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格有什么好吃的特产嘛 格尔木有什么特产零食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23 05:51:13

一. 四川省 凉山 普格县 江甘李

属普格。味甜,易离核,果实个头中,单果重15克—20克,脆,汁多,端阳节多产,6月初上市。现有种植面积1200亩,产量600吨。

二. 四川省 凉山 普格县 农家坛子肉

选用肥瘦相连的猪坐臀肉或软五花肉,用盐、料酒、花椒等调味品进行腌制,然后用猪油慢火炸下油坛即成。

此菜咸鲜清淡,香味浓郁、肥而不腻,是凉山地区典型的农家风味,深受本地及外来客人的赞誉和喜爱。

三. 四川省 凉山 普格县 普格高山乌洋芋

普格高山乌洋芋

普格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农技站

19190960

31

新鲜土豆

四. 四川省 凉山 普格县 野生仙人掌

属本地野生品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具有围栏、观赏等用途,同时也是食用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现有种植面积5000亩以上,产量2500多万公斤,市场前景看好。

五. 四川省 凉山州 普格县 螺髻山黑猪

螺髻山黑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螺髻山黑猪肉被称为猪肉界的“神户牛肉”,可从这称呼中窥见其肉质的鲜嫩与极致口感。

普格,彝语称之为“普基”,意为一个山垭口下的草甸子。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汉、回、苗、布依等16种民族共同生息的少数民族聚居县。普格县是彝族火把节的发祥地,故文人是这样描述普格的:“普格县是历史悠久的火把节之乡,是一方富饶神奇的山水,普格有引人入胜的民风民俗,有独具风情的旅游文化”普格县距州府西昌市74公里,交通便利,螺髻山AAAA景区和温泉瀑布让人流连忘返。 普格县养殖螺髻山黑猪历史悠久,是优良的地方品种。据《普格县志》、《普格县畜牧志》记:“普格黑猪,属于凉山黑猪,体格中等,偏于脂用……”,螺髻山黑猪肉加工成的猪腊肉、香肠、包腊肉是彝族人民拜年必不可少的礼物,这一习俗流传至今。 相传彝族先民以狩猎为生,所获猎物以野鸡等两只脚的小动物为主,野猪和岩羊等四只脚的中等动物较少,野牛等四只脚的大动物最少;恶劣的生存条件导致食物来之不易,先民知道将猎物与族人共享、团结互助才能凝聚力量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生存下来;先民们逐步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随着食物的丰富,猎物有时吃不完了,于是出现了动物的驯养;祭祀、祈福、占卦、驱邪、去病等传统的宗教活动及部族之间的交流驯养的鸡、黑猪、羊、牛等动物成了食物的主角;久而久之彝族招待客人逐渐形成了最尊贵的客人杀牛、较尊贵的杀黑猪(宰羊)、一般客人杀鸡的风俗。 螺髻山黑猪是普格县二半山以上山区彝族人民在特殊的气候、地理、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选育形成的原始珍贵的地方品种。由于商品黑猪放牧生长期一般都在1年以上,整个生长期无外源性污染,生产出的肉肥瘦适中、品质优良,肉细嫩多汁,肉味芳香浓郁,品质极高,是符合现代人美食和健康需要的高档猪肉品种。 彝历年是彝族人民为庆祝丰收的重大节日,彝历年家家户户都要宰杀螺髻山黑猪进行进行祭祀,黑色彝族先民认为是富贵、吉祥的颜色,所以年猪多以黑猪为主。年猪肉制成的腊肉、香肠是传统美食;过年猪比赛,谁家过年猪肥膘厚,谁家就多福多吉祥。 普格县是彝族火把节的发祥地,旅游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民族饮食文化多姿多彩。螺髻山黑猪烤乳猪、砣砣肉、猪肚肉、烟薰腊肉、彝家香肠、拜年、赛年猪,这些民族饮食文化无不呈现和闪耀着彝家儿女火一样热情的好客之道,它就象一杯甘醇的美洒醉了西山的月亮、醉了客人的心儿。许多来普格的游客在螺髻山下都要点名品尝以螺髻山黑猪肉为原料加工的菜品,螺髻山黑猪肉制作腌腊制品成为越来越多游客购买的凉山之一。

地域范围

螺髻山黑猪主要分布在则木河、西洛河流域的红莫依达乡、马洪乡、洛甘乡、特兹乡、大槽乡、月吾乡、祝联乡、菜子乡、哈力洛乡、耶底乡、特尔果乡、孟甘乡、甘天地乡、洛乌沟乡、黎安乡、文坪乡16个彝族聚居乡,海拔1800-2500米的高山地区。东起哈力洛乡惹地坡西村,南到洛乌沟乡红旗村,西到黎安乡骆厂河沟村,北到红莫依达乡特莫波石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2°26′~102°46′、北纬27°13′~27°30′。产区幅员面积1918平方公里,总人口19.1万人。主产区常年出栏3.5万头以上螺髻山黑猪。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貌特征:螺髻山黑猪被毛多为黑色,额部多有旋毛;头长,嘴筒粗而直;耳中等大小、下垂;体躯较窄,背腰平直,后躯较前躯略高;大腿下部皮肤常有皱褶,俗称“穿套裤”;四肢粗壮,蹄质坚实,耐寒耐粗饲,适用于粗放的敞放生产等特点。 2、品质特征:螺髻山黑猪肉与普通猪肉检测结果对比,部分氨基酸含量差异明显。 3、风味特色:螺髻山黑猪肌肉鲜红、系水力强,肌肉大理石条纹明显,肌间脂肪含量高,上述特征反映到口感上是肉细嫩多汁,肉味芳香浓郁。

六. 四川省 凉山 普格县 水煮回锅肉

回锅肉是川菜家常风味的代表作。水煮回锅肉是根据传统回锅肉演变而成的麻辣味型。

此菜选用肥瘦相连的猪坐臀肉,煮至刚熟,切成薄片略炒,然后用水煮牛肉的工艺烹制成菜。

该菜即有传统回锅肉肥而不腻,香气浓郁的特点,又有水煮牛肉麻辣烫鲜香、浓味溢四方的特点。

丽园小吃在西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以家常风味,民间小吃而著称;以价廉物美,薄利多销为宗旨,深受工薪阶层的喜爱。

七. 四川省 凉山 普格县 普格牛心柿

果大,最大果重 252克,均果重208.1克,心脏形,果面橙黄色,果粉少,光洁,果肉淡黄色,味甜多汁,含固形物14.5%,无核或少核,可食部分达86.61%,品质佳,在8月18 — 30日成熟,表现早熟。

甜柿,果实中等大,最大果重,248克,均果重193.71克,扁圆形,果面橙黄色,果粉少、光洁,果肉淡黄色,甘甜多汁,含固形物16%,种子2 — 3粒,可食部分达88.61%,品质佳,在10月10日 — 28日成熟,表现晚熟。

八. 四川省 凉山 普格县 无公害豌豆

特点: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主施农家肥。

现有种植面积2万亩,将发展到3万亩。采收期为10月 — 次年 3月。

九. 四川省 凉山州 普格县 螺髻山乌骨鸡

螺髻山乌骨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四川普格县畜牧局畜牧站申请登记保护的2个地理标志畜产品“螺髻山乌骨鸡”和“螺髻山黑猪”,经农业部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普格,彝语称之为“普基”,意为一个山垭口下的草甸子。普格县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汉、回、苗、布依等16种民族共同生息的少数民族聚居县。 螺髻山,彝语称之为“安哈洛”意为五百里山峰,因主峰高耸、直查云端又型似美女发髻而得名,与西昌邛海、泸山相连,构成了融黄山、华山、张家界、西湖、滇池之“野、奇、峻、幽、险、秀”等特色为一体,以地质、森林、湖泊位基调的大型AAAA风景旅游区。 乌骨鸡普格彝语称“阿支也联”,螺髻山乌骨鸡养殖历史悠久,据《普格县志》第六篇第一节<品种>第157页记载:“农村主要家禽是鸡,家家户户都有喂养,都是本地品种,肉质鲜美,以敞放自由觅食为主,乌骨鸡药用价值较高……”据《普格县畜牧志》记载:“家家户户养鸡,乌骨鸡肉卵兼用,肉质鲜、味美,土乌鸡有较高药用价值”。 据《勒俄特依》(万物起源)记载,“天地开辟后,天上同时出现了6个太阳7个月亮,致使大地酷热难当,万物濒临灭绝,英雄支格阿鲁用射掉了5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但九天是亮的,九天又是黑的,洛伊大帝想让世界永远光明,想办法请求太阳菩萨,神鸡“东旨”出来请日月,为赢得日月的信任,自己变成了启明星,还嘱咐自己的子孙一天叫散三遍,一遍叫三次,迎日月出,送日月归,维护日月的正常运转......”可见鸡与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的关系,独特的“鸡文化”深深融入了彝族独特的民风民俗,与彝族的火文化、酒文化相辅相成。 普格螺髻山乌骨鸡,是普格县二半山以上山区彝族人民在特殊的气候、地理、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选育形成的原始珍贵的地方品种,具备乌皮、乌骨、乌肉、乌内脏的基本特征,肉质细腻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药用、滋补、保健功能和选育开发价值,是彝族人民传统的吉祥待客和滋补美味,公鸡还作为传统火把节的斗鸡表演,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螺髻山乌骨鸡的养殖与引人入胜的彝族民风民俗和独具风情的旅游文化相融合。 随着普格县螺髻山旅游业的开发,彝族食用家畜家禽肉,都讲究一个“鲜”字,注重原汁原味,都是现杀现食,制作中也不添加过多的调味料。用螺髻山乌骨鸡制作的《烧鸡辣子汤》、《坨坨鸡》、《洋芋酸菜鸡》等彝族传统特色美食,与《坨坨猪肉》、《坨坨羊肉》、《坨坨牛肉》、《烤小猪》共同成为体现彝族风情的特色招牌菜,受到来自各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在祭祀、祈福、占卦、驱邪、去病等传统的宗教活动中也离不开螺髻山乌骨鸡和鸡蛋。在传统的彝族年里,第一天清晨点燃火塘,一家人先宰杀一只红羽乌骨鸡公鸡,做祭祀请族灵后才开始逐户宰杀年猪过年。彝族在宰杀鸡待客的时候都有看鸡头、鸡腿、鸡舌预吉凶,看运势的习俗。 在彝族的毕摩文化中,祭祀、祈福、占卦、驱邪、去病等传统的宗教活动都要采用螺髻山乌骨鸡和鸡蛋来进行。“鸡能避邪是沟通神灵的使者”就是 普格螺髻山乌骨鸡品种资源弥足珍贵,长期以来多为农户散养,多以野外自由放养为主。由于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螺髻山乌骨鸡独特的品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知和喜爱,经济价值和养殖效益大幅度提高。

地域范围

普格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河谷地带,地处凉山州南部,滇北高原北部,西藏高原东南边缘的横断山脉南部,东西宽46公里,南北长68公里,幅员面积1918平方公里。全县辖34个乡镇、154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73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8万人,是以彝族为主体、汉、回、苗、布依等16种民族共同生息的少数民族聚居县。 普格县螺髻山乌骨鸡主要分布在则木河、西洛河流域的红莫依达乡、马洪乡、洛甘乡、月吾乡、祝联乡、菜子乡、耶底乡、特兹乡、孟甘乡、甘天地乡、洛乌沟乡、辉隆乡、黎安乡、文坪等14个乡,海拔1800-2500米的山区。东起耶底乡耶底村,南到大坪乡堡里村,西到黎安乡干河沟村,北到红莫依达乡红莫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2°26′~102°46′、北纬27°13′~27°30′。主产区年饲养量在10万只左右,多为农户在原生态的山林、草地等进行生态放养。

十. 四川省 凉山 普格县 普格高原粳稻米

普格高原粳稻米是四川凉山普格县的

普格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农技站

19201643

30

大米

普格县农特产普格县附近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