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长清的特产 长清最有名的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27 17:46:44

一. 山东省 济南 章丘 水晶甜瓜

“官庄村”牌水晶甜瓜由高官寨镇官庄甜瓜合作社生产经营。仅合作社社员种植面积就达到5000余亩,带动周围村庄发展5000亩。经过多年的栽培选育,水晶甜瓜具有肉质酥脆、细嫩多汁、甘甜爽口等优良品质。2009年在山东省食文化研究会的大力帮扶下,培育生产出了无公害富硒甜瓜,产品打入天津、北京和东北市场。今年举办了首届高官寨镇官庄甜瓜采摘节,由单一的生产型向生产观光体验型转变,经营效益进一步提高,亩均收入达到5000元。

二. 山东省 济南 章丘 黄河乡鲤鱼

黄河乡鲤鱼是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黄河乡的。黄河乡鲤鱼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黄河鲤鱼,俗名鲤鱼拐子,是我国四大明鱼之一。黄河鲤鱼,自古就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洛鲤伊鲂,贵如牛羊”之说,向为食之上品。黄河鲤鱼还以其肉质细腻鲜美,金鳞赤尾、体型梭长的优美形态,驰名中外。与其它鲤鱼相比,其肌肉中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17.6%)和较低的脂肪含量(5.0%),含有丰富的人体全部必需8种氨基酸和4种鲜味氨基酸,还含有3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铜、锌及大量元素概、镁、磷等。

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黄河乡鲤鱼”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三. 山东省 济南 长清区 灌汤包

  &nbps; 济南最著名的有两家:一是大观园的"狗不理包子";二是普利街的"草包包子"。着两家经营的都是"猪肉灌汤包"。由于严格保持投料标准,制作精细,新出笼的包子,不变形,不塌架,油脂虽多,香而不腻。( 济南)

四. 山东省 济南 长清区 清氽赤鳞鱼

概论:泰山赤鳞鱼,又名石鳞鱼,是一种珍贵的野生鱼类。它肉质细嫩,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脂肪,滋味极鲜。据传,清代乾隆皇帝曾多次游览泰山,每次必食此鱼。因而在清代被列为泰山名菜之首,驰名中外。赤鳞鱼可炖、可氽、可熘,但以清汤氽煮为佳
特点:用泰山赤鳞鱼清汤氽制而成。成菜鱼肉绝嫩,汤清味美,无鱼腥味
工艺:将鱼治净,入沸水锅氽熟,捞出放在汤碗内,加胡椒粉。炒锅加鲜汤、盐、酱油、花椒、绍酒、味精,烧沸,撇去浮沫,倒入鱼碗内即成。随跟姜末醋碟上桌。( 济南)

五. 山东省 济南 槐荫区 济南肴鸡

济南肴鸡是济南著名食品,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原料配方:小公鸡(每只1.25千克)10只盐、红曲、丁香、大茴香、草果、桂皮、白芷、良姜、大葱段、整花椒、姜片适量

制作方法:

1.将鸡宰杀煺毛,开膛去内脏。将翅膀、鸡腿盘起,放入盐水中腌渍24小时,洗净,用大葱段、姜片、花椒各少许塞入鸡腹内。

2.将老卤烧开,再将全部香料(红曲、葱段、姜片、盐除外)用布袋扎好,一道放入卤锅内,加些盐,用小火煮约1.5小时,取出,抹上红曲,挖去腹中葱、姜等即成。

产品特点:红润美观,肥嫩芬香,越嚼越香,津津有味。

六. 山东省 济南 长清区 济南木鱼石茶具

木鱼石茶具

木鱼石是寒武世纪浅海中自然沉积形成的一种珍贵矿产资源,产于五岳之首—泰山山脉一带的长清区境内,距今5.5-5.8亿年。李时珍《本草纳目》中对木鱼石有重要记载:甘平、无毒。主治:咳逆上气,肢节不利、祛邪扶正、蓄精固本、益脾、安胎气、镇五脏、定六腑。运用此矿产制成茶具饮水,对人的身体大有好处。木鱼石色泽凝重,纹理清晰,制成的各类艺术品和保健品畅销国内外。

七. 山东省 济南 长清区 长清炒鸡

长清炒鸡是长清代表性风味菜肴。炒出的鸡鲜嫩入味,香味扑鼻,汤汁浓郁,可谓一绝。归德翟庄瘸吧鸡也是风味独特,供不应求。崮五路农家炒鸡及长清城区宾谷街西部美食城都有炒鸡。

美食类型:鲁菜

美食推荐:崮五路沿线烧鸡店,长清城区宾谷街西部美食城

价格:100元/份

八. 山东省 济南 长清区 玉记扒鸡

济南人有句口头禅:吃鸡还是玉记。

玉记扒鸡店的扒鸡,骨酥肉烂,鸡皮完整,肉质肥嫩,色泽红中透亮。手提鸡腿一抖,则肉骨分离;玉记扒鸡具有特殊的诱人香味,嗅之香气扑鼻,食之回味无穷。

制作玉记扒鸡,一锅一般以百斤鸡为量下料。把鸡宰好脱毛,盘好。鸡身涂一层稀饴糖,下入七八成熟的热油中炸成金黄色。捞出沥干油,将老汤放锅内烧开,撇去浮沫,再加酱油、精盐、口蘑、生姜,摆好鸡,再少加清水,放入用洁布包好的五香药料,鸡上面用铁篦子压好(防止煮开时鸡在锅内翻动)。用旺火烧开后,必为小火焖煮,约煮4小时左右。不过煮制的时间根据鸡的老嫩有别,老则长,嫩则短。煮好取出时注意保持鸡皮的完整。

九.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十.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晏桐根的金钢脚

晏桐根的金钢脚:晏桐根,城关北街人。曾在北街现酒厂处设桶炉,以炕金钢脚为主,兼发麻花,猪耳朵。晏桐根的金钢脚,看起来很结,吃起来却很泡,既香又脆,很受青少年的欢迎,他发的麻花、猪耳朵,个个成形,成为汉川小孩最爱吃的风味小吃之一。

济南长清特产必买济南长清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