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县文化特产 河北磁县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1-08 15:29:54

一. 河北省 承德 隆化民俗文化 一百家子拨御面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百家子拨御面技艺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隆化县城北三十公里处有座古镇---张三营镇,清代,因这里只有百十户村民而被称为“一百家子”。张三营镇群山环抱,景色秀丽,以盛产“一百家子白荞面”而驰名中外,白荞面可制作多种别具风味的食品,其中属“拨面”最为上乘。据考证,乾隆二十七年重阳节(1763年),乾隆皇帝赴木兰围场狩猎驻跸张三营行宫,在品尝当地拨面师姜家兄弟的拨面后,龙心大悦,喻赞此面“洁白如玉,赛雪欺霜”,并御封为“一百家子拨御面”。

三百多年来,拨御面虽经十几代人的传承,但至今仍保持原始的风味和独特的技艺。拨御面的制作方法十分考究,和面时,用滚开水烫四分之一(冬天烫三分之一),然后用手蘸冷水按挤,将面揉成一团。醒十分钟以上,再把面放在拨板上,用擀面杖将面擀成八寸到一尺宽,不超过一厘米厚的长方形面饼,然后双手平持特制拨刀,利用手腕、手臂、手指的巧妙配合,按照快、准、匀、细的要求,拨成三棱型的面条,再按照客人的不同喜好和要求制卤调味。

拨御面风味独特,工序传统,拨技精湛,工艺考究,高级拨面师可将面拨到“细如针,白如雪”的程度,堪称中国民间手工技艺一绝。拨御面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大量蛋白质,且含糖量极低,长期食用有助于医治噎食、风眼、化积、止汗、糖尿病、高血压、小肠疝气等多种疾病,对心脑血管硬化患者恢复健康具有意想不到的食疗保健价值。

目前,人们不愿意再学习这项工序复杂、经济效益不高的传统手工工艺,就连它的发祥地张三营镇也少有人问津,在世的拨面老艺人也廖廖无几,使得它面临失传的境地。

二. 河北省 邯郸 磁县 磁州白莲藕

磁州白莲藕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磁州白莲藕,河北省磁县,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磁县植藕历史悠久,三国时期就被列为贡品,由藕史督办,逐岁进贡朝庭。“御路荷花”更是磁州十大美景之一。深受已故总理1的重视,曾多次提倡大力发展。磁州白莲藕产地位于滏阳河两侧的低洼地带,该区土壤多属静水沉积母质,或为粘质湖相静水沉积物。表层质地多是中壤和重壤。适宜栽培莲藕和水稻,是河北省的“莲藕之乡”。磁县白莲藕以白净、粗长、皮薄、脆嫩、无渣等特点闻名。是当地群众招待客人的主要土品之一。

磁县位于暖温带半湿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水热同季,干湿季明 磁州白莲藕立体种养基地

显,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56.0小时,太阳辐射年总量117.9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百分率平均53%,对农业生产有利。全年平均气温为13.2℃,极端高温41.8℃,极端低温-21.2℃,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0℃期间的积温平均为4970.3℃,其中夏季平均就达337.3mm。初霜日平均在10月26日,终霜日平均在4月13日,平均无霜期210天。历年平均降水量514.4mm,雨日73天左右。降雨量在年内分布极不均衡,70%集中在7、8月份,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最大年降雨量1160.3毫米(1963年),最小年降雨量233.8毫米(1986年)。四季气候特点:春季干旱多风,回暖迅速,光照充足,日差较大;夏季炎热多雨,多偏南风;秋季气候凉爽,降温快,日差较大;冬季寒冷干燥,雨雪较少。

磁州莲藕产区位于地处东经113°55′~114°06′,北纬36°26′~36°35′之间,海拔57.7米至66.2米,东与成安县为邻,被漳河故道的冲积扇沙丘隔断。西南直线距县城约10千米。西以京广铁路、107国道为界,北与邯郸县接壤,呈西南东北向长方形走势,沿滏阳河两岸、京深高速公路两侧随机排列。东西宽约10千米,南北长约15千米。以京深高速公路“马头”出口处为中心,向周围辐射。主要集中于磁县辛庄营乡、花官营乡和高臾镇北部、光录乡的东北部及邯郸市邯山区马头镇的东部。磁县县城的东北部滏阳河两侧的低洼地带,该区土壤多属静水沉积母质,或为粘质湖相静水沉积物。表层质地多是中壤和重壤。是典型的“北国江南”,邯郸市的“鱼米之乡”。适宜栽培莲藕和水稻,是河北省的“莲藕之乡”。品质特点磁县白莲藕,是磁县地方优质农产品。磁县生产的白莲藕以白净、粗长、皮薄、脆嫩、无渣等特点闻名。是当地群众招待客人的主要土品之一。生产情况磁县是河北省莲藕的主要产地,有“南有古磁州藕,北有白洋淀莲”之说 磁州农民采收白莲藕

。磁州莲藕传统栽培品种为藕莲类品种,其地下茎粗壮,甘甜多汁,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开花结实率很低,不足15%。1998年,磁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王保圣、王秀荣引进培花莲成功,经过两年的驯化繁育,培育出红、粉、爪红、白、黄、红黄、黄白、绿白、黄绿、洒锦色花莲品种120余种。其中有适宜楼房阳台摆放的碗莲,有庭院植放的盆栽荷花,有公园池塘、河面栽植的大型荷花品种,既为美化生活、美化环境增添了配景,也为华北地区农村开发增加了一个新的产业。

磁州莲藕产区地势低洼,原有植藕坑、塘、洼地9万余亩(含市郊区马头镇)。随着地下水位下降、京深高速、成峰公路的修建及乡镇建设用地,又占用了大批藕田,到21世纪初有宜藕田5万余亩,其中辛庄营乡有宜藕田250 磁州白莲藕采收

00余亩,花官营乡有宜藕田15000余亩,高臾镇有宜藕田5000余亩,光录乡有宜藕田2000余亩,马头镇有宜藕田5000余亩,构成了磁州莲藕特菜产区。该区水稻又是河北名,品质堪与天津小站大米媲美,也是宋代的贡品之一。由于该区人均耕地仅0.8亩,当地农民以种水稻为主。莲藕作为经济来源的辅助补充,平均年植藕面积在15000亩左右,亩产鲜藕1200千克~1500千克,年总产量2000万千克左右。产品除供应当地,还远销北京、天津、山西、内蒙等邻近省市。为提高经济效益,藕乡还投资建设了磁县莲藕加工厂,产品有糖渍藕片、清水藕片、盐渍藕段等,为鲜藕贮藏、外运、增值创造了条件。产品投放市场,为宣传磁县文化、振兴磁县经济做出了贡献,为河北增加了一个地方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河北省磁县禾下土种植专业合作社申请对“磁州白莲藕”农产品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和条件,农业部决定于2012年8月3日准予登记。

地域范围

磁州白莲藕产区位于磁县东北部平原区。地理坐标:东经114.38至114.48,北纬36.35至36.50,呈东北西南走向。磁州白莲藕种植南起磁州镇城区,北至花官营乡屯庄,比邻邯郸县,西至光录镇杜村,东至辛庄营乡南豆公,比邻成安县。涉及我县磁州镇、花官营乡、辛庄营乡、光录镇、高臾镇五个乡镇的40个行政村,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8公里,保护面积4.5万亩,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量8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特征:磁州白莲藕皮薄粉白,体型细长,肉质厚重脆嫩、洁白如玉,甘甜清脆、味美宜人。横向切开,藕孔排列规则,中间一小孔,周围九大孔。主茎一般为四段,长80厘米左右,粗6至10厘米,单株重3.5 公斤。 2、内在品质:磁州白莲藕富含蛋白质、淀粉、维生素C、钙、铁等。该产品经北京谱尼测试科技有限公司品质检测。每100g磁州白莲藕中蛋白质含量1.47ɡ、淀粉9.5g、水分高于普通莲藕(79.9g)、粗纤维<1.2g,总糖2.2 g,维生素C>44mg,钙21mg,铁>1.4mg。 3、生产安全:磁州白莲藕产地环境应符合NY5238-2005 无公害食品水生蔬菜生产要求。磁州白莲藕生产根据(NY5238-2005)无公害食品莲藕生产技术规程,制定了“磁州白莲藕生产操作规程”。

三. 广东省 广州 海珠区民俗文化 广州小凤饼

广式腊味是经历代不断实践、改善而形成的。广式腊味选料上乘,工艺精湛,以其外形美观,色泽光润、香醇芳厚、味鲜可口、皮薄脆而甘甜,耐于储存的特点而深 受大众的喜爱。广式腊味制作工艺相当严格:猪肉选料只用后腿肉和肥膘肉,酒选用纯正的玫瑰露酒;严格控制“三七肠”和“二八肠”的等级规格,制作时要求做 到“灌得行(满)、斟得匀、绑得紧”。此外,还选用自晒的生抽和老抽,使腊味真正具有“豉味”、“风味”、“香味”。生产腊肠可细分为“切肉粒”、“灌 肠”、“烘干”、“成品”等几个工序。广式腊味的代表“皇上皇腊味店” 始建于民国29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腊味家族中占到了重要地位。

四. 河南省 三门峡市 渑池民俗文化 aaa

非物质文化遗产九莲灯为三门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于渑池天池乡杨村和陶村,是渑池县唯一的花灯舞。每逢节日随社火队伍进行表演,表演人数为20人。花灯是自己制作的莲花灯、鱼灯、五星灯、一对马灯等。花灯用木料、竹篾、彩纸制作,灯内装有用牛油炼成的蜡,风吹不灭,可燃烧3个小时,表演者身穿戏剧服装,动作表演在原来简单的圆场步基础上,编入了云步、三和步、前进后退步,队形有莲花盘、龙摆尾、翻大弓、蛇脱皮、绞麻花、过灯等,用莲花灯组成的造型有灯山、灯坡、红五星字型等。曾参加河南省民间艺术汇演,获创作奖、演出奖。

五. 湖南省 株洲市 醴陵民俗文化 沅陵糍粑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星子灯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星子灯”是一种曾经广泛流传于湘东赣西的民间舞蹈项目,属于传统龙灯的一种。由于种种原因,这一优秀的民间舞蹈曾经一度濒临灭绝。2007年,经过醴陵市政府的挖掘和整理,被列为株洲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最近,醴陵市政府再次组织专门班子,对这一民间舞蹈进行深入挖掘整理,正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组队参加湖南省第四届文化艺术节表演。

“星子灯”现流行于湖南醴陵白兔潭及东乡一带,始创于醴陵田心村,是我国目前独一无二的一种龙舞,属中国最古老的火龙舞之一。

星子灯套具“捻子”(注:醴陵话叫“枚子”),其制作过程是:用荷树皮、杉树皮烧成炭末,加上杉树木炭一起磨成粉用细筛过滤后,再用土硝掺和均匀,剪一张9cm宽,30cm长的土纸,把二根粗香压在粉上卷成1.5cm大小,用浆糊封口晒干,待用。星子灯有8个头灯:清吉灯(七星灯)、康泰灯、月灯、日灯、水灯、土灯、金灯、木灯。星子灯演员7人,由男演员担任。表演时间是每逢中秋前后一周,时间为半月,具有浓厚的醴陵民间特色。

六. 云南省 楚雄 大姚县民俗文化 八宝印泥

彝族梅葛是云南彝族的一个主要曲种,流传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姚安、永仁等县的彝族聚居区。梅葛,意为口头说唱的古老故事,是一部古老的长篇说唱史诗,无文字记载,主要靠口耳相传、沿袭演唱而保存下来。内容是彝族人对开天辟地、万物起源的理解以及生产劳动、婚丧嫁娶、风情习俗的记述,它被视为彝族人民的“根谱”,并被誉为彝族历史生活的百科全书。新中国成立后,梅葛得到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并逐步为更多人所认识。1958年10月,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出席亚洲作家会议,在其报告中说:“中国彝族1万1千行的长诗《梅葛》也是口头流传的关于人类历史及对大自然斗争的史诗。”

梅葛曲本主要由“创世”、“造物”、“婚配”、“丧葬”4个部分组成,虽然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但它的每一章互相不可分割,通篇或分章演唱均可。梅葛曲调分为“正调”和“慢调”两种;根据演唱内容不同,又分为赤梅葛、辅梅葛、赤梅拉梅和娃娃梅葛四类,其中赤梅葛和辅梅葛属于比较古老的曲调,又叫“古腔调”。赤梅葛一般是悲调(又叫哀调),忧伤低沉,多用于丧葬、祭祀;辅梅葛一般是喜调,婉转抒情,多用于婚嫁、节庆、起房盖屋、生产放牧等;赤梅拉梅是在上述两种古腔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叫杂调,如大姚县昙华乡流行的“过山调”、“玛嫫诺调”、“马樱花调”等和婚礼时唱的“请客调”、“讨亲调”、“青棚调”、“进门调”、“迎客调”和“送客调”等。

梅葛演唱有单人、双人和集体3种形式,前二者一般为坐唱和站唱,多人演出为走唱,与舞蹈结合,生动活泼,富有民族特色。伴奏乐器主要有葫芦笙、口弦、笛子、月琴等。用彝汉两种语言演唱,唱词以七字句、五字句为常见,其中以五字句居多,讲求彝语声韵,诙谐风趣,深受彝族群众喜爱。

过去,演唱梅葛的歌手主要是毕摩,他们既是彝族祭师,又是彝族民间口头文学的保存、加工和传播者,是彝族的知识分子。近年来涌现出许多青年歌手,创作的曲目超出了传统的史诗范畴,多用于反映彝族人民的新生活,如《民兵队长阿利若》、《昙华山上不老松》、《彝家山寨新事多》、《红军长征过楚雄》、《美上加美》等,先后参加了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汇演等活动并获得各种奖励。

七. 云南省 保山 腾冲民俗文化 灰豆腐果

腾冲县是东南亚珠宝玉石的集散地和加工地。来凤山明朝蔺山墓0土的玉带钩和《徐霞客游记》对腾冲翡翠和玉石加工业的细致描述,均说明腾冲玉雕历史悠久。地方志中记载腾冲1949年前从事翡翠加工的作坊曾一度达到100多家,工匠超过3000人。清光绪《腾越乡土志》记载了清末腾冲玉石加工的盛况:“……制朝珠、手镯、簪珥、各玩器,琢磨之声达昼夜,彻通衢。居肆成事者数百人,散处村落者数千家。”

腾冲玉雕造型和表现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制作戒面、鸡心、胆坠、生肖、手镯、佛像、图章、龙凤牌、八仙、暗八仙、扳指、玉簪、耳片、花鸟鱼虫与走兽挂件、手玩件、摆件等几十种。传统工艺流程为冲砂、解玉(分为拉丝解玉和解盘解玉两个工序)、磨玉、打眼、“梭棱”、雕刻、抛光等工序。翡翠加工讲究碾磨过程,用传统工序制作,一个玉件从解、磨、细磨到抛光,每个程序都有不同的步骤,要不断更换各种型号的工具,以达到细腻的工艺要求。其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与明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玉雕工艺十分吻合:“凡玉初剖时,冶铁为圆盘,以盆水盛沙,足踏圆盘使转,添沙剖玉逐忽划断”,充分印证了腾冲的翡翠雕刻一直保留了传统工具和工艺过程。20世纪70~80年代,腾冲玉雕工艺有了改进和更新,采用了电动化机械和人工合成的金刚石粉末工具,提高了玉雕的产量和制作速度,但部分流程仍然采用传统工艺。

腾冲玉雕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锻炼和造就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加工和销售队伍,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独特技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体现了较高的历史、艺术和工艺价值,是“腾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成为腾冲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八. 河北省 邯郸 磁县 磁县迓鼓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磁县迓鼓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邯郸磁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远在六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至今还有商代下七垣遗址,战国时期的讲武城,东魏南北朝古墓群、宋元时期的磁州窑遗址等古文化遗址。据史书记载,迓鼓产生于宋代,然而根据磁县古墓中挖掘出的出土文物“击鼓俑”证明,磁县的迓鼓产生于南北朝的东魏。清末中后期至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在冀南豫北一带流传,特别是磁县迓鼓流传兴盛。

迓鼓,也读作“讶鼓”、“砑鼓”,是宋代民间舞蹈的遗存(《中国戏曲曲艺词典》P18)。“迓鼓”在民间有三种含义,一指迓鼓这种乐器,二指迓鼓点(乐曲),三指迓鼓乐队。指乐队时就叫打迓鼓的。磁县迓鼓实一直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珍宝,属于民间舞蹈,也属于打击乐器,源于古战场上的助战形式,后逐渐演变成一种宫廷娱乐活动,传入民间后以其具有雷鸣闪电般的气势,用于求雨贺雨,后发展成一种独特的民间娱乐活动。

磁县迓鼓直径48公分,厚度约20公分,表演时鼓吊于胸前,双槌击之。演奏较为自由,可一人独奏,也可二人对敲,还可以众人齐擂,鼓点雄浑激烈,如万马奔腾,如雷鸣电闪,摧人振奋。迓鼓曲目原有72套,现保留二十余套。

磁县迓鼓既可独立表演,也可以和“跑锥子”配合表演。据《魏书》记载,磁县后湾漳村的“帷谱”记载了《八卦阵》、《九曲连环》、《十面埋伏》、《铁龙阵》、《四门斗地》、《一字长蛇》等23个战阵法,是以耀兵仪式、作战为主要表演内容的,所用器乐鼓就是迓鼓。

解放初期,为了求雨,磁县村村都有迓鼓。解放后,磁县兴仁街迓鼓队开展起各种娱乐活动,为送新兵、送宾客和春节进行表演。文革期间,迓鼓曾被禁止活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兴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磁县迓鼓演出活动越来越少,濒临失传。

九. 广西 桂林 兴安民俗文化 瑶族大粽粑

打醮这种活动解放前在瑶族中比较普遍,几乎每年都进行。瑶族人民每当有疾病流行时就进行打醮。打醮分为三等,即(1)上元三府醮:还此愿时进行七天,请师公七人。(2)中元二府醮:还愿时进行五天,请师公五人。(3)下元一府醮:还此种愿时,需时三天,请师公三人。还愿的形式有集体进行时,如太平人丁愿;也有以家为单位进行的,如安龙愿。

太平人丁愿是集体进行时,当当地疾病流行时,即召开大会,讨论是否进行还愿,如决定还愿时,即在盘王庙中-,到冬天还愿,还愿时请几个师公和每户出一人到盘王庙住,请师公的人数和还愿的时间由还愿的种类而定,如还的是上元三府愿则要在庙内住七天,请七个师公,最后一天就将盘王庙的神位请到村里,各户所有的人都聚而进餐。聚餐和在庙住的时期所用的米,酒都是自备的,此外,平均每户还平摊用的钱。

家中有病时则单独还愿,叫安龙愿,也是在冬天还愿,时间的长短和请师公的人数,同样由-的等级而定,还愿是在自家的祠堂中进行。

十. 河北省 邯郸 磁县 磁州水石盆景

磁州水石盆景:产于北来村乡,上水石藏量较多,盆景工艺精湛,畅销国内外。
磁县特产前十名排行榜河北磁县有什么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