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特产吉利店名有哪些 茶叶店名推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1-15 23:30:32

一. 广西 柳州 三江侗族自治县 三江茶叶

三江茶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茶叶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位于广西北部山区,属云贵高原余脉边缘的中、低山和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岭南湿润气候区,雨热同季,寒署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8.3度,年平均降雨量1730.2毫米,年平均日照1151.9小时,无霜期320天,海拔一般在600—900米之间,有着“高山出好茶”的有利自然生态环境。

三江县1989年开始引种绿茶,2002年正式把茶叶列为农民增收的“四个一”工程之一。同时,三江县委、县政府从政策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奖励和引导农民种茶。2001年至2006年底,累计投入7000多万元发展茶叶生产。通过政策引导,奖励扶助,三江的茶叶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涌现出八江、同乐、独峒、良口4个万亩茶叶大乡和布央、八协、七团、思欧、高露等23个千亩茶叶生态村,茶叶成为了三江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已发展到10.2万亩,与广西茶叶第一大县凌云县相比仅差3000亩。

为以质取胜,三江在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同时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引进现代化茶叶加工企业,保证茶叶“绿色”、优质。目前,全县共有茶加工厂22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有10多家。全县无公害茶叶技术推广7.545万亩,有机茶技术推广2100亩,生态茶叶技术推广1万亩;此外还引进了乌牛早、福鼎大毫、龙井系列等名优新品种2万亩。

经过数载发展,以“布央仙人山茶”为代表的一批三江自主茶叶品牌,已走出广西,面向全国。2004年在广西第四届“桂茶杯”名优茶评比中,“三江天池绿剑”和“三江碧舫绿茶”获得特等奖;在2005年第六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三江碧舫绿茶”“三江天池绿剑”“剑兰”等三个产品又荣获特等奖;2007年4月,在广西茶叶学会主办的第三届名优茶擂台赛中,三江的

“家福兰馨”脱颖而出,夺得“擂主”称号。

2006年,三江全年产干茶2560吨,产值12288万元,在农民人均纯收入2109元中,茶叶就给农民贡献了300多元。2007年上半年,全县新增茶叶面积1.3万亩,生产干茶1200吨,产值6000多万元。自2002年以来,全县就有7万以上的贫困人口靠种茶脱贫致富。茶叶已成为侗乡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三江茶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现辖行政区域。

二. 湖南省 益阳市 安化 安化茶叶

安化茶叶

茶叶是安化农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安化工夫红茶是“湖红”的代表,与安徽的“祁红”,福建的“建红”鼎足而立,同为中国红茶之正宗,远销欧美,蜚声海外。

长期以来,茶叶一直是安化的一大传统产业,是主要的财税来源之一。目前,全县总面积12万亩,常年产量5000吨左右,年产值3000万元。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安化县注重名优茶的开发,取得长足发展,呈现出三大品牌茶。

安化松针

1959年,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安化茶叶试验场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理化性状极佳的土壤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创制了名优绿茶“安化松针”。“安化松针”在工艺上采用一芽一叶初展的幼嫩芽叶,经摊放、杀青、揉捻、炒坯、摊晾、整形、干燥、筛拣八道工序制成。

“安化松针”是我国特种绿茶中针形绿茶的代表,条索长直、圆浑、紧细,其形状若松针,翠绿匀整,白毫显露;其质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汤色清澈,可耐冲泡。

“安化松针”问世不久,即以独具的特色,跻身于全国名优茶行列,声名大振,饮誉海外,屡获殊荣。1962年被评为湖南省三大名茶之一;1964年被征集出国展览,获中外人士的好评;1986年起先后两度被评为商业部名茶;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1989年3月7日的《中外产品报》头版对此作出了详细的报道,并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首都著名书法家李铎题写了茶名;1988年还获得了湖南省“五名食品”金杯奖;1989年2月被评为农业部优质农产品;1994年8月获乌兰巴托商工贸博览会金奖;同年经国家旅游局、国内贸易部、中国轻工总会、中国纺织总会联合评审,定为全国旅游产品;从1991年至1997年,“安化松针”曾五度被评为省名茶。常年产量5吨左右。安化银毫

1992年-1994年,安化县农业局经作站,益阳地区农业局经作站,安化县唐溪茶场联合研制。外形紧细卷曲,白毫显露。汤色明亮,香气持久,故名银毫。1994年被省农业厅评为“湖南名茶”1995年获省湘茶杯金奖。1997年省农业厅名优茶评比中获银奖。2000年在中国第二届国际名茶评比中获银奖。常得产量1吨左右,分特级和一级二个级别。

求喜银币茶

由安化求喜茶厂1995年研制生产,该茶白毫显露,香高持久,滋味醇厚形似银币,故名银币茶。1995年申请国家专利,专利号95

2

23603.2,1996年获湖南省“湘茶杯”金奖,1998年获中国首届国际茶文化博览会银奖,2001年12月获中国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颁发的有机茶证书。常年产量2吨左右。

三.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嵊州茶叶

嵊州市素以产茶著名,千百年来,嵊州茶业一直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嵊州茶叶产量稳居全国第一,1996年3月嵊州市被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全市茶园多分布在红壤、黄壤、侵蚀性红壤,以及油质红黄壤,香灰土等土壤中。

嵊州茶业,起源汉晋时期,《异苑》有“剡县陈务妻”故事。唐时,茶圣陆羽曾来嵊州考察茶叶生产,他的好友皎然对嵊州所产“剡溪茶”作出高度评价,宋高似孙在《剡录》中还记录了剡地十种茶品,即瀑布茶、五龙茶、真如茶、紫岩茶、焙坑茶、大昆茶、小昆茶、鹿苑茶、细坑茶、焦坑茶。宋代,嵊州茶叶在日铸茶影响下,品质亦很优异,常充作日铸茶,“世之烹日铸者多剡茶也”。当时,朝廷还在嵊州设立了茶叶贸易的官方管理机构茶事官置司。

元、明、清三朝,嵊州均有茶叶进贡朝廷。清代至民国,嵊州茶叶作为平水珠茶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欧美及非洲国家,清同治年间,嵊州创制出“前冈辉白”,不久即驰名大江南北,成为全国名茶。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嵊州市曾有茶园10万亩,年产量曾达8万担,1936年,吴觉农在嵊州三界创办浙江省农林改良场茶场,引进良种及先进的机械设备,开展茶叶生产技术研究及推广工作。日寇侵占后,嵊州茶叶一落千丈,茶园荒芜,面积降至3万亩,产量跌至17800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设立茶叶生产指导机构,引进优良品种,发展条栽专业茶园及密植茶雷锋,推广生产技术,引进和研制应用先进的制茶及茶园作业机械,建设了一批初精制茶厂,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嵊州市对珠茶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60年代中后期,嵊州人马传进、张德兴与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教师合作,研制成功珠茶炒干机,后获国家发明四等奖,这一成果是我国茶机行业最为成功的典型之一。据统计,1969年至1982年各珠茶产区共向嵊州市购置、移植、仿造珠茶炒干机达1.1万余台。嵊州市还对珠茶炒制工艺作了成功的改革,改烘二青为滚二青,对提高品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部分高山茶区还创立珠茶匀火制茶法。1971年和1980年,嵊州市茶叶产量接连跨上2500吨和5000吨两个台阶。1981年,天坛牌特级珠茶获国家银质奖,1984年,又获国际金奖,之后嵊州市被确定为全国珠茶出口三个基地县之一,1989年茶园面积达15.6万亩,产量近万吨。 1975年起,嵊州市开始恢复历史名茶、1985年开始创制新名茶。先后恢复和创制了前冈辉白、金钟茶、桂岩雾尖、舜皇云尖、湖尚院龙井、麦饭石龙井等一批名优茶品,90年代后,嵊州市名优茶发展速度加快,1998年名优茶产量达4.9万担,产值超亿元。崇仁镇应桂岩村创出亩产名优茶300公斤的先进经验,成为省内外闻名的名优茶专业村。长乐镇乌埂村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还长有一株珍稀的茶树白茶,此茶树春茶前期叶片呈白色,后期起恢复为绿色,制成的茶叶风格独特。

目前,嵊州市已形成从生产、初精制加工、销售到茶机制造等门类齐全的茶业体系,1999年嵊州市有茶园11万余亩,初制厂1100家,精制厂36家,名茶市场9个,其中三界茶厂是我国最大的珠茶精制厂。茶区拥有修剪机、采茶机、耕作机等茶园作业机械200余台,名优茶制作机械2100台,又制订了前冈辉白的综合技术标准。嵊州茶业正在沿着产业化、现代化的目标向前迈进。

四. 四川省 宜宾市 高县 金江茶叶

金江茶叶产于四川省宜宾,该茶叶远销前苏联、欧美、日本、中东、东南亚及港澳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遍及华北、东北、西北等省区。

畅销砖茶深受西藏、内蒙古等兄弟民族土的欢迎。

产品多次在国内和国际上获奖。“早白尖”工夫茶1985年获二十四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金奖。1994年获北京第五届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金奖。

该厂同时出产的茶叶产品有:红茶、绿茶、普洱茶、茉莉、珠兰花茶、沱茶、康砖茶、金尖茶、青砖茶、袋泡茶、保健茶等十多个品类和上百个不同的花色包装。

五. 湖北省 咸宁市 通山 通山茶叶

早在唐代陆羽所蕃的《茶经》中记载的“八之出”茶生鄂州,即包括通山等地。宋代,本县所产茶砖以商品形式在内蒙易马,1块茶砖抑止上等马1匹。后历代规定本县具有茶叶的贡献任务。至消代中叶,茶叶贸易已居重要地位。历经千余种植,茶叶已形成本地多属群体混杂品种。

六. 四川省 广安 广安区 松针茶叶

松针茶叶:广安松针1994年曾获四川省优质农产品“甘露杯”奖,1995年获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1997年获中国“中茶杯”优质名茶及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2000年“广安松芽”又获中国(成都)国际茶博览会金奖;茉莉松针在2001年全国优质茉莉花茶评比中获铜奖。2000年本公司被评为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定点企业,获广安市质量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广安松系列产品选料考究,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精细加工而成,利用冷冻贮藏和生物保鲜技术保持芽叶四季常新,主要产品有:广安松芽、广安松针、广安松绿、茉莉松针、兰香松针、广安松茗(茉莉花茶)、广安绿针、广安春绿等,可满足不同饮茶习惯和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

七. 安徽省 合肥 庐阳区 茶叶

黄山地区是安徽名茶主要产地之一,驰名中外的黄山毛峰和太平猴奎,不仅色美气 浓,且回味甘甜
( 合肥)

八. 福建省 三明 永安 过坑茶叶

过坑茶叶

九. 河南省 洛阳市 吉利区 洛阳牡丹红茶

洛阳牡丹红茶是河南省洛阳市的。牡丹红茶汤色金黄、明亮,香气鲜甜,滋味绵醇,叶底肥壮,具有香、活、甘、清之韵味。洛阳牡丹红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牡丹文化与茶文化相融合

洛阳牡丹甲天下,自不必多言,而洛阳市西南部山区,具有茶业生长的良好自然环境,牡丹红茶以武夷山茶青和洛阳嵩县茶青为主要原料,以洛阳牡丹花为辅料,利用特殊工艺研制出了洛阳牡丹红茶。

“洛阳牡丹红”以红茶为主料,牡丹花瓣为辅料,把牡丹花的甜香与红茶的甘醇有机融合。既具有牡丹花养生保健功能又有红茶暖胃养颜效果。其香气怡人,汤色透彻、金黄,滋味甘甜鲜爽,韵味悠长,叶底嫩软红亮。具有生津清热、调养气血、活血化瘀、顺畅经络、健胃润肠、养颜美容、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养生保健功效。经检测,洛阳牡丹红茶富含茶黄素、茶红素、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黄酮类物质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营养成份。

牡丹红茶的怎么喝?

牡丹花瓣含有氨基酸、黄酮等多种营养成分,在用泡过其他种类茶叶的茶具冲泡时,应首先将茶具清洗干净,否则很容易破坏牡丹花瓣含有的营养成分。同时,冲泡牡丹红茶时一定要“洗茶”一至两遍。 洗茶很关键,牡丹花茶是清洗过以后进行加工的,红茶是采回来之后进行微凋,之后再进入加工,因此冲泡牡丹红茶时,一定要洗茶,最好洗一至两遍。水质最重要,水质硬的水,泡出来的茶会发红,最好用纯净水、矿泉水,或者家里用的净水器的水,水温在80摄氏度左右为宜,这样泡出来的茶味道最好。

201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洛阳牡丹红茶”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十. 山东省 日照 岚山区 巨峰茶叶

山东省岚山县巨峰镇土地面积165平方公里,90个行政村,7.8万人,耕地9.1万亩。是省级“环境优美镇”和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乡镇”,素有“南茶北引第一镇”之美誉,是日照绿茶的主产区。目前,全镇茶园面积已发展到5.2万亩,茶叶总产2860吨,产值2.65亿元。

优良的自然、资源环境和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巨峰成为最适宜茶叶生长的地方,也造就了巨峰绿茶“叶片厚、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的特有风味和超群内质,在国内外市场倍受青睐,外销量已占总产量的90%以上。全镇现已发展茶园5.2万亩,是“江北绿茶第一镇”,是日照绿茶的主产区。

目前有28000亩茶园通过了“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认证,3800亩茶园通过“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证,已建成国家级标准化绿茶生产基地2000亩,9种茶叶获有机食品认证,10种茶叶获无公害产品认证,1种茶叶获绿色食品认证,此外,12家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3种茶叶获山东十大名茶称号。16个茶叶品牌在省级以上茶叶会展上获得金奖,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家。

茶叶土特产店名大全创意茶叶特产店店名大全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