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怒江特产有哪些小吃 怒江州土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27 23:10:46

一. 云南省 怒江 贡山县 贡山草果

贡山草果是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的。草果是药食两用中药材大宗品种之一,食用量大于药用量。有特异香气,味辛、微苦,草果是一种调味香料,草果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

近年来,贡山县结合特殊县情,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从提高农民收入着手,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优先发展起了草果产业,将草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经过多年的精心培植,贡山县草果产业目前已形成全县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11年末,全县种植面积达98000亩,实现经济价值675万元(按投产产量计),农民人均收入233元,比“十五”期间增长97%,草果产业已经成为地方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贡山县普拉底乡是贡山草果的主要产地。截至2013年底,全乡草果种植面积达4.5万亩,挂果面积3万亩,进入盛果期的有2.5万亩,实现人均种植面积达7亩以上,全乡草果总产量达1100吨,实现经济总收入817.4万元,草果产业成为普拉底乡各族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

二. 台湾省 基隆 基隆庙口小吃

基隆庙口小吃是指位于奠济宫附近仁三路和爱四路的小吃摊,约成“L”形,总长约4、5百公尺的区域,聚集不下300多个摊位,经过数十年的演变,这里的摊位不仅按顺序编了号,连招牌都整齐划一,各式小吃种类繁多,各家皆以独创口味招揽顾客,口碑远播,致使基隆庙口小吃名闻全省。奠济宫建于清风吹清同治12年(1873年),乃漳州籍先民为纪念来此开垦的先祖而建,香火鼎盛,但自从小吃摊声名大噪后,已有油烟盖过香火之势;然于大啖美食之余,别忘到奠济宫细细鉴赏这座百年庙宇,一窥先民精致的雕琢艺术。庙口小吃以仁三路的摊位历史较久,有很多是日据时代就流传下来的,共聚集了70多家小吃摊,皆有固定的摊位 整齐的招牌,自白天就开始营业;著名的小吃有独树一帜的虾仁羹、天妇罗、泡泡冰、豆签羹和三明治等,都让人垂涎不已。兴起较晚的爱四路则被规划为流动摊位区,但每摊位置固定,较具代表性的摊位有八宝冬粉、奶油螃蟹、原汗猪脚大王、红烧鳗羹,以及全家福的甜酒酿和元宵;后半段摊位则以服饰、鞋子、玩具、日用品为主,而与仁一路交接处,也有几摊老字号的小吃,此路段于下午4点半左右才开始营业。夜市白天时可通行汽、机车,下午5点开始管制,成为行人徒步区,因此游客最好在傍晚前来,最能感受庙口夜市的魅力。( 基隆)

三. 云南省 怒江 福贡县 福贡黑鸡枞

福贡黑鸡枞-云南怒江旅游,怒江各地都有鸡枞,但以云南旅游地怒江州福贡的黑鸡枞最有名,一是量多,春雷一响,春雨一浇,鸡枞就迫不及待地从地里冒出来,玉米地里,菜园子旁,山腰坡脚成片地长;二是质量好,云南旅游地怒江州福贡黑鸡枞是鸡枞里的上品,香味较浓,以至于有人找鸡枞只需顺风一闻就知道长在什么地方,吃起来肉丝特别的细嫩,还有一股淡淡的甘甜,令人回味。

四. 台湾省 高雄 美浓小吃

客家料理讲究咸、香、肥,卤猪脚、冬瓜封、梅干扣肉、姜丝大肠等都是客家名菜,野莲、福菜及长梗满天星则是本地野菜,炒过便成招牌美味;要吃这些客家菜,中正路16号的有能小吃部为知名老店,中山路一段78号的珍好味餐厅也很有名。至于香喷喷的美浓粄条更是名闻全台,美浓镇上满街小吃店都可尝到,但以中山路一段87号的美光粄条最为传统地道。( 高雄县)

五. 云南省 怒江 泸水市 丝尾鳠

又称白须公鱼,马来西亚称Baung。

生物学特性

1.外部形态:头部扁平呈圆锥形,躯干部圆柱形,背部较高。背鳍棘后缘有倒刺,胸鳍棘前缘有锯齿,后缘锯齿粗大。有脂鳍,鳍基与臀鳍相当。尾鳍分叉,上叶延长成丝状。有须4对,包括鼻须1对,上颌须1对,下颌须2对,其中上颌须很长,末端超过腹鳍伸达臀鳍附近。体裸露无鳞,侧线完全。体色发灰,腹部银白,体表及鳍上均无黑斑。
2.生活习性:丝尾鳠属热水性鱼类,生活温度为15℃~37℃,最适温度26℃~32℃,低于15℃明显不适,14℃鱼体失去平衡。pH6.5~8.5,对水中溶解氧要求不高。属底层鱼类,集群特性明显,较易起捕。在马来西亚,丝尾鳠通常分布在河口受潮汐影响的河段直到上游的缓流水域,也栖息于稻田附近的渠道。喜欢栖息于不是非常清澈的水域,水深达2~4米。没有泥浆的湖泊或水坝的岸边水域是它们的首选栖身地。
该鱼为动物性为主的杂食性,天然条件下,幼鱼以浮游生物为食,成鱼则以幼虫、小鱼、甲壳类、水生昆虫、水蚯蚓和有机碎片等为食。人工条件下,可摄食各种商品饲料及其配合饲料。
3.生长、繁殖:长速较快,个体较大,当年苗种可长至150g以上,天然水域常见个体0.4~2.5Kg。雌鱼32.5~35.5cm,雄鱼35.5~38.5cm开始性成熟。在马来西亚,丝尾鳠共有两个主要繁殖期,首阶段为2~4月,第二阶段为8~11月。

六. 云南省 怒江 泸水市 瑶族三角帽

瑶族妇女戴的帽子都是三角形的。三角帽用竹片扎成架子,然后用一幅白布将架子四周扎起,用绳子扎牢,再用一幅绣有花纹图案的青蓝色方帕从后边向前边履盖而成。

戴帽子前,头发用猪油和蜜蜡梳顺,戴上帽后,将头发和帽子牢固地粘在一起,以保刮风或是躬身劳作时,帽子不掉下来,帽子戴上头后,不轻易脱下,因为猪油和蜜腊都来之不易,所以有的人一辈子都不洗头。生活好,有条件的妇女,一个月脱两次帽,拆下帽后,将长长的头发向后拨,背脊后烧盆火,将发腊慢慢烤溶,然后将头发梳顺。没条件的人家,几年都不脱一次帽。

戴上这种高而重的帽子,上山砍木钻筋蓬,下田插秧劳作,都很不方便,且很不卫生。解放后,载三角高帽的习俗已基本改变,只有一些偏僻的地方,在年长的妇女头上,仍可见此帽。现在瑶族妇女大都喜欢用四方花巾或花毛巾覆盖头顶。

七. 云南省 怒江 泸水市 漆蜡妙食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福贡、贡山、泸水县及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州都产漆蜡,其中尤以福贡县为最多。
漆蜡,当地土著民族称之为漆油。它是从漆树籽中榨出来的油,这种油冷却后凝固成块,颜色比黄蜡稍浅,所以商品名又称为漆蜡。漆蜡可以食用。制作方法也在翻新。有的把漆蜡溶化后,混入猪油、菜油、核桃,比例约为2比1,待冷却后凝固成固体油,携带十分方便。当地居民也用这种油,作为亲友间相互馈赠的礼品。
峡谷傈僳族、怒族群众,用炼得滚烫的漆油炒米酒,炒仔鸡给病人或产妇滋补身体,益气补务功效显著。还有人用漆蜡混合蜂蜜、贝线蒸制服用,可治疗肺结核症和气管炎.

八. 云南省 怒江 福贡县 凤凰豆

凤凰豆有着神话般的来历,传说古时候有一位老农上凤凰山拾柴,拾着拾着,突然,从树丛中飞起一只火红的似鸡非鸡的鸟,一片霞光过后,便消失在无垠的天际。老农走到鸟飞起的树丛中,看见地上留下白花花的几粒豆子。老农拾起这几粒豆子,小心翼翼地带回家中,并种在地里。一晃眼,豆苗冒尖了,开花结果了。老农舍不得吃,又将新豆重新播种,周而复始,这种豆就在凤凰山脚下遍地生根、成长。因为它长在凤凰山,当地居民就称它为凤凰豆。凤凰豆粒大洁白,营养丰富,商品名叫白芸豆。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的金顶乡,栽培白芸豆的历史久远。目前由于出口需要,全县的冷凉山区都已普遍栽种,每年为外贸出口提供商品豆几十万斤,远销世界各地。( 怒江)

九. 云南省 怒江 兰坪 兰坪拉马登石榴

兰坪拉马登石榴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兔峨乡拉马登村的。拉马登石榴具有果实硕大、色泽艳丽、籽粒色彩晶莹,味甜汁多等特点。当地人民把它当作水果中的上品。撕去皮,剥下一把粒送入嘴中,那股清甜又稍带微酸的汁液一个劲地往喉咙里钻。如果是一粒粒剥下,细细品尝,就更觉得肉质脆脆的,味道绵绵的,颇有留香三日之感。

兰坪县兔峨乡拉马登村坐落在澜沧江东岸,海拔在1500-1600米,这里气候干燥,土壤富含有机质。人们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培育出一个优良的水果品种--拉马登石榴。

拉马登石榴具有果实硕大、色泽艳丽、籽粒色彩晶莹,味甜汁多等特点。当地人民把它当作水果中的上品。撕去皮,剥下一把粒送入嘴中,那股清甜又稍带微酸的汁液一个劲地往喉咙里钻。如果是一粒粒剥下,细细品尝,就更觉得肉质脆脆的,味道绵绵的,颇有留香三日之感。

除生食之外,拉马登石榴还是制造果酒和果汁饮品的原料。同时,石榴皮富含单宁物质,可作工业原料,根、皮、花瓣和叶片都可入药,可谓全身是宝。

拉马登石榴不仅果实好吃,而且是一种很好看的观赏树种,其树形婀娜,树干苍苍,是做盆景的好材料。其树叶茂密,碧绿发亮,给人以生机勃发的美感,特别是到了5月,石榴花盛开,如火如荼,而且经月不谢,美不胜收。结果之后,初如绿珠点点,后似彩球串串。在拉马登,满山满坡的石榴林一望无边,春、夏、秋、冬景色各异,既是大果园,又是大花园。

十. 云南省 怒江 贡山县 依珠梨

在云南的梨类家族中,呈贡宝珠梨,以其个大皮薄、肉细味美等优点名扬四方;大理雪梨,又以其肉白如雪、味道鲜美而驰名全省;还有富源大黄梨、陆良密香梨……云南的名梨可以说数不胜数,早已享有盛名。依珠梨果实硕大,皮薄核小,肉质洁白细嫩、汗甜丰腴;其香如密,给人留下淡淡的清香;依珠梨便于贮存,利于远销各地。( 怒江)
怒江特产有哪些小吃云南怒江特产有什么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