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的特产有什么 枣庄三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22 22:51:34

一. 山东省 枣庄 山亭区 山亭花椒

山亭花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山亭是文明古区,历史文化悠久,山亭花椒,飘香海外,闻名遐迩,被誉为“北方花椒之乡”。山亭花椒以结穗大、颗粒多、椒皮厚实、色泽鲜艳不变色、香味持久浓郁而出名。每到收获季节,漫山遍野覆盖上了微微的红色,远看仿佛春季原野上的红花。晾晒好的花椒收藏在农家院内,这时每个村庄的大街小巷,弥漫着浓郁的、麻麻的椒香,让人陶醉。

山亭区山城街道素有’花椒之乡’美誉,现有花椒万多亩,品种以大青壳、大红袍等为主,年产椒皮2000多吨,占山东省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是全国最重要的花椒主产区之一。2001年,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称号,其6项药物检测残留为零,被农业部认定为’绿色无公害食品’,远销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地。

地域范围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境内,辖山城街道、徐庄镇、凫城镇、西集镇4个镇街56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1′10″至117°38′16″和北纬34°91′06″至 35°14′56″之间。总生产面积6667公顷,年总产量6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感官特征:一般栽后两年成形,三年挂果,五年即可进入盛果期,七、八年后单株产干椒皮1—2公斤。山亭花椒穗大粒多,单穗平均在60粒左右,颗粒均匀,皮厚肉丰,色泽鲜艳,呈红褐色或深红色,表面密生粗大突出的腺点。大小似绿豆,表面有龟裂纹,顶端开裂,内含黑色籽粒一颗。椒皮具有特殊浓烈的芳香,香味浓郁、麻味适中。2、理化指标:山亭花椒蛋白质含量>5.4%;挥发油含量>2.5ml/100g. 水分≤11%,钾≥1200㎎/100g,钙≥850㎎/100g,镁≥80㎎/100g。3、安全要求:明确登记产品市场准入所遵循的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名称、具体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安全要求执行。

二. 山东省 枣庄 薛城区 枣庄大枣

枣庄因多枣树而得名,枣树的栽培历史已有数千年,主要品种有圆铃枣、长红枣、冬枣等。枣除生食外,还可以加工成蜜枣、枣汁、枣酒等,具有养血安神、补脾健胃、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枣庄概况枣庄,是一方美丽、富饶、英雄的土地,位于山东省南部,东依沂蒙山,西濒微山湖,南接两汉文化胜地徐州,北临孔孟之乡曲阜、邹城。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从南部穿过,68.5公里的河道,35平方公里的流域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人口360万,辖市中、薛城、山亭、峄城、台儿庄五区和滕州市。枣庄,处于“一山、一水、两汉、三孔”黄金旅游线上,是一座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新兴旅游城市。既有北方城市的豪放,又兼具江南水乡的秀美,素有“鲁南明珠”之称。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众多,人文古迹荟萃,蕴藏着深厚的旅游发展潜力,新的旅游形象定位为“灵山秀水的铁道游击队故乡”。枣庄,山川秀美,环境优美。“天下第一崮”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山奇峰秀,林木葱郁,森林覆盖率97%,是令人向往的天然生态氧吧;入选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冠世榴园依山傍水,幽雅奇秀,是生态观光休闲胜地;具有千年历史古韵的滔滔古运河,宏伟壮丽,运河古镇风情浓郁,被世界旅游组织专家称为“京杭大运河仅存的清代运河文化遗产”;湖光山色的岩马湖是山东省十大水库之一和枣庄市最大的水库;风景奇绝的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2002山东十大优秀新景点;具有万顷红荷、百里芦荡的滕州微山湖湿地被誉为“江北第一湿地”和中国“荷都”;以“旱海奇观”闻名的莲青山林荫如海,奇石林立;万亩长红枣园,花果飘香,被列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自然风景迷人的龟山被列为省级地质公园。枣庄,自然景观优美,历史文化悠久灿烂,名胜古迹众多。这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墨子的故乡。“自荐”而名传后世的毛遂,“凿壁偷光”的大经学家、西汉丞相匡衡,明代“博学宏词”的大文学家贾三近等历史名人,都是枣庄灵山秀水哺育出来的杰出人物。7300多年前的北辛文化遗址,古滕国、古薛国等众多古遗址,孟尝君父子田文、田婴墓和众多的汉墓及明永乐皇帝妃子权妃墓,全国汉画像石陈列之最的汉画像石,都是融人文之精华神奇魅力的体现。枣庄,不仅是绿色生态旅游的胜地,还是红色旅游的热土。近代有震惊世界的台儿庄大战,运河支队的英烈,鲁南战役的辉煌,更有闻名遐迩的铁道游击队的雄风,枣庄因此博取了“铁道游击队的故乡”的美称。如今铁道游击队纪念碑、群雕巍然屹立在美丽的微山湖畔。坐落在风景如画的古运河畔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再现了当年参加台儿庄大战的爱国将士浴血奋战的宏伟场面。2005年,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台儿庄大战纪念地被列入全国100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枣庄市与井冈山、西柏坡、延安一起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重点调度的20个红色旅游城市。近几年来,枣庄结合城市经济转型,不断加大投入,着力将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优化旅游环境,加快旅游设施和景区景点建设步伐,形成了以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台儿庄大战纪念地为主的红色旅游片区,以红荷湿地、大运河、运河古镇、岩马湖为主的亲水旅游片区,以莲青山、抱犊崮、熊耳山、龟山、周村水库为主的休闲度假旅游片区,以冠世榴园、万亩枣园、洪门葡萄村为主的农业生态旅游片区,以墨子故里、薛国故城、北辛文化遗址、毛遂、孟尝君墓为主的古文化旅游片区。在市内旅游线路上,形成了从红荷湿地沿大运河至台儿庄、冠世榴园、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再到抱犊崮、熊耳山、莲青山、滕州古文化旅游区的两日旅游环线。鲁南沃土为根,滚滚运河为脉。枣庄盛景美不胜收!

好客枣庄,邀您品尝正宗大红枣

三.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精致的银饰

精致的银饰——荔波境内的布依、水、瑶、苗等民族都十分看重银饰,尤其是水族,有“水家结婚定要银”之说。其生产的水族龙头手镯1985年获省部优称号;布依族四季手镯,1987年荣获省优称号;瑶族银鸟1989年获省优和设计二等奖;水族压领1991年被获省优称号,荔波银器厂1991年被国家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定点单位之一。1993年荔波银器厂全部产品参加杜鹃花节展销,荣获产品信得过证书。

四. 山东省 枣庄 峄城区 榴叶茶

是山东省枣庄市石榴园风景区开发的一种新型茶叶,它以石榴嫩叶为原料,运用现代制茶工艺加工而成。该茶是一种理想的绿色食品,从饮用者的反馈信息发现,榴叶茶具有助消化、抗胃酸过多、抗胃溃疡、降血脂等多种功能。

五. 山东省 枣庄 山亭区 烤牌子

特点:烤制猪肉、味道鲜香



原料:猪硬肋带皮1块约2000克、蜂蜜



制作过程:



1、将料酒、精盐加温水化开;蜂蜜加适量清水;



2、将硬肋肉去掉奶泡肉,放开水锅煮8分钟取出,抹上蜂蜜后放炭火上烤,烤一会儿刷一次料酒、盐水,烤2小时呈金黄色取下;



3、用刀将烤好的牌子贴排骨从中间片成两块,把带骨的部分剁成块,皮朝上整齐地排入盘内即成。

六.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七. 山东省 枣庄 台儿庄区 共和凉菜卷

共和凉菜卷

原料:芹菜120克,胡萝卜120克,绿豆芽180克,山东白菜(取梗)180克,香菇120克,粉丝1又1/2把,春卷皮12张,芥末酱2大匙,蛋黄1个,盐1/2小匙,糖1/2小匙。

制作过程

1、芹菜、胡萝卜、山东白菜梗洗净,切丝;绿豆芽洗净,摘除头尾;香菇泡软,切丝;粉丝泡软,切6厘米小段备用。

2、1/2锅水大火烧开,放入步骤1的材料飞烫40秒,捞起沥干水分后加芥末酱及调味料拌匀。

3、将春卷皮摊开,放上步骤2的材料,边缘涂蛋黄后卷好,切段装盘即可。

八.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布朗族的棉包锦囊

在布朗族服饰中,刺绣和银饰也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刺绣图案多为各种花草、鸟兽和几何图形。绣工独特的要数“棉包锦囊”。

在布朗族的婚礼习俗中,举行婚礼时众人要进行爬竿比赛,新娘必须拿出自己在婚前精心刺绣的“棉包锦囊”,内装五谷、银饰等物,挂在竹竿上,比赛结束将“囊”赠给胜利者,以示吉祥。

九.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摩梭人的猪膘肉

摩梭人的猪膘肉

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

冬天的泸沽湖非常美丽,尽管在这个时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初一前后进入泸沽湖,走在村村寨寨里,你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不仅由于人摩梭好的热情让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给人一种暖意,还因为这个时候那里房顶上楼上都堆满了包谷,到处是黄橙橙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村那寨都响起了宰杀年猪的声音,走进村子里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猪膘肉,这里的大人小孩子都充满了喜悦,人们那被包谷和猪膘肉映红了的脸上总是那么的灿烂,一座座木楞子房构成的一个个村落是边泸沽湖一幅幅丰收的美丽图画。

在沪沽湖畔的草海边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家摩梭人有两兄弟,父母把老大分了出去,老大分到一头猪和一条狗,分家后老大很勤劳,家里搞得像模像样,猪也喂得又大又肥,冬大的时候他先把菩萨敬了,就开始杀猪。他先把猪肚割开,把肠和内脏拉出,把里面的瘦肉和骨也剔除。然后缝上猪肚晾干后搁在神柜上。猪的大肠装上燕麦,小肠装荞麦,肚肠心肝肺都挂在家里,没油的时候,他就从膘猪的肚里取了猪油来用;没肉的时候就从猪膘身上割一块来吃。到了年三十的时候就开猪膘肉,初二猪头项圈敬菩萨,取项身肉一圈孝敬父母,过年的时候就要吃几天的猪膘肉。

摩梭人制作猪膘肉非常讲究,他们一般选在冬月初一杀猪,如果十月二十九属狗三十属猪,那么就改在十月二十九杀猪,如果初一属鼠、猪、羊、猴、狗、鸡,也是不能杀的,就要改期进行。所以人摩梭在冬天做猪膘肉,定要选择一个吉日。这个时候村子里到处都闻杀猪声,到处都可见制作膘肉,场面很是壮观。

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分为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当地人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这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几乎将瘦肉和骨剔干净,但是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猪头保存完整,在猪头上抹盐并加上调味品,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盐时要均匀,一般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还加上酥油和蜂蜜。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的部位主要在猪肚、猪脚,缝的针眼约寸长,缝时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力气,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来完成的。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凉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凉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一个挨着一个,或叠放堆码。

猪膘肉是人摩梭贮藏的肉食品,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猪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猪膘肉常用于祭祀,也用于置办宴席。猪膘肉是摩梭人家庭富裕的象征,如果哪家的神柜上放满了整条整条的猪膘,那这个家庭在当地一定是很富有了。

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长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猪膘肉都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仍保存完好,不坏。到边泸沽湖的人摩梭家作客,经常会用搁置已久的猪膘肉待客,这些猪膘肉经过了好几个年头,表面上布满烟尘,呈深褐色,有一种苍桑感。但烹制好后味道很好,无异味,也不会闹肚子,很神奇。这大概取决于当地的地理位置,高原湖泊周围,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加上制作的工序讲究,所以猪膘肉能保存很长时间。

十. 山东省 枣庄 薛城区 南石驴肉

南石驴肉:

产于南石镇石菜村,已有200多年历史。制作时精选健壮老驴肉,配天然中药材20多种,用多年老汤文火炖6-8小时即成,所产驴肉色泽深红,味道鲜美,口感纯正。驴肉性温偏凉,可常年食用,还可医治部分妇科病,其中驴鞭为大补品。传人张建国小作坊制作,日产驴肉150多公斤。南石驴肉为枣庄名吃,名扬周边地区,部分产品已销往深圳、广州等地区。

枣庄特产有哪些好带的枣庄十大特产是什么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