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家乡特产作文300字三年级下册 我的家乡特产作文300字五年级上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1-14 00:41:27

一. 安徽省 淮北 濉溪 三刀子

三刀子是一种普通的甜点,也称“蜜三刀”。每块三刀上方有三道刀痕,故取其名。它是用糖、油裹体的一种食品,个与个之间扯扯拉拉粘连着糖液,非常甜。三刀规规矩矩、方方正正,表面密密麻麻镶了一层白芝麻,蜜里透亮,大方坦然,内心实在。外面的酥皮是红彤彤的,咬开以后又糯又香,清甜清甜的。

二. 山东省 潍坊 安丘 景芝三页饼

景芝三页饼

景芝三页饼为山东地方名吃,与景芝白酒齐名。因其“三页如一,叶薄如纸,一抖三  三页饼

开”而得名。它以精面粉、细食盐加水和面,外加生豆油,经擀制、鏊烙而成。其成品薄如蝉翼,软如锦绸,焦柔相济,入口筋香,让人百吃不厌,念如故旧。若将其凉透叠起,可数日不爆,柔软如初。景芝三页饼以其特殊的加工工艺、奇妙的视觉手感、独到的色泽口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数以百计的地方饮食品牌中脱颖而出,历经300余年而不衰。近年来,景芝三页饼走出景芝地方,走遍齐鲁大地,成为山东市井餐桌的美食和城乡馈赠亲朋的佳品。1987年,景芝三页饼获省优产品称号;其后,再获第十一届国际风筝会博览会金奖,第十二届国际风筝会参展荣誉奖;现已被列入《山东名吃大全》和《山东风物志》。

三. 甘肃省 天水 武山县 武山三编

三编即竹、柳、草编。武山生产竹箩、竹筛、簸箕、提篮等的历史悠久,自明代就享有盛名。当时群众利用丰富的毛竹、柳条、麦秆资源,不仅能加工系列生产生活用具,还可根据客户的要求加工各种精美的工艺品。特别是草编加工已形成相当规模,全县有十多万人从事草编生产,近年来开发新产品80多个。( 天水)

四. 河北省 邢台 威县 威县三白西瓜

威县三白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三白大西瓜---白皮,白瓤,白子.沙,甜.储存时间长.个大.是消暑的好产品.

威县有种植西瓜的悠久历史,据威县县志记载,西瓜原产西域,西汉强骞通西域时,带回瓜种,此后不久瓜种传到威县,农民广为种植。千百年来,威县广大瓜农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种瓜经验,使西瓜的形体品质,比其它地所产高出一筹。

在明、清时期曾定为贡品,现以独特的优势走进人民大会堂,端上了国宴的餐桌。威县西瓜具有个大、体圆、皮薄、色鲜等特点,而且品种繁多,有三白、花丽虎、麻子皮、十八天等十几个优良品种。瓜瓤的颜色也十分鲜美,有白、黄、粉、红等颜色。而且各种瓜瓤都具有味鲜、爽口、挂沙、籽少、含糖多的优点。因而威县西瓜很久以来便被列为西瓜中的佳品,其中尤以三白西瓜为上。威县西瓜还有清嗓喉、生津液、通肺腑、润肠胃等药用价值,尤其对于高血压、心脏病、肠胃病、痢疾、小儿厌食、便稀等患者,均有明显的效果。 经国家食品质量检验中心鉴定,威县西瓜不仅具有一般西瓜的清爽、多汁、体大、耐贮等品质,更为独特的是,威县西瓜富含18种元素,高硒、低糖、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具有一般西瓜所没有的防癌、抗癌、抗衰老之功效,专家称之为罕见的保健、药用佳品。

地域范围

1、老沙河沿岸种植区:东经115°32′00″~115°50′00″,北纬36°87′00″~37°09′00″,涉及第什营乡、方家营乡、固献乡、常屯乡4个乡,135个行政村。 2、西沙河沿岸种植区:东经115°21′00″~115°38′00″,北纬36°86′00″~37°24′00″,涉及高公庄乡、张营乡、贺营乡、洺州镇4个乡镇,137个行政村。威县三白西瓜保护面积共482805亩,常年种植规模可保持在20000亩,年产量5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威县三白西瓜,其皮、瓤、籽皆为白色,外观白中-呈椭圆形。皮厚耐运储藏期长,瓜瓤爽口,汁液丰富,带有玫瑰蜂蜜幽香。一般单个重7~10公斤。 2、内在品质指标:威县三白西瓜与普通西瓜内在品质比较(略)。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安全按照《NY5109-2005无公害食品西甜瓜类》要求标准执行;生产过程按照《威县无公害三白西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和管理。

五. 湖北省 十堰市 竹山 三鲜汤

三鲜汤

三鲜汤由羊肉饺子、豆制粉丝、五香牛肉片配以牛肉汤调和而成。其做法是,置一大锅,里面放人大块牛肉、牛骨头和五香佐料熬煮,叫“熬锅子”。待牛肉烂熟之后,在大锅中间加上一个无底瓦盆,把牛肉拦在盆外,把包好的羊肉饺子、粉丝、五香牛肉片依次放人盆中煮熟,佐以香莱,一次只煮一份。三鲜汤营养丰富,祛寒活血,是老年人的上好食品,此吃法在县城流行。

六. 湖北省 仙桃 沔阳三蒸

沔阳三蒸,湖北菜系之一,是湖北美食中的一朵奇葩,在中国名菜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沔阳人民爱吃蒸菜,有"无菜不蒸"的食俗,被称为蒸菜之乡。沔阳三蒸”是哪三蒸,这是许多烹饪爱好者和食客的首问。 “三蒸”最早指的就是蒸鱼、蒸肉、蒸蔬菜。有人说“沔阳三蒸”是粉蒸肉、蒸珍珠元子、蒸白丸子,有人说“沔阳三蒸”是蒸青鱼、蒸猪肉、蒸蔬菜,其实这些说法都是有失偏颇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沔阳三蒸”是指蒸畜禽,蒸水产和蒸素菜的总称。

至于说到蒸法,所谓的“三”,就成了概数了,粉蒸、汤蒸、清蒸、炮蒸、扣蒸、酿蒸、包蒸、封蒸、花样造型蒸、干蒸,蒸的技法就不下九、十种。

制作蒸菜时,高温蒸汽的渗透力较强,原料受热均匀,成熟较快;在容器中加热不需时时翻动,有利于保持食物的形状和风味。所以,蒸菜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食材的营养,集鲜、嫩、烂、香于一身,风味醇厚。 现在仙桃民间一般运用清蒸、粉蒸、泡蒸,有蒸珍珠元子、蒸白丸子、清蒸鳊鱼(武昌鱼)、粉蒸孔雀武昌鱼、粉蒸松鼠桂鱼、粉蒸长江鮰鱼、粉蒸鲢鱼、粉蒸青鱼、粉蒸肉、粉蒸排骨、粉蒸茼蒿、太极蒸双蔬、泡蒸鳝鱼等典型菜肴。 沔阳三蒸能从元朝年间历经多个朝代演变流传至今。它融汇了沔阳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更创造了一个饮食品牌;从乡土发展到外域,说明它生命力和渗透力的强大和久远。在如今的仙桃,沔阳三蒸在民间宴席上总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素有“三蒸九扣十大碗,不上格子(蒸笼)不成席”的说法,已成为广为流传的饮食文化现象。

蒸菜特色

沔阳三蒸原料品种繁多,大凡畜禽肉类、水产、素菜类,都可蒸制。在使用米粉上也十分讲究,要先将大米在锅中加花椒、八角、桂皮小火焙制微黄,盛出冷却后加工成米粉。在刀工和拌料上,也有一套成熟的配制方法:畜禽肉类要选择较粗的米粉;水产类选择较细的米粉;刀工上,要根据不同的原料,采用不同的刀法,有的切末,有的切丝,有的切块,有的不切。都是沔阳人民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沔阳三蒸”其所以受八方食客的青睐,主因有两个:一是其烹饪技法暗合了中华美食的“滚、淡、烂”原则,二是其独特的地方食材的无可替代性。“沔阳三蒸”所蒸之珍馐,因猛火之功,袭秀水之气,先以滚烫夺人,加之其调和之料多以清淡为主,立意中和,于水火里得中庸,尽可攻,退可守,又因火候周到,所蒸之物,无论硬软,具能绵软,舒坦口齿。因其滚,能激血脉,因其淡,能调六味,因其烂,能见本色,由此可见“沔阳三蒸”之精髓也。

“沔阳三蒸”在沔阳民间宴席上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粉蒸排骨、粉蒸牛肉、粉蒸青鱼等。一般蒸菜在上桌时都使用扣碗翻扣装盘,勾芡浇汁,所以有“三蒸九扣”之说。酒席上的蒸菜以稀、滚、烂、淡见长,稀主要是指粉蒸素菜要以好汤和匀,稠稀适中,不可过干;滚就是温度的要求,“一滚三鲜”;烂就是成菜后的质感要求;由于粉蒸菜是满口菜,要求口味宜淡不可咸。“沔阳三蒸”总的特点是:粉香扑鼻、鲜嫩软糯、原汁原味、食而不腻。

沔阳三蒸只用简单、朴素的调料就能蒸出原汁原味的风味特点,正符合现代人清淡饮食的健康理念。而提倡以蒸制技法为烹饪手段,防止营养成分流失、达到食疗食补的养生目的,则更加适合广大人民“美味与健康同在”的生活需求。历史发展到今天,沔阳菜作为湖北菜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经过历代沔阳厨师的不断挖掘、整理,“沔阳三蒸”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更新、更快的发展。一道道色、香、味、型俱佳的“粉蒸龙舟鱼”、“粉蒸凤凰鱼”、“粉蒸松鼠桂鱼”等脱颖而出,在全省烹饪大赛上屡次摘金夺银。由仙桃市天怡大酒店和花源酒店厨师创意制作的太极蒸双蔬、竹筒蒸鲶鱼、粉蒸孔雀武昌鱼、木桶蒸蹄花等菜肴更加贴近大众消费,深受顾客喜爱。由“粉蒸青鱼唇”到“粉蒸青鱼肚档”再到“粉蒸青鱼甩水”。从粉蒸淡水鱼又创意制作粉蒸海鲜,如:“粉蒸银鳕鱼”、“粉蒸长江回鱼”、“粉蒸鲟鱼”,把“沔阳三蒸”演绎的精彩纷呈、层出不穷!

“沔阳三蒸”一路走来,历经艰辛,它融汇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更创造了一个饮食品牌,它源自民间,落户酒店,成为老少皆宜的佳肴。如今,全省各地都有经营“沔阳三蒸”的酒楼和餐馆,武汉、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酒店、宾馆行业也纷至沓来,邀请厨师前去做“沔阳三蒸”美食节。

历史典故

“沔阳三蒸”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但与沔阳是水乡泽国有关。据记载,当时沔阳是:“一年雨水鱼当粮,螺虾蚌蛤填肚肠。”平民百姓吃不起粒粒如珠玑的大米,只有用少许杂粮磨粉,拌合鱼虾,野菜、藕块投箪而蒸,以此充饥。久而久之,便发展成了驰名湖北的传统名菜。“三蒸”之一的蒸菜,以蒸筒蒿为上品。

在民间有一个传说,说“沔阳三蒸”起源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他主管后

勤的妻子潘氏(一说为罗氏)非常体察军情(起义军常行军打仗吃夹生饭、盐水菜,多有患消化道病症者),在起义军攻陷沔阳县城后,为犒劳兵士,她亲自下厨,别出心裁,将肉、鱼、藕分别拌上大米粉,配上佐料,装碗上甑,猛火蒸熟。蒸出的肉、鱼、藕味美质融,兵士啧啧称赞。起义军吃上这样好的饭菜后,士气大振,经常常打胜仗,柴桑一战,大挫元军,促成了陈友谅在九江称王之举。 还有的传说讲,清乾隆游江南,品尝到了民间三蒸,蒸莱便进入御膳坊,既而诞生了珍珠丸、珍白九等名贵蒸菜,这是“三蒸”的大发展。 清代、民国,武汉三镇不少餐馆挂“沔阳三蒸馆”招牌。后来,“三蒸”发展到了北京。北京虎跑坊有餐馆悬牌“湖北三蒸馆”。据符号老人讲,一日,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在护卫簇拥下,途经虎跑坊,见“湖北三蒸馆”,不知何谓“三蒸,便进馆品尝,大饱口福后题联:一尝有味三拍手 十里闻香九回头。

“蒸菜大王、独数沔阳,如若不信,请来一尝”的歌谣就曾广为传诵。后来沔阳三蒸制作越来越精细、高档,诞生了蒸珍珠丸、蒸白丸、粉蒸肉等名贵蒸菜,进入全国各地大小餐馆。反倒是其传统做法逐渐消失,除了仙桃及周边地区农家还保留,现在在武汉及大中城市的各大酒店和“仙桃人家”餐馆都可以吃到。

1985年原国家主席1视察仙桃时,排湖宾馆厨师制作的一道“粉蒸青螺”,上桌时碧绿的茼蒿里飘散出的浓浓螺香味,让李主席连连赞叹不已;

1992年在荆州举办的“荆楚美食文化艺术节”上,仙桃烹饪代表队制作的“沔阳三蒸”成为市民争先恐后的抢手美食,一大早从沙市骑车到荆州城里排队购买蒸肉、蒸鱼、蒸茼蒿、蒸藕、蒸豆腐圆的市民络绎不绝,原计划的对外展示最后变成了批量销售,那盛况空前的场景至今仍记忆犹新;

1995年,李鹏总理在仙桃考察工作,饭桌上选用产自沔城东沼莲花池的九孔莲藕与肥瘦相间的猪五花合制的一道“莲藕粉蒸肉”,粉烂的莲藕中渗透着蒸肉的油香味,总理食后赞叹不已;

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出现了百年未遇的洪灾,1主席和1、1等中央领导亲临湖北一线指挥抗洪战斗,8月13日来到仙桃,下榻仙苑宾馆,晚餐时,1吃了蒸南瓜、蒸豆腐圆后,连声赞叹道:“沔阳三蒸,味道不错!”

2010年,“沔阳三蒸及其蒸菜技艺”已经被湖北省政府列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经过历代是沔阳厨师的不断积累和创造,沔阳三蒸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更新更快的发展。沔阳三蒸作为湖北菜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今,政府接待来仙桃的投资商、考察团时,必定要安排几道“沔阳三蒸”供客人品尝,“沔阳三蒸”和“体操之乡”一样成为了仙桃的一张亮丽名片。作为仙桃普通百姓,只要上酒店、进餐馆或在家宴请宾客,餐桌上的几道“沔阳三蒸”是必不可少,素有“不上格子(蒸笼)不成席之说,因为”三蒸“是一种象征,它寓示主人对客人的尊重与热情。

七. 安徽省 芜湖 三山区 芥菜圆子

芜湖有着浓浓的江南特色,饮食讲究、精致、清爽,凤凰美食街小吃夜市很有名。这个季节,清蒸刀鱼刚刚可以吃到,但芥菜圆子的流行也很迅速。

八. 江苏省 徐州 邳州 雪桃

系世上稀有的蔷薇科属变异晚熟品种。其果实在立冬前后成熟,收获时已值下雪季节,故名雪桃。雪桃适应于半潮湿性气侯,要求土壤透气性好,喜肥水。在未进入休眠期前受寒流侵袭易发生冻害,进入休眠期后要求有零下8摄氏度-15摄氏度低温天气50天以上,才能正常开花结果。邳产雪桃果型好,果实大,平均单果重300克,最大单果重610克。果品质量好,水份充足,脆甜爽口,可溶性固性物含量20-24%
( 邳州)

九. 广西 河池 东兰县 三乌鸡

三乌鸡

东兰三乌鸡是广西东兰县农村传统养殖的地方优良家禽品种之一,因其毛、骨、肉三者皆黑而得名,公鸡-也呈黑色。东兰三乌鸡体型中小型,成年公鸡体重1.3~2.5公斤,成年母鸡1.1~2.0公斤,母鸡150~180日龄开产,年产蛋120~150枚,平均蛋重48克。

东兰三乌鸡,其肉质细嫩,肉味鲜浓,美味可口,营养价值高,含有18种人体必须氨基酸,氨基酸总量母鸡达18.52%,公鸡达20.53%;此外,还含有丰富的钙、锌、铁等微量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1、B1、B12、维生素C和E族。东兰三乌鸡年产100多万羽。

十. 江苏省 徐州市 贾汪区 徐州米线

徐州米线综合了各地风味小吃的特点,佐料讲究鲜、浓。和徐州丰县、沛县(主要是丰县)一带的冷面有相似之处,却又不一样,不同于南方米线多以米粉制成,徐州米线除米粉还有淀粉成分。成色微黄或灰白,丰县冷面则发黄居多。

米线先用热水煮开,一般是放在煤炉上的锅里煮的,等熟了以后捞出来。然后拌上佐料,多以肉汤(骨头)汁为主要调味。另外加虾米、萝卜干、炒熟花生、香菜、辣椒油、鸡精等,味道很别致。并且徐州人很热情大方,佐料不够可以随时跟老板要,老板忙的话自己可以去拿,自己去弄,都很随意的。

徐州米线并且价格很实惠哦,分量又很足,物超所值,低价格高质量,吃徐州米线时你就会体验这句话的含义了。不信可以去尝尝,独特的味道忘不掉!

写我的家乡特产300字左右三年级家乡的特产作文300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