积达到420多亩,集中连片面积达到380多亩,年产柑橘近1000吨,柑橘品种优良,香甜可口,畅销全国。

据悉,苍溪县陵江镇全镇种植柑桔近5000亩(主要品种以脐橙椪柑柚类等为主),年产量达6000余吨产值1500万元以上,尤其以笋子沟村为代表的柑桔产业基地年产果300万斤以上,成为全村果农增收的骨干支柱产业。

九. 四川省 广元市 剑阁县 剑门火腿

剑门火腿 --- 剑阁县地方名产。源于浙江金华火腿。1980年正式投产。选料考究,工艺独特,成品以色、香、味、形称道于世。1988年荣获中国食品博览会“银牌奖”。工艺:剑门火腿的制作时间,一般是头年立冬至次年立春最为适宜。选用薄皮细脚、腿肉丰满、肉质新鲜的猪后腿,腌制时,每100斤鲜腿肉用食盐8斤。在正常气温下,一般分为6次用盐。每天撒一次,每次应抹去陈盐,撒上新盐,做到撒盐均匀,按一定顺序堆码整齐,以便于检查。待腿肉已腌进盐味。就及时洗晒。晒腿时间冬季5-6天,春季4-5天,晒至皮紧而红亮出油。晒腿后即挂架发酵2-3个月。挂架时间一般在清时节前后。发酵后,从架上逐只取下,进行整型。修整后再挂上架,继续发酵。至中伏天以后取下,即为成品。



剑阁被誉为“腊肉之乡”。腊肉,由腊月腌制而得名。据说秦始皇改年制以十二月为腊月,下旨天下大庆,这一月百姓杀猪宰羊,并腌制肉食品储存来年食用。据《剑州志》载,剑人每岁冬宰杀肥猪,腌制腊肉,堪称佳品,或宴请宾客,或赠送亲友。

剑门山区盛产大米、玉米、小麦、高梁等五谷杂粮,农家素有养猪的习惯,民谚有“富不离猪”之说。用粮食和青菜喂养的猪皮薄肉嫩,是制作腊肉、剑门火腿、蝴蝶猪头、香肠等猪肉食品的上好原料。

剑阁腊肉系采民间腌制方法,因为剑门山区腊月天气温、湿度正适合腌制腊肉,猪肉经过腌制后,烧柏木枝和锯木屑熏后,阴凉风干。剑门腌腊制品色泽红亮,气味干香,入口油而不腻,早负盛名。解放前,剑阁腊肉远销西南、西北等省市。解放后,畅销国内外。在腌腊制品中,特别是剑门火腿声誉卓著。“剑门牌”火腿选用肥瘦适度的猪肉,于每年立冬开始下料,经过腌、洗、晒、整型、配制上等佐料,腌制发酵等工序,从原料到成品一般需时5-8个月。剑门火腿爪弯腿直,腿心丰满,色泽金黄,状如瑟琶,刀工光洁,瘦肉切面嫣红似火,肥肉呈乳白色,肉质干爽,富有弹性。其味清香纯正,咸淡可口,肥不腻口,瘦不嵌牙。剑门火腿经国家检验、注册“剑门牌”商标。曾被商业部、四川省评为优质产品。

十. 四川省 广元 青川县 豆瓣鲜鱼

用料:

鲜鱼1000克,豆瓣75克,姜末20克,蒜末20克,葱花30克,酱油15克,白糖25克,醋20克,料酒25克,味精2克,精盐5克,胡椒面1克,水豆粉30克,肉汤750克,花生油150克。



制作方法:

1、将鱼刮鳞,剖腹,去内脏,去鳃,洗净,在鱼身两面各剞5刀,用料酒、盐、胡椒面码味。

2、锅内油烧至七成热,下鱼,两面煎,片刻铲起。

3、锅内下豆瓣,炒出红色,加姜、葱、蒜,炒出香味,加汤,再将鱼入锅,加酱油、白糖、料酒,移小火上,两面烧透入味,取出装盘。

4、锅内放味精,下水豆粉,将汁收浓亮油,放醋、葱花,浇在鱼上即成。


注意:

鱼身两面要剞深浅一致的花刀,使之易熟易入味。煎鱼时的油温要高,要保持鱼的完整。烧鱼时的火力要小。芡汁不要过大。



特点:

此菜为川菜中的传统名菜。其主要调料为四川特有的郫县豆瓣酱和葱、姜、蒜,带有浓郁的川菜风味和特点。成菜色泽红亮,鱼肉鲜嫩,味道香辣,略带甜酸。

广元十大特产排行榜广元十大特产必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