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附近湖南特产 岳阳特产有哪些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28 02:13:45

一. 湖南省 岳阳市 汨罗 屈原醇酒

屈原醇酒屈原醇酒是湖南岳阳的之一。岳阳有"鱼米之乡"美称,地方土丰富,购物方便。地方有君山银针茶、洞庭银鱼、湘莲、三塘甜酸荞头、长寿五香酱干、山桂花精制蜜、龟蛇酒、岳州扇、金龟、岳州瓷、州山毛笔、平江酱干、兰花萝卜、屈原醇酒、洞庭春茶等等。汨罗江的出名,主要是因屈原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屈原被流放时,曾在汨罗江畔的玉笥山上住过。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县)被秦军攻破,屈原感到救国无望,投汨罗江而死。为纪念屈原,取此江的水酿出的酒人们取名为屈原醇酒。

屈原 (前339~前278)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又在《离骚》中自云:“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境内 ),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是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2-3] ,屈原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屈原是“楚辞”的...... 详细>>>

二. 湖南省 岳阳市 汨罗 川山绣品

川山绣品是民间传统艺术的精华,该工艺历史悠久,代代相传,刺绣艺人遍布全镇的家家户户,产品远销欧美及乐南亚各国,被誉为"绣品之乡"。

川山绣品主要生产被套、枕套、睡衣、窗帘、台布等。其产品制作精美,色泽鲜艳,从图案设计到制板印刷、刺绣、挖剪、漂洗、整烫,技艺精湛,深受外商喜爱。是湖南在国际贸易中四大名品之一。企业属于外贸自营进出口企业,1998年被中国国际商会湖南商会、中国贸促会湖南省分会接纳为会员企业。

三. 湖南省 岳阳市 岳阳县 岳州氵邕湖茶

茶是岳阳古今的。古人曾赞赏岳阳楼。元代高爵尚的《洞庭竹枝词》中有句:“雨前雨后采茶忙,嫩绿新抽一寸香。”记述了洞庭采茶的繁忙景象和茶质的美好。清人曾燠的《茶歌》描写道:荃盖兰旌纷满堂,别开秀采森旗枪。一枪一旗此时摘,煎入瓷瓯湘水色。这里描绘了岳阳洞庭茶的特色,叶片伸展壮实,叶心尖竖,似枪似旗。沏于杯中,几起几落,亦貌如刀枪并举。其色若江中之水,古人说:“春来江水绿如蓝”,可知茶色绿艳润泽。人们只要观其形,韵其色,就足以使人赏心悦目。更何况品其味,那种沁人心脾的程度自不待言了。君山的毛尖,雀舌、银针等茶,历代成为贡品,早已名传海内。其实岳阳茶的生产最早和最著名的还是氵邕湖茶。氵邕湖茶历史更悠久,文字记载始于唐代。李肇《唐·国史补》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盖众……湖南有衡山,岳州有氵邕湖之含膏。”北宋《岳阳风土记》对氵邕湖茶有更清楚的说明:“氵邕湖诸山出茶,谓之氵邕湖茶,李肇所谓岳州氵邕湖之含膏也。唐人极重之,见于篇什。今人不甚种植,惟白鹤僧园有千余本,土地颇类北苑。所出茶一岁不过一二十两,土人谓之白鹤茶,味极甘香,非他处草茶可比,并茶园地色亦相类。”从上述记载可知,氵邕湖茶在唐代享有盛名,且种植较多。氵邕湖茶有其自身的特色,即茶色与土色相似,味极甘香。所谓含膏,乃茶名,“膏”指脂肪油脂之类,或指膏状物。含膏即是一种极浓的茶,别处的草茶根本不可与比。古代,人们喝茶,十分讲究,除茶、水的质料有所选择外,还讲究茶具的质料与样式。唐代的茶圣陆羽,著有《茶经》一书,论及了茶的品类、种植的品用情况,其中提到岳州窑青瓷的特色,岳州窑是中国唐代的六大名窑之一。岳州窑烧制的青瓷,釉色与茶色颇似,令人赞赏。当时茶具制作十分精美。作为《茶经》提到岳州窑的产品,可证当时饮茶极重视茶具。岳州窑青瓷杯冲泡岳州氵邕湖茶,在唐代堪称一绝。 古代饮用氵邕湖茶的故事很动人,《岳阳风土记》说:“氵邕湖寺,一名白鹤寺。寺侧有氵邕湖井,唐人尝称甘水井,煎白鹤山茶,气成白鹤飞舞。”茶的气态,能形成白鹤飞翔之状,自然带有神话色彩。但由此可见,对于氵邕湖茶,“唐人极重之”是可信的。后来其名逐渐为君山茶所取代。尽管如此,氵邕湖茶仍名传至今。 今日南湖畔,仍盛产茶叶,称为北港茶。早在清代时,君山的贡茶,不够数量,为了满足朝廷的需求,“正贡之外,山僧所货贡余茶,间以北港茶参之。”它曾充当过贡茶的代用品。究竟北港茶质量如何?《巴陵县志》曾有一段记载:“北港地皆平岗,出茶颇多,味甘香亦胜他处。道光二十三年,与外洋通商后,广人每挟重金来制红茶,土人颇享其利。”可见北港茶的质量是好的。鸦片战争后,北港茶还大宗出口。当时的所谓红茶,是经太阳晒后,令色微红故名,并非今日发酵后制作的红茶。清代时的北港红茶称为兰芽锅青。而称用火焙制的茶叫黑茶。清末同治以后,北港的红茶与黑茶均因社会矛盾激化而衰落下去。 解放以后,政府很重视对于氵邕湖茶的发掘工作,特别关怀南湖畔北港茶的生产。种植面积有了扩大。质量也有提高。现在仅北港乡知青场一处,年产茶便达400多担。其中北港毛尖在1982年被湖南省评为优质产品;1986年,北港毛尖又同“君山银针”及黄沙街的“洞庭春”一道被评为湖南省十大名茶之一。( 岳阳)

四. 湖南省 岳阳市 平江 火培鱼

【火培鱼】

洞庭湖畔的岳阳,对于吃鱼有自己独特的味道,火培鱼是平江每个家庭都做的一道家常菜。

以文火焙制而成,半干半湿,外黄内鲜,兼备了活鱼的鲜、干鱼的爽、咸鱼的味,即可小炒又可煮汤。

五. 湖南省 岳阳市 君山 君山虾饼

虾饼是湖南岳阳风味小吃,系用洞庭湖一带出产的鲜虾拌以面粉糊炸制成的。具有味鲜香嫩,焦脆可口的特点。其制法是取鲜虾1500克,去掉须后用水洗净,沥干后放入盆内,加入面粉450克、精盐60克、清水30克拌匀。锅中注入菜油3000克,用中火烧至七成热时,分批将拌好的虾面糊舀入直径约13厘米的平底瓢内,用竹筷扒平,匀使虾重叠,然后入锅,炸5秒钟后虾饼便自行脱离铁瓢,抽出铁瓢再炸约4分钟夹起,沥干油即成。

信息来源:岳阳市君山区人民政府

六. 湖南省 岳阳市 平江 山桂花蜂蜜

山桂花蜂蜜

平江县地处湘东北,境内群山起伏,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发展养蜂业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平江县境内有蜜源植物80多种,特别是闻名全国的山桂花面积达246万亩,被称之为“山桂花之乡”。

山桂花属山茶科,是一种常青野生灌木,在华南、华中一带都有分布,而以湖南平江县最多。蜜蜂采取山桂花的粉汁所酿的蜜称之为山桂花蜂蜜,是平江著名。山桂花蜂蜜呈特浅琥珀色,味道芬芳,结晶白。山桂花蜂蜜是天然广谱营养佳品,含18种以上游离氨基酸及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而且山桂花生长在山区,流蜜期(冬季)又极少昆虫,不易受污染,因而被誉为“蜜中之冠”。自古以来,人们视蜂蜜为珍品,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写道“蜂蜜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健身”。平江的山桂花蜂蜜,其营养、药用价值更高,经常服用山桂花蜂蜜,能调理人体机能,增强体质,并对美容有良好效果,是一种上乘的绿色保健食品。

七. 湖南省 岳阳市 云溪区 岳阳黄茶

岳阳黄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岳阳黄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岳阳产茶历史久远,茶文化底蕴深厚,既是湖南茶叶重要产区,也是中国黄茶代表性产地,尤以君山银针、北港毛尖为最,堪为中国历来黄茶中的臻品。

相传4000多年前,舜帝南巡,娥皇、女英寻夫赶至君山,听说舜帝驾崩,抚竹痛哭,泪洒成斑,并将随身带来的茶籽播于君山,以寄哀思,感谢百姓。这棵茶籽此后经悉心培育,在君山白鹤寺长出了三兜健壮的茶苗,成为君山茶母本,也是黄茶之源。

又经瑶学专家考证,约在炎黄时代,蚩尤部落联盟(蚩为苗族自称,尤为瑶族自称),与炎黄部落联盟相战于涿鹿之野,战败后1南迁。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瑶、苗组成联盟,在“左洞庭,右彭蠡”建立三苗国,部分瑶民进入临湘北部的龙窖山,开荒种茶。龙窖山今日尚存废弃古寨址、吊脚楼、石梯、石门、古茶园等遗址,还有制茶和捣茶入饮的茶具——石盆、石缸、石杯等。

据民间传说,后唐的第二个皇帝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时候,侍臣为他捧杯沏茶,开水往杯里一倒,马上看到一团白雾腾空而起,慢慢出现了一只白鹤。这只白鹤对明宗点了三下头,便朝蓝天翩翩飞去。再往杯里看时,茶叶都齐崭崭地悬空竖了起来,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笋。过了一会儿,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坠落一般。明宗感到很奇怪,就问侍臣是什么原因。侍臣回答说“这是君山的白鹤泉(即柳毅井)水,泡黄翎毛的缘故。”明宗心里十分高兴,立即下旨把白鹤茶定为“贡茶”。明人张谦德续写陆羽《茶经》中,就有“岳州之黄翎毛”茶的补述。此为君山银针茶的起始。

灉湖含膏为唐代名茶,灉湖即今岳阳市南湖,灉湖贡茶为岳阳黄茶北港毛尖的前身。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公元758年左右)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湖南有衡山,岳州有灉湖之含膏”。同时相传,文成公主当年出嫁西藏时,曾带去灉湖茶。唐末诗僧齐已诗云:“灉湖惟上贡,何以惠寻常?”

唐末五代,马殷奖励农桑,提倡纺织,发展茶叶,通商中原。原属巴陵的临湘因茶而设独立县,可见当时茶业盛况。另外,在陆羽《茶经》中提到岳州的茶碗,将岳州瓷与越州、鼎州、婺州、寿州、洪州等并列,事实上这些地方唐代都是名茶的重要产地。

北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载:“灉湖诸山旧出茶,谓之灉湖茶,李肇所谓岳州灉湖之含膏也,唐人极重之。见于篇什,今人不甚种植,惟白鹤僧园有千余本,土地颇类此苑。所出茶,一岁不过一二十两,土人谓之白鹤茶,味极甘香,非他处草茶可比并,茶园地色亦相类,但土人不甚植尔。”

明代黄一正辑注的《事物绀珠》列出了今茶名99个,古制造茶名101个,其中岳州出的“黄翎毛”、“含膏冷”属古制造茶名。明代张谦德《茶经》也有“岳州之黄翎毛、含膏冷”茶的记载。明代的岳阳茶叶,栽培区域已由巴陵(今岳阳县)一带向临湘、平江扩展。据《隆庆岳州府志》载:“临湘县,贡,茶芽十六斤。方物,茶(龙窖山出,味厚于巴陵,岁贡十六斤),巴陵县,方物,茶(四都,五都)。”当时湖南贡茶共70斤,其中龙窖山茶16斤,说明了湖南贡茶以龙窖山茶为主,且品质优良。

清代《致富奇书广集》又有岳州灉湖产含膏茶的记载。清代黄本骥《湖南方物志》有“岳州之黄翎毛,岳阳之含膏冷,唐宋时产茶名”的记载。此时,君山茶为宫廷皇室不可缺少的贡品。《巴陵县志》载:“君山贡茶,自国朝乾隆四十六年始,每岁贡十八斤。”同时,清代也是岳阳茶业的鼎盛时期。湘阴、临湘、平江、巴陵、华容等县茶叶相继快速发展起来。至光绪年间,岳阳茶叶面积达到30多万亩,产量20多万担。

岳阳黄茶,从娥皇、女英播茶籽于岳阳君山岛,到文成公主携此茶到西藏;从《巴陵县志》载“君山贡茶自清始,每岁贡十八斤”,再到成为国礼茶,演绎了岳阳黄茶源远流长历史文化与传奇品质。

如今,黄茶产业成为了岳阳市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成为魅力湘茶的一张名片。

岳阳黄茶产地范围为湖南省岳阳市现辖行政区域。

八. 湖南省 岳阳市 湘阴 七彩龟

七彩龟肉质细嫩鲜美,富含人体所需的7种氨基酸,有补阴血、励精气之功效,富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其色彩十分艳丽,被誉为“活翡翠”,富有良好的观赏价值。

地处洞庭湖之南的湘阴县,有鱼米之乡的称号,境内水产丰富。湘阴盛产七彩龟,肉质细嫩鲜美,富含人体所需的7种氨基酸,有补阴血、励精气之功效,富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其色彩十分艳丽,被誉为“活翡翠”,富有良好的观赏价值。

九. 湖南省 岳阳市 湘阴 湘阴藠头

湘阴藠头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湘阴素有“藠头之乡”的美称,藠头在湘阴有近千年栽培史,是湘阴一项传统产业。藠头具有独特风味和健脾开胃、止泻散痛等保健功能,藠头腌制品更是日本市场的“菜中灵芝、佐餐佳品”。目前湖南省湘阴全县有10万亩左右土地进行藠头轮种,常年基本保持种植面积5万余亩。生产藠头的企业多达78家,其中规模较大的企业8家,全行业从业人员上万人。

湘阴县有省级藠头加工龙头企业3家,这些企业通过加工工艺改造和科技攻关,采用“低盐乳酸发酵,自然酸化”的国际领先加工工艺,使藠头内含的72种天然营养成分得到充分保留。通过建立绿色食品藠头基地,实行标准化栽培技术,严格按照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和加工标准进行加工,华鑫、振湘均获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华鑫牌甜酸藠头获中国湖南省第五届(国际)农产品博览会金奖,振湘牌甜酸藠头被评为湖南省名牌产品。“振湘”商标被评为湖南省著名商标,“振湘”牌藠头连续获得第三、四、五、六届中国湖南(国际)农博会金奖。

十. 湖南省 岳阳市 君山 君山毛尖

君山毛尖属绿茶类,系采摘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嫩原料制成,成品毛尖,条索紧圆,白毫显露,色泽翠绿,香气馥郁,味浓爽,叶底黄绿明亮。

信息来源:岳阳市君山区人民政府

岳阳特产一览表岳阳本地土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