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有啥好吃的特产吗 平顶山特产有哪些方便送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26 06:18:02

一. 新疆 阿勒泰 福海县 顶山食葵

顶山食葵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新疆兵团第十师一八二团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综合性团场,组建于1960年,位于准噶尔盆地北缘,属大陆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无工业“三废”污染,非常适宜食用向日葵生长发育。经过50余年种植发展,已达到年种植2000余公顷,年产量0.6万吨的规模。生产出的产品具有色泽鲜亮、大小均匀、籽粒饱满、炒熟后香味纯正、浓香溢口久留而不淡、适口性好等典型特征特性,深受消费者青睐,远销四川、陕西、甘肃、浙江、山东、湖南等地。在团属龙头企业支撑下,实现了“基地+企业”一体化格局,形成了“顶山食葵”自主品牌。先后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获得“中国食葵之乡”、“消费者最喜爱的100个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顶山食葵从外观上看色泽鲜亮、种皮颜色黑白相间,边缘白色,大小均匀、皮壳较薄、籽粒饱满,籽粒长椎型,炒熟后香味纯正、浓香溢口久留而不淡,适口性很好。 (2)内在品质指标:顶山食葵籽仁含油量收获时规范值30%-50%。 (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NY/T902-2004 无公害食品 向日葵, 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标准,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规定标准等国家强制性规定。

地域范围

顶山食葵产区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境内,地处额尔齐斯河以南,准葛尔盆地北沿,跨乌伦古河两岸,西邻福海喀拉马盖乡,东邻富蕴县杜热乡,北与公安农场接壤,南至索索泉洼地。地理坐标东经87°49'—88°12',北纬46°31'45"—46°49'30"。产区土壤成土母质主要为河流冲积物,土层35-60厘米,多为轻质土,通透性良好。一八二团处于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夏酷冬寒,冬长夏短,蒸发量大于降水,干燥,光照充足,季候风多,风力强,开春迟,而且受西伯利亚寒潮侵袭,秋季来临早,降温快。食葵开花期无高温干旱气候,夜间平均气温低,非常适宜食葵生长。顶山食葵地域保护范围为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境内农十师一八二团,总种植面积3万亩,年产食葵5000吨。

二. 河南省 平顶山市 汝州 汝瓷

汝瓷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坯质好、质明亮、面下呈斑点、隐纹、冰花。为历代珍品。产于汝州市。

汝瓷在我国宋代被列为五大名瓷(汝、官、钧、哥、定)之首,当时被钦定为宫廷御用瓷。产于河南临汝,隋炀帝大业初年(即公元605 年)置临汝为汝州,“汝瓷”因此而得名

汝州是汝瓷的故乡,汝瓷造型古朴大方,其釉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汝瓷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温润古朴。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北宋时汝瓷器表常刻“奉华”二字,京畿大臣蔡京曾刻姓氏“蔡字”以作荣记。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195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经过上百次实验和研究,1958年汝瓷之乡汝州汝瓷一厂专家们第一批烧制出第一批豆绿釉仿汝器物,1983年8月汝窑天蓝釉经过汝瓷厂专家试烧成功并得到陶瓷专家的鉴定,均达到和超过宋代汝窑水平。从此,汝瓷成了汝州市人的一张名片。汝瓷的典型特色是:“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

物产丰富的汝州本是商贾集聚之地,文化积淀由来已久,贞观盛世使汝州经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汝州陶器的发展促进了陶瓷业的兴盛,从汝州瓷业的兴盛说明汝州早在远古时代,造瓷工艺已较先进。 汝瓷在我国宋代已位居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产于河南临汝,隋炀帝大业初年(即公元605 年),置临汝为汝州,“汝瓷”因此而得名。 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北宋后期宋金战乱不息,兴盛前后不过二十余年,所以弥足珍贵。汝瓷传世品稀少,全世界现仅存65件,分别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台北故宫博物院23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达维德爵士基金会7件,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馆、美国克利夫芝和圣路易等知名博物馆和私人典藏约10余件。 汝瓷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温润古朴。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北宋时汝瓷器表常刻“奉华”二字,京畿大臣蔡京曾刻姓氏“蔡字”以作荣记。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据古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推论:“从宋微宗崇宁五年,上溯到哲宗元祐元年,是汝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北宋皇室,不惜工本,命汝州造青瓷,是因定州白瓷有芒,统治者认为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汝瓷自此选为皇室御用珍品,亦称汝官瓷。

“汝瓷”烧造地

北宋时间,北方烧造青瓷中心在汝州(时属直隶州即现今的汝州市),当时(公元1102—1127年)汝州辖管郏县、龙兴县(现今宝丰县)、鲁山县、汝阳县(伊阳)、叶县、襄县等地(据《中国美术史》记载)。汝州四方烧造青瓷器的古窑遗址很多,形成“汝河两岸百里景观,处处炉火连天”的繁荣景象。南北两大瓷区;北区从北汝河北岸汝州市区张公巷、文庙,大峪乡的东沟、陈家庄至黄窑到临汝镇的坡池;二是以北汝河南岸的严和店起沿东南方向延伸至罗圈、桃木沟和清凉寺、梁洼,直至段店,方圆300多平方公里、上千座窑炉。鼎盛时窑炉达到了300多处,影响扩及到内乡、宜阳、新安及黄河以北等地,是汝窑生产历史上的昌盛时期。 汝州东北方烧造的是稍有花纹装饰的青瓷,釉色极润泽而带葱绿是早期的产品;南方烧造的,多有印花或刻花的装饰,隐隐浮现在透明的艾绿釉之下,但制作时代可能晚到南宋;市区出土的大多是汝窑新窑器,多为天青色汝官瓷。汝瓷还生产有天目瓷、白瓷、花瓷及茶色釉瓷等。

烧造“汝瓷”主要原料

唐代,汝州所辖临汝、宝丰、鲁山等地有着丰富的陶土和茂密的树林,大量的方解石、钾钠长石、黄长石、砂岩石、半坡土、叶腊石、莹石、硬质高岭土,软质高岭土、石英等主要原料分布地域较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汝瓷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从汝州城北的唐代墓中,曾出土一件残破的天蓝釉汝瓷碗,属晚唐时期产品。1988年9月于鲁山县段店古窑址,亦发现残破天蓝釉汝瓷缸,属唐代早期产品)。北宋时期官府在汝州设窑场,其产品称之为“汝窑”。 “汝窑”出现的时期在越窑衰败之后,产品主要供宫中御用,御拣退之件,方许出卖,近尤难得。汝窑胎质细润,多数象点燃过的香灰色。透过釉底处微微带些粉色,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青瓷,风格独特,呈现一种淡淡的天青色,有的稍深,有的稍淡,但离不开天青这个基本色调。汝瓷釉汁莹润,多豆青、粉青、月白、葱绿等。通体有细片,底有芝麻细小支钉,是支烧的痕迹。现存故宫博物院的“汝窑弦纹尊(奁)、洗”,是古陶瓷中罕见的珍品。

相关历史记载资料

宋·周辉《清波杂志》、陆游《老学庵笔记》、周密《武林旧事》、杜绾《石谱》、欧阳修《归田集》、明·曹昭《格古要论》、《正德汝州志》等书,曾记载有汝瓷的始况。 “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宋人叶寘《坦斋笔衡》清说郛本,曾有“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的赞语。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迁,由于长期兵灾战祸,汝窑被毁,技艺失传。虽然元、明、清历代民间窑场仍然不断烧制,但因种种原因,均未成功。民国27年到30年(1938至1941年),资本家李绍初曾在汝州蟒川严和店汝窑旧址建窑试仿汝瓷,亦未成功。 原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冯先铭说:“汝窑釉色最难仿,比定、钧、耀等窑难度大的多,不易仿制,因此传世制品根本无乱真之作。”正如清道光年间,督学孙灏诗云:“青瓷上选无雕饰,不是元家始博殖。名王作贡绍兴年,瓶盏炉球动颜色。官哥配汝非汝俦,声价当时压定州。皿虫为盅物之蠹,人巧久绝天难留。金盘玉碗世称宝,翻从泥土求精好。窑空烟冷其奈何,野煤春生古原草。”诗人对汝瓷作了高度评价,但也表达了他对汝瓷失传的感慨之情。

三. 河南省 平顶山市 叶县 酱焖鸡

做酱焖鸡的原料,如鸡、酱、花椒等,全是自产,标准的绿色食品。酱焖鸡的关键佐料是酱。农夫山庄用的酱是自己做的,他们叫本地酱。本地酱制作方法既简单又复杂,说简单,只要有白面就能做,说复杂,要掌握季节、熟悉工序。做酱要在伏天,首先将瓷罐洗刷擦干,放在一旁,用小麦面烙薄饼馍,烙成后把饼馍折成四折,在烧开的水里蘸一下,然后放入瓷罐。一张饼馍压一张饼馍,压实,直到把瓷罐装完为止。最后,用塑料薄膜将罐口封死,不透空气,放在烈日下暴晒。连晒7天到10天,罐里的饼馍就变成了紫红色的酱。

吃酱也有讲究,不是把它挖一块放菜锅就行了,而是把菜锅烧热,挖一块酱放热锅里,边用筷子不停搅酱边续水,续水速度不能过快。然后放鸡块(山庄用的鸡全是在山上放养的,没一点污染),再加入姜、花椒、蒜、辣椒、盐、葱、油等佐料,鸡精、味精、色素等现代佐料一概不用。经过半个小时左右,一大盘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酱焖鸡便上桌了,未动筷子就已领略到了它极具独特的美味。吃一口,肉嫩味鲜,越吃越想吃,越吃越有味,再好的酒也没人喝了,筷子不停嘴不停,吃得头冒汗,嘴流油,风卷残云,一盘酱焖鸡一块不剩。

一道酱焖鸡风味小吃,招引了无数远近食客。真应了“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老话,偏僻的农夫山庄开业刚刚几个月,便有不少食客来这里品尝酱焖鸡。由此使笔者联想到,开发本地资源,开创致富之路,的确是潜力巨大,前景无限。

四. 河南省 平顶山市 叶县 叶县烩面

叶县烩面的主要特色是:羊肉炝锅,采用优质面粉,细腻光滑,柔软筋香,滑润适口;烩面汤取新鲜的羊排、羊蹄骨,并放多味少许的五香调料熬制而成,肥而不腻,淡而不薄,配上焦香辣椒油,色香味美。享誉周边十几个县市。属风味特色类。

五. 河南省 平顶山市 汝州 丁记羊汤

丁记羊汤采用密制调料、特殊配方熬制而成,汤鲜味美、味道纯正,“老丁,给俺来一碗羊杂汤,少放点辣椒”,这还没走进门,丁记羊汤馆的常客老杨头就吆喝起来。“好来,老哥,你先找个位坐下,一会就好”,老丁边说边掀起热气腾腾的羊肉汤锅。

提起汝州市陵头乡丁记羊肉馆,方圆百里是无人不晓、无人不知。笔者慕名到丁记羊肉馆采访,老丁头热情好客、为人豪爽,一碗羊肉汤很快就端上来,入鼻的是葱香与地道的丝丝汤香,色白如奶,尝一口肥而不腻,汤味鲜美,一碗下肚,全身通泰,风采烁然。正在喝羊杂汤的陵头村3组村民杨留拽,吃得满头大汉,边吃边说:“这汤喝着爽口、得劲、有味”。

丁记羊汤:采用密制调料、特殊配方精心熬制而成,味道鲜美、口香浓郁、回味悠长,深受顾客喜爱。

丁记羊汤馆自开张以来,已有30余年,老板丁现伟于19岁到陕西省宝鸡市从师于赵常海。赵常海世代以杀羊卖羊汤为业,到赵常海已经是第三代,因此赵家在杀羊、熬汤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技巧和方法。三年后,丁现伟学成归来,在汝州市陵头乡开了一家丁记羊汤馆,他一边做生意,一边研究探索制作羊汤的方法,30余年下来,丁现伟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创新,集各门派之长,终于创出了老丁家四季羊汤的配方。他选用各种名贵药材和上等的山羊肉经过独特的熬制,再配以赵家祖传秘方配料,使汤味鲜美十足。

丁记羊汤馆凭借着独特的配制方法,熬制出色、香、味俱佳的羊汤,每天前来吃羊汤的人络绎不绝,周边骑岭、夏店、大峪、庙下等乡镇及鲁山、登封、宝丰、平顶山等方圆百里的食客前来品尝,被顾客们誉为“汝北第一家羊肉馆”。

虽然,每天到丁记羊汤馆喝羊汤的人络绎不绝,但老板丁现伟每天只杀一只羊,羊杂和羊肉卖完后,不管早晚马上关门,绝不再杀羊,这是丁记羊汤馆的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如果远方的顾客想到此尝鲜,可要早一点来,否则就要多等一天了。

六. 河南省 平顶山 鲁山 鲁山丝绸

鲁山丝绸源始于山东,后来逐渐传入河南省的豫西、豫南地区。鲁山丝绸是用当地柞蚕丝纺织而成。过去多采用手工缫丝,手工绸要经 过选丝、 络丝、整经、打纬、织绸等多道工序。这种手工纺织出的柞绸, 手感爽滑,柔而有骨。染色后,色泽鲜艳柔和,光彩夺目。用它制做服 装,穿着轻盈、凉爽,尤其制作裙装,袅娜秀丽。相传,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每逢加冕或举行盛大宴会,总爱穿上鲁山绸做的礼服,以示高雅。具有拉力强、伸度大、易染色、耐高温、抗 酸、抗碱、绝缘、吸湿性强等特点。1914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万国商品赛会上,鲁山丝绸被称为“仙女织”。

鲁山绸是平顶山最为著名的丝绸制品,为山蚕之丝。分水丝绸、干丝绸两种。未出蛾的茧,就釜抽丝所织之绸为水丝绸,其线条均匀,色泽白而透黄、质地轻柔,坚韧耐磨,弹性好,无皱纺,不起毛,易染色。已出蛾或将出蛾的茧,蒸后抽丝所织之绸为干丝绸,其线条欠匀,色泽较差,但坚韧耐用。

七. 河南省 平顶山市 郏县 坡河萝卜

坡河萝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坡河萝卜是河南省平顶山郏县长桥镇郑桥村的。“坡河萝卜”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坡河萝卜”口味好、品质佳、绿色环保。坡河萝卜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距河南省郏县城东30里的长桥镇,有一个名叫坡河的村庄,自古以来就有种植萝卜的习惯。清朝以后,因康熙皇帝与乡村神医的一件轶事一夜成名。 相传,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微服私访,从京城一路南行,沿途寻访民情,查问民生,不动官府,不扰黎民。当时,三藩已定,台湾光复,国泰民安,一派盛世景象。一日,康熙一行来至郏县长桥一带,恰逢久雨初晴,艳阳高照,万里澄清,白云疏淡,镇上店铺林立,车水马龙,商贾小贩,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特别是中原历经战乱,人烟稀少,如今,早已拂去战争的创伤,人民安居乐业,康熙不禁龙颜大悦,就在悦来酒店住下,品尝美食,与民同乐,又贪宝丰酒之清美香纯,不觉微醺,加上舟车劳顿,秋风渐凉,偶染风寒之疾,卧病李家庄,茶饭不思,心烦意乱。 皇上有病急坏了随从,太医拿出御药,尽平生所学仍不能医。随从太监悄悄外出访医,寻得镇北十余里大李楼村上的李郎中,名曰李太三,年方四十,医术高超,人称“小华佗”。但此人因侍奉0,一心行孝,从不外出,凡有病之人皆上门寻诊。康熙闻言,精神顿起,心想此人医术高明又是至孝,可谓乡野奇人,国之瑰宝,就亲自登门拜望。李郎中看康熙天庭饱满,仪表不凡,谈吐机智,非寻常之人,经问切把脉,诊断为风寒染疾。李太三随以冰糖、蜂蜜和“坡河萝卜”炖之为汤,奉康熙饮之,二日痊愈。康熙帝龙颜大悦,不禁叹道:“坡河萝卜真神也!”。然后,李太三从岐黄脉理、悬壶济世到治国安邦、民生国计,与康熙侃侃而谈,康熙听到激动之处不禁血脉畅通,心情爽然,不觉中二人已成为好友,临别相约日后到京城一聚。 几年后,太三母亲去世,服丧期满,便起了访师游学之心。他惦记朋友之约,就动身前往京城。一路上,走街串户,免费治病,深得人们尊重。李太三进京正好被康熙当年的随从太监看到,直接引见皇上,故人相见,又是彻夜长谈,康熙欲封李太三为御医,长留宫中,享受荣华富贵。李太三说自己过不惯宫中拘谨的生活,要像华佗那样云游天下,为陛下医治万民疾苦。康熙见李太三如此大义,深为感动,当即封其“见职平”封号,并立牌坊于郏县长桥镇大李楼村东。又感念“坡河萝卜”医己之功和其清凌剔透、甜脆爽口的绝佳品质,将其钦定为贡品,由当地乡绅岁选上上之品送至皇宫,百年不断。

郏县长桥镇坡河村周边村庄以盛产大萝卜著称。为使坡河萝卜做大做强,2009年春,郑桥村的郭自强注册成立了郑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郑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吸收了坡河、郑桥、坡赵等村的200多户村民为社员,大萝卜种植面积1000多亩。致富带头人郭自强经过考察后,决定进行蔬菜深加工,成立了一家蔬菜加工厂。他们把每年扔掉的萝卜叶经过淘洗、晾晒、腌制、包装,加工成味美价廉的黄菜,配以坡河萝卜对外销售。同时,他们还把种植的芥菜进行人工切丝,进行腌制,包装后投放市场。他们还依托当地丰富的红薯资源优势,进行人工加工粉条,形成了农产品加工一条龙。郑桥蔬菜加工厂的“坡河萝卜”、“坡河黄菜”、“坡河芥菜”和“坡河粉条”一进入市场,就吸引了郑州、许昌等地的客商,连安徽、湖北等地的客户也“闻香”而来,提前订购坡河系列蔬菜。

“坡河萝卜”不仅畅销郑州、洛阳、平顶山等周边地区,而且远销到了张家港、杭州、北京等大中城市。由于“坡河萝卜”口味好、品质佳、绿色环保,去年以来,郑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被省市农业部门命名为“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平顶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昔日看似不起眼的萝卜,如今让农民发了财、致了富。

2013年,郏县郑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申报的“坡河萝卜”通过专家评审,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地域范围

坡河萝卜分布在郏县长桥镇境内,涉及坡河、郑桥、大李楼、闫楼、李常庄、花里赵、时庄、坡赵8个行政村.其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北纬33.95°-33.98°,东经113.38°—113.40°。适宜种植面积4000公顷,年产量18万吨。

八. 河南省 平顶山市 汝州 卫生纸

荷花牌、牡丹牌卫生纸,色泽柔和,卫生可靠,拉力性强,柔软适宜,吸水性好,产品远销售匈牙利、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十几个国家、地区
( 汝州)

九. 河南省 平顶山市 宝丰 马街瓜菜

马街瓜菜基地始发于80年代中期,起初规模小,品种单一,效益不高,后经镇村两级组织实施科学种植,引进推广优抚高产品种,效益不断增高,种植户及规模也迅速增多、增高,形成种植高峰。

2000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加大规模发展力度,筹建发展成为特色种植产业,达到基地生产水平,现有优质瓜类品种20余个,优抚土豆,白菜及其它特鲜菜类品种10多个,亩经济效益达2000元左右。

十. 河南省 平顶山 宝丰 翟集陈醋

翟集米醋简介

河南之中原名醋---“阳柳牌”米醋,产于河南省宝丰县翟集古镇,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

历史渊源

早在商代盘庚时期,翟集居民即借当地运粮河泉水打曲淋醋。遂形成集市。春秋战国时期,楚太子在此筑父城。至东汉,城池醋坊已成规模。据《后汉书冯异传》记载: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人。好读书,通 ;《左氏春秋》、《孙子兵法》”。异随刘秀征战南北、荡平天下。异不与诸将1,独屏树下,人曰 ;“大树将军”,被汉光武帝刘秀敕封为阳夏侯,后在明帝时追封为 ;“云台二十八功臣”之一。据史志工作者考证,父城乃冯异故里。 冯异带兵讨匈奴,所带家乡士兵不服北方水土,染病者众多。冯异命人急调家乡陈醋万桶,以醋佐餐,治好了士兵的疫病,打败了匈奴,凯旋而归。 明清年间,翟集醋之名愈盛,明成祖朱棣封翟集醋为“御用醋”,并亲书“上乘佳佐、稀世精酿”。 大文学家程颐也曾赞叹“酒香在宝丰、醋香在翟集”。 抗日战争时期,伟大的国际战士白求恩大夫因闻宝丰翟集陈醋之美誉,于1936年托郏县韩先生为其代购翟集醋数百斤。

荣誉

翟集醋系列产品先后于一九八六年荣获“河南省食品行业名优产品金杯奖”,同年十二月通过省级鉴定,各项指标达到国家部级标准,一九九七年荣获“河南省优质食品证书”,一九八八年获“河南省重大科研成果奖”,一九八九年获得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质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翟集醋达到鼎盛时期。

平顶山十大特产排行榜平顶山的特产有什么可以带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