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城区前锋镇特产 前锋镇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31 01:00:02

一. 广东省 汕尾 城区 护国莱

护国莱是用番薯叶为主料的。关于它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相传,南宋帝南逃至潮州的一座寺院里,饥饿难捱,僧人本想作点丰盛的饭菜款待他们,无奈寺中也无好菜。最后只好到后园里摘了一把软嫩的番薯叶烹成羹汤奉上。宋帝吃后得以解饥,赐封为“护国菜”后来此菜传到市肆,经名师发展而成为名菜。现在此菜用冬菇、火腿作辅料,并用顶汤烩制。汤色碧绿,厚油盖面,但肥而不腻。

二. 广东省 清远 清城区 菊花

菊花

三. 山西省 大同 平城区 豌豆面

大同的风味小吃当然也离不开面食,豌豆面就是其中的一种。具体作法是将豌豆面与白面或莜面和在一起,然后或擀或压或切,品种有拔鱼儿、抿面、压饸烙等,下锅煮熟以后,浇上用鸡蛋、豆腐皮、金针、木耳调成的卤汁或肉末卤汁,即可食用。香味浓郁,十分适口。

四. 北京市 东城区 扒糕

扒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夏季小吃,用荞麦面制成,一般与凉粉同时出售。食用时切成小块,再将小块扒糕削成两头薄中间厚的长条薄片盛在碗内,浇上用麻酱、酱油、好醋搅拌的汁,加上红咸胡萝卜擦的丝,浇芥茉或辣椒或蒜末均可。

扒糕是用荞麦面和榆皮面做成的小圆坨,如烧饼大,蒸熟后,夏天放在冰上镇着;冬天则放在炉铛上,加油炒热,谓之热炒扒糕。

夏天卖扒糕的多是与凉粉一起卖,有粉块、粉皮、还有小拨鱼儿。都浸在盛有冷水的大木盆里(该盆系扁圆形,直径二尺,深不足半尺)。与卖灌肠、豆汁的一样,搭棚设座。案上摆着佐料罐:用花椒油□过的酱油、芝麻酱、醋、蒜汁、芥茉、辣椒油、□胡萝卜丝等。等到有顾客来吃时,才临时着上这些调料。经营者仅一、二人,不停地吆唤:“筋道的扒糕,酸辣的凉粉啦,请吧您哪!”、“扒糕筋道……酸辣凉粉儿哟……” 。

五. 广东省 云浮 云城区 豉油膏

驰名省港澳的云浮豉油膏,是一种高级调味品;有二百多年悠久历史,传统工艺独特;取自大豆蛋白的精华,营养丰富;经过数小时高温煮制而成,绝对不加防腐剂,自然健康;适合各种菜肴的烹调之用,特别适用于制作豉油鸡、猪、鸡、鸭、鹅、牛腩、豆腐、蒸鱼、排骨等烹饪菜肴时使用。

豉油膏是广东省云浮县的一项。早在三十多年前便已驰名广州、香港、澳门以及云浮一带。豉油膏是以黄豆或黑豆作原料,经过蒸煮、发酵、萃取、入盐、蒸发、浓缩等工艺过程制成的,味道类似豉油(广东人有把酱油称为豉油的习惯)的膏状物。云浮生产豉油膏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其起源于本县西部托洞、镇安一带山区。由于其既有与豉油类司的色、香和味,又是一种膏状的半固体调味品,所以很适合当时交通较为困难的山区人民食用。后来,豉油膏逐渐传到了云城(今云浮县城)及县内河口、六都一带,早在解放前,云浮豉油膏的生产就颇为流行了。

六. 广东省 汕尾 城区 汕尾虾蛄

到汕尾市必吃的一道菜是虾蛄。虾蛄学名叫管虾,也叫琴虾。虾目蟹足,状如蜈蚣,触角两对,第一对较长,呈镰刀状,体苍灰色,尾节红色。春季是虾蛄的盛产期,这时的虾蛄,肥大鲜嫩,肉中含有一条蛋黄, 称为“红心虾蛄”,最好吃。虾蛄具有壮阳补肾,活血生津等功能。汕尾人有个吃法,叫做“先按摩,后脱衣,双手要并举。” 虾蛄拿起来后,先用手指周身揉捏,然后双手并用,按住两边,剥去硬壳,便可吃了。汕尾人有一种独特的吃虾蛄的方法,就是把活虾蛄用盐腌一两天吃,汕尾人尤其喜欢用这种咸虾蛄来送番薯粥。

七. 北京市 东城区 葡萄常

1894年阴历10月,光绪皇帝在颐和园为慈禧做六十大寿,慈禧到颐和园大戏楼准备看戏时,突然发现有一株葡萄,果实累累,晶莹剔透。时值阴历l0月,北京已进入冬季,慈禧见到这么鲜灵的葡萄,不禁赏心悦目,馋涎欲滴。传旨采摘食用。太监忙回禀:“那是假的”。慈禧非常惊讶,问为何人所做。经查得知是韩其哈曰布及其妻所做。慈禧大喜,赏韩其哈曰布妻为“常在”,并赐匾“天仪常"。为感恩,韩其哈曰布改名常在,家人改常姓。“葡萄常"一时名噪京城。

葡萄常的创始人常在,是蒙古族人。清道光年间,皇宫从蒙古选了一位公主进京,常在作为随从来到北京。咸丰登基后,蒙古旗人断了“钱粮”,常在只能以做小生意为生。有一天,他看到小孩子在玩泥玩具,受到启发,回家琢磨用泥土做成葡萄,再染色烧制,到街头叫卖,很受欢迎。这时,崇文门外花市一带,已集中了一批做绢花、玉器、首饰和料器的手工艺人,形成集市。常在又向料器行师傅学习,试着用料器烧制葡萄,比泥土更加逼真美观,可以乱真。于是,他就在料器葡萄上,不断琢磨、改进,终于自成一家,闯出这一手工艺品的奇葩。

1919年,葡萄常应邀参加了世界影响很大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荣获了一等奖,使葡萄常的名声传遍国内外。常在的两个儿子相继去世后,由常在的三个女儿继续支撑门户,为了保住家传的绝活,三位姑娘均未出嫁。再加上常在的两个孙女常玉龄、常玉清,也与三个姑姑同命相怜,立志终身不嫁,以能把葡萄常的手艺传下来。姑侄五位“处女”,为此牺牲了青春和爱情,终生未嫁。

1966年的“文革”灾难,常家姑侄也遭到破孩。在不解和痛苦的煎熬下,常家姑侄先后有四人去世。粉碎“-”后,有关部门欲恢复“葡萄常”时,常家传人中只有常玉龄这惟一常氏传人,而且是70古稀老人了。1978年,常玉龄老人不顾年老体弱,从垒灶、吹珠到上霜,都亲自动手,并把家传绝技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常弘、常燕。

2004年一次偶然机会,她们看到一传媒介绍已经失传多年的“葡萄常”还有其他传人,于是姐俩找到了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于志海,表示作为“葡萄常”的第五代传人,她们要恢复这一200多年的传统技艺。于是,常弘、常燕姐妹二人从找原材料入手,经过熔料、溜条、加色、吹捏、成形等多道工序,经过3个多月的试制,在2004年制作出第一件1米见方的葡萄盆景。为了确保作品能够代表“葡萄常”的家传技术,姐俩多方打听,寻找到了“葡萄常”曾经唯一一次将这一技术传送给外姓徒弟的李淑惠,并请她来认定。当时年已经70多岁的老人第一眼看见了摆在她面前的“葡萄”时,大吃一惊。同年,常弘、常燕姐妹的作品参加了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建国55周年民间艺术展,使这一民间绝技重现于世。

八. 北京市 西城区 西城烤鱼

 烤鱼“有十几种口味”,还可以“一鱼两吃”,只需“多付点加工费”即可。麻辣味的和豆豉味的点击率“最高”,一个“够辣”,一个“够香”;青笋、芹菜、豆皮等味道也“很棒”;饭后有“免费”的龟苓膏,“解腻败火”,“挺周到”。P.S.烤鱼速度众所周知的“慢”,建议“提前预订”。
地址:西城区三里河东路9号(铁三中后门)
电话:010—89863434

九. 北京市 东城区 糖耳朵

蜜麻花是北京小吃中常见名品,又称糖耳朵,因为它成形后形状似人的耳朵得名。前人有诗说:“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侣蜜麻花,劳声借问谁家好,遥指前边某二巴》。”并注说:“糖耳朵蜜麻花,为清真教人所制食品,其原料不外砂糖面粉及小糖等,小糖即俗称之稀也。”

蜜麻花用的面要用和好的发酵面对上碱,另用一块面和上红糖,做时将发酵面分两块,一块擀开后,将红糖和的面铺是上,再擀另一块发酵面,铺在红糖面上面,这样成了二层酵面,一层糖面。用刀切下5厘米左右的长条,将长条一边摁薄,成坡形,把薄边和厚边合到一起,再切成重40克左右的小块。自小块中间开一刀口,然后打开,将薄的一面往里翻过去,厚的一边一折,就成了耳朵形的坯子了。花生油烧五成热,分批将坯子入油里炸过,呈金黄色时捞出,沥尽油,趁热放入温热的饴糖中泡一分钟,称过蜜,浸透后,捞在盘里晾凉就成了。要注意必须炸透,否则就会因炸不透,蜜也浸不透的质量不佳现象。

蜜麻花棕黄油亮,质地绵润松软,甜蜜可口。南城的南来顺饭庄的蜜麻花由于常年制作。质量稳定,主要是放碱合适,没有酸口,炸得透,吃蜜均匀,达到了松软绵润的质量要求,1997年被评为“北京名小吃”和“中华名小吃”。

与蜜麻花相似的还有蜜篦子,原料配制与蜜麻花完全一样,唯形状不同,它是三层擀平,中间竖划几刀,油炸后过蜜而成。此外还有干糖麻花、芙蓉干糖。干糖麻花不过蜜,芙蓉干糖也不过蜜,而是滚上一层用熟面和白糖混合的糖粉,也都有甜、酥、脆的特点。

十. 广西 北海 海城区 北海珍珠

北海产的珍珠称南珠,素以凝重结实、硕大圆润、晶莹夺目、光泽持久而驰名中外,自古享有"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的盛誉。南珠是北海最有地域性、最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 北海)
云县特产必买清单广东云浮前锋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