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有什么土特产好吃 承德的土特产什么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1-11 04:39:55

一. 河北省 承德 围场 北山大扁杏

产于河北围场。7月上中旬结果。成熟后采摘,去其果肉,剥掉硬质核皮,取出杏仁,经干燥筛选,即为成品。其外形似心脏,扁而薄。仁外有一层浅黄褐色的仁皮色裹,皮纹较深。口感发脆,味甘甜,嚼有清香,只供食用,不宜入药。此杏仁富含粗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微量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除用于制作糕点,亦或炒熟食用。或加工成杏仁粉、酱、霜、露、茶、糖和罐头等。

二. 河北省 承德 宽城 满族旗鞋

满族妇女讲究穿木底鞋,这也是满族先民有“削木为履”习俗的反映。至清初已发展成为高跟木底的女鞋,尤其满族贵族妇女,穿的更为普遍。满族妇女不尚裹脚,多为天足,通常穿着宽大的旗鞋,这种绣花的旗鞋,浅帮、短脸、尖口,史称“高底鞋”,又称作“寸子鞋”,其鞋极有特色。鞋底用木制作,其木底高度一般为一至二寸,鞋脸尖端突出上翅,其形状似船底,又称“船底鞋”。后来增高到三四寸,最高的甚至达到五寸左右,长度约占全鞋的二分之一。鞋底上下宽中间细,或上宽下窄呈梯形,鞋底的中部以木料为垫。木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装有前平后圆的马蹄形木底,踏地时印痕若马蹄,故称“马蹄底”,另一种是上宽下窄,形似花盆状,因此得名“花盆底”,两种都属于高底鞋。这两种鞋是满族妇女盛装的服饰,多在庆典祭祀时穿用。穿着这种旗鞋者,大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青年妇女。妇女盛饰时,穿着这种形似小船的木底高桩鞋,走起路来,袅袅婷婷,轻盈娴雅。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的第三十回“新娘子悄惊鼠窃魂憨老翁醉索鱼鳞瓦”里说,穿这种鞋走起来“大是扬着个脸儿,振着个胸脯儿,挺着个腰板走”,走起来还“吉噔咯噔”,有着清脆的响动。由此,满族妇女的那种矫健举止呼之欲出,直到今天,我还经常可以在舞台或影视片中领略到她们当年的风采。在鞋的装饰上有很多讲究,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的另一处这样描写道:“只见他来到外问儿,在他那随身包袄里拿出个小红包儿来,……金、玉姊妹接过来一看,只见一盘儿里托着是一双大红缎子平金钉花线儿A字锦地扣‘百蝠流云’三寸半底儿的满帮着旗装双脸儿鞋,合一双鱼白标布袜子……”。旗鞋的鞋面多用彩色绸缎制成,上施五彩刺绣,也有镶饰各种珠宝者,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底腰身部分也常用刺绣或芽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鞋底木跟用白布包裹,鞋底一般抹有白粉,俗谓”粉底”。这种鞋的高木底非常结实,往往鞋面已破了,即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穿上这种鞋子,配上旗袍,更显身材修长,婀娜多姿,别有一番风韵。但穿这种鞋走路颇为不易,需要经过特别的训练方可。

关于这种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满族妇女喜欢遮脚面的长旗袍,为了行走方便,使旗袍的下摆既不拖地,又能遮盖双脚,她们便在鞋下安上了高高的木跟底。第二种说法认为,满族妇女穿高底鞋是为了增其身高,同时,穿高底鞋走路步履必然不会太长,莲花碎步能体现出女人婀娜的体态、优美的身姿。第三种说法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了防止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作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第四种说法是,鞋面上有美丽的绣花图案,为了防止雨雪污泥弄脏鞋面,便把鞋底垫高。另外还有一种传说,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权子,终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报仇雪恨、发展壮大的目的,人们为了不忘记那些苦难的、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越改越精致美观,成了后来这种样子。但是,若追究这种高底旗鞋的历史却并不久远,大约是在满族人关前后始兴起来的,这一点通过《满文老档》的记录可以了解到。《满文老档》的记载所涉及的尽是各种面料做的靴子,而不是那种高底鞋,说明当时的妇女仍是骑马。只有在女子渐渐不再骑马的时候,才可能兴起这种对行走自由有很大限制作用的高底鞋。

中年妇女则随着年龄的增长,鞋底的高度也逐渐下降,直至老年其鞋也以平木为底。一般劳动妇女也穿平底鞋。老年妇女和劳动妇女所穿的平底绣花鞋,亦称“网云子鞋”,俗称“平底鞋”或“厚底鞋”,这种鞋是满族妇女的坤鞋。其鞋底的厚度为八分、一寸、一寸半、二寸不等,鞋底的长短与脚大体相等,其前端着地处稍削,形成前锐后圆,以便于行走。鞋面的材料一般是用布或缎,色泽不一。鞋帮、鞋面上皆绣花卉图案,镶彩色或串珠,鞋前脸多绣“云头”,也属家常便鞋。满族的女鞋,表面都有绣花,而袜子多为布质,冬絮薄棉夏为单,袜勒到小腿,袜底也纳有花纹,有的还用各种锦缎镶了边。

三. 河北省 承德 兴隆 咸菜扣肉

咸菜扣肉

材料:五花肉、咸菜

做法:五花肉切15cm左右的大块后焯水,咸菜洗干净后稍微切一下,然后和肉一起放锅中红烧

到4,5成熟捞出用大盘子把五花肉压平(方便切片),最好放冰箱冷冻一下这样会很好切片。

肉切薄片一张一张叠好大概一只碗12片左右,肉片排入碗底放入咸菜倒入汤汁放上零碎的肉,封上保鲜膜,入蒸箱蒸2-3小时即可。

四. 河北省 承德 宽城 宽城蚕茧

宽城蚕茧

宽城是全国重点生产蚕茧县之一,年生产蚕茧约300吨,其中春蚕茧200吨,秋蚕茧100吨,创产值约300万元。

五. 河北省 承德 丰宁 金莲花

金莲花

六. 河北省 承德 丰宁 苦菜

苦菜

七. 河北省 承德 宽城 米奥渴

是露露集团实施名牌战略,隆重推出的系列果汁奶饮料。它含有果汗的奶饮料,用优质奶配以纯正的果汁,天然的蜂蜜,一级白砂糖和地下深层纯净水精制而成。它含有丰富的人体易吸收的钙、磷、铁及各种维生素和丰富的蛋白质,营养成份易于消化吸收。它绝无防腐剂和色素,且常温、冰镇及加水饮用均可。它具有养胃润肠、养颜润肤之功效。( 承德)

八. 河北省 承德 滦平县 滦平玉米

滦平玉米是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的。

滦平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全年平均气温7.6°C,是玉米、水稻、大豆、高粱、谷子等农作物主要产区,以生产优质玉米著称,是玉米出口基地县之一。

九. 河北省 承德 承德县 承德山菜

在承德地区的众多野生山菜中,有一种蕨菜,素称“山菜之王”,享誉国内外市场。每年端午节前后,村民们有采摘蕨菜的习俗。

蕨菜,又名如意菜,性喜湿润而又冷凉的气候。一般生长在海拔1,500——2,500米的高山阴冷地区。承德地区的围场、丰宁等县地处塞外的高山区,气候较寒冷,很适合蕨菜的生长。这种野生山菜生长较快,最高可达1米,而其采收期较短,一般从萌动出土3—5天即可采收。每年农历五月上旬,正是采集蕨菜的理想期。可采三茬,在20天左右即可采完。这一期间的蔬菜,叶小花淡,茎梗肉质细嫩、软脆,营养价值高。如果在此期间不及时采收,时间一长,就会失去食用价值。

在围场满族蒙族自治县民间,有人把蕨菜叫“长寿菜”。原来,这里流传着一个故事。相传,唐代乾隆皇帝有一年带领文官武将、随从、侍卫和射手们,出京师,经承德,到木兰围场行围狩猎时,走得饥饿难当。乾隆命几个侍卫去附近找食粮,而当地黎民贫困不堪,无法提供粮食。这时,有一个老农采来一筐鲜蕨菜,献给皇帝,乾隆一见,顿时大怒道:“朕要食粮,你为什么让朕吃草?”说着,欲令随从将他杀了。可老农不敢说这是蕨菜,因为这个“蕨”字与“绝”字谐音,不吉样,便随口说道:“万岁爷不知,这是一种深山珍宝,名叫长寿菜。这种菜闻之清香扑鼻,食之嫩滑鲜美,入口润喉生津,下肚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如经常食用,目朗神明,颜面如玉,无疾长寿,乃是仙家所用之宝物。”乾隆皇帝听罢,龙颜大悦,即命御厨做成菜呈上。他一尝,果然别具风味。于是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从此之后,这长寿菜的名字便在当地民间流传开来。围场的蕨菜,经采收、加工、腋渍后,更具有色绿、鲜嫩、细软、味美的特点。加之食用也方便,因而在诸多的野生山菜中,被称为“山菜之王”。

近年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蕨菜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受到广泛欢迎,远销香港、日本、新加坡、美国、法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买到腌渍的蕨菜,经过脱水去盐后,可制作各种菜肴,饷宾待友,成为人们家宴中必备的美味。从70年代初期开始,在塞罕坝下的城子、孟奎、南山嘴、燕格柏等地开始进行鲜蕨菜加工,逐步扩展到80年代末期的百余个点加工蕨菜,商品量由50吨增加到400多吨。外地来旅游参观的人,都想购买一点蕨菜带走。

十. 河北省 承德 平泉市 平泉滑子菇

平泉滑子菇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平泉滑子菇,河北省平泉县,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平泉县燕山山脉末端,有丰富的适合食用菌生产所需林木蓄积,玉米芯及麦麸、稻壳、豆秸等农副产品充足;生产地处年均气温7.3摄氏度,昼夜温差大,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宜大力发展错季食用菌生产,是“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县”。滑子菇是平泉县食用菌当家品种,也是在全国已占有一席之地的品种,同时是中国滑子菇价格形成中心地区。滑子菇远销日本、韩国、加拿大、美国、西欧、东南亚等国家。

平泉县是河北省的东北门户,东与辽宁接壤,北与内蒙古毗邻,素有“京冀门楣,通衢辽蒙”之美誉。全县总面积3308平方公里,耕地72万亩,森林覆盖率52%,辖20个乡镇、334个行政村。平泉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通讯发达,使食用菌产业呈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该县背靠辽蒙,面向京津,为食用菌产品外销提供了良好的运输条件;全县有林地面积259万亩,林木蓄积量300万立方米,有最适合食用菌生产所需的刺槐林55万亩,年可产10万吨玉米芯及麦麸、稻壳、豆秸等农副产品,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裕的资源;平泉地处燕山山脉末端,年均气温7.3摄氏度,昼夜温差大,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宜大力发展错季食用菌生产。21世纪初,平泉县成为全国四大食用菌主产区之一,是中国北方较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地,被中国食用菌协会命名为“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县”,被国家确定为首批“园艺出口基地示范县”,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北食用菌之乡”。生产情况平泉县栽培食用菌始于20世纪末,到2009年全县拥有专业技术骨干550人,乡镇、村有技术骨干1100多人,科技示范户3000多户,形成了食用菌产业强有力的技术队伍。先后与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浙江庆元食用菌研究所,日本长野宫泽红菌研究所,日本千叶大学等多家科研单位、院校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为引进新技术、开发新品种奠定了发展基础;该县食用菌产品80%出口,市场覆盖日本、韩国、加拿大、美国、西欧、东南亚等国家,是国际最具竞争优势的产品。滑子菇是平泉县食用菌当家品种,也是在全国已占有一席之地的品 平泉县农民分拣滑子菇

种,同时是中国滑子菇价格形成中心地区。作为中国北方知名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地,平泉素有“中国食用菌之乡”的美誉。2012年,平泉是北方最大的优质香菇生产基地之一,同时年产优质滑子菇9万吨,生产总量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21世纪初,平泉县认真实施“质量立菌、科技兴菌、龙头强菌、市场活菌”战略,大力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2012年,滑子菇总产量达10万吨,占全中国总产量的25%。地理标志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河北省平泉县兴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单位申请对“平泉滑子菇”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和条件,2012年8月3日准予登记。

地域范围

平泉滑子菇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平泉县卧龙镇、平泉镇、杨树岭镇、台头山乡、松树台乡、榆树林子镇、茅兰沟乡、平房乡、黄土梁子镇、北五十家子镇、柳溪乡、七家岱乡、七沟镇、王土房乡、党坝镇、郭杖子乡、小寺沟镇、南五十家子镇、道虎沟乡19个乡镇291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位置位于东经118°21′至119°15′,北纬40°24′至40°40′,以平泉县域边界为准。保护面积62万亩,生产面积15000亩,年产量1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平泉滑子菇子实体组织致密、个体较大,菇形圆整、颜色黄白,粘液层薄、不易开伞;菇柄较长,少有鳞片,具有特殊的清香味。 2、内在品质:平泉滑子菇不仅适口性好,而且营养丰富。检测结果表明:与普通滑子菇比较,平泉滑子菇中的天门冬氨酸、亮氨酸、丙氨酸、氨基酸总量、蛋白质、维生素B2含量均明显高于普通滑子菇;苏氨酸、丝氨酸、脯氨酸、蛋氨酸、甘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脂肪、磷均高于普通滑子菇。 3、质量安全要求:3.1、切实搞好环境卫生,作好菇棚、袋面、工具、器具消毒。菇根、烂菇及废料要及时清除,并远离出菇场所。3.2、严防培养料带菌,必须做到灭菌彻底和无菌条件下接种,接种时必须在低温、无菌条件下进行。发菌时适温培养,最高不超过28℃,并加强通风。3.3、菌种使用具有旺盛生命力的适龄良种。凡退化种、老化种、杂菌污染种均应淘汰。3.4、培养料配制时,按比例添加麦麸、石膏等营养物,不宜过量。3.5、对污染的菌袋,采用分开管理措施。污染较轻的可采用石灰水局部注射处理,禁止使用农药;同时,加强菇棚温度、湿度及通风管理。对污染严重的菌袋。采用掩埋或发酵后生产草腐菌等方式处理。3.6、菇棚门窗安装防虫网,防止成虫飞入,杜绝虫源。菇棚内经常撒石灰粉,以灭菌杀虫。3.7、出菇以后使用生物制剂或采用黑光灯、黄板、防虫网、灭蝇灯等相结合的办法诱杀除虫。产品质量符合《NY5095-2006无公害食品食用菌》国家农业行业标准要求。

承德有哪些带走的特产小吃河北承德特产有什么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