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从化区景点及特产 广州从化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1-31 04:31:19

一. 江苏省 徐州市 铜山区 释家菜

元末明初,五省通衢的徐州出现了繁荣景象,佛教兴盛,寺庙众多,街头出现了由寺院僧人开办的素菜馆。素菜馆制作的释家菜纯以素为料,做法讲究,形成了与官邸风味、民间风味迥然不同的释家风味。天花宴、菊花宴、素八珍3种宴席较为知名。

“天花宴”取意于六朝高僧金陵说法“天花乱坠”的佛门佳话。先上一个大型冷拼盘居中,象征天上尊者如来;周围再上十个冷盘,象征十大0金刚;接着陆续上六大件,四小碗,四个座菜,最后的是“一品锅,总计为26道菜,随一品锅上的饭食叫做“罗汉饭“。

“菊花宴”为元代禅宗高僧创作。先上八个冷盘,再上八个大件:金钵红莲、落霞飞鹜、孔雀开屏、蜜饯菩提、糖醋金针、爆檀香球等。最后上八个小碗,共24道菜。每一组菜都是八道,其意在于总结出人生的八个方面“苦乐成败称讥荣辱”。最后一道菜是菊花火锅。

“素八珍”则是在研究和继承宋代的蔬食养生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所创制。主要有炒碎豆腐、冬瓜燕菜、糖醋响、香元四宝、炸万年青、口蘑锅巴、烹瓤椒子等菜。

二. 江苏省 徐州市 铜山区 巴斗杏

巴斗杏个大皮薄、色纯、味正、质多、适口,并且有防癌健体的功能。巴斗杏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是无公害绿色食品,与砀山酥梨齐名,每年6月5号前后上市。

三. 广东省 广州 从化 从化荔枝蜜

从化荔枝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从化荔枝蜜被誉为蜂蜜之王,是饮誉国内外的著名之一。其味道芳香清甜,含有人体必须的多种维生素和营养成份,是老幼皆宜的天然保健食品。

从化是著名的荔枝之乡,又是国荔枝生产.基地之一。从化位于广州北部,属亚热带气候,北回归线穿过该市境内,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适宜荔枝生长,从化荔枝品质之好,品种之多,产量大,为荔枝蜜的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化荔枝蜜最主要的两大质量特色体现在蜜源植物须为保护区范围内的荔枝花,采蜜蜂种为中华蜜蜂,也造就了从化荔枝蜜较其他产区荔枝蜜气味更清香浓郁、甜度更高的特点。.

据《广州市志》中表述,在建国以前“从化荔枝蜜”名称就已经形成并.且名扬海外。1960年,当代著名散文大师杨朔在从化温泉观看放蜂采蜜并亲口品尝后,热情满怀,书写了享誉中外、脍炙人口的散文《荔枝蜜》,该文被收录入中国语文教科书中作为典型散文教材,并入录于《中华散文珍藏本》(杨朔卷),从化荔枝蜜从此名扬天下,从化人也因此被其誉为“酿造生活之蜜”的人。从化还是全国首个“生态荔枝蜜基地”。.主要蜂产品企业通过了QS认证,认证率占广州地区的70%。.2011年,被认定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予以保护。.

化是全国的荔枝之乡和全国饲养蜜蜂的重点县市,早在20世纪中叶 图4 丛化荔枝蜜生产

.,从化在推广饲养技术、饲养管理研究和蜂具革新等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从化荔枝蜜成了海内外闻名遐迩的,荔枝也是从化的支柱产业之一。2007年全市荔枝蜜产量达890吨,产值达1780万元。到2011年,从化蜂产行业包括:养蜂第一线农户和专业户、流通领域专卖户、蜂产品加工销售企业等方面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从化市蜂农1025户,规模较大的养殖户430户,养蜂群数5.8万群,常年蜂蜜产量1500吨左右,丰年产蜜2000多吨,每年荔枝花期到从化市放蜂的外地蜂农约有450户,外来的蜂群有3.1万群。市委市0历来高度重视蜂业管理工作,除了制定蜂业发展规划外,还出台了相关扶持蜂业发展措施。该市已把养蜂业纳入从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从化市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将在从化悠久蜂业历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该市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优质的蜜源植物资源,通过“养蜂、加工、销售”产业链与休闲观光旅游紧密结合,通过各种措施全力打造从化现代化蜜蜂产业品牌。.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1年,经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审核通过,决定从2011年3月16日起对从化荔枝蜜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1年第33号)。.

产地范围

从化荔枝蜜产地范围为广东省从化市所辖行政区域。.

四. 江苏省 苏州市 姑苏区 八珍糕

八珍糕以粮食、粮类、油脂为基本原料,配以有疗效的食物为辅料。苏州稻香村制作的八珍糕,采用清代民间验方,选配了五味食品兼药物,如淮山药、白扁豆、南芡实、砂仁等和三味中药材,如党参等,能起到促进食欲,防病保健作用,是苏式糕点中著名的食疗食品,1982年被评为江苏省名特食品。( 苏州)

五. 湖南省 永州市 零陵区 永州薄荷

永州薄荷,也叫永叶薄荷,是永州市著名的土,已有2000来年的种植历史。其产品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过去每年出口15至20吨,多的年份达50吨左右。

薄荷,属唇形科草本植物,产于我国长江经南广大地区,我省以永州市为生产区。它是暑季药品的主要原料。《本草纲目》第十四卷记载:薄荷“茎叶气味辛、温、无毒。主治贼风伤寒、发汗恶气心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煮汁服之,发汗、大解劳乏。”用薄荷作饮料,芬芳四溢,清凉可口,醒脑提神。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薄荷除作中药和饮料外,还可制成薄荷油,薄荷脑,是清凉油、祛风油、鼻通等清凉剂的主要原料。

永州薄荷除肯有一般薄荷的特性外,独特之处是红秆绿叶,茎四方形,四角有细槽,芬香味美,泡水后表面有一层发亮如白银的油层。把它捆成把,成扇形,绚丽多彩,可作装饰品。美国、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人民最喜欢永州薄荷。他们往往把薄荷挂在衣框内的衣钩上,打开衣框,光彩夺目,芬香扑鼻;以之作高级饮料时,每杯茶只掺放一、二片。薄荷的这些特性只能在永州市朝阳乡的荷叶塘,青角井等四个村范围内种植才能具备;不在这些地方种植,即使精心培育,也难免不变质、变形。

永州薄荷生长适应性强,红壤土以及贫瘠山坡,都可栽种。每年元月中旬取根(与茅草相似)剪成1寸一节,每蔸栽4至5节,6月中旬长至2尺许,即可收割。如施用化肥,亩产可达700~800斤,甚至千斤以上。收割后再在蔸上施点火土灰,浇点肥水,10月可以收再生苗。每亩可收300~500斤优质薄荷叶。

六. 江苏省 徐州市 铜山区 青皮石榴

青皮石榴果面光滑,表面青绿色,向阳面稍带红褐色。青皮石榴属晚熟品种,树体较高大,通常为4-5米,冠幅一般大于4米,树姿半开张,在自然生长下多呈单干或多干的自然圆头形。萌芽力中等,成枝力强。其特点是:抗病虫害能力强,耐干旱、瘠薄,果实耐贮运。果型特大,色艳味美,品质极上,适应性强,丰产性能好,适合大量发展。

七. 江苏省 徐州市 铜山区 吕梁八大碗

吕梁八大碗历史悠久,它的盛传得益于川1院在当地的巨大影响。明嘉靖十四年,徐州吕梁洪工部分司员外郎张镗在凤冠山上建一书院。因有感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一句,将书院命名为“川1院”。历朝徐州府均在该书院设童生考场,直到清末光绪帝最后一次开科取士为止。

每届考试期间,学子们每七人坐一桌用餐。菜分四碟八大碗,四碟为鲜果,八大碗为荤菜六、素菜二,又叫“干八碗”,久而久之,“吃过八大碗”一词就成为当地文才出众者的代名词,流传至今。

吕梁人为了不让流传几百年的“八大碗”失传,整合当地美食资源,于2009年5月隆重推出“吕梁八大碗”菜谱,根据不同季节推出不同菜肴。

目前的八大碗主要为“大丰收、野菜、水煮豆腐、洪山藕煲、红烧狮子头、滋补羊肉、清炖鲢鱼、炒炖三黄鸡”。上菜时都用清一色的大海碗,看起来爽快,吃起来过瘾,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

在吕梁山风景区的饭店中,吕梁村内的大阿福连锁店和地处悬水湖边的鸡鸣客栈即传承历史,又推陈出新,经营的吕梁八大碗菜系尤为出彩。

八. 江苏省 苏州市 姑苏区 太湖莼菜汤

莼菜汤太湖莼菜素与鲈鱼齐名,《晋书》中曾有这增的记载:西晋文学家张翰在北方做官,时间一长因想起了昔日莼羹鲈鱼,竟然弃官回了江南故乡。“莼鲈之思”也成了思乡恋家的典故。

明末清初,太湖沿岸的居民已经会人工培植莼菜,每年自清明至霜降均收获。目前在冬春季节,则有瓶装莼菜应市。吴县花果食品厂的瓶装莼菜,还获外贸名优产品称号。

莼菜,嫩滑、鲜美,又有补血、清热、润肺、利尿、解毒等等功效。为苏式菜肴中的著名汤菜,加不同辅料即可成为不同名汤,如前面介绍的“莼菜塘片”外,还有莼菜汤等。

九. 江苏省 苏州市 姑苏区 鸡油菜心

鸡油菜心也是石家饭店十大传统名菜之一。用青菜烹饪出名肴,这也是苏州菜一大特色。苏州青菜中有一种小上菜,柄短叶丰,取菜心,在根部削成橄榄型并将十字花剖开,切平叶尖,菜心棵棵大小匀称。烹调关键是菜心保持绿嫩,装盘时淋熟鸡油,放火腿片。

此菜色彩鲜明,菜心油绿,火腿鲜红,甘糯精得,不油不腻。在宴席中荤菜道之后,一道鸡油菜心能使人赏心悦目,食欲大振,目前已是最受欢迎的菜肴之一。

广州从化有什么特产从化有什么特产可以介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