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永德有什么特产美食 云南临沧永德特产介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1-08 12:13:38

一. 广东省 佛山 顺德 顺德美食

顺德民丰物阜,县人自古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加以外出经商、作官人多,不断传入外地的制作经验,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饮食习俗。早在清代,就有“凤城食谱”的名目,菜式烹饪成为粤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人称道“顺德乳蜜之乡,言饮食,广州逊其精美”(梁介香《凤城梦游录》)。及至近世,“食在广州,厨出凤城”的说法,得到外界公认;广州、香港、澳门以及海外粤人聚居地的酒楼餐馆,多喜标榜“凤城(大良)名厨”以广招徕。顺德厨师特别擅长清蒸河鲜(海鲜),小炒菜式也很到家,充分体现鲜、嫩、爽、滑、香的特色。招牌菜式如“水鱼(甲鱼)三味”:甲裙加杞子、桂圆、冬菇、瘦猪肉清炖,头、尾和爪红烧,肉切薄片配冬笋或菜胆生炒。一只甲鱼因应不同部位可制作出多样的风味。“炒水蛇片”:水蛇剥皮起去骨后切片。配鲜笋、碗豆等菜料生炒。极其鲜美爽滑。“野鸡卷”:肥、瘦猪肉分别切片,拌生粉及其他佐料,卷成圆筒形蒸熟后切成棋子状。再油炸成金黄色上碟,以汁淮盐蘸吃,甘香可口而无肥腻之感,是佐酒的上等菜式;“大良炒牛奶”将鲜牛奶混和鸡蛋清,加入蟹肉、虾仁、鸡肝粒之类炒制而成,鲜嫩软滑,浓郁可口。是中国烹饪技术中软炒法的典型菜例。其他如褪骨大鳝、六味烩长鱼、乐从鱼腐、均安鱼饼、龙江米沙肉、虾饼、大内田鸡、凤城酿节瓜、酥炸春花肉等,都制作精细,独具特色

在吃法上,地方特色鲜明又大众化的,为淡水鱼的烹饪,方式主要有全食、块食、片食、拆食、剁食、酿食、生食和腌食八种

全食是制作时去除内脏、鳞、腮而保留鱼的全形,制法又可分蒸、煎、炸三种。加姜丝、葱丝、料酒、食盐蒸熟再淋豉油熟油(经煮沸的花生油),名“清蒸”,以鲩(草)、鲮、鲫鱼为主。煎炸则各种家鱼均可,一般在煎、炸后加酒、豉油及少许调料再蒸或炆,可免燥热上火,又别具滋味。先炸后炆称“红烧”,与“清蒸”并为两种常见的制法。如将抹盐蒸熟的鱼(以鲩鱼和鳙鱼为主)配上酸荞头丝、酸姜丝及酸甜芡法汁,则为“五柳鱼”,也很常见块食是将鱼带骨切成骨牌大小,调味后以生粉拌匀,放进沸汤锅内浸熟,蘸豉油熟油和姜丝、葱丝吃,香滑可口,俗称“浸滑鱼”

片食是将鲩鱼或大头鱼(鳙鱼)的脊肉起出,切片,以筷子夹持在沸汤锅内灼片刻,再蘸豉、熟油和姜丝、葱丝吃,俗名“鱼片打边炉”,是最方便的一种吃法。若拌蛋清等配料猛火炒之,名“炒鱼片”;若将鱼片拌少许姜丝、葱丝加入白粥稍烫片刻,名“鱼片粥”

拆食是将大头鱼的鱼头稍煎之后,放进沸汤中浸熟,取出去骨,放汤加配料制成羹,名“鱼云羹”。将整条大鱼浸熟后去骨拆肉煮粥,名“鱼蓉粥”。

剁食是将鲮鱼(鲩鱼、大头鱼亦可)的脊肉剁至糜状,加配料和挞至起胶,再捏成丸状,名“鱼球”,蒸熟或沸汤浸熟均可,又可配其他佐料煎、炆、炒、炸、皆成美食

酿食是将整条鲮鱼连头带皮完整剥出,取其肉剁糜,掺上猪肉料、冬菇粒、虾米等配料,调味后酿回皮囊内,回复原型,煎或炸熟后略炆即成

生食俗称"食鱼生",取鲩鱼(鲤鱼亦可)脊肉去皮及皮下红肉,抹干后以快刀切成蝉翼般薄片,再加入姜丝、葱丝、炸榄仁(或炸花生、炸粉丝)、酸荞头丝、蔬果(雪梨、莲藕之类)丝、熟盐末、花生油和芝麻油,拌匀生吃,味道鲜美爽滑。但由于容易感染寄生虫病,近年已不如过去盛行

腌食实为制作鱼干,将扁鱼(鲢鱼)、鲮鱼去除内脏和鳃、鳞,以适量食盐腌一夜后吊起吹至半干,里外再匀涂一层乌酱晒干,蒸熟佐膳。味道甘香,耐嚼醒胃,比之鲜食,别具风味

此外,有几种传统点心小食也名闻遐迩:一是金榜牛乳,为雪白圆状薄片的咸乳酪,以水牛奶制成,创始于明代,味略咸而甘香,佐粥下饭有坠火功效;二是大良双皮奶,始制于清代,为甜炖水牛奶,碗面覆盖一层鲜奶煮制时形成的薄膜,食味清甜嫩滑,乳香浓郁;三是大良的嘣炒,为面粉拌猪油、南乳、白糖等配料油炸而成的食品,始制于清代,形似金黄色的蝴蝶,过去广东人称蝴蝶为嘣炒,故名;四是凤城鱼皮角,始制于清代,鲜鲮肉刮青加入精面粉搓匀擀薄作皮,鲜瘦肉松、虾仁、韭黄等作馅,包成小巧玲珑的饺子状,宜汤煮、宜干蒸;五是伦教糕,始制于明代,糕体雪白晶莹,爽软滑润而有弹性,食味清甜透凉;六是龙江煎堆,始制于明代,为糯米粉掺和大米粉作皮、爆谷花与炸花生仁加糖浆作馅的球状油炸年宵食品。( 顺德)

二. 云南省 临沧 镇康县 竹宴席

德昂族的竹宴席,酸笋煮鸡、酸笋煮鱼、黄笋丝炒豆米之类的“竹菜”,配以竹子烧火、竹甑蒸饭、竹筒打水、竹盒装饭,竹勺盛饭,竹筷吃饭再加竹桌竹凳,构成了颇具特色的“竹宴席”。

三. 云南省 临沧 凤庆县 酱豆

酱豆

加米酒、糖水、盐、茴香、红辣椒、姜丝等腌制的黄豆,不同于豆豉,风味独特,佐餐之用。

四. 云南省 临沧 耿马县 耿马傣味

傣族的饮食具有独到之处而又富有特色。在人们心目中,往往把酸和傣族联系在一起,无酸不成餐已成了傣族的饮食习惯,“酸摆夷”的称谓便是由此而来的,以酸见长的傣味已成了傣族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五. 云南省 临沧 云县 土鸡米线

米线,云南人喜爱之食物,米线的吃法和做法,种类繁多。云县土鸡米线在云南各处都可见,但说到到最正宗,却在其发源地临沧的云县,土鸡米线在云县众多米线小吃中,以其独特的风味,成为最具特色的一种,如今风靡全省,遍及城乡。

土鸡米线,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在当地是人人喜爱的,是在当地十分有名地方美食。其米线是经取上等优质大米,经天然山泉水浸泡、磨浆、过滤、蒸、榨、煮、清漂等八道工序精制而成,因其水质的原因,出了云县,就做不出味道正宗的云县米线了。

云县鸡肉米线制作方法简单,单用料考究,做工精细。主料米线必须用云县本地自制的米线;辅料,用当地山地乌骨土鸡,以2至2.5公斤左右为宜,皮青黑肉微黑,处理好后,加入适量盐、胡椒、草果、八角等各种香料入锅加当地水煮,要求一鲜二慢三原味,即选用的鸡要是乌骨土鸡,用慢火慢慢煮,不放过多的调料,以保汤、肉原质原味。

云县土鸡米线,最大亮点在于鸡,鸡肉煮出来后有嚼劲、肉紧、鸡皮入口即化、香气十足,吃再多都不会觉得油腻。香浓的鸡汤加煮好的米线,其配料也繁多,腌菜、酸莲花白、小米辣、油辣椒、芫荽、葱花、酱油、酸醋、花椒等等,放多放少由自己口味决定,再配上炖的又香又烂的一只鸡腿或者鸡翅膀,堪称完美。

云县土鸡米线,看上去毫不起眼,特别是鸡肉微黑的色泽,感官不佳,但却香气四溢,吃起来,汤浓鲜香、鸡肉鲜嫩肥美,不腻不燥,可口细腻,爽滑香浓,令人回味无穷。

六. 云南省 临沧 双江县 茶叶香糯鸡

茶叶香糯鸡:把糯米洗净放入碗中备用;将茶叶用沸水泡开,取茶叶备用;宰杀土鸡时将鸡血淋在糯米上,没过糯米为宜;把鸡切成块放入锅中煮至八成熟,放入鸡血糯米,煮十五分钟后再倒入备好的茶叶,放入少许猪油,再煮二分钟即可。

七. 云南省 临沧 沧源县 佤族酸肉

佤族酸肉是沧源佤族自治县小吃。做法是:将牛肉用淘米水泡洗,再用清水洗净,切片,入缸,加花椒叶、盐、米饭拌匀,装入陶罐,压实,上盖。用草木灰与泥巴和泥,密封罐口,腌渍1个月以上即成酸肉。优质酸肉,色鲜红,味微酸,可保存半年左右。在储存期间随时可以取食,但取后仍需盖严罐口,取出的部分需在三、五天内吃完,否则容易变质。食用时大多切成薄片,与青蒜同炒。

八. 云南省 临沧 沧源县 沧源核桃

沧源核桃是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的。

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临沧地区西南部,地处东经98°52′~99°43′,北纬23°04′~23°40′之间,东北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东部和东南部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相连,北邻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西部和南部与缅甸国接壤。

近几年来,沧源自治县县委、政府把发展核桃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2007年初,0沧源县委十一届四次扩大会议明确提出了至“十一五”末全县发展核桃50万亩的目标。核桃产业作为全县重点发展产业列入了“十一五”规划,是“十一五”期间全县重点建设的十大产业之一。近4年来,通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县共种植核桃502725.2亩,加上2005年以前种植的1.27万亩,目前全县共有核桃面积51.5万亩,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2009年全县核桃挂果面积9400亩;已挂果25340株,核桃产量为190.14吨,实现产值532.28万元。

九. 云南省 临沧 永德县 乌木龙葫芦梨

乌木龙的葫芦梨,果实大,长葫芦形,平均单果重265克,大果重520克。果皮绿至黄绿色,光照条件好时阳面有淡红斑。果肉白色,肉质细脆、甘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左右;后熟后果肉细软,汁多,味甜,富香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以上。

十. 云南省 临沧 永德县 永德诃子

永德诃子,云南著名中药材。永德诃子分布于永康河流域,面积13000多亩,年产量占全省一半,品质云南居首。1953年首次加工外调,最高年产70多万千克,行销27个省83个医药公司。诃子,果实为有核浆果,呈椭圆形,如大枣,色黄褐,味酸涩。药用有清热生津,敛肺化痰、涩肠止血、下气等功用,对喉炎、肠炎、菌痢、胃炎有疗效。 
云南临沧永德县特产是什么临沧永德最好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