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米是哪里的特产啊 哪里大黄米最糯最香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29 01:16:18

一. 广东省 汕尾 陆丰市 陆丰大黄鱼

陆丰大黄鱼

二. 浙江省 舟山 定海区 舟山大黄鱼

舟山大黄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舟山大黄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黄鱼,又叫大黄花鱼,是我国的重要经济鱼类。舟山群岛海域是大黄鱼的主要产地之一,历史最高年产量曾达到13.2 万吨。每年立夏前后,大黄鱼在集群产卵时会发出叫声。雌鱼的叫声较低,同点煤气灯时发出的哧哧声相似;雄鱼的叫声较高,像夏夜池塘里的蛙鸣。在木帆船生产时,渔民都把耳朵贴在船板上聆听叫声,判断鱼群的大小和密集程度,以及鱼群的深浅,进行捕捞。

大黄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鲜食可红烧、清炖、生炒、盐渍等,烹调几十种风味各异的菜肴。咸菜大黄鱼是舟山人待客的家常菜。大黄鱼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耳石有清热去瘀、通淋利尿的作用,膘有润肺健脾、补气止血作用,胆有清热解毒功能。近年来,由于捕捞强度过大,大黄鱼资源越来越少,产量也随之减少。目前,舟山已建起人工养殖大黄鱼基地。

地域范围

浙江省舟山渔场特定生长区域,具体分布在北纬 29°30′-北纬31°,东经125°以西

特定品质

大黄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鲜食可红烧、清炖、生炒、盐渍等,烹调几十种风味各异的菜肴。咸菜大黄鱼是舟山人待客的家常菜。大黄鱼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耳石有清热去瘀、通淋利尿的作用,膘有润肺健脾、补气止血作用,胆有清热解毒功能。近年来,由于捕捞强度过大,大黄鱼资源越来越少,产量也随之减少。目前,舟山已建起人工养殖大黄鱼基地。

三. 天津市 武清区 大黄堡鲤鱼

大黄堡鲤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黄堡鲤鱼是天津武清区大黄堡镇的。

大黄堡鲤鱼因口感细腻、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而备受消费者青睐。大黄堡鲤鱼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大黄堡鲤鱼

天津市武清区大黄堡水产养殖协会

13938198

活鱼

四.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扎兰屯 扎兰屯大黄米

扎兰屯大黄米

大黄米(又称“软黄米”),是由糜子(黍)去皮加工而成。糜子是生长于我国北方的一种农作物,含有的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大米和小麦,尤其是蛋氨酸含量,几乎是大米和小麦的两倍。各种微量元素钙、镁、铜、铁、锌等也包含淀粉。

五. 福建省 宁德 霞浦 宁德大黄鱼

宁德大黄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宁德大黄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体黄唇红、肉质鲜美的大黄鱼素有“国鱼”之美誉,而宁德素有“大黄鱼之乡”的美称,是我国大黄鱼产业的发源地与最大规模的养殖基地,年养殖大黄鱼近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出口量约占全国的80%。以大黄鱼为主打品牌的水产业成为闽东地区的产业支柱,并引领宁德渔业产业走向规范与兴盛。

六. 云南省 普洱市 江城县 江城大黄鱼

江城大黄鱼是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的。江城大黄鱼产于勐野江、李仙江和曼克1中,头扁身圆,体表无鳞,亦无粘液,鳍须发达,内原无刺,体重每条可达30多公斤。

大黄鱼煮熟后内呈黄色,仿佛熟透的南瓜,俗称面瓜鱼。面瓜鱼上等的烹调,以“活水煮活鱼”味道最为鲜美。趁鱼活时,洗净口腔和鳃,迅速剖腹去污,投入冷水锅中,罩上锅盖火煮,待鱼死定,放入油盐姜蒜等佐料,再煮至汤成乳白色即可食用。食时,用小碗盛上咸酱油,加入当地特有的野生大芫荽和细米辣,以鱼蘸食,其味鲜美无比。最润口处当为鱼唇、触须、鱼鳍、表皮,尝后使人终生难忘。面瓜鱼有滋补作用,食后会感到全身发热,口渴难抑,想喝茶,还想吃一点酸腌菜,但千万忍耐,若喝了茶和吃了酸腌菜,滋补作用便会被抵消。面瓜鱼生命力强,只要用湿青苔包上个石头塞进鱼嘴里,它就能活上一天多,带着上路也无妨,是馈赠亲友的美味佳品,令人喜爱。

七. 甘肃省 陇南 礼县 铨水乡大黄(铨黄)

铨水乡:以盛产大黄(铨黄)闻名。

八. 浙江省 舟山 普陀 大黄鱼胶

产品名称:大黄鱼胶

产品产地:浙江舟山岱山

产品别名:称大黄鱼、石首鱼。.

产品季节:立夏前后,

产品特性:肉质鲜嫩,味甘性平,营养丰富。

产品成分:含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钙、铁等多种营养成分。

产品功效:大黄鱼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耳石有清热去瘀、通淋利尿的作用,膘有润肺健脾、补气止血作用,胆有清热解毒功能。

产品简介:大黄鱼,俗称黄鱼、黄花鱼,分布在黄海南部至雷州半岛以东海域,有岱衢族、闽――粤东族和硇洲族三个地理种群,因其体色金黄、肉嫩味美、经济价值高而闻名海内外。 大黄鱼是我国海洋捕捞主要经济鱼类。但由于长期的酷鱼滥捕,导致资源严重衰退,大黄鱼养殖因缘兴起。1986年福建开始从事大黄鱼的人工繁育和养殖研究。我省于1996年率先在象山、普陀、玉环开展大黄鱼养殖试验,1997年宁波、舟山开展了人工育苗和养殖试验,获得成功并迅速向全省推广。大黄鱼加工后有长胶、片胶,口味极佳,健肠胃,为“滋补珍品”,清时列为贡品。

产品历史:至于大黄鱼的开发史,可追溯到公元前500多年,至今已2500多年的历史。据《吴地记》载:“阖卢十年(公元前505年)东夷侵、吴王入海逐之。据沙洲上,相守月余,属时风涛,粮不得渡,王焚香祷之,言讫,东风大震,水上见金色逼海而来,绕吴王沙洲百匝,所司捞漉,得鱼,食之美,鱼作金色,不知其名,见脑中有骨如白石,号为石首鱼”。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石首鱼出水能鸣。”“每岁四月,来自海洋,绵亘数里,其声如雷,海人以竹筒探水底,闻其声乃下网截之”、明代屠本畯著《闽中海错疏》提到“浙南渔场,海上以四月小满为头水,五月端午为二水,六月称为三水,……八月出者名桂花石首、腊月出者为雪亮”。大黄鱼开发性生产大约始于唐宋年间,在明代后朝由于倭寇入侵,朝庭颁倭海令,并弃岛内迁,捕捞业萎缩衰退。直至民国时期,在漫长的300年间,海氛不清、硝烟不断。海洋捕捞时盛时衰,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之后,大黄鱼捕捞生产于20世纪50-60年代达到顶峰。

产品典故:有一次乾隆南巡,天近傍晚见一片茂密竹林,听其间传出悦耳叮声,片刻即逝,便入林见石高可逾丈,厚约数尺,色白如雪,形似龙蟠.皇帝一看,倍加喜爱,传旨马上运回宫中.将其放在”清漪园”内,可院门太小,无法运进,又拆门运石,安置妥后,乾隆并亲自提笔写”青艺岫”三个大字,太后听说十分生气,把乾隆痛斥一番,乾隆为了消除母亲心头之气,特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宴席,还亲自设计了一个”脯雪黄鱼”的菜孝敬太后,取意”卧冰求鲤”的典故,以尽母子之情。

九. 天津市 武清区 大黄堡草鱼

大黄堡草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黄堡草鱼是天津武清区大黄堡镇的。

草鱼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当家品种,因为肉味鲜美,细刺少,所以很受消费者的喜爱。草鱼适应性强,在我国从南到北都可以养殖。可同样是养草鱼,天津大黄堡乡养殖的草鱼,在市场上比其他地方的草鱼价格一斤能高出5毛到一块多钱,价儿是高了点儿,可买鱼的商户却络绎不绝。

2014年,天津市武清区大黄堡水产养殖协会申报的“大黄堡草鱼”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3938196。

大黄堡草鱼

天津市武清区大黄堡水产养殖协会

13938196

活鱼

十. 四川省 甘孜 丹巴 大黄

大黄又名生大黄、生军。拉丁文:Rheum .officinale baill,藏名:迥扎。蓼科多年年生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之统称。高2米左右,茎节上膜质叶鞘。根穿深叶大,叶柄长,肉质,叶片圆形或宽心形,3-7掌状深裂,裂片常呈羽状浅裂,茎生叶互生,较小,柄短,花为圆锥花序,花序紧密,花小,簇生,紫红煞费苦心或绿白色,果实三角形,有翅,熟时棕褐色。根茎肥大粗状,有苦味。以根入药,为常用泻下药。生长于高寒山地林绿或草坡,甘孜州产为野生。主产于:甘孜、新龙、白玉、石渠、色达、理塘、九龙、丹巴、康定,其余各县亦产。据统计,我州大黄社会产量达到23130担,基本都被调出内销及外贸出口,全国外贸出口大黄中以我州所产大黄质量最优, 为我州大黄销路打下了良好之基础。我州大黄8月采果,洗净晾干;9月挖根,洗净泥污,去掉粗皮,切片凉干,来采集加工。( 甘孜)
蔚县特产大黄米大黄米山西特产黄小米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