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当地特产去哪里买最好 宁波十大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1-03 06:46:58

一. 浙江省 宁波 北仑区 宁波土鸡汤

土鸡汤

宁波乡间的土鸡汤是非常可口的,由于鸡都是散养的,肉质非常好,鲜嫩幼滑,而炖出来的鸡汤更是金黄鲜香,无比诱人。

二.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夹沙糕

夹沙糕:就是用大米磨成粉做成。被评为象山十大特色小吃之一。

夹沙糕为象山、宁海以及台州沿海地区的一种传统糕点,是当地饮食文化的代表。以上等糯米 白糖 黄糖为主料辅以陈皮粉 苔条 水果精制而成,表面有"发" "福" "寿"等汉字以示吉祥,其口感 润糯可口 厚实恬静 食有余香,在当地也被大小饭店、酒店、排挡作为酒后主食食用。

三.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蜜蜂

产品名称:蜜蜂

产品产地:浙江宁波慈溪

产品成分:蜂蜜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其它成分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酵素、芳香物、色素、激素、有机酸、酶类和生物活性物质等。

产品功效:蜂蜜具有抑制和杀灭细菌的作用。引起人类疾病的没有形成芽孢细菌不能在蜂蜜里生存。蜂蜜对肝炎、胃病、心脏病、高血压、肾炎、贫血、便秘、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褥疮性溃疡有一定的疗效,将蜂蜜涂抹于烫伤皮肤处,可减轻疼痛,并有助于伤口愈合。

产品简介:慈溪现代养蜂业的发达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慈溪从外地引入了意大利蜂,并开始采用活框蜂箱养蜂。至1967年,慈溪已有蜂1.5万群。进入80年代后,慈溪的养蜂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1987年,全市的养蜂户达到3580户,从业人员1万余人,养蜂近20万群,蜂产品产值达6000万元。其中建塘牛角尖村为全国闻名的“养蜂村”,全村养蜂7700群,产值150万元,超过农业生产总值1.3倍。蜜蜂的饲养方法以大转地饲养为主,所谓大转地饲养,是指流动于全国各地,追花夺蜜的放蜂法,它可广泛利用全国各地的蜜源,生产周期较长,产量较高。慈溪农民为夺得蜂蜜生产的好收成,常常举家终年在外,风餐露宿,四海为家,足迹远至新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在外春繁、生产、越冬。蜜蜂的大量养殖,使得蜂蜜、皇浆、蜂蜡、花粉等蜂产品产量逐年提高,慈溪年产蜂蜜1万多吨,皇浆100多吨。为就地消化蜂蜜资源,慈溪还创办了蜂蜜加工企业,制成的皇浆蜜、花粉蜜、皇浆酒、“中国蜂宝”等销往上海、杭州等地和东南亚国家。1980--1991年,慈溪蜂业产值已连续11年位居全国之冠,国家农业部把慈溪定点为全国优质蜂产品基地。

产品历史:我国人工养蜂开始很早,晋皇甫谧《高士传》载,东汉延熹年间(158--167),有个叫姜岐的隐士,汉阳太守桥玄邀他去做官,他不从,伪托生病。后来,姜岐母亲病死,他干脆把田产让给了兄弟姜岑,自己隐居深山,以养猪和养蜂为生。好多人跑来向他请教养蜂的技术,一时间经营养蜂者竟多达300余人,可见,养蜂在汉代已很发达。养蜂是慈溪农民的传统副业。清康熙《余姚县志》中记载道:“蚕、蜂二者,民利存焉。”

四.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金弹

金桔如荔枝大小,圆而色黄,甜而微酸,清香四溢,堪称水果佳品,以北仑柴桥一带所产为最佳。金桔有金弹、罗纹、金枣、金豆等多个品种,其中尤以金弹为桔中之冠,果大皮薄,肉嫩汁甘,鲜食为宜。金桔不仅食之鲜美,而且还具有生津、开胃、理气的功效,深受人们喜爱。

五. 浙江省 宁波 奉化 溪口白果

溪口白果是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市溪口镇的。溪口镇是宁波市最大的白果生产基地乡镇。全镇现有银杏园面积3500亩,以最著名的大佛手为主栽品种,因此溪口白果具有果大壳薄肉糯的优点,深受消费者的厚爱。

白果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其果叶具有美容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目前医用的天保宁等药物都以银杏提取液为主要原料。银杏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银杏被称为公孙树,说明其从栽种到收获需要近二十年的时间。溪口镇目前年产白果约10万公斤。其上市季节在国庆节前后。

六.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咸蛋

余姚咸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余姚咸蛋

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牟山镇、梁弄镇、河姆渡镇、鹿亭乡、黄家埠镇、小曹娥镇、三七市镇、陆埠镇、大岚镇、临山镇、丈亭镇、大隐镇、马渚镇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余姚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申报“余姚咸蛋”和“余姚皮蛋”原产地地理标志的批复》,余政发﹝2011﹞104号

宁波金銮禽蛋食品有限公司《余姚咸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宁金办﹝2012﹞05号

余姚咸蛋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及辅料要求。

1.鸭蛋:

(1)品种:带圈白翼梢羽的本地麻鸭。

(2)饲养要求:

①饲养环境:饲养场地位于余姚境内湖区,每100只鸭设置鸭滩和水围面积均不小于50㎡。水围水深大于1m。

②饲养管理:饲料由本地产酒糟、贝壳粉、玉米粉、面粉、鱼粉等自配料混合而成,日粮中不得添加任何人工色素。

③鸭子的饲养环境、饲养过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兽药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原料蛋要求:不超过7天的本地产新鲜鸭蛋。蛋壳清洁、打开后蛋黄凸起,有韧性、蛋白澄清透明、无杂质、无异味、蛋内无血块及其他异物组织。

2.辅料:

(1)加工用水:应选自余姚四明山区水源,水质应符合国家关于生活饮用水的标准规定。

(2)黄泥:应选自浙东四明山区的山黄泥,泥土无异味、无污染、无杂质、黏性好,干燥。

(3)食用盐:应符合国家关于食盐的标准规定。

二、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选蛋→配料→腌制→清洗→称重分级→真空包装→高温杀菌→冷却。

2.关键工艺:

(1)选蛋:通过旋转轻照、灯光1,剔除无毛孔、通透性差、沙壳蛋等不合格蛋。

(2)配料:

①腌制液制备:将食用盐和水按照一定配方混合搅拌均匀后,至浓度为28%至32%的盐水作为腌制液备用。

②料泥制备:将配制好的腌制液与山黄泥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料泥。

(3)腌制:

①盐水腌制:将挑选完后的新鲜鸭蛋逐层放入腌制液中腌制,当温度≥28℃时,腌制时间为25至30天;当温度20℃至28℃时,腌制时间为35至40天;当温度10℃至20℃时,腌制时间为60至70天;当温度≤10℃时,腌制时间为80天以上。

②料泥腌制:将新鲜鸭蛋均匀粘满料泥,表面撒一层草木灰或稻壳等进行腌制,腌制过程时间约同盐水腌制。

(4)清洗:清洁蛋壳表面,晾干。

(5)高温杀菌:咸蛋真空包装后进行高温灭菌,灭菌中心温度120℃至126℃,时间20至30分钟。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形态:剥壳后蛋白完整、不粘壳,蛋白无“蜂窝状”现象,蛋黄较结实,蛋黄与蛋白间具有一层灰黑色膜。

(2)色泽:蛋白清白,蛋黄红润或黄润。

(3)香气滋味:有余姚咸蛋特有的香气,咸淡适中,香味浓郁,蛋黄松沙可口,蛋白细腻、无异味。

2.理化指标:食盐(以氯化钠计)2%至6%;水分60%至68%;脂肪≥12%;挥发性盐基氮≤10mg/100g,铁≥3?g/100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七. 浙江省 宁波 北仑区 宁波金柑

宁波金柑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柑是北仑区的传统名果,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北仑金柑栽培历史已有400多年,明嘉靖《浙江通志》(1522-1566年)中即有:“宁波金豆桔形似豆,味甘香胜于大桔”的记载。以后,因不断遭受天灾-,桔农为生活所迫,柑园砍伐殆尽,到新中国成立前仅有1600亩。新中国成立后,金柑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88年,金柑种植面积达1.1万亩,产量达6100吨,占全国的1/3。

金柑果实呈长圆形,果皮光滑,成熟的色泽金黄,十分艳丽。鲜食,香甜可口,且有开胃通气,止渴解醒,化痰镇咳,辟臭润肺之功效。同时,金柑可加工制成糖水金柑,金桔饼和果汁、果酒、可乐等饮料。北仑金柑在国内外评奖中曾多次得奖,宁波“糖水金柑”在法国曾获国际“金桂叶”奖;1993年在泰国农博会上北仑金柑被评为金奖;在1991年全省柑桔品评会上评为一等奖;北仑蜜饯厂生产的“福寿山”牌金柑饼曾获省优质农产品称号;“北仑山金柑”获2001年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金柑鲜果及其加工品远销港、澳、台、欧、美、日、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上世纪90年代初、北仑区的金柑生产进行了品种结构的调整,由原来以糖分含量高,宜鲜食,不耐加工贮藏的金柑为主,调整为大量发展糖分含量低,酸度足适合加工、风味符合出口需要的牛奶金柑。目前,北仑金柑中,牛奶金柑已占到40%,牛奶金柑主要供应潮、汕两地的客商。为了保护金柑这一传统资源,北仑区已为北仑金柑注册了“北仑山”牌商标,争取不久的将来,让北仑的山山水水都挂满一颗颗金灿灿的金柑。金柑之乡,竭诚欢迎国内外友人前来以柑会友,投资兴业。

八.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榨菜

余姚榨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余姚榨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余姚榨菜,浙江省余姚市。余姚市是我国著名的榨菜生产加工基地,是全国最大的榨菜生产加工基地,是农业部命名的“全国榨菜之乡”。榨菜是余姚市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一个产业,全市截止2009年有榨菜基地面积12万亩,年产鲜榨菜头10亿斤以上,加工产值12亿元,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60%,并出口10余个国家和地区。

产品特点

余姚榨菜菜色微黄,具有质地嫩、脆的特点。

主要产地

种植地主要集中于姚北濒杭州湾的泗门、临山、小曹娥、黄家埠等乡镇。

种植情况

余姚榨菜种植连片集中,加工初具规模,市场覆盖全国。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菜农超过10万人,年产鲜头达到10亿斤。余姚市有榨菜加工企业120余家,年加工产值达到10亿元。营销网络遍布全国,产品远销海外。

产业发展

余姚榨菜生产起源于六十年代初,从姚北棉区开始,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六十年代开始试种,七十年代逐步推广,八十年代广为普及,九十年代迅猛发展,已成为余姚市农业的主导产品之一。 各榨菜加工企业加大技改投入,致力于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强管理,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使余姚榨菜倍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并涌现出了一批名优品牌。通过几年的努力,余姚榨菜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拥有1000万元以上资产,符合现代食品加工企业要求的企业达到10家,有20家企业增添了对提高产品质量有关键作用的高温杀菌设备,4家企业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以上,这些骨干龙头企业对提高余姚榨菜的整体档次和知名度以及市场占有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姚北榨菜与四川榨菜不同的是:四川榨菜春种秋收,余姚则是秋种春收;四川榨菜种在山坡地上,余姚榨菜种在沿海平原松软的沃土里。由于土壤肥沃,雨量充沛,生长期间越冬经霜,加上菜农的精耕细作,因此,姚产榨菜圆头大,特别鲜嫩,口感爽脆,市场占有率高,效益也好,由此带动榨菜种植业迅猛发展。经过近四十年,截止2008年11月,种植面积已超过10万亩,年产鲜头10亿斤,菜农队伍超过15万人。小包装榨菜,非常适合旅游者携带,品尝十分方便,当然也是居家食用的佳肴。[2]

九.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慈溪海盐

“起床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精炼简洁的民谣,道出了这些看起来平常,其实关系到民生国计大事的日常生活用品的重要性。盐是其中之一。我国的盐业历史悠久,盐的产地辽阔,产量丰富。海盐是盐的主要来源。所谓海盐是通过煎煮或晒干海水而得。我国沿海地区产海盐,古文献中早有记载。慈溪是浙江省最重要的海盐生产区,其盐业生产历史已有1300余年。慈溪海盐产量长期位居全浙之冠,主要产地庵东素有“浙江盐都”之美誉

慈溪盐场位于杭州湾南岸,始于唐代,至宋代已具一定规模。宋庆历七年(1047),慈溪沿海人民修筑了第一条拦海大坝即大古塘,盐场移至大古塘以北。据有关史料记载,宋代慈溪自东至西已建有龙头、鸣鹤、石堰三盐场,其中石堰、鸣鹤两场的盐产量占钱塘江口南岸7个主要盐场产量的64%,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在盐的质量方面,这两场所产的盐都是名列榜首。《宋史.食货志下四》中说:“石堰以东近海水咸,故虽用竹盘面盐色尤白。”以后,随着钱塘江口门的移动和杭州湾海岸的淤涨,许多盐场先后废止。13世纪后,三北半岛的北淤速度加快,石堰、鸣鹤两个盐场的实际作业区也不断向北推移,最后形成了庵东盐场

慈溪各盐场的制盐方法经历了煎熬、板晒、滩晒三个阶段。宋代至清咸丰年间全部采用刮土淋卤火力煎盐的制法。咸丰二年(1852),板晒制盐法兴起,煎盐渐减。盐板是晒盐的主要器具,以杉木制成,四周用木框围拢,以便贮卤,板面平滑,合缝之处嵌以油灰,以防止渗漏。1938年,庵东盐场的盐板数量高达67万块,原盐年产量10万吨以上,占浙江省原盐总产量的40%,确立了其全浙第一大盐场的地位

盐板晒盐虽然比原始的煮盐法前进了一大步,但盐业工厂的劳动强度仍很大。新中国成立后,制盐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1953年,庵东盐场的部分产区开始滩晒试验,建立了滩晒试验场两处。进入60年代后,滩晒制盐开始推广,盐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到1967年,庵东盐场夺得原盐高产丰收,年产盐23万吨,为历史最高年产量

庵东盐场出产的盐在历史上除供应浙江省所用以外,还供应江苏、上海、皖南、赣东等地,“浙江盐都”美名远扬,成为慈溪人民的骄傲

近年来,由于海水淡化等原因,庵东盐场的部分盐田开始废盐改农或挖塘养鱼,原盐产量逐年减少。最近,有关部门开始着手研究在新涨海涂地上开辟盐田以重振浙江盐都的雄风。( 慈溪)

十. 浙江省 宁波 宁海 熏鱼

【原料】青鱼中段约一斤,姜、葱少许酱油、酒、糖、生抽适量。

【制作过程】鱼从脊纵分,每隔鱼骨节切成小块用酱油、酒腌制两小时,沥干水。烧热油,将鱼逐块放入,炸至两边金黄,酥脆,捞出。(炸时不宜经常翻动,以免弄碎鱼块。)倾出多余的油,爆香葱、姜,加少许水,下生抽、糖、酱油适量,滚至汁浓。把炸好的鱼块放入调好的浓汁中,拌炒片刻,便可盛盘

【特点】鲜美香甜。

做法二

主料:鲳鱼 500g ;葱花 1大匙;姜 3片

调料:油 适量;酒 3大匙;酱油 3大匙;糖1大匙 ;五香粉 1小匙;茴香 1个

做法:

1)鲳鱼切成块状,用纸巾擦干水。

2)小锅中加入调料、姜片和水(约1—2倍),煮开后加入葱花稍煮,熄火。

3)将1)的鱼块放入中温油锅中炸熟(稍透一些较好),捞出后立即放入煮开后的2)中,浸几分钟捞出。

注:另一种做法是将鱼块先用腌料(姜、葱、酒、酱油)浸1小时,炸熟后再用煮开的汤汁浸一下。

宁波特产排名前十名去哪买宁波特产哪里买最正宗最便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