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有什么土特产品 汶川水磨镇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1-02 13:26:13

一. 四川省 阿坝 汶川县 汶川甜樱桃

汶川甜樱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汶川甜樱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优质优产的汶川甜樱桃让汶川县先后囊获“樱桃之乡”,“甜樱桃基地”称号,在四川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型巡礼活动中,汶川甜樱桃还被评为“天府十宝”。在灾后农业产业恢复重建中,汶川县抓住机遇,围绕建设“岷江河谷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这一战略定位,立足优势,突出特色,狠抓了甜樱桃产业的恢复建设,已全面恢复甜樱桃种植12000亩,全面挂果后预计产值将达6000万元,实现户均收入15000元以上。

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彭州市、都江堰市,南靠崇州市、大邑县。汶川甜樱桃种植区域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气候干燥、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是甜樱桃生长发育最适宜区域。

汶川甜樱桃原产欧洲,性喜冷凉干燥,日照充足,由于对生态条件要求严格,适应区域狭小,全国种植面积不大,而汶川境内海拔高,日照强,温差大,与世界优质甜樱桃原产地-美国西北部和加拿大西南部地区的气候极为相似,为世界甜樱桃优质栽培区,汶川境内气候既可以满足甜樱桃对低温的要求,又无冻害之忧,且十分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和果实着色。

汶川甜樱桃因果大、色泽鲜艳、品质好而倍受消费者青睐。其果实肾形,果大,缝合线明显,果皮深红至紫红色,有光泽,果肉玫瑰红色,肥厚质脆,味甜,离核,品质极佳,且内含物丰富,其可溶性固形物14.5-17.5%,可溶性总糖≥13%,可食率≥82%,总酸(以柠檬酸计)≥6g/kg, Vc≥6.5mg/100mL。据全国专家研究表明,汶川县甜樱桃的质量位居全国第一,且果实成熟期早于北方甜樱桃产区15-20天,具有极强的品质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阿坝州于1987年开始引进试种甜樱桃,经多年试验和推广,目前全州甜樱桃种植面积为2.233万亩,基地主要分布在汶川、理县、茂县、九寨沟县、小金、金川等县,共有45个乡,119个村种植,进入结果期的面积约1万余亩。目前全州甜樱桃产量将达到2250余吨以上,平均销售价格40元/公斤,实现年销售收入9080万元以上。

汶川甜樱桃四川省汶川县经济林木技术推广站汶川甜樱桃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威州镇、雁门乡、克枯乡、龙溪乡、绵虒镇、草坡乡、银杏乡等7个乡镇62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2°51′46″-103°44′37″,北纬30°45′37″-31°43′10″。

二. 辽宁省 大连市 普兰店 普兰店石刻品

普兰店市生产的石狮、墓碑等雕刻工艺品及城市建设用材、路边石等,因其质量优良,加工精美,深受用户欢迎。石制品已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三. 四川省 阿坝 茂县 汶川羌绣

汶川羌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羌族刺绣羌族刺绣是羌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匠心创造的艺术,根植于羌族古老的历史文化中,并且承载着底蕴深厚的羌族文化,以直观地形式表现出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风俗习惯、审美特点等。2008年,羌族刺绣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羌族刺绣的历史】

羌族刺绣是羌族妇女在悠久的历史中,通过日常的生活劳动创造出来的。在羌寨,各家妇女几乎都会羌绣,它已成为羌族妇女心灵手巧的一种象征,其传承几乎都为家族传承。羌绣在传统手工技法和色彩运用上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在四川民间刺绣工艺中有“南彝北羌”之说,可见其已自成体系。

历史记载的“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正是古羌人擅长用民间手工技艺来装饰、美化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羌族妇女善于运针走线,拧线织锦,刺绣出了不少佳作。

羌族刺绣的历史,可从其纹饰图案窥得一貌。茂县、汶川出土带有“绳纹”的陶罐,龙溪乡阿尔寨等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带有“饕餮”纹样,可知,在岷江上游的古羌聚居地,此类型的羌绣纹样已得到广泛的运用。

【羌族刺绣的技法】

羌绣多以粗布、棉线缀成黑底白纹,再绣有各种图案。颜色强烈对比,却十分的和谐。在羌族妇女刺绣时,大多采用棉线,有时亦用彩色丝线,色彩以黑白对比居多,从而取得明快、朴素、大方的视觉效果。

羌族刺绣技法原始古朴、构图精巧奇妙、色彩绮丽纯美、画面清丽明快、题材丰富多样、图案秀丽生动、寓意吉祥喜庆,表达了羌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渴望,体现了羌族妇女聪慧的心智和其杰出的艺术才能。

羌绣的传统技法原始古朴,针法多样,且多采用架花(挑花),还有织字(提花)、纳花(扎花)、撇花(平绣花)、勾花(链子扣)等几种。

挑花细腻精巧,有三种针脚,即十字挑、串挑和编挑。十字挑采用斜形交叉十字针组成花纹,按布料的经、纬下针,针脚精湛,挑缀严谨,组图美观;但是工细费时,常以小型挑缀为主。十字挑常用于头帕、衣领、衣袖等小型条缀上。串挑又称链子扣,是以针线挽成链扣相连构成图案,用白粉画样挑串,粗针细缀,组成图案,挑缀较省工时,适于大面积的围腰装饰。编挑多用彩色丝线,挑、编相兼,密扎排列,留空显花组图,编挑美观大方,但不经洗,多适用于小面积的飘带、鞋面、头帕。挑花的色彩,以黑白对比的居多,亦有用少许色线挑的;有的飘带全用色线参差分条排列,采用纳花针法,对比强烈,绚烂夺目,如五彩虹霓。挑花多用棉线,显得朴素大方,异常明快。

羌绣别的针法也各有特色,撇花、纳花清秀明丽;织花蕴意奇妙,古朴精美;勾花则刚健淳朴,粗犷豪放。

【羌族刺绣的取材】

羌绣构图严谨,多以几何形状为主,整齐匀称,装饰性强。羌绣图案的题材,大都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如植物中的花草、瓜果,动物中的鹿、狮、免、虫、鱼、飞禽,以及人物等等。此外,羌绣图案还有崇拜与向往的一些抽象图案。如“四羊护宝图”“团花似锦”“鱼水和谐”“蛾蛾戏花”“凤穿牡丹”“喜鹊登枝”“火盆花开”“万字符”等几十种。内容多含吉祥如意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渴望。

羌族刺绣图案清秀精致、内涵丰富。如纳花、纤花的用色,对比反差较大;而飘带的图案,装饰性也非常强,再加上链子扣绣法等工艺,富有内蕴地表现出羌民族粗犷豪放又不乏细腻的性格。

羌绣古老的传统技法,在服装的领口、托肩、吊边、脚边、袖口的纹饰图案中,以及围腰、挎包、肚袋、花鞋、花垫、扎花桌布被单上随处可见。

【羌族刺绣在羌族生活中的应用】

羌绣是羌族服饰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施加于头帕、衣领、衣袖、衣襟、坎肩、腰带、裹肚、鞋面等处,具有古朴、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和很强的装饰性,从中折射出羌民族服饰文化的历史。

羌族人民将绣艺精湛的工艺运用在羌族服饰上,第一具有审美的功能。羌族刺绣图案多样,不仅有花草、瓜果等植物,还有鹿、狮、免、虫、鱼、飞禽等动物,以及人物。可谓丰富多彩。除了美观之外,羌族服饰上的刺绣又借助密密麻麻的针脚,增强了衣物的耐磨性,延长使用之寿命。可见羌族刺绣是融合审美与实用双重价值的工艺品。

但更深层次上,羌族刺绣实际上是以绚丽多姿的图案,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祈祷和祝福,反映他们超越现实的梦想。如他们所选择的图案:虫鱼花鸟、飞禽走兽、人物、瓜果、花卉、吉祥(鸡羊)如意、金玉(鱼)满堂、百鸟朝凤,寓意深刻,栩栩如生。虽作了几何化或其他形式的图案处理,但始终与他们的现实环境紧密相关,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理想的起点,正存在于这种生存的现实感之中。

羌族妇女根据物件的实用对象来选择刺绣图样的意象。如给老人用的,多选用福、禄、寿之类的图案装饰,祝愿老人健康长寿;给小孩子用的,多选用辟邪,以保佑其健康成长,或者用花朵图案,也是寓意茁壮成长。年轻的阿妹子绣的烟荷包是送给她的情哥哥的礼品,烟荷包上绣的两种图案,一种是鸳鸯戏水,另一种是燕子冬去春来,比翼双飞。这两种绣花图案寓意着男女双方恩爱,白头偕老,正是所谓情在荷包中。

今天的羌族人,大多还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羌族男女皆穿形似旗袍、多为白色的麻布长衫,外穿羊皮背心,晴天皮毛朝内,雨天皮毛朝外。女子常戴绣花黑头帕,男子缠黑头巾,白头帕只有死人的时候才戴,丧期一满马上烧掉。但在茂汶地区黑虎乡一带,妇女们一律都戴白色头帕。羌族男子的服装一般是蓝布长衫,外套羊皮褂子,包青色头帕。羌族妇女的服饰比较鲜艳,她们多穿蓝色或绿色的花边长衫,衣领上镶有一排小颗的梅花形图案银饰,腰系绣花围裙和飘带,戴黑色头帕。羌族男女各有一独特的随身携带物,妇女为银制针线盒,男子为银制烟盒。

云云鞋和绣花围腰是羌族刺绣中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品。其他还有藏式统包、挎包、帽子、氆氇、毡子、褥子、壁挂等,也都精美绝伦。

羌族的“云云鞋”,是羌族男人穿着的绣有云朵的云云鞋,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完美结合,是羌族最具特色的绣花鞋,是羌族人在喜庆日子里穿的一种自制布鞋。云云鞋形如小船,鞋尖微翘,鞋底较厚,鞋帮绣有云彩图案,十分别致,结实耐穿。可谓借物抒情的典型绣品。相传一个生活在湖泊中的鲤鱼仙子看见放牧的羌族少年赤着脚,十分心疼,顺手撕下一朵云和一束羊角花,做成了鞋子送给少年。后来他们相爱了,成了一对最幸福的人。人们便称这种鞋为云云鞋,云云鞋便成了爱情的信物。这种既有精神诉求、又有物质实用性的工艺形式,其意义汇聚在祝愿吉祥、美好生活的朴实愿望中,从而延伸出它的文化品格。这种品格既是属于羌民族的,又是属于全体劳动人民的。

在羌族,羌族服饰就这么把美丽点缀在生活上,他们比传说和记忆更美丽。姑娘们头上戴的头巾,身上系的围裙,脚上的云云鞋,还有衣袖,衣领,就连裤角,都绣上了美丽的图案。或粉或红,或娇或艳,配上姑娘们闪闪发光的银饰,让人有一种行走在彩霞中的感觉。

羌族刺绣历经千年传承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是羌族传统文化的艺术结晶,也是我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 辽宁省 大连市 普兰店 普兰店印染品

印染品:位于普兰店经济开发区的大连岸名染工有限公司是日本京都岸名染工株式会社建立的独资企业。主要生产经营纺织品面料的印花、染色和服装加工,年生产能力300万米,主要销往韩国、美国、泰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五. 福建省 龙岩 漳平 台品高山茶

永福镇位于漳平市西南部 ,地处戴云山脉和博平岭山脉,是福建省最南端的高山盆地 ,是漳平南部经济、文化、交通重镇,漳平、龙岩邻近乡镇的物资集散地。

福建漳平永福镇是大陆最大的台湾高山茶种植基地, 1996年投资成立台品茶业(台湾高山茶)有限公司,开辟了千亩茶园,做出了优质高山茶。

产品会说话,一口永福出产的高山茶入喉,“原来大陆的高山茶也不差”,这杯茶已经引来台湾43家茶农茶商落户福建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台湾高山茶种植面积逾4万亩。

因为高山气候冷凉,早晚云雾笼罩,平均日照短,致茶树芽叶所含儿茶素类等苦涩成分降低,而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对甘味有贡献之成分含量提高,且芽叶柔软,叶肉厚,果胶质含量高,因此高山茶色泽翠绿鲜活,茶香气味香脱俗,甘醇,甜美,茶汤碧绿透明,质如味美,喉韵生津,口齿留香,视为茶中上品。

六. 四川省 南充市 西充 八品莲花茶

八品莲花茶是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的。八品香莲是纯天然的有机茶品,内含世上少有的莲花胚胎素,具有活化肌肤,美容养颜的功效。

莲花茶以莲花为原料,是一种保持鲜花本色的高级天然饮品,既环保生态,又能触动饮茶者遐想……莲花茶富含维生素、抗坏血酸以及人体所需要的钙、锌、铁等多种微量元素,不但具有清火解毒、益肝健脾等功效,还能增强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

莲花茶的泡法也有严格的要求,首先水温要控制在80摄氏度左右,再分次添加开水。冲泡莲花茶第一次只加少量开水,把莲花刚好浸没为宜,不要 加盖。待莲花完全浸泡展开,再续水冲泡,入味后即可饮用。喝完茶后,泡过的莲花不要扔了,可涂抹在皮肤上。

据悉,2013年西充县义兴镇百科生态园区共种植了200亩“八品莲花”,每一朵的价格可卖到15元。目前,“八品莲花”采取网上订单销售模式,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高端市场。

七. 四川省 阿坝 汶川县 三江黄牛

三江黄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江黄牛是役肉兼用型地方优良品种。成年公牛体重375公斤,母牛体重226公斤,屠宰率43%,净肉率31%。

八. 四川省 阿坝 汶川县 金裹银

金裹银

羌族传统食品。流行于汶川、茂县、理县等地区。以黄色的玉米为主拌和少量白色的大米蒸熟而成,故名。以大米为主、玉米为辅的称银裹金。

“金裹银”:用玉米面配大米蒸煮的一种饮食,因金黄色的玉米粉中夹裹着白色的大米,故称“金裹银”,是氐羌族饮食的遗传。

"包谷",又名玉米、包米、包芦、珍珠米、玉蜀黍。叫"包谷",大约因为它在果实外边裹了许多层的变态叶,人称包皮,保护得非常之好。叫"玉米"、"珍珠米"等,大约因为它的种籽一般颗粒0,颜色金黄,如一个个珠玉,是一种美称。"玉蜀黍"则可能是它的学名。如同它的名字众多一样,用它作原料而制作的食品也有多种多样。如同它有一些美好的名字一样,它的一些食品也还有自己的某种独特风采。

包谷糊汤是乡下穷人常吃的一种包谷饭。先将包谷颗粒用碾磨弄到碎而不烂的状态,叫作包谷糁子,再用来做包谷糊汤。包谷糁子有大小两种,小的可做包谷糊汤,也可煮稀饭;大的除煮稀饭外,间或有蒸干饭的,类似大米小米干饭,虽不如那么好吃。不过,偶尔一吃,倒也香甜可口。许多粗粮都有这样的习性,天天吃,倒胃口,偶尔吃一次,竟成美食。包谷糁子稀饭更是好喝得很。不过,包谷糊汤就不敢恭维了,也许因为吃得太多,一年三百多顿地吃,实在吃厌烦了。那东西有粘性,用筷子夹了吃,不成问题。普通的吃法是就着点酸菜,从碗的一个角落吃起,如蚕食般,将一碗糊汤吃得干干净净。稍讲究些的,给糊汤里下点洋芋、红薯以及白菜叶子之类的菜蔬,就好吃得多;而如果给糊汤里下点面条,无论白面或者杂面,就算过小年了。

包谷搅团和它的派生物-骨斗,则是包谷饭的一种粗粮细作。搅团做得好,烩了吃,倒还别具风味。

九.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镇远 传统夏令消暑品----果用瓜

传统夏令消暑品----果用瓜 镇远是黔东和湘西地区享有盛誉的果用瓜(西瓜、甜瓜、香瓜)的传统生产基地,年产量5000吨以上。镇远西瓜大小适中,皮薄、汁多,含糖量高;甜瓜大小如拳头,含糖丰富,清脆可口;香瓜呈椭园形,皮薄,馨香诱人。均为消暑佳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镇远县)
汶川特产前十名排行榜汶川十大特产排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