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特产明参 金堂山里面有川明参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1-16 07:03:39

一. 四川省 成都 金堂 三溪脐橙

1996年金堂三溪镇被中国柑桔研究所誉为“中国脐橙第一乡”,经过近10多年的选育改良,三溪脐橙更是味鲜色明。目前,该镇已发展脐橙2万余亩,年产量5000万公斤,脐橙收入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40%。

个大、汁多、皮薄、脆甜的三溪脐橙在本次展销会众多脐橙中份外吸引人,记者看到前来购买的市民提着大盒小袋的脐橙离开展位。其中,张先生告诉记者:“我买来主要是过年送礼,这个拿得出手也实惠!”

二. 四川省 成都市 金堂县 金堂黑山羊

金堂黑山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金堂黑山羊是通过60余年的群选群育而形成的具有良好生产性能和相当规模的黑山羊群体。四川省优良地方肉用山羊品种,全身被毛黑色,具有光泽。体型大,头中等大,颈长短适中。耳有垂耳、半垂耳、立耳三种。背腰平宽,四肢粗壮,蹄质结实。品种内按头型特征可分为有角型和无角型两种类型。金堂黑山羊遗传性能稳定;早熟,繁殖力强,生长发育快,生产性能优良;且具有耐湿热、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细嫩,无膻味等特点。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不高,每天放牧8-10小时,不需精料,羊只生长良好。

"金堂黑山羊"产于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该山羊群体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自五、六十年代开始有组织、有计划选育发展,至今全县存栏黑山羊已达50万余只。金堂黑山羊因其个体大、生长发育快、繁殖率高、适应性能和抗病力强、全身被毛黑色、肉质细嫩无膻味而享誉省内外,目前已有十余个省市前来引购。

金堂黑山羊

地域范围

金堂黑山羊地理标志地域范围为四川省金堂县境内赵镇、清江、淮口等21个乡镇,总面积1155.6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4°21′00”~104°53′00”、北纬30°29′10”~30°56′。东邻中江县,西傍成都市青白江区、龙泉驿区,南连简阳县,北接广汉市和中江县。南北长68公里,平均东西宽36.9公里,年产量12万只。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金堂黑山羊个体大、生长快、繁殖率高、适应性和抗病力强,全身呈黑色,富有光泽。 1、外在感官特征:全身被毛黑色,毛短富有光泽。体型大,头中等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颈长短适中,背腰宽平,四肢粗壮,蹄质坚实。成年公羊颌下有毛鬓。成年公羊体重平均70.64公斤,成年母羊体重平均49.62公斤。金堂黑山羊羊肉肉质细嫩,味美多汁,无膻味,食用时味香而不腻口。 2、内在品质指标:金堂黑山羊肉营养丰富且肉质柔软易于消化。含钙量≥12mg/100g,较其他羊肉高(其他羊肉平均为10mg/100g),含铁质≥3mg/100g,较其它羊肉高(其他羊肉平均为2.3mg/100g),胆固醇含量≤57.2mg/100g 较其他羊肉低(其他羊肉平均为60mg/100g)。各种氨基酸含量丰富,是肉食中的佳品,在省内外和国际市场上有很高的声誉。 3、生产性能特点: 3.1、金堂黑山羊繁殖率高:年产1.8胎,经产母羊产羔率达241.85%,比简阳大耳羊高17%,利用金堂黑山羊改良建昌黑山羊,提高肉用性能效果较好,其中含金血50%、75%0羊产肉性能比较好,胴体重、净肉重比本地未改良羊分别提高5.4-6.4 kg、4.6-5.8 kg,屠宰率、净肉率分别比本地未改良羊提高5.6%-5.7%、4.8%-4.9%,并显著提高了其胴体质量。 3.2、生长速度快:周岁时,公羊体重41.38公斤,母羊体重33.54公斤,分别达成年公羊、母羊的百分比是58.6%和67.6%。比简阳大耳羊周岁公羊、母羊分别重10.1公斤和5.07公斤; 3.3、产肉率高:周岁公羊胴体重19.36公斤,屠宰率是48.10%,净肉率是35.91%,在同等饲养条件下金堂黑山羊比其它羊周岁屠宰率高0.1%,净肉率高3%。 4安全要求:金堂黑山羊羊肉市场准入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鲜冻胴体羊肉》(GB9961-2001)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羊肉》(NY5147-2002)

三. 四川省 成都 金堂 蛋烘糕

蛋烘糕是金堂县名小吃之一,其实他的制作过程很好看,圆形的黑平锅,很小的那种,把鸡蛋和面粉揉在一起,倒进锅里,在火上烤,里面放白糖和芝麻,要不了几分钟就好了,省时便捷便宜,路边上有很多卖的,1元钱一个,就像北京的煎饼一样普遍,而且路边的蛋烘糕里面可以放任何东西,有咸的有甜的,可以放榨菜,放果酱。

成都名小吃中,蛋烘糕是其中佼佼者,营养丰富,老少咸宜。 制作流程: 1、制糕坯液。将面粉倒入陶盆内。红糖用开水化成汁,滤去杂质,倒入面粉中。蛋液倒糖水中,勿粘干面粉。用木棒搅拌均匀,再加苏打(先用水调过),继续搅拌成面糊状,静置。 烘糕

2、制馅。去掉金钩的杂质和虾皮,用绍洒浸渍。猪肉剁细,用水豆粉上浆。猪板油在锅中熬出油,去油渣,将猪肉倒入锅中炒,放酱油续炒后,放金钩炒转,起锅前放味精。 3、包馅烘烤。特制的直径约12厘米、高约2厘米、有益的小圆铜锅,置小烤炉上。用油刷蘸熟菜油少许涂铜锅内,舀50克糕坯液入锅中,桰:炉烘烤约30秒钟,即将馅舀进糕的面上,盖好盖,再烘烤30余秒钟即熟。取下,将糕对折成半圆形即可。

四. 四川省 南充市 阆中 阆中川明参

阆中川明参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阆中川明参自2009年获得地理标志登记认证后,在市委、市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阆中市农业局致力于发展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推动川明参产业快速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生力军。9月27日,由农业部、中国农科院组成的地理标志调研小组莅阆,在省农业厅有关人员的陪同下,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处处长盛松华带领专家实地考察了阆中市五马乡川明参良种繁育基地、四川木兰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部分产品,对阆中市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使用和管理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据悉,为推进阆中川明参之一标志产品的发展,该市农业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调整结构,逐步形成了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地域特色更加突出的川明参优势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带。同时,严格按照《川明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操作,集中建设以千佛、五马等乡镇为核心的川明参示范片,建立了1.2万亩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带动辐射周边乡镇20个,2010年全市川明参种植面积达4万亩,标准化生产、地域特色更加突出。还通过加强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合作关系,致力于川明参品种选育、深加工工艺研究及产品开发。

在此基础上,着力培育状大龙头企业,与四川木兰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阆中川明参地理标志使用协议,扶持企业建设了一条现代化的无硫加工生产线和一座1500立方米的冷藏库,2010年企业在基地乡镇全面兑现“订单”收购川明参鲜品,充分发挥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的“领头羊”作用,产业化向纵深推进。

阆中川明参特点:

甘、微苦,平。归肺、脾经。润肺化痰,和中养胃。用于肺燥咳嗽,咯痰不爽,病后体虚,食少口干。常用量10g~15g。

附注:以往各医药书籍,均将四川产的川明参,误作明党参加以记载,应纠正。

功用:归肺、脾经。润肺化痰,和中养胃。用于肺燥咳嗽,咯痰不爽,病后体虚,食少口干。常用量10g~15g。

性味:甘、微苦,平

地域范围

阆中川明参(别名沙参)产于四川省阆中市境内的千佛、鹤峰、望垭、三庙、峰占、老观、龙泉、西山、金子、二龙、解元、石滩、凉水、思依、木兰、桥楼、河楼、北门、枣碧、东兴、清泉、彭城、五马、沙溪等24个乡镇(办事处)。阆中属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低山、丘陵区,南充市北部、嘉陵江中游。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5°41′-106°24′,北纬31°21′-31°51′之间,东接巴中、仪陇,西连剑阁,南临南部,北靠苍溪。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阆中市境内山丘起伏,地貌以丘陵兼具低山,分为四种地貌:低山窄谷地貌、高丘中谷地貌、中丘宽谷地貌、浅丘带坝地貌。土壤共分为四个土类、六个亚类,十个土属,三十八个土种。土壤pH值在6.5-7.5。土壤肥力状况中等,以中性和微酸性土壤为主,有机质含量约为1.55%。

(2)水文情况:阆中市年均降水19.23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99.6万立方米,人均有水2356立方米,过境水丰富。全市有“一江四河”和169条小溪河,共占地9080公顷,嘉陵江全长45千米,东河、西河、白溪浩、构溪河,全长149.35千米。仅嘉陵江、东河、白溪浩过境水,流量达240.3亿立方米。

地下水藏量较丰富,全市总蕴藏量5833万立方米,可开发的有2672万立方米,每平方公里1.38万立方米,每亩耕地有水40.9立方米。水质清澈、纯净,是理想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给阆中川明参规模化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3)气候情况:阆中市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宜耕,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较温暖,垂直分带差异明显,年平均总积温6277.8℃,平均日温17.1℃,无霜期289天;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996.1mm;日照较好,年均日照1413.4小时。蒸发小于降水,空气较为湿润,年均相对湿度75%,是阆中川明参生长的特殊环境。

(4)人文历史情况:阆中历史悠久,位置独特,人杰地灵,名胜众多。据考古工作者在城北兰家坝挖掘的古代遗址证明,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从事渔猎、农业等生产活动。阆中战国时为巴国国都,自公元314年秦惠王置阆中县起,迄今已有二千三百多年历史。早在秦汉时期,就是由秦入蜀的交通要塞,他东忱巴山余脉,西倚剑门雄关,嘉陵江纵贯南北,上至广元、碧口,下连重庆、上海,历代王朝视阆中为统治四川和西南的重镇,曾在这里设置县、郡、州、路、军、道、府等重要行政军事机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阆中一直是川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阆中川明参习惯称沙参,又名土人参,为伞形科草本植物,疗效与保健功能与野生人参相似,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仅在四川、湖北两地生长。相传,明朝洪武年间,云顶山慈云寺开山祖师云华长老献此药于皇帝朱元璋,食后有明目、神明、精力饱满之功效,遂赐名“明参”。川明参既是大宗中药材,又是高级营养保健品,曾是古代宫廷御用贡品,其价值古代药典《本草纲目》有记载。据《阆中县医药志》记载,阆中川明参已有上百年的人工栽培历史,经世代栽培、繁殖,性状优良稳定,但由于其数量稀少,且活性成分尚不明了,仅有《四川省中药材标准》录入其药材性状。

阆中市委、市政府为做大做强川明参特色产业,已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资源与种植研究所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并突破“分户经营”的模式,积极推行“公司+科研+协会+专业合作社+业主(农户)”的运作模式,组

建了中药材专业协会服务产业,严格执行“阆中川明参生产基地管理制度”和“阆中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川明参)”,“川明参标准化技术栽培与产业化开发”项目也被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并且阆中川明参特殊的加工方法申报了国家专利,使阆中川明参的生产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2009年四川省政府已明确阆中作为全省三大重点中药材基地县建设。

五. 四川省 成都 金堂 土桥葱子糕

“土桥的葱子糕简直是一绝”,到过金堂县土桥镇的人都这样说。可葱子糕在成都却不出名。昨日,土桥葱子糕第2代“掌门人”称,他将寻找第3代“掌门人”,将葱子糕的名气发扬光大。在土桥镇,记者见到了这种传说中的甜点,尝了一口,果然香脆,化渣而不腻。陈洪武告诉记者,这种糕点制作起来非常考究,火候、刀工都要恰到好处,是第一代掌门人胡发达创始的,将手艺传给他后,从工艺上作了进一步改进,现在已成了土桥和竹篙、简阳一带的地方名小吃了。“到了土桥没吃到葱子糕就白来了”,游客们都这样说。



土桥葱子糕,制作历史优久,采用纯土鸡蛋、面粉、猪板油按1:1:1的比例手工制作而成,外观金黄,味道甜而不腻,营养丰富。

六. 四川省 巴中 巴州区 川明参

川明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川明参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川明参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品,即可药用,也能食用,是集医疗、食疗为一体的古之贡品。具有补肺、健脾、强身等功能,国内市场每年需求量2万吨以上,我市积累了川明参种植的经验,常年种植1万亩,产量约5000吨以上,目前,已建立了3万亩川明参种植基地,年产川明参2万吨,且我市双林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已研制的川明参泥,产品生产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权,产品1994年、1995年获四川省优秀产品称号。年产量300吨,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广州、深圳等全国20个大中城市。( 巴中)

巴州区川明参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种植历史悠久。川明参在巴州区习惯称沙参,又名土人参,伞形科草本植物,疗效与保健功能与野生人参相似,是秦岭--大巴山南麓特有的气候条件下多年生的绿色植物。野生川明参在巴州区大多数乡镇零星分布,面积100 hm2。野生川明参主要生长在光照较少的灌木丛中,任其自由生长,基本没有开发利用。栽培川明参主要是渔溪、三河场、花丛、九镇等乡镇,面积533.3 hm2。

巴州川明参既是大宗中药材,又是高级营养保健品,曾是古代宫廷御用贡品,具有安胃养胃、润肠解毒,清利肺热,益肝明目,强筋补血气之功效。巴州川明参主产渔溪,通常称为渔溪川明参,属地方,经过三百余年栽培,是迄今为止很优良的川明参品种。经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及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化验,巴州区川明参内含18种氨基酸、糖、钙、多种维生物和多种微量元素,是不可多得的营养丰富的环保绿色产品,具有质嫩,粉足,汤鲜等特点,其药用价值早载入《全国中药汇编》及《四川中草药大型文献》,有健身、护颜、养神、清肺、化痰、健脾、滋阴等功效,大多用于健身补品和食用配料,老少皆宜。

目前,巴州区已形成了巴州川明参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先后建立了巴州川明参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巴州川明参绿色产品认证基地,培育了多家巴州川明参生产企业,研制出了巴州川明参饮料、罐头、茶叶、保健酒等系列产品,2010年,巴州川明参产值近3亿元,巴州川明参产业和相关产业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2万余人,带动了运输、餐饮、住宿、休闲等相关产业的加速发展,增加相关行业收入近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七. 四川省 成都 金堂 灌县川芎

川芎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黄褐色。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小叶三至五对, 边缘呈不整齐羽状全裂或深裂。花白色,复伞形花序。果实卵形,有锐棱。灌县川芎多采取山区育种,平原栽培。每年立秋季节采收山川芎时,将其茎秆的结节运到平原 栽种,“立春”时,再挖取一部分运到山上育种。“立秋”时取下芎苓子后剩下的根茎 “母子”,即为“山川芎”。这种川芎疙瘩显著,质硬,油性小,加工后质地枯燥、不 丰满,故有“山疙瘩”之称。在平原栽培的川芎,一直要长到第二年“小满”才成熟, 这时采收的川芎称之“坝川芎”,其质地上乘。抚芎,是“立春”后采挖的高山育种未 成熟的川芎,干燥后内心不实,质量较次。
川芎以干燥根状茎入药,性温、味辛,可以镇静、镇痛、催眠、降压、扩张冠状动脉、 增加冠状动脉。

八. 四川省 广元市 苍溪县 苍溪川明参

苍溪川明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苍溪川明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苍溪川明参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苍溪川明参,是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的著名,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的《苍溪县志》有土产川明参的记载,咸丰初年(1851年)始人工栽培。

苍溪川明参,产于四川省苍溪县龙山及周边片区,是中药材中的佼佼者,为滋阴补肺,健脾中药,具有润肺化痰、和胃、生津、解毒等功效。注治肺热咳嗽、热病伤阴、虚损、虚寒、闭经等症。2000年5月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分析表明。川明参含有异虎耳草束,白当归脑,氧化前胡素水合物、芸香瑞亭等具有药用活性的香豆素和芦丁,从苍溪所提供的化验样品中,首次从川明参中分离得到天然界罕见的4,5,6,7-四取代苯并-,其结构为4-羟甲茎-5 -( B-丙酸甲酯茎)-6 -甲氧基-苯并--7-O-B-D-葡萄糖甙,经水煮提取后的黄色粉末,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丁立教授、王明安博士等将其命名为川明参甙。

苍溪川明参除了具备良好的药效功能外,同时与各类肉食品掺和搭配成色鲜味美的川明参系列菜谱,是宾馆、饭店、酒家、家宴广泛采用的美味佳肴。礼品袋装、盒装、川明参泥、保鲜川明参更是馈赠亲友、慰问老人佳品。

苍溪县川明参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明代。相传公元1390年(明洪武二十三年),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云游至苍溪县云台观,与云台观道长一见如故,张三丰将道长引荐给朱元璋第十一子朱椿,道长将苍溪所产优质“土人参”送给朱椿,朱椿遂将其作为贡品献给皇帝,皇帝敕令“土人参”为“明参”,视为明朝佳品,因苍溪县隶属四川,故名“苍溪川明参”。

苍溪川明参,四川省苍溪县,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苍溪县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地形气候非常适宜中药材的生长,总面积、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所产川明参通体黄亮白润,形状细长规整,质地坚实硬脆,断面呈角质状花纹,粉质充足细腻,味甘淡,品质优良。

川明参喜凉爽、湿润的气候,较能耐寒,但不耐高温。幼苗期喜稍荫蔽。最怕强烈阳光。川明参喜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以腐殖质土及夹沙土为好。在砂性大的土壤中生长,其根的质量差。粉性小,不充实。在黏重、潮湿和含砾石多的土壤上栽培。根畸形,并易分叉。

可药、食两用,根供药用,《本草纲目》记载,川明参可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 干咳痰粘、气阴不足、烦热口干等。其食用味道鲜美,具有质嫩、粉足、汤鲜等特点。由于川明参不仅药用价值高,而且食用价值也高,常年用量较大,因此种植川明参效益较高且稳定。

苍溪川明参的食用方法:

取苍溪川明参适量,用清水浸泡8-12小时至透心,洗净与烹料同炖同蒸即可。其味纯鲜,回味无穷。

地域范围

苍溪川明参产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辖区域内的龙山镇、双河乡、河地乡、运山镇、文昌镇、岳东镇、白山乡、彭店乡、石马镇、东溪镇、高坡镇、黄猫乡、龙洞乡、石灶乡、月山乡、歧坪镇、白驿镇、漓江镇、土鲤乡、元坝镇、石门乡、唤马镇、中土乡、龙王镇、三川镇、新观乡、雍河乡、五龙镇、永宁镇、鸳溪镇、白鹤乡、浙水乡、陵江镇、东青镇、八庙镇、禅林乡、白桥镇、亭子乡、云峰镇等39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径105°43′-106°28′,北纬310°37′-32°10′之间。保护面积3500公顷,年产量7000吨。

九. 四川省 成都 金堂 金堂紫薯

金堂紫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堂紫薯薯肉呈紫至深紫色,除具有普通甘薯的营养成分外,富含花青素,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一种栽培容易、药食兼用的理想作物。

经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组初评,“金堂紫薯”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形式审查合格,正式受理保护申请,并进行网上公示。

近年来,金堂质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大力推进品牌建设,继2009年底帮助我县6家企业荣获第九届四川名牌产品,2010年7月成功争创“金堂明参”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于今年初启动了“金堂紫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成立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领导小组,聘请省农科院专家为专家组组长,并扎实做好相关基础工作,包括收集金堂种薯历史及人文遗产、品质特色与生产地域关系等资料,绘制保护区域图,调查年降雨量、日照时数,制订《金堂紫薯种植规程》及紫薯产品标准,组织检验紫薯产品质量等。4月底通过省质监局初审,6月中旬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申请保护报告。预计将于今年9月初获得通过并正式实施保护。届时,我县将拥有2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拥有量居成都市前列。

我们相信,“金堂紫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成功,其品牌效应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县紫薯产业的发展。

“金堂紫薯”是我四川省金堂有名的农产品,富含有大量花青素苷(anthocyanin)和膳食钎维、维生素、矿质元素及人体必需的十八种氨基酸,有独特的营养和保健作用,长期食用有降压、补血、益气、润肺、养颜、减肥、抗癌之功效。金堂紫薯销往全国各地,在全国同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金堂县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气候特征非常适宜金堂紫薯生长,生产出的紫薯具有外观形态好,花青素适中,品质极家佳和耐贮藏等明显区别于其他产地同类产品的特点。由于富含花青素等一类对人体营养的保健物在近年被认定为特用品种。紫薯紫皮、紫肉都可食用,味道略甜。花青素含量20—180mg/100克。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是一种纯天然的保健食品.鲜薯出干率8-30%左右,茎并不一定是紫色,叶柄、叶脉也不一定是紫色,但薯肉一定是紫色,多数品种叶片肥厚,生长势较强,种薯萌芽力强,种苗成活率高。一般生长期120天以上,产量水平可达1250—2200kg/亩,稍低于普通甘薯。也可在生长90-100天时采挖,提早上市,但产量较低。在无霜期短的地方一年可种2季曾至3季,经济效益非常高近几年来,在国际、国内市场十分走俏,市场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目前在四川省金堂县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

四川特产 川明参山丹县特产黄参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