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的特产不少于三百字作文 六安特产作文300字花生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1-10 15:50:47

一. 安徽省 六安 金安区 六安锅贴

锅贴是一种煎烙的馅类小食品,多以饺子形状。六安的锅贴做法源自于苏家埠,故而经常能在街上看到XX苏家埠锅贴的招牌。五牌里的锅贴名气甚大,但不知是不是由于店大欺客,如今的锅贴是一锅不如一锅-----一锅饺子三遍水他只煎一遍,其味道不免就落了下乘。倒是齐云东路的吃喝馆保持了锅贴饺子正宗做法,而且在这个物价疯涨的时节,他家的锅贴依然是五毛一个,理由居然是算账比较方便。清晨时分,清粥小菜,老醋锅贴,不亦乐乎!

二.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鲖蒜

鲖蒜盛产于临泉县鲖城集西头火星街一带,古代鲖城又一贡品。鲖蒜九叶,又名九叶云香草。紫红皮、小四瓣,蒜头呈扁圆状,似狗牙。捣碎后汤如米汁,味道鲜美,辛辣十足,营养价值也颇高。鲖蒜蒜汁可以连兑三次水而辛辣依旧,享有“鲖城蒜辣掉蛋,两口子难吃一头半”之美誉。鲖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死蒜”,早晨调制的蒜汁,到晚上仍味鲜如初,没有臭味。鲖蒜可作药用,有治痈疽,解百毒、止疼痛之功效。患红白痢疾者,只要两三头鲖蒜放在火里烧熟,早晚吃下,两天既愈。常吃鲖蒜,能增食欲、强体质、治病疮。群众有“吃鲖蒜,疮不见”之说法。据传,东汉明帝封其表弟阴庆为鲖阳候,阴庆将鲖阳城的鲖鱼煮鲖蒜进贡明帝,明帝食后,对其香辣共济、味鲜可口大加赞赏。自此鲖鱼、鲖蒜为每年进贡之珍品。

信息来源:临泉县人民政府网

三. 安徽省 六安 舒城 海狮巾被

“海狮”牌提花、提喷花、提印花、螺旋缎档巾被系列产品,获部优1个,省优4个,行优16个,国家级新产品1个。出口日本、美国、独联体、东南亚等二十三个国家和地区。

四. 安徽省 六安 舒城 皖西白鹅

皖西白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产地及分布

原产于安徽西部丘陵山区及河南省固始一带。主要分布在皖西的霍丘、六安、寿县以及河南的固始等县,尤以六安地区饲养量最多,80年代全区六县一市饲养量达1000万只。

2、品种特征

皖西白鹅体态高昂,体型中等,细致紧凑,颈长呈弓形,胸深广,背宽平。全身羽毛洁白,头顶有肉瘤,圆而光滑无皱褶,呈桔黄色。喙桔黄色,喙端色较淡,虹彩灰蓝色。颈和蹼桔红色,爪白色,约6%鹅颌下带有咽袋,公鹅肉瘤大而突出,颈粗长有力;母鹅颈较细短,腹部轻微下垂。少数个体头顶后部生有球形羽束,称为“顶心毛”。成年公鹅体重5.5―6.5千克,母鹅5―6千克。

3、生长性能

皖西白鹅早期生长快、耐粗饲、肉质好,适于加工腊鹅羽绒质量好。

(1)肉用性能。 早期生长发育较快,初生重90克左右,在农村粗放饲养条件下,30日龄平均体重达1.5千克,60日龄3.0-3.5千克,90日龄4.5千克左右。8月龄放牧不肥育成年鹅,屠宰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分别为79.0%和72.8%。肉用仔鹅75日龄上市、屠宰较好。

(2)繁殖性能。皖西白鹅繁殖季节性强,产蛋多集中在1月份和4月份,3、5月份分别为出雏高峰,公鹅4月龄性成熟,母鹅6月龄可开产,公母比一般为1:4-5,种鹅利用年限,公3―4年,母4―5年。母鹅就巢性强,占92.1%,产蛋量较低,年产蛋25枚左右,如不懒抱窝可产30―50枚。蛋壳白色,平均蛋重142克,蛋形指数为1.47。种蛋受精率平均达88.7%,采用自然孵化,受精蛋孵化率为91.1%。雏鹅生活力和抗病力强,30日龄平均成活率在95%以上。

(3)产绒性能。皖西白鹅的产绒性能极好,羽绒洁白,尤以绒朵大而著名。3―4月龄仔鹅平均每只产羽绒270~280克,其中纯绒16―20克,8―9月龄每只产羽绒350~400克,其中纯绒40-50克。目前产区出口绒占全国出口量的10%,位居全国首位,占世界羽绒贸易量的3.3%。

五. 安徽省 六安 霍邱县 皖西麻黄鸡

皖西麻黄鸡是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的。“淮南麻黄鸡”风味独特,肉香味厚,氨基酸积累尤为丰富,母鸡口感细嫩醇厚是熬制母鸡汤的最佳品种,公鸡肉质劲道富含胶质为烧鸡公首选品种。

霍邱县位于美丽的皖西大别山西部境内,淮河中游南岸,四季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形成了适宜麻黄鸡生长的独特生态环境。

“淮南麻黄鸡”(原称“霍邱鸡”)是我国著名的肉蛋兼用型优质地方良种鸡,位列《国家种畜禽品种志名录》,因原产于淮河以南的丘陵地带而被命名“淮南麻黄鸡”。

该品种在特殊的生态环境和饲养条件下,经过长期闭锁繁衍而形成,具有青嘴、青脚、单冠直立、胸深背宽,躯体呈方形、体态匀称、体型中等、羽毛丰满,公鸡金红羽,母鸡麻黄羽的外貌特征。

“淮南麻黄鸡”风味独特,肉香味厚,氨基酸积累尤为丰富,母鸡口感细嫩醇厚是熬制母鸡汤的最佳品种,公鸡肉质劲道富含胶质为烧鸡公首选品种。鸡蛋个头中等均匀,蛋壳为粉红色,蛋清浓稠,蛋黄色深呈油性状,有着鲜美的土生蛋香味。

六. 安徽省 六安 金寨县 金寨高山茭白

金寨高山茭白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寨高山茭白是安徽六安金寨县的。

茭白,又名高瓜、菰笋、菰手、茭笋,高笋。是禾本科菰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分为双季茭白和单季茭白(或分为一熟茭和两熟茭),双季茭白(两熟茭)产量较高,品质也好。古人称茭白为“菰”。在唐代以前,茭白被当作粮食作物栽培,它的种子叫菰米或雕胡,是“六谷”(稌、黍、稷、粱、麦、菰)之一。后来人们发现,有些菰因感染上黑粉菌而不抽穗,且植株毫无病象,茎部不断膨大,逐渐形成纺锤形的肉质茎,这就是现在食用的茭白。这样,人们就利用黑粉菌阻止茭白开花结果,繁殖这种有病在身的畸型植株作为蔬菜。可入药。世界上把茭白作为蔬菜栽培的,只有中国和越南。茭白在山东新泰白庄子被誉为三好之一(三好即茭白、春芽、野鸭蛋),自古流传至今。多生长于长江湖地一带,适合淡水里生长。

七. 安徽省 六安 金寨县 金寨红茶

金寨红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金寨红茶是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的。金寨红茶外形紧细乌润显金毫,汤色铜红明亮有琥珀金圈,香气火香带甜,滋味鲜醇回甘,叶底红匀明亮。金寨红茶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金寨是极品名茶之乡,宜茶环境得天独厚;群峰环抱、茂林修竹;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高峡平湖、绿岛葱茏。境内天堂寨、燕子河大峡谷、红石谷等自然景区,怪石清泉、自然幽静。

金寨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就有“庐州六安(茶)”之说;《文献通考》记载,公元965年(宋太祖乾德三年)金寨县境内就设有官办茶站;明代徐光启在其《农政全书》中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20世纪50年代,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的前身——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组织专家指导金寨生产红茶,所产红茶品质卓越。

“金寨红” 茶性温和,外形紧细圆直、显金毫,色泽乌润,甜香高鲜、火香浓郁,汤色铜红明亮、琥珀金圈,滋味鲜爽回甜、甘润生津。长期饮用可壮骨固齿、减肥健美、强心防病、抗辐防癌,健康身心。

2013年,金寨县茶叶发展办公室申报的“金寨红茶”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金寨红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地域涵盖整个金寨县,金寨县境内23个乡镇均适宜生产金寨红茶,其中以梅山镇、麻埠镇、油坊店乡、青山镇、张冲乡、全军乡、桃岭乡、铁冲乡、燕子河镇、天堂寨镇、古碑镇、吴家店镇、花石乡、白塔畈镇等14个乡镇品质最佳。地域范围:北纬31°06′—31°48′,东经115°22′—116°11′,东连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霍山县,南临湖北省英山县、罗田县,西与湖北省麻城及河南省商城两地交界,北与河南省固始县、安徽省霍邱县、叶集接壤。地域保护面积381400公顷,其中茶园面积165000亩。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性:金寨红茶外形紧细乌润显金毫,汤色铜红明亮有琥珀金圈,香气火香带甜,滋味鲜醇回甘,叶底红匀明亮。其典型品质特征是“铜红汤,火糖香”。 (2)内在品质特性:金寨红茶富含茶多酚、茶黄素、多种游离氨基酸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其中水浸出物≥34.0%,总灰分≤6.5%,茶多酚含量大于≥9%,游离氨基酸含量 >1.5%,咖啡碱含量≥2%,茶黄素含量≥0.1%,茶红素含量≥2.5%。 (3)安全要求:严格按照下列标准执行: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NY/T5018《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5020《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为总体基准要求;GB/T 13738.2《工夫红茶》的规定组织生产。 (4)包装:包装材料必须清洁、防潮、无破损、无异味,按照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要求执行。 (5)储存运输:贮存运输适温3℃至7℃,防日晒、雨淋、高温、挤压,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品混贮混装运输,按照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要求执行。

八. 安徽省 六安 霍山 皖西绿茶

皖西是安徽古老茶区之一,汉献帝建安早间(96-219)记有栽培。唐代的后形成商品,行销冀鲁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唐陆羽《茶经》中有寿州茶区的记载。历史名茶有六安瓜片、霍山黄芽、舒城兰花、舒城珍眉等。新创名茶有:白霜雾毫、皖西早花、齐山翠眉等。

其中六安瓜片: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始源元朝,贡于明朝,明代徐光启《家政全书》中记载: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

九. 安徽省 六安 金安区 六安臭干子

臭干子最有名的是长沙的“火宫殿”,咱六安人说到臭干子十有八九都说的是云路街里的周家臭干子。周家臭干子当年是仓房拐周姓老爷子摆街摊创下来的名号,然而子孙不肖,生意越做越好,东西也是越做越烂。如今的臭干子当属云路街老仓房拐街口的母女二人所办无名街摊第一。此摊的臭干子、臭面筋至今仍是坚持用红炉小火慢慢烧制,外脆而黄、内嫩而白,佐以辣酱,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十. 安徽省 六安 雁鹅

雁鹅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属中型肉用型品种。原产于安徽省西部的六安市,分布于安徽省各地和江苏省的镇江、南京丘陵山区。在江苏通常称雁鹅为“灰色四季鹅”。

外貌特征:体型中等,体质结实。头部圆形略方。喙黑色、扁阔。头上有黑色肉瘤,质地柔软,呈桃形或半球形,向上方突出。眼睑黑色或灰黑色,眼球黑色,虹彩灰蓝色。颈细长,胸深广,背宽平,腹下有皱褶。皮肤多为黄白色。全身羽毛紧贴,呈灰色,背羽、翼羽、肩羽及胫羽为灰底白边的镶边羽,腹部灰白羽。成年鹅羽毛灰褐色和深褐色,颈的背侧有一条明显的灰褐色羽带,体躯的羽毛从上往下由深渐淡,至腹部为灰白色或白色。除腹部白色羽外,背、翼、肩及胫羽皆为银边羽,排列整齐。肉瘤的边缘和喙的基部大部分有半圈白羽。胫、蹼橘黄色,趾黑色。雏鹅全身绒羽墨绿色或棕褐色,喙、胫、蹼灰黑色。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公鹅109克,母鹅106克;30日龄公鹅791克,母鹅810克;60日龄公鹅2437克,母鹅2170克;90日龄公鹅3947克,母鹅3462克;120日龄公鹅4513克,母鹅3955克;成年公鹅6020克,母鹅4775克。成年公鹅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6.10%,母鹅83.80%;成年公鹅平均全净膛屠宰率72.60%,母鹅65.30%。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鹅平均开产日龄250天,早者210天。平均年产蛋65枚,平均蛋重159克。平均蛋壳厚度0.60毫米,平均蛋形指数1.51。蛋壳白色。公鹅性成熟期120-150天,公母鹅配种比例1:(5-7)。平均种蛋受精率90%,平均受精蛋孵化率80%。母鹅就巢性强,就巢率83%,一般年就巢2-3次。公鹅平均利用年限2年,母鹅3年。

六安的历史景点和特产介绍作文我的家乡六安特产作文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