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切糕哪里的特产最好吃 新疆切糕哪个最贵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1-03 02:29:05

一. 海南省 三亚 三亚的传统面点

把香喷喷的面包和水油酥皮叠在一起捏成罗旋形,中间包入糖椰丝和炒芝麻仁作成的馅料,这就是三亚椰丝糕。椰丝糕外观是黄白相间的罗旋形,吃起来椰味浓郁、松脆爽口。( 三亚)

二.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三. 新疆 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县 新疆烤包子

新疆烤包子

新疆的烤包子,还真有很长的历史了,以前这里的游牧民,出外放羊、打猎,都自带馕、水、刀、面粉等,很长时间不

回家,自己在外面做吃的。相传最早的烤包子就是在野外诞生的,那些牧民打来野兔,把肉洗净切碎,用和好的面包上,放在木炭上烤熟了吃,味道的确不错,只是

沾在外表的炭灰不好办,聪明的牧民就找来三块石头,两块当支架,另一块平整点的架在那两块石头上,然后用木炭把石头烤热,再把“兔肉包子”沾在石头架的内

壁上,这样烤出的包子外表就没有粘着的炭灰了!以后烤包子都是炉膛里烤了,肉馅也多种多样。

四. 山西省 长治 壶关县 壶关小车刀切糕

壶关小车刀切糕

小车刀切糕为壶关粗粮细做的一种传统食品。这种刀切糕是选用上好黍米、红枣等蒸制而成,其质地细腻,甜香宜人。壶关有名的小吃。

说起“小车刀切糕”,还有一个传说。相传离壶关县城40公里的东南方,有一座奇峰怪峦、山水成趣的紫团山。半山腰有一孔紫云洞,洞中的乳石奇形怪状,千姿百态。洞前有一白龙潭,潭内瀑布急泻,犹如巨龙从天而降,洞顶有一座白云寺,寺内住着10多个和尚。他们每天除烧香拜佛、吃斋行善外,靠着天然条件,还在白龙潭周围种了枣树、黍子、谷子、玉米和蔬菜。和尚们逢年过节常用黄米(黍子脱壳后的米)、大枣制成甜食稀粥改善生活。有一年春节,老方丈让才来的小和尚到灶房烧煮稀粥。在做饭的过程中,小和尚用勺搅粥时,用力过大,把锅磕出了一道纹。小和尚不敢说,结果稀汤顺缝流走,稀汤变成了粥。老方丈问明情况,只好让大家舀到碗里吃。谁知黄米黏性大舀不出来,只好放在案板上,用刀切成片让大家吃。老和尚边吃边说:“这东西黏糊糊黄澄澄甜滋滋的,就叫黄米枣糕吧。”小和尚长大还俗后,将制作黄米枣糕的技术传到了壶关民间。逢年过节壶关人总是蒸上黄米枣糕,相互赠送,大户人家还推上小车给亲友赠送,走一处切一片,这便是小车刀切糕的来历。

五. 新疆 吐鲁番市 高昌区 新疆凉面

新疆凉面又叫黄面,因其色黄而得名,维吾尔语叫“赛热克阿希”,属夏令风味小吃。面中有一主要原料叫蓬灰,蓬灰来源于戈壁上的“臭蓬蒿”,这是一种野生植物。秋季来到,人们把蓬蒿收集起来,放进坑中烧。蓬蒿流出的水汁冷却后会凝结成块,这便是蓬灰。制作凉面时:先用淡盐水、土碱水和面,加入蓬灰水,边加边拉,揉到面团柔软光滑有拉力时即可,然后放在案板上饧。氢菜葫芦去皮,掏籽、切丝、菠菜、芹菜切段。把面拉成细条下锅,煮熟后捞出,过两次凉水,淋少许清油拌开。把炒勺中的水烧开,下菜葫芦煮熟,加盐,打鸡蛋花,下菠菜,加湿淀粉勾成芡成卤汁。芹菜段入油锅炸熟,分别把油辣椒粉、鞭泥、芝麻酱用游泳水稀释。吃时凉面盛于盘中,浇卤汁,放醋、蒜、油辣椒、芝麻酱,再放芹菜段。面柔软而有筋感,拌料酸中带有辣香。( 吐鲁番)

六. 新疆 和田 和田市 新疆玫瑰花

新疆玫瑰花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有效成份,具有特殊的色泽、香味、药用和保健价值。新疆玫瑰花药用价值高,长期饮用玫瑰花茶,可有效调理消化系统、健胃、美容、补血、改善睡眠。新疆玫瑰花主要产地在和田地区和田市、于田县,种植面积5万亩。其花蕾可制成各种保健饮品、茶饮产品和精油等,产品远销国内外。

七. 新疆 克拉玛依 独山子区 新疆牛肉丸子汤

丸子汤:牛肉丸子汤是新疆美食中回民独有的一道美味小吃。丸子要用嫩牛肉做好油炸后,放入炖好的骨头汤内,与粉块、粉条、豆腐、蘑菇、菠菜等辅料制作而成。配以回族特色香软的油塔子和小菜,是新疆人非常喜爱的一道美食

八. 新疆 乌鲁木齐 天山区 新疆热瓦甫

是维吾尔、塔吉克和乌孜别克族人喜爱的弹拨弦乐,有四种类型,比较普及。木制琴身,音箱呈半球状,用羊皮、马皮或蟒皮蒙面,琴颈细长,顶部弯曲,颈与音箱相接处两侧各有一个羊角形饰物,音箱造型像一个公羊头,保留着游牧生活的痕迹,早期的热瓦甫有三根弦,以后发展到四五根弦。其右侧的主奏弦是双弦,一根是肠弦,其余都是钢弦。琴身四周用黑白对比之色绘有巴旦木及几何图案,油漆成古铜色,古色古香,光亮照人。其它还有艾杰克、萨塔尔等。

九. 新疆 新疆兵团四十八团红枣

新疆兵团四十八团红枣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八团红枣产区位于喀什地区巴楚县境内,地处叶尔羌河和泽依达里亚河之间,属于叶尔羌河下游洪积平原地区。土壤以林灌草甸土为主,土层深厚,土质良好。境内分布着具有荒漠特色的原始胡杨次生林,千亩红枣园与天然胡杨林交织相会,特别适合发展林果业。1968年,四十八团建团后,根据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农业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当地生活习俗,大力发展种植红枣、苹果、梨等果树,经过近40年的努力,红枣植面积已稳定达到3333.3公顷,年产干枣2.4万吨。由于四十八团属暖温带极端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长日照、强辐射、高积温和温差大等特点,使得所产果品个大、味甜、光泽圆润、果香浓郁、酸甜适宜、皮薄肉厚、口感细腻,并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产品在全国省会级城市覆盖率达90%以上,干制红枣系列产品多次荣获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获金奖”;商标荣获“新疆著名商标”。每当红枣销售季节,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江浙等内地客商纷涌而来,果品供不应求。

“四十八团红枣”特征明显,外在感观特性主要为:果实中等,长圆锥形;果皮薄、紫红色(橙红色);果肉厚、淡红色,果肉致密、较脆,汁液中等多;核小、味甜;干枣有弹性,受压后能复原,耐贮运。内在品质指标:经测定每100g产品中总糖63.2g,碳水化合物73.9g,蛋白质2.1g,vc13.8mg,另外四十八团红枣还含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中每100g产品中三萜类化合物42mg,环磷酸腺苷(CAMP)23.8㎎,芦丁1.6㎎,而三萜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抑癌、抗过敏作用;环磷酸腺苷是人体能量代谢的必需物质,能增强肌力、消除疲劳、扩张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营养,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作用。

“四十八团红枣”主要分布在师市四十八团、四十五团和四十六团境内。

地域范围

第三师四十八团红枣产区位于喀什地区巴楚县境内,地处叶尔羌河和泽依达里亚河之间,属于叶尔羌河下游洪积平原地区。东与奇特林场相接,西与色力布亚的英蔓里相邻,南至叶河与麦盖提林场相望,北至泽河。地理坐标,东经78°07′-78°21′,北纬39°22′-39°30′;东经77°52′00″-78°09′30″,北纬38°03′30″-39°18′01″;东经77°38′-77°53′,北纬38°40′-38°53′。地域保护范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八团、四十五团、四十六团,红枣种植面积3333.3公顷,年产干枣2.4万吨。

十.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严和尚的烧猪头

严和尚的烧猪头:严和尚,城关西街人。曾在今红旗商场附近开夜市馆。他的烧猪头最为出名。他切的猪头肉薄如纸而不腻,味道鲜美,成为汉川小吃一绝。他的卤兔子,素火腿(豆棍)、鲜豆丝也很受顾客欢迎,他的面条是现撵现卖,人们晚上消夜,总爱到他那里去“尝新”。

新疆的特产切糕是什么做的正宗新疆十大特产切糕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