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秦安的特产美食作文 秦安特产水果作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26 02:22:16

一. 甘肃省 天水 秦安县 秦安苹果

秦安苹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秦安苹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秦安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秦安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是全国北方落叶果树栽培的最适宜区,也是国内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尤其以苹果为主的果树面积达33.29万亩,年产优质果品1.8亿公斤,实现产值2.16亿元,其中苹果面积21.11万亩,结果面积10.4万亩,年产优质苹果10136万公斤,实现产值13563万元。

由于秦安气候条件优越,孕育了闻名遐迩的“花牛”苹果,新发展的4—5代“花牛”和富士系列苹果更是色鲜味醇,果型端正,风味独特,远销国外俄罗斯、尼泊尔、印度等国家,国内上海、广州、湖南、河北、内蒙、青海等地。1997年新乔纳舍、新红星苹果获甘肃省第二届名优特林果产品鉴评会金奖,同年矮生苹果获甘肃省首届林果产品展览交易会银奖。

秦安苹果产区地处甘肃省东南部,渭河主要支流的葫芦河下游。位于东经105°20′—106°20′,北纬34°44′—35°11′之间,海拔高度1120—1700米,属陇西黄土高原渭北梁峁沟壑山区。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土壤深厚肥沃,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河谷地区水源主要是境内的葫芦河、清水河、南小河和西小河,山区水源主要依靠集雨节灌水窖水,区域内无工业污染,为天然绿色食品生产区。秦安苹果种植区包括秦安县行政区域内的兴国镇、西川镇、莲花镇、陇城镇、郭嘉镇、云山乡、刘坪乡、叶堡乡、安伏乡、魏店乡、王铺乡、王窑乡、千户乡、王尹乡、兴丰乡、中山乡、五营乡十七个乡镇。从事苹果栽培的果农有7.4万户,95%的村都有苹果园,目前栽培面积2.65万公顷,年产量30000万公斤,2010年规划发展到4万公顷,年产秦安苹果40000万公斤。

二.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丁土楼的“笨”西瓜

丁土楼的“笨”西瓜

在双涧镇沿涡河的丁土楼一带,盛产一种大个西瓜,大的约有五十斤左右,人们叫它“笨”西瓜。

“笨”西瓜不仅个头大,而且是甜沙瓤,细分起来,还有如下不同品种:第一种是三异瓜,白皮、红瓤、黑籽;第二种是柳叶青皮瓜或核桃皮瓜,黄瓤、红籽;第三种为三白瓜,白皮、白瓤、白籽。

这种“笨”西瓜,最适宜沙质土壤和两合土种植,粘土稍次。瓜种为瓜农们自选、自存。点种时,把瓜籽头朝下尾朝上种下,出苗以后,匀苗定苗、培土断头,留鸡爪形的蔓,追肥,压秧、防治病虫害。最重要的是要施足底肥,以饼肥为主,沤透发酵,与土杂肥一起上到地里,长出的瓜甜美无比。

据考,西瓜在我国已有一千余年历史,五代时,胡峤居契丹,始食西瓜,西瓜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很多的药用功效。吴朝《日用本草》载;西瓜为葫芦科植物,瓜瓤甘、寒,入心、胃、膀胱经;清热解暑,止渴利尿;含瓜胺酸、呲唑丙酸、甜菜碱、维生素C及多种挥发性成份,具有降压作用。

三. 云南省 临沧 镇康县 亚热带的党参

党参为植物党参和中药材的统称。党参属植物全世界约有40种,中国约有39种,药用有21种、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究,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但气滞、肝火盛者禁用;邪盛而正不虚者不宜用。

四. 甘肃省 天水 秦安县 秦安蜜桃

秦安蜜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秦安蜜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秦安蜜桃因原产于甘肃“瓜果之乡”秦安地区而得名。得益于当地特殊的气候水土环境,秦安蜜桃色艳味美,营养价值高,还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功效。有“天有王母蟠桃,地有秦安蜜桃。”之美誉,并荣获“中华名果”称号,还被列入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秦安蜜桃之所以色艳味美,是由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的。秦.安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北部,属陇中温带半湿润气候,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北方落叶果树最适栽培的黄金纬度区之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土层深厚、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较长等特点,都非常适合果树的栽培。.

种植历史

据秦安县志记载,秦安蜜桃早在汉代时就已广泛栽培,在唐宋时期,“齐桃”、“二格子桃”和“秋桃”就以个大、色艳、味美而远近闻名。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病中想吃故乡的蜜桃,专门派遣使者快马兼程到秦安采摘,从此秦安蜜桃被作为朝廷贡品,名扬四海。.

营养价值

“天有王母蟠桃,地 图2 秦安蜜桃获奖产品

有秦安蜜桃。”在秦安,蜜桃以个大、色艳、味美、质优、环保、营养丰富而誉满全中国,因此也为秦安赢得了“瓜果之乡”的美称。秦安蜜桃不仅口感细腻香甜,容易消化,而且适合各个年龄层的人食用。据专家检测,其主要营养成分包括:丰富的维生素C和大量人体所需要的纤维素、胡萝卜素、番茄黄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其中硒、锌等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水果,营养价值很高,难怪中国神话传说常把桃和长寿联系在一起。它还含有大量果胶,每天吃两只可以起到通便、降血糖血脂、抗目田基、祛除黑斑、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也能促进食欲,堪称是保健水果、长寿之果。秦安蜜桃除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外,还可以解酒并改善宿醉。根据营养学家分析,蜜桃含有的烟碱酸,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可以缓解酒后不适,很适合作为酒后水果食用。另外,秦安蜜桃还具有天然有效的美白作用。它含有天然收敛成分,可以增加肌肤的弹性,防止皱纹产生,对于假性皱纹和细小皱纹还具有修复作用,加之气味芳香浓郁,深受女性青睐。蜜桃的润肤功能也很强,全株都有药用效果,尤其是桃花的功效极其显著。在古时的宫廷秘方中,就有用桃花煮水洗面、沐浴、饮用以美白肌肤的记载,也有用桃子榨汁加淘米水洗面,以润泽肌肤之说。因桃花具有利尿活血,能清除体内废物的功能,所以还具有美容减肥的妙用。若将其与一些食品巧妙搭配,就又成了保养身体的食疗佳品。.

品质认证

秦安蜜桃是秦安的支柱产业和著名品牌,它以其环保、优质荣获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并被评为北京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荣获“中华名果”称号,还被列入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8年7月,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秦安蜜桃实施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秦安蜜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甘肃省秦安县《关于确定秦安蜜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建议函》(秦政函〔2007〕3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甘肃省秦安县兴国镇、西川镇、莲花镇、陇城镇、郭嘉镇、云山乡、刘坪乡、叶堡乡、安伏乡、魏店乡、王铺乡、王窑乡、千户乡、王尹乡、兴丰乡、中山乡、五营乡等17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五. 甘肃省 天水 秦安县 秦安酿皮

秦安酿皮

秦安酿皮是秦安著名的地方风味小吃,酿皮的做法是将面粉用凉水和成硬团,然后在清水中揉搓,使面粉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分离。淀粉沉淀后,倒去清水,加放食碱,调成面浆,舀入平底盘上笼蒸熟,切以薄片,随碗搭配。一碗黄亮透明的酿皮子加上油泼辣椒、精盐、酱油、蒜泥、芥末、香醋,再加一小撮青菜,具有色艳味美、油浓汁足、凉爽利口、喷香解暑之特点。其食法可凉可热,四季皆宜。

六. 甘肃省 天水 秦安县 酸辣肚丝汤

酸辣肚丝汤是秦安的一道独特小吃。制作时选用猪肚,洗净后清水下锅煮熟,冷却后将猪肚、玉兰片、菠菜、干辣子均切成丝,用葱、姜、蒜、干辣子炝锅,依次加入醋、高汤、芡汁及肚丝、玉兰片、菠菜、滴上香油,文火烧制。成品汤色黄亮,肚丝汤之所以能成为秦安的一道独特小吃,其关键原因是秦安水质的特殊性,用其它地方的水烧制的肚丝汤远没有秦安肚丝汤好吃,据说,远在兰州、天水等地的美食家不远百里来秦安汲水,目的就是为了能吃上酸辣可口、风味独特的秦安肚丝汤。

七.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八. 海南省 三亚 三亚的传统面点

把香喷喷的面包和水油酥皮叠在一起捏成罗旋形,中间包入糖椰丝和炒芝麻仁作成的馅料,这就是三亚椰丝糕。椰丝糕外观是黄白相间的罗旋形,吃起来椰味浓郁、松脆爽口。( 三亚)

九. 甘肃省 天水 秦安县 秦安甜醅

秦安甜醅

秦安甜醅是一种美味香甜、酒味甘醇的甜食品。它的制作过程是将优质冰糖色白小麦在石碾上舂皮后,淘净煮熟、晾干,在不同的季节,掌握一定的温度,用名酒曲配合发酵约36小时后即可食用。发酵工艺以曲子为主,关键在于掌握温度,发酵时所反应生成的甜醅酒,可谓稀罕之物,不仅味道特美,而且营养价值极高。在炎热夏季,农村的群众习惯于将发酵好的甜醅加水烧开,再放入中草药,如甘草,置阴凉处降温,每当收割、扶犁归来喝上一大碗清凉香甜的甜醅汤,不仅可以消除疲劳,还有活血健胃、止渴解暑之功效。

十. 甘肃省 天水 秦安县 秦安梨

秦安历史上曾以生产“长把梨”“黑秋桃”“白脆瓜”而闻名遐迩。丰富的光照资源,深厚的黄土层,所生产的梨皮薄、汁多、味浓、香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进行五大类近20个优势梨品种,通过田间栽培、观察、试验,从中筛选出适合本地大面积发展的早酥梨、砀山酥、雪梨、金苹梨、香蕉梨、锦丰梨、民乐苹果梨等,发展面积1.23万亩,年产696万公斤,产值达835万元,尤其晚熟早酥梨以皮薄、汁多而供不应求,运销国内外沿海及东南亚地区。秦安梨酸甜适口,风味香浓,老少皆宜,已成为农村果树生产发展的拳头产品,也是广大果农致富增收的果树种类之一。

秦安特产300字西北各地特产美食介绍作文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