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特产干豆米价格 贵州特产红米价格多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30 10:43:19

一. 贵州省 遵义 绥阳县 油莱

油莱

油莱属十字花科芸苔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是国内主要油料作物及蜜源作物之一。茎圆柱形,多分枝。叶互生。总状花序,花淡黄色。长角果,种子球形,有黑、黄、褐或紫红等色,千粒重一般2—5克,菜籽含油量35—48%,是南方的主要食用植物油。油莱喜温暖湿润,又较耐寒,对土壤的适应性强,肥沃壤土种植最好。国内目前栽培的油莱品种有甘蓝型(胜利油、黔油9号及秦2号杂交油莱等)、白菜型(白油莱、鄱阳油菜等)和芥菜型(竹桠油菜、马尾油菜)等三类。一般秋播夏收,北方也有春播品种种植,种子可榨油,供食用和工业用,油饼可作饲料或肥料。

菜籽油为半干性油,主要为芥酸、油酸和亚油酸的甘油脂,用作食用油、润滑油等。国内油菜品种资源的脂肪酸组成特点是:除有少量的饱和月旨肪酸外,95%以上均为不饱和脂肪酸,芥酸平均含量约占脂肪酸总量的一半。油酸和亚油酸容易被人体吸收,亚麻酸易引起油脂酸败,不利于油的贮藏,芥酸含量高,最适合工业用。

菜籽油在工业上的用途较广,芥酸含量45%以上菜油能增进橡胶的稳定性,防止老化和变形,皮革工业中用其鞣制皮革,可增加皮革的柔软性和韧性;毛纺工业的漂、洗、染等的化学剂,还可作清漆、油墨、肥皂、尼龙丝等的制作原料。也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随着工业的发展,菜籽油的用途必将更加广泛和重要。

榨油后的菜籽饼,含有粗蛋白约30—40%,氨基酸含量接近大豆,含粗脂肪10%左右,氮4.6—5.5%,磷2.5%,钾1.4%,是优质的饲料和肥料,还可作为提取蛋白质的原料。由于菜子饼中有硫葡萄糖甙,易引起牲畜中毒,用作饲料必须经过加热处理或酵处理,破坏其毒性之后才能作饲料。当前主要作肥料使用。

二.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染饭

染饭:在新发乡境内,有一种黄色的小花,一般开在清明前后。善于发掘的布依人祖先们,用这用淡黄色的小花泡出的汁水煮米饭食用,形成了自己一种独特的饮食习惯。这种花被布依人称为“染饭花”。

染饭的制作方法是:将染饭花采摘后洗净,用水浸泡后榨汁,将榨出的汁淘米(糯米)后煮熟即成。染出的饭颜色金黄,清香可口,特别是其中淡淡的花香与糯米的香味巧妙融合,入口回味无穷。现在,布依人也会在染饭花开的时节将其采摘后洗净晾干,在一年中的每一个想吃染饭的日子里拿出浸泡,制成染饭。一年四季均可吃到这种美味的食物。

三. 贵州省 铜仁 碧江区 白水贡米

白水贡米

铜仁市滑石乡位于铜仁市东北部,是贵州与湖南的接边乡,距离铜仁机场1.5公里,白水优质大米史称“白水贡米”,因其自明代嘉靖27年(1548年)起,每年上贡朝廷而得名,斐声海内外,米色洁白呈淡绿色,颗粒饱满,晶莹剔透,煮成饭后见之馋诞欲滴,食欲大振。食之清香四溢,松软可口。含有丰富的营养无素和维生素--硒、钙、镁、铁、钾、锌和维生素C、维生素E等壮筋养脏素,不需菜也可吃三大碗。

四. 贵州省 遵义 红花岗区 米皮

米皮

采用遵义本地产桂曹米,打浆后上屉蒸熟成薄皮,食用时切成条状,并拌以独有的辣椒酱、肉哨、蒜泥水、香葱等佐料,味道香辣可口!

五. 贵州省 黔西南州 晴隆县 贵州小腊肉

原料配方:五花肉坯100千克川盐6.4千克白糖800克硝200克酱油2千克

制作方法:1.先将五花肉切成条块,然后进行腌制。

2.腌制时,将盐炒热,晾凉后同硝拌均匀,然后在肉坯上搓盐,搓完盐后放入缸中腌3天,气温较低时要适当延长腌制时间,腌制的第二天要倒一次缸。捞出后用清水洗净,用酱油和糖再腌1~2天,用针或刀尖在肉块上穿眼,用麻绳结套拴扣,挂在竹竿上晾干,准备烘烤。

六. 贵州省 贵阳 云岩区 贵州芦笙

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采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芦笙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远在唐代时期,贵州少数民族人民就开始制作芦笙,并涌现了不少的优秀芦笙吹奏家。古代进京朝贡者,就曾带着芦笙到宫廷演奏过,得到朝廷官员的高度赞赏。

随着时代的变迁,芦笙的形状和演奏技巧,除保持了原有的风格外,有了新的改进。如今的芦笙有六管、十管及十二管的,其长度有二尺、五尺及一丈多的;芦笙的曲调,除保持原来的古朴、悠扬之外,曲调多变,节奏明快,特别是伴之深沉、雄浑的芒筒声,使芦笙的声响和音量加重,格外委婉动人。其跳和舞姿的变化更大,不但跳步踢腿刚健有力,而且舞姿潇洒自如,动作优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芦笙会规模宏大,少则几千人,多则几万人,十几万人。十里外,便能听到嗡嗡悠扬的芦笙吹奏的声音。

七. 贵州省 贵阳 云岩区 贵州布依地毯

布依族在贵州省分布广泛,是至今保留本民族传统习惯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特别是妇女制作蜡染、刺绣、编织、挑花的技艺保留至今并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为贵州独特的民族民间精湛技艺和强烈的民族艺术风格。安顺地毯厂生产的布依地毯,就是在这块民间艺术沃土上开出的新花。她融汇了民族民间优秀纹样,推陈出新,在继承基础上,加以发展,为中外人士喜爱并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图案有代表自由、幸福、长寿的“石榴、桃子”,有象征着快乐、美满的“蝴蝶、鱼和花”等。它选用优质羊毛精工织造而成,富有弹性,产品纹样清晰、活泼,有立体感,新颖别致。配色一般为白和蓝,使人感觉淡雅、明快、朴实和富有乡土气息。布依地毯现有九十道、一百二十道等品种。

八. 贵州省 铜仁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贵州白山羊

贵州白山羊原产于黔东北一鸟江中、下游的沿河、思南、务川等县,分布在贵州遵义、铜仁两地区的20余县,目前总数已超过100万只。

该羊,公、母羊均有角,颈部较圆.胸深,背宽平,体躯呈圆桶形,体长,四肢较矮。毛被以白色为主,其次为麻、黑、花色,毛被粗短。少数羊鼻、脸、耳部皮肤上有灰褐色斑点。

成年公羊体重32.8千克,成年母羊为30.8千克,肉质细嫩,肌肉间有脂肪分布,擅味轻。周岁揭羊平均活重 24.11千克,月同体重11.45千克,内脏脂肪重1.40千克,净肉重8.83千克,屠宰率53.30%,月同体净肉率 68.72%:

其性成熟早,公、母羔在5月龄时即可发情配种,但一般在7-8月龄才配种,常年发情,1年产2胎,从1-7胎 (4岁左右)产羔率逐渐上升,为124.27%-180%,品种平均产羔率273.6%,年繁殖存活率为243.19%。

九. 贵州省 贵阳 观山湖区 素粉

在盛产水稻的南方,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一道标志性的美味作为对米这种植物的敬意。就说甲天下的桂林,米粉的名头绝对不逊于她的风景。而广州的干炒牛河,早就被定为检验粤菜厨师是否合格的标杆。再看云南,一碗热腾腾的过桥米线还蕴藏着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不过,这些以米为原料的美食,均以肉为美。不像我们以素为美的贵阳,仅靠一勺红油辣椒表达对米制品最纯粹最原始的赞美。

蛋炒饭不放蛋,葱油饭不放葱的恶搞段子几乎每天都可以听到。可再胆大再喜欢恶搞的食客也不敢站在任何一家粉摊档口狂吼一声来碗素粉不放辣椒。辣椒对于黔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少人将对辣椒的依赖程度作为一个正宗贵阳人的评判标准。窃以为,这个标准应当修订为对素粉的依赖程度。

在即将到达贵阳的火车或飞机上辨别一个人是不是过客其实很简单,只要没有在车门或机舱开启的那刻嚷嚷着说要去吃一碗素粉,那他必定是这个城市的过客。对于一个贵阳人来说,没吃上一碗素粉,就相当于没到家。素粉,浓缩着每个贵阳人最深刻的故乡情结。

而对辣椒这种刺激性食物的偏爱,绝非仅仅局限于贵州地区,更不要说贵阳地区。对于一个传统的贵阳人来说,自小就生长在一个浸满着米浆发酵后产生的特殊气味中,对这种闻起来有点臭又有点酸,而吃起来又很软很香的米制品积累的情感根深蒂固,对此,就算是离得最近的安顺人和凯里人也无法理解。

早年贵阳传统的牛肉粉,一直采用酸粉作为原料,直到花溪牛肉粉的突然崛起,长久以来在城郊接合部边缘徘徊的蒸汽粉总算有了扬眉吐气之日。由于酸粉的制作工艺繁复从而产生的量低价高的问题,在物流严重不发达的那些个年月,在城中心之外,几乎难觅酸粉的身影。显然,蒸汽粉的普通性更符合外地食客的口味,这使得在牛肉粉这个市场,酸粉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强大的冲击。

不过对于仅靠辣椒调味的素粉而言,依然是酸粉的天下。

每一个贵阳人心中都有一张素粉地图。从城北到城南,从城郊到城中,从大街到巷子,从豪华旗舰店到路边小野摊,每个贵阳人都有自己偏好的店铺,每个贵阳人心中都有一个素粉的排名。要说到心中的第一,我相信每个贵阳人都会从自家的灶台说起。没有哪个老字号能超越自家的厨房,没有哪个大厨能赶上自家的女人。

至于红油辣椒,每个主妇都有自己的秘方。比如我的伟大的母亲,通常将花溪辣椒与遵义辣椒混合,以各50%的比例为原材料,综合花溪辣椒香味,突出遵义辣椒辣味十足的特点,加入适量的姜、蒜、盐,用石质的擂钵擂碎。而制作辣椒使用的菜油来自土法压制,打开油壶,整个厨房就被浓郁的菜油味占领。菜油下锅,即放入红皮花生米。一来油炸花生米是一碗素粉不可或缺的辅料;二来炸制花生的过程使得菜油综合了花生的香味。使用这样的油,加上小火慢熬,出锅时加入盐、花椒等调料,心情好的话再撒上一把芝麻。这般费尽心思和精力,制作出的红油辣椒的油色晶莹剔透,红润而富有光泽,香气四溢。对于如此迷人的红油辣椒,那些长期只知道老干妈只吃老干0外地食客根本无法想象。

而每个早晨抑或午夜,在一锅锅宽阔蒸腾的开水面前,一把把酸粉被一双双粗糙结茧的手扔入锅里,在刚漂浮于水面时放入些许绿豆芽,随即捞出放入碗内,加入适量味精和酱油以及事先准备好的葱花、泡菜、花生米。末尾,淋上一勺精心秘制的红油辣椒。这样的场景,在老店档口、在街头巷尾的流动摊点、在住家厨房比比皆是。

一碗素粉,代表着一个贵阳人一天生活的开始,也可能代表着一天生活的结束。套用一个俗不可耐的说法,没吃过素粉,真的可以说没到过贵阳。所以,我必须以一种谦卑的方式赞美素粉,这种不含任何动物纤维的美食,是我对贵阳这座城市最无法割舍的情愫,没有之一。(娄歆)

十.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龙爪肉丝

龙爪菜,即蕨菜,盛产于贵州各地。蕨菜又分为甜蕨与苦蕨;甜蕨较小,质味最佳;苦蕨较大,有苦味,次之。龙爪菜不宜在新鲜时食用,因其涩,不爽口。宜将用开水水过,再用冷水漂白晒干,即便贮存,其味亦佳。龙爪肉丝是黔菜特有的一种地方传统名菜,历时甚久。先将龙爪菜破成丝,切成二寸长,为主料。猪瘦肉洗净同样切成二寸长,稍粗于火柴梗的丝,肉丝放入盘中,加少许盐,水灾粉码和,将炒锅烧热放少许猪油将肉丝炒散,倒入漏勺滤油,锅内留油约五钱,再将贵阳花溪干辣椒加工成的糍粑辣椒少许,放入锅内炼制,再加上本地生产的豆鼓粑少许烩炒,再下肉丝与龙爪菜,兑上酱油、滋汁、香葱,一并炒转起锅即可。此菜有龙爪菜的脆香,色泽红亮,肉丝鲜嫩微带辣味,香气扑鼻,十分可口。是贵州人民最喜爱吃的地方菜肴之一。( 遵义)
贵州特产风味农家干豆贵州毕节特产小豆米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