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樟木镇特产有哪些 贵港特产有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1-01 18:11:07

一. 广西 贵港 平南县 平南葛薯

平南县葛薯种植以思旺、官成、介思、大新、大安较多,品种以番禺种、顺德沙葛种。种植面积1.2万亩,产量2.5万吨,思旺镇成为远近闻名的葛薯生产加工基地,思旺镇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环境,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种植,其中思旺葛薯久就享誉盛名,“思薯一号”品种品位较高,口感较好,各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厚爱,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全镇形成了“基地+公司+农户”的新型经济。全镇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80多家。

二. 广西 贵港 港南区 血鳝

曲口镇的血鳝( 琼山)

血鳝与鳝同类,当然就有鳝鱼的特质:传统医学认为,鳝为温补强壮剂,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固脱、温阳益脾、强精止血、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功效,适用内痔出血、气虚脱肛、产后瘦弱、妇女劳伤、子宫脱垂、肾虚腰痛、四肢无力、风湿麻痹、口眼歪斜等症。《滇南本草》中载:蟮鱼添精益髓,壮筋骨。《随息居饮食谱》:鳝鱼甘热,补虚助力,善去风寒湿痹,通血脉,利筋骨。《本草纲目》中记载:“鳝鱼味甘大温无毒,主治补中益血、补虚损、妇女产后恶露淋沥,血气不调,赢瘦,止血,除腹中冷气,肠鸣又湿痹气。”

三. 广西 贵港 覃塘区 覃塘莲藕

覃塘莲藕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覃塘莲藕是广西贵港覃塘区的。

覃塘莲藕是广西一个出名的特色美食,素有“藕中之王”的美誉,因其藕体鲜嫩、味道清香、口感粉酥而名扬区内外。清朝时成为了朝廷贡品。

关于覃塘莲藕,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古时候,贵县(今贵港)有一个望不尽边的池塘,塘中恶龙兴风作浪,乡民苦不堪言。农历六月六日这一天,荷花仙子下凡锄害,在池塘广种荷莲,成功将恶龙引出并制服。酣战之中,荷花仙子也受了重伤,鲜血滴入池塘之中。不久,池塘里的莲藕就变得浑身紫色。覃塘一带的乡民,至今还沿袭着用六蒸糕供奉荷花仙子的习俗。

在覃塘莲藕有多种吃法,如南乳爆炒,老火筒骨煲煮,或制作成藕粉调水成糊而食。

在当地人看来,能够引出莲藕的清香,又可感受莲藕粉绵的口感,还能保持丰富营养的吃法,当属老火莲藕骨头汤。因此,在覃塘镇上,每间饭店都有这样的习惯:在鲜藕上市季节,每天煲煮一锅老火莲藕骨头汤。汤头选用上等的新鲜猪筒骨和沙骨煲煮,莲藕也必选早上挖采的鲜藕,用煤火煲煮三四个小时。煮好之后,汤、藕俱佳。

而在贵港当地,覃塘大红莲藕粉也是是传统美食之一。据地方资料记载,覃塘大红藕粉的制作有上千年历史,在清末民初就美名远扬。制作藕粉,先把刚刚挖出的莲藕冲洗干净,把藕身晾干后,在特别的磨钵里磨成粉状。也可把藕节除去,置于打浆机或石臼中捣碎,再加清水用石磨磨成嫩浆,这样制浆效率高,但是质量不如手工操作的好。粉浆加工好后,要装入洁净的布袋中放到水缸内不断搓洗拍打,使淀粉从布眼渗出,直至滤出液体为清水止。淀粉在水中还要漂一天,等待沉淀下来,再把浮在水面的细藕渣撇掉。这样的过程要重复两三次,最后才把粉浆装入布袋内,吊起来把水分沥干。最后就是把藕粉团捏碎晒干。不论采用手工还是机器操作,有一个原则是必须坚持的:那就是白天能制作多少粉,就挖多少藕,莲藕要当天用完,绝不过夜。

覃塘大红藕粉新鲜时呈淡肉色,放置3~5个月后渐呈淡红色或赫红色,放置时间越长,色泽越深。食用时,将藕粉用冷开水调匀,再加适量的白糖,用滚沸的开水冲成糊状。这时,藕粉糊呈紫红色,晶莹透明,吃起来滑润细腻。覃塘大红藕粉不仅口味好,而且还具有补中养神、益气力抗衰老、固精气强筋骨等功效。在贵港民间,常用覃塘大红藕粉治疗痢疾,患红痢者用红糖煮食藕粉,患白痢者用白糖煮食。

覃塘莲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它的根根叶叶,花须果实,无不为宝,都可滋补入药。

用莲藕制成粉,能消食止泻,开胃清热,滋补养性,预防内出血,是妇孺童妪、体弱多病者上好的流质食品和滋补佳珍,在清咸丰年间,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了。

所在地域: 广西

申请人: 贵港市覃塘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覃塘莲藕保护范围位于广西东南部的覃塘区,包括覃塘镇、东龙镇、三里镇、黄练镇、石卡镇、五里镇、山北乡、樟木乡、蒙公乡、大岭乡等十个乡镇。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08°58′~109°18′,北纬22°48′~23°25′之间,东与港北区接壤,西与宾阳县、横县毗邻,南与港南区隔郁江相望,北与来宾市的武宣县、兴宾区交界。边境线总长217.6公里、东西宽31.2公里、南北长69.6公里。保护范围面积1.2万公顷。现年产量110000吨。

四. 广西 贵港 港南区 东津细米

东津细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东津细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南区东津镇素有“东津好细米”之称,米质晶莹,营养丰富,煮熟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口感柔软,丝甜,乃饭米佳品。用东津“细米”做成的米线口感滑腻,用其制成的米浆做出的肠粉,更是香嫩。解放前“东津细米”就远销东南亚和粤港澳等地。解放后该镇继承这个传统,大量种植“东津细米”,深受客户喜爱、享誉粤桂地区。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东津镇有一名牌产品就是“细米”,这个“细米”米质晶莹,煮熟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口感柔软,丝甜,乃饭米佳品,深受客户喜爱、享誉粤桂地区。

贵港市港南区自古盛产稻谷,优质谷是其传统产业,历史悠久。旧时代,陆路交通很不发达,东津镇得天独厚拥有一个古阜码头,港南区及兴业县近邻的乡镇大部分都送到东津集镇交易,尤其是优质米在东津交易十分活跃,产品远销粤港澳,东津细米因此成名,因其口感柔软,丝甜,乃饭米佳品,故“东津好细米"的美称逐渐远扬。港南区水稻年播种面积在50万亩以上,其中优质稻面积45万亩以上,年产优质稻谷20万吨,加上吸纳近邻县区优质稻加工,年产优质稻米超过20万吨。

东津细米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南区现辖行政区域

贵港市港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东津细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港南政函〔2012〕43号

贵港市港南区粮食行业协会标准:

GNLSXH01-2012《东津细米质量技术标准》

五.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六. 广西 贵港 港北区 浔江鱼

浔江水产资源丰富。浔江鱼与合浦珍珠、容县沙田柚齐名,并称为“广西三宝”。

鲥鱼是浔江鱼中最负盛名的。在浔江沿岸一带,人们多称之为“三来鱼”,取其每年农历三月必来之意。鱼肉中多细刺,但厨师切割得法,能烹调出独具特色的美妙佳肴。

银鱼,是浔江鱼中的佼佼者。又称“面条鱼”。银鱼长约二寸,唐代诗人杜甫曾有“二然二寸鱼”的佳句,银鱼可煎可炒,可作汤,味道鲜美。

鱼感鱼,是浔江水族一霸。古书上说:“池中有此,不能畜鱼。”鱼肉鲜美嫩滑。

七. 广西 贵港 桂平 麻垌荔枝

麻垌荔枝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麻垌荔枝得名于主产区麻垌镇。桂平市内最早种植荔枝的是麻垌镇,该镇种植历史悠久,麻垌镇何村何裕贵屋前的一棵荔枝树,种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400多年。麻垌镇的白石村就有四五百年树龄的老荔枝树5株。明朝王象晋新编著的《群芳谱》具体地将桂平麻垌南乔、西岸的黑叶荔作了记述,清代末年桂平县内诗人崔肇琳特地将他作的诗集取名为《扶荔轩诗存》。1995年,桂平市被命名为“中国荔枝之乡”,2012年,麻垌镇被命名为“广西麻垌荔枝之乡”。麻垌荔枝还曾作为国礼走出国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外交部曾指定采购麻垌荔枝作为国礼空运到朝鲜人民共和国,送给金日成主席亲口品尝。

产地:中国广西桂平麻垌镇我市南部地区麻垌等乡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的主要成分多为沙页岩风化物,微酸性至酸性,适合荔枝生长,历来都是我市荔枝主产地。品种以禾荔为主,果皮鲜红,肉厚核小,气味芬芳,清甜脆口,皮薄汁多。据测定,果肉含糖分多达30%,并含蛋白质、脂肪、磷、铁和多种维生素,为珍贵的滋补品。鲜食或制成糖水罐头,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之功能。荔枝干肉呈腊黄色,清甜,为产妇及老弱补品。 1980年以后,麻垌荔枝发展速度加快,主产区麻垌镇丰年产量超600万公斤。现桂平已成为广西最大的荔枝商品生产基地之一,产品畅销区内外和港澳以及东南亚等地 ( 桂平)

麻垌荔枝因产于桂平市麻垌镇而得名。该地区具有微酸性、酸性土壤条件,特别适合荔枝生长。品种众多,早、中、晚熟具备;特早熟的有三月红;中早熟的有黑叶荔、丁香荔、水荔、糯米糍、桂叶等;迟熟的有禾荔。其中禾荔是主栽品种,占总面积90%以上。麻垌荔枝果皮鲜红、肉厚核小、气味芬芳、清甜脆口、皮薄汁多,不论是鲜果、罐头、干果均属珍贵滋补品,老少皆宜,对补脑健身、开胃益脾有特效。桂平被国务院授予“中国荔枝之乡”的光荣称号。

我市南部地区麻垌等乡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的主要成分多为沙页岩风化物,微酸性至酸性,适合荔枝生长,历来都是我市荔枝主产地。品种以禾荔为主,果皮鲜红,肉厚核小,气味芬芳,清甜脆口,皮薄汁多。据测定,果肉含糖分多达30%,并含蛋白质、脂肪、磷、铁和多种维生素,为珍贵的滋补品。鲜食或制成糖水罐头,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之功能。荔枝干肉呈腊黄色,清甜,为产妇及老弱补品。

1980年以后,麻垌荔枝发展速度加快,主产区麻垌镇丰年产量超600万公斤。现桂平已成为广西最大的荔枝商品生产基地之一,产品畅销区内外和港澳以及东南亚等地。

桂平麻垌荔枝,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麻垌荔枝,肉质厚脆,清甜多汁,皮薄鲜红,核小,可食部分达73——75%,单果重16——18克,每百克鲜荔枝肉含维生素30毫克,含磷34毫克,含钙6毫克,含可溶性固物17——19%。此外,还含有少量蛋白质、脂肪、铁等,中国古代名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荔枝可止渴,益颜色,通神益智、治瘰疠,瘤赘。”“常食荔枝能补脑健身,开胃益脾……为产妇及老弱的补品”。荔枝果肉还可治颈淋巴结核,果核可制收敛止痛药,能治胃病、肠疝痛、睪丸炎肿痛等;也可用干茶叶吸收荔枝汁晒干制成荔枝茶,味道香甜;还可以酿制荔枝酒。荔枝干,能益气补血,是老弱、妇科补品。荔枝商品率高,除鲜吃外,还工荔枝罐头和荔枝干,商品率达98%。

桂平麻垌荔枝栽培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多年。《三国•黄埔》一文记载,东汉初年“武帝破南越起扶荔宫”,此后,荔枝便成为南越各地方官上贡的珍品,其中广西桂平麻垌就是荔枝贡品的重要来源地之一。宋代诗人苏东坡在《荔枝叹》中描述了远在西汉和帝永元年间(公元39 —104年)便有“永元荔枝来交州”之事 ,苏轼为反映西汉统治者不惜一切代价得到“尤物”,而要庶民以最快速度将交州(即是桂平麻垌)荔枝取道湘西穿秦岭运抵第安,特以诗云:“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堆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籍,知是荔枝龙眼来。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彩,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明朝王象晋新编著的《群芳谱》也具体地将桂平麻垌南乔、西岸的黑叶荔作了记述。清代末年桂平县内诗人崔肇琳特地将他作的诗集取名为《扶荔轩诗存》。1976年、1978年在贵县罗泊湾发掘的汉墓中,均有麻垌禾荔型的荔枝干果殉葬,便是一个证明。如今,麻垌镇的白石村就有四五百年树龄的老荔枝树5株。其中该村9队的蒋业新户就有3株老荔枝树,覆盖面积达1.2亩,高产年份产果达5500公斤,折合亩产4583公斤,平均株产达1833公斤。何村何裕贵屋前的一棵荔枝树,种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400余年,已换了十四代主人了,仍然生机旺盛。此老树高8.75米、冠幅15.4米,南北宽15米,主干直径2.7米,至今每年产果在千斤以上,人称“荔枝王”。

桂平麻垌荔枝产量约占桂平市荔枝产量的一半。栽种面积达12万亩,总产3-5万吨。

地域范围

麻垌荔枝保护范围位于广西壮族治区东南部,海拔33.3-1313.6米。北回归线横贯市的中部,属南亚热带地区。市境地势是南、北高,中部多属平原、台地和小丘陵,南北两端为中低山地。东邻平南县,南与玉林市的容县、北流市、玉州区、兴业县接壤,西连贵港市港北区,北交来宾市的武宣县、金秀县。边界线总长375公里,东西宽69公里,南北长104公里。麻垌荔枝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麻垌镇、油麻镇、社坡镇、罗播乡、木根镇、西山镇、蒙圩镇、石龙镇、厚禄乡、白沙镇、南木镇、金田镇、垌心乡、紫荆镇、江口镇、木乐镇、木圭镇、石咀镇、马皮乡、寻旺乡、罗秀镇、中沙镇、大洋镇、社步镇、下湾镇、大湾镇等26个乡镇及其所管辖的414个行政村和1个国有林场。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09°41′55″-110°22′48″,北纬22°52′02″-23°48′04″之间。区域生长面积1.8万公顷,产量6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麻垌荔枝主要有禾荔、桂味二个品种,其中, 禾荔:果中等大,平均单果重21.0g,果实纵径3.05-3.45cm,横径3.22-3.49cm,圆球形,果肩平,果顶浑圆,果形整齐;果皮暗红色,厚而韧,平均皮厚1.15mm;龟裂片平坦,排列不规则,裂片峰缺,裂纹浅阔,缝合线明显,呈深红色;果肉白蜡色,厚0.90-1.35cm,肉质软滑多汁,味甜,可食率75.2%,焦核率32%,品质中上;种子多数饱满,深褐色,中等大。 桂味:果中等大,平均单果重17.5g,果实纵径2.90-3.41cm,横径2.88-3.37cm,圆球形,果肩平,果顶浑圆;果皮浅红色,薄而脆,平均皮厚1.05mm,龟裂片锥尖状,突起,裂片峰锐尖刺手,裂纹明显,深窄,凹陷;果肉乳白色,厚0.88-1.18cm,肉质极爽脆细嫩,清甜多汁,有桂花香气,可食率78.3%,焦核率78%,品质极优;种红褐色,有光泽。 (2)内在品质指标:麻垌荔枝主要含量指标值有:总酸含量≤2.75g/kg、折光度糖分≥19.6%、可溶性固形物≥19.6brix。 (3)安全要求:麻垌荔枝产地选择严格按照NY5023-2002《无公害食品热带水果产地环境条件》进行,种植过程执行NY/T5174-2002《无公害农产品荔枝生产技术规程》,实行无公害化、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对照行业标准,进行无公害生产认证,安全卫生条件符合NY5173-2005《无公害食品荔枝、龙眼、红毛丹》标准。 (4)包装:采用牢固、洁净、无毒、无异味的纸箱、竹篓或泡沫箱作为包装材料,包装材料符合GB/T5737的规定。 (5)贮存:鲜果的贮存地应阴凉通风、防晒、防雨、无毒、无异味、无污染源。严禁烈日曝晒或雨淋,不得与有毒有害、腐败变质、有异味的物品同仓库存放。 (6)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无毒、无异味、无污染,并应有防晒、防雨设施。不得与有毒有害、有不良气味的物品同批运输。

八. 广西 贵港 桂平 罗播手抓鸭

太平天国著名将领东王杨秀清自幼父母双亡,其母健在时,有一次带着年幼的杨秀清回外婆家,晚饭时分,外婆端着热腾腾的一碟鸭肉上桌。外婆就用手抓了一个鸭腿给又饿又馋的杨秀清,杨秀清吃后感觉十分美味。后来杨秀清时常回忆这件事,就让随军大厨按着回忆的味道研制出了这道菜。取名外婆手抓鸭,杨秀清战败后,军中大厨回归故里罗播乡,将此厨艺发扬光大,外婆手抓鸭又被称为罗播手抓鸭。

罗播手抓鸭以青头水鸭为主料配合佐料味水慢火浸熟。有健脾化湿,下气补中利胸隔,安肠胃,用于消化不良,久痢,咳嗽,夜盲菜症防治呼吸道感染、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功效。

九. 广西 贵港 平南县 贵港藕粉

贵港藕粉

十. 广西 贵港 桂平 麻垌蜂蜜

荔枝之乡麻垌,同时以盛产蜂蜜驰名于世。所产荔枝蜜,属蜂蜜中之上品。色泽淡黄,味道纯正,具有浓郁的荔枝香味。

据科学分析,荔枝蜜含有大量葡萄糖和果糖,少量的蔗糖、蛋白质、矿物质、有机酸、酶、芳香物质和维生素等,易于为人体吸收,因此有人称之为“长生不老糖”。中医用作补中、润燥,主治便秘、咳嗽等症,并有解毒、调和诸药的功能。

每年阳历4月荔枝开花时节,麻垌镇各村的蜂农便忙碌起来,外地蜂农也纷至沓来。道路两旁蜂箱密布,每隔四五十步即有蜂群,每群百数十箱不等。全镇年产荔枝蜜10多万公斤,1986年最高达15万公斤。产品远销广东、湖南、江西和港澳等地,部分出口日本和东南亚各国。

贵港特产必买清单大全贵港十大特产排行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