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菏泽有什么特产鸡 山东菏泽有什么好吃的特产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15 16:57:33

一. 山东省 菏泽 成武县 成武羊肉汤

它始创于1807年(清嘉庆十二年),创始人徐柱力、曹西胜、朱克勤。最初他们三人合伙开设“三义汤”羊肉汤馆,生意颇为兴隆。后来,徐、曹、朱三家各自经营,徐家技术好,选料精细,羊肉汤便以徐家为正宗发展起来。民国初年,有徐、魏、赵、郝、柏、高、滕、宋八家经营。竞争中,羊肉汤的制作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地方名吃。羊肉汤制作十分讲究。它以大沙河两岸的“捶羯”、“蒙羊”等青山羊肉为主料,先用温水将羊肉洗净下锅,上覆羊油,急火烧开,顶出血沫。将血沫出后添加白芷、丁香等10多种佐宵以及大葱、生姜、盐等,熬制2-3个小时,使羊油融化,不显油花,汤呈乳白色即可.盛入碗内时加入香油、香菜、蒜苗等. 羊肉汤中又分腰花汤、口条汤、肠头汤肺叶汤、奶渣汤、眼窝汤等多种,尤以腰花汤、奶渣汤、口条汤为上品。羊肉汤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理想的补品,对胃病肠炎有一定的疗效。

二. 山东省 菏泽 单县 四君子酒

四君子酒是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的。单县四君子酒品质优良,酿造工艺独特,口味醇正。四君子酒被评为“中国消费者满意品牌”、“2012最具收藏价值名酒”。

单县古称单父,据《单县志》记载:孔子的弟子宓子贱任单父时,“鸣琴而治“,政绩卓著。后人为凭吊宓公在其扶琴日旧址,筑起一座半月行的高台,名曰琴台,亦称半月台。唐代天宝年间,当时的单县县尉陶沔大诗人李白、杜甫、高适联和游单父,登琴台,饮酒赋诗,乐而往返。李、杜、高、陶在此吟哦的精彩诗篇载入唐诗大全,流传百世。他们四人被誉为“半月台四君子”,成为千秋佳话。四君子酒由此得名。

单县四君子酒业有限公司位于鲁西南古汗河畔,半月台下,古汗河甘泉,半月台风情为酿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几年来,公司积极与省内外多家科研所院合作,在继承传统酿酒工艺的基础上,广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研究生产出以四君子酒为主导产品的四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产品销往全国十多个省市,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单县四君子酒业有限公司已研制开发出高、中、低档四君子系列产品,主导产品有:39度四君子特曲、36度四君子粮液、34度四君子粮液、39度四君子星级珍品酒、39度精品四君子粮液、39度四君子龙酒、36度世纪情、39度纯五粮、39度君子神等。并全部采用彩盒、彩箱包装。

山东四君子集团有限公司是集团核心企业,属山东省白酒重点企业、菏泽市骨干企业。集团跻身“中国私营企业纳税50强”、“中国白酒百强企业”,先后荣获“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中国食品工业质量效益奖”、“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山东省诚信企业”、“山东省轻工业科技创新十佳典范企业”、“山东省质量竞争力50强企业”、“山东省低度浓香白酒著名企业”、“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菏泽市市长质量奖”等60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四君子酒被评为“中国消费者满意品牌”、“2012最具收藏价值名酒”;四君子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四君子品牌价值26亿元。

三.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曹县柳编

20世纪60年代以前,曹县境内古营集马庄一带就有种植杞条习惯,但面积较小。70年代,古营集、普连集、莘冢集、倪集等乡镇成为杞条种植主产区。主要种植在河旁、沟旁、路旁、渠旁。1986年始,柳条编产业快速发展,杞条市场价格上涨,倪集、普连集、古营集等乡镇大面积发展条粮间作。1995年,全县条粮间作面积2000公顷。1996年,杞条实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倪集、普连集、古营集、王集等乡镇发展为杞条种植区。1999年,杞条面积5300公顷。2003年,杞条种植专业乡镇增加到5个,杞条面积发展到5333.3公顷。2004年,曹县被中国林学会命名为“中国柳编之乡”。2009年,杞条面积6500公顷,产量15628吨,产值7800万元。曹县成为享誉中外的杞条生产、加工基地。

四. 山东省 菏泽 单县 单县西红柿

西红柿

单县西红柿栽培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所产西红柿以其品质优良、肉多、无籽、沙瓤、色泽鲜美而享誉全国,长期占领东北市场,销往大江南北。据测定,单县西红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为5.7%,糖酸比为11.2:1,酸甜可口,营养丰富。

1982年,城郊菜农任仲宽被前来视察工作的原0中央总书记-同志誉为“西红柿大王”蜚声内外。1996年,单县被中国之乡命名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评定为“中国西红柿之乡”。

五. 山东省 菏泽 巨野县 冯家烧鸡

冯家烧鸡

冯家烧鸡始创于清代末期,创始人为冯德聚老先生贺其母冯赵氏,现掌管人为其儿媳郭艳君女士。该烧鸡采用当年散养土公鸡,以严格细致的宰杀卫生标准,加入近三十种名贵佐料,用百年循环老汤精心烹煮。出锅的烧鸡,外酥里嫩、五香脱骨、色泽诱人、口味纯正,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

六. 山东省 菏泽 郓城县 水浒宴

水浒宴是由中国鲁菜一级评委、中国鲁菜大师、山东郓城水浒烹饪协会会长李传递根据《水浒传》中故事开发研制的特色风味宴席。宴席中的每一道菜都取材于《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并结合水浒一百零八位将领的生平事迹以及《水浒传》中所涉及到的美食佳肴,经过多次在水浒故里——山东郓城、梁山、阳谷等地民间走访收集资料,虚心向老一代烹饪专家请教、潜心研究食材,精心研制而成。如晁盖天王鸡、武松牛肉、智深狗肉、祝家报晓鸡、杏花村烧全羊……

宴席推出后受到各级烹饪专家、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多道菜肴在各级烹饪专业竞赛中获奖,得到专家的认可与好评。此宴席让人们在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感受到浓郁的水浒文化,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水浒文化宴席。

七. 山东省 菏泽 鄄城县 糖果饯

糖果饯是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的。鄄城糖果饯是以白砂糖为原料,经模制浇注而成的各种糖质造型。

鄄城民间手工糖果饯目前主要分布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境内,其中尤以红船镇红船村、旧城镇任庄村、城关镇邰庄村从事民间手工糖果饯的技艺最为精湛。

糖果饯的前身是模制面质的动物造型,主要在鄄城民间春节时期“请新客”的独特民俗活动中使用。该风俗具有悠久的历史,模制面质造型早在明代就已出现,俗称“花馍”。随着白糖在民间应用的普及,逐渐的代替了以往的面制造型,演化为以糖为原料的风格独特的鄄城糖果饯。糖果饯的规模生产可以追溯到清代晚期,距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糖果饯通常在红白事上使用。在鄄城有正月初二“请新客”的风俗,即当年成婚的新女婿在春节初二这天要到岳父家走亲戚,岳父这天要大摆筵席,并请女方本家兄弟和姑表兄弟做陪,这一民俗行为俗称“请新客”。前来做陪的姑表兄弟要带糖果饯赴宴。宴席结束上茶时,姑表兄弟们要按照年龄顺序逐一呈上各人带来的大型和小型的糖果饯。每个亲戚带来的果饯通常由大型的龙、马、鱼、公鸡、麒麟送子、宝塔、桃、狮子、牌坊等和部分小形果饯组成。分别代表了庆丰祈祥、马到成功、连年有余、吉祥如意、早生贵子、建功立业、长命富贵、刚强勇猛的美好寓意。最特殊的要属牌坊型的糖果饯,它的寓意具有重要的文化传统内涵,意在希望女方要牢记妇女三从四德的古训,以贞节烈女的品行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岳父要在呈上糖果饯的时候告知新女婿,这是某某亲戚上的果饯,并请新女婿品尝。这种仪式也是加深新女婿对女方亲戚印象的一种方法。仪式过后,糖果饯由新女婿带走一部分,给各姑表亲戚作为回礼带走一部分。

在鄄城民间过丧事的时候,糖果饯的作用主要是作为给死者的供品。在鄄城县红船镇农村过丧事时,通常要有四十碗的供品,一般是十碗鸡、十碗肉、十碗馍、十碗糖果饯。果饯的组成主要是鱼、鸡、桃、马、羊、猪、观音、寿星、狮子和塔,也有用八仙人物和观音、寿星组成十样。白事上使用的糖果饯除了在内容上与红事上不同外,果饯的大小也明显小一些,没有红事上的糖果饯的雄伟和张扬。

八. 山东省 菏泽 定陶区 南王店西瓜

南王店西瓜是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南王店镇的。南王店西瓜凭借良好信誉和优良的品质,深受市场的欢迎和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更是远销天津、上海、江苏等地。

王楼行政村是南王店镇最早种植西瓜的地方,也是现在全镇最大的西瓜种植村,不少瓜农都是当地西瓜产业发展历程的见证者。该乡在西瓜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技术规程,在病虫害防治上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主,明确禁止使用高残留农药,同时推行大量施用腐熟优质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辅施三元复合肥和磷酸二氨钾等无机肥,有效控制农药、化肥施用量和残留量,确保产品的无公害性和纯天然品质。2006年8月,南王店西瓜通过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0月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西瓜”产品验证。正所谓“高标准造就高品质,高品质带来高收入”,南王店西瓜凭借着时间上的独特优势和过硬的产品质量迅速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不仅使大批瓜农发了家,也让南王店乡这个人口仅三万余人的小乡镇从此有了“西瓜之乡”的美誉。

南王店镇西瓜种植面积已超过1.5万亩,年产值更是达到1.3亿元,作为菏泽水果市场的新锐力量,凭借着 “上市早、味道好”的特点主攻反季,迅速赢得了当地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更是远销上海、兰州等地,与东明西瓜共同在瓜果市场上奏响了属于菏泽的“二重奏”。

九. 山东省 菏泽 牡丹区 万福甜瓜

牡丹区从2000年开始栽植早春小甜瓜,目前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万多亩,年产量突破5亿斤,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20多个省市,成为助农增收的新引擎和建设新农村的大产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5亿斤甜瓜香飘四方10亿元钞票喜进万家

——牡丹区早春小甜瓜发展之路解密

中国菏泽网消息姹紫嫣红-,早春甜瓜分外甜。春夏之交的牡丹区万福办事处瓜香四溢,行走在树木茂盛的田间小路上,感觉到的不仅是沁入心脾的浓浓甜瓜香,更多的是瓜农们那满脸的喜悦和幸福。

牡丹区有着10多年的早春小甜瓜种植历史,近年来,该区着力做大做强了小甜瓜产业发展的大文章。目前,万福、吕陵、吴店、马岭岗等乡镇办事处已发展甜瓜种植10万多亩,总产量突破5亿斤,产品以皮薄、质脆、味甜等特点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年产值10亿元左右,带动种植户人均增收过万元,早春小甜瓜已成为助农增收的新兴大产业。

科技为本重管理

春节刚过,万福办事处农技站长苑玉宗就开始忙碌起来,常常是东家请了西家邀,整天忙得不亦乐乎。他为何具有如此“魅力”?因为他精通早春甜瓜的育苗、种植和管理,经他指导种植的甜瓜,长势好、结瓜多、个头大、成熟早,好吃更好卖。

在牡丹区,不仅有很多像苑玉宗这样的甜瓜种植专家,而且,农业、科技等部门的专家教授经常活跃在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地将种植技术传授给瓜农。乡镇农技站根据甜瓜生长期的不同技术要求,制定明确了培训计划,经常邀请市、区的农技专家现场指导,让广大瓜农成为技术上的“明白人”。据悉,全区每年都举办各类甜瓜技术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等150余场次,参与群众2万余人次。

该区农业部门在做好技术指导的同时,先后累计引进筛选了30多个甜瓜新品种,像蜜玉1号、甜达等优质品种的种植已占到总量的50%以上。2007年,牡丹区农技专家在国内还没有薄皮甜瓜专用砧木和嫁接技术可借鉴利用的情况下,成功研究出了薄皮甜瓜嫁接砧木的优选和配套嫁接技术,不仅有效解决了甜瓜枯萎病的难题,而且增产20%以上,亩增收2000元左右。配方施肥、生物菌肥的广泛应用,避免了甜瓜重茬所带来的需肥障碍。

今年,在发展大棚甜瓜种植时,牡丹区又着重推广了生物秸秆反应堆技术,提高了地温、气温和棚内CO2含量,增强了瓜苗的抗病性,并为甜瓜提前定苗移栽、提前上市提供了有力保障。运用该技术种植的甜瓜,上市较往年提前7天左右,开市价格达到16元/公斤。

苑玉宗说,他计划明年创建甜瓜精品园,引进优质品种,实施标准化管理,走订单甜瓜、农超对接的路子,使甜瓜的身价再增长40%以上。

合作共赢谋发展

在万福办事处甜瓜种植大户潘喜山的瓜棚里,丰收的甜瓜让他打心眼里高兴,他乐呵呵地说:“我自从加入合作社后,就不用再为卖瓜而发愁了,我们社员们抱团发展。”他加入了万福绿色瓜菜协会,协会从选购瓜种、育苗、栽培、管理、销售等方面,都进行技术指导和优质服务,这使他种植的甜瓜价格比市场高出20%以上,目前该协会会员已发展到600多人。

为避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相互竞价的现象,牡丹区及时帮助、引导农民成立甜瓜专业协会,吸收在种植、经营上的能人进入协会组织,从搜集信息到技术培训,从组织规模化生产到联系外地经销客商,从签约订单到外运销售,都及时为瓜农做好服务,走出了一条“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共赢之路。

为形成拳头闯市场,甜瓜协会每年都举办甜瓜发展论坛、甜瓜种植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邀请农业、科技等方面的专家教授和种植大户等,共同为甜瓜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甜瓜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金疙瘩”,而瓜苗自然也成了瓜农增收的“金苗苗”。万福绿色瓜菜协会紧抓这一机遇,及时指导会员进行育苗,发了一笔瓜苗财。潘庄村瓜农潘金玉,今年培育了50万株瓜苗,卖了40多万元,净收益15万元以上。他高兴地说:“小甜瓜给我们带来了大实惠,给村里带来了大变化,我们的日子真是像小甜瓜一样香甜滋润啊。”

树立品牌闯市场

“拓展市场,品牌是制胜法宝”。对于这句话,去年被评为瓜王的潘富军深有体会。自从当上瓜王擂台赛的冠军后,他们的甜瓜立马成了香饽饽,不少客户慕名而来。

为提升甜瓜的档次和知名度,牡丹区积极引导瓜农严格按照农业标准化操作规程组织生产,鼓励瓜农科学注册商标。2004年,万福甜瓜通过国家无公害品牌认证,其注册的“沁肺春”牌甜瓜名声大振,身价倍增,畅销北京、天津、太原等地区。

举办甜瓜评比大赛、品瓜会等活动,是该区提升甜瓜知名度的又一策略,他们每年都邀请新闻媒体到甜瓜种植基地采访品瓜,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农民日报、大众日报、菏泽日报等新闻媒体都对牡丹区早春小甜瓜的发展给予了及时报道。

牡丹区还积极引导农民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等现代媒介进行甜瓜销售,鼓励商业意识较强的瓜农外出推销,建立代理网点。目前,该区已在北京、上海、天津、济南、郑州、烟台、青岛等近20个大中城市设立了区域销售代理。

四月牡丹艳,五月瓜飘香。每年的甜瓜销售旺季,外地客商纷纷来到万福、吕陵等甜瓜批发市场开展收购业务。据北京客商吴东伟介绍,他在牡丹区收购小甜瓜已经3年了,每年都能挣上10万元以上,今年准备收完整个瓜期。郑州客商邹伟在刘寨甜瓜市场收瓜5年了,每年都是挣得盆满钵溢。

随着甜瓜市场的迅速发展,当地的二三产业也应时兴起,食品包装、印刷加工、肥料生产、交通运输、餐饮休闲等配套服务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目前已吸纳从业人员近万人,仅物流运输业年即可获利3000万元以上,早春小甜瓜成为助农增收的新兴大产业。

十. 山东省 菏泽 巨野县 巨野罐子汤

罐子汤是山东是鲁西南最有代表性的汉族传统名吃。源于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大谢集镇,以大谢集镇老地方罐子汤最为正宗。目前已经在国家工商局注册“谢集正宗罐子汤”商标。该汤主要用羊骨、羊头肉、羊肝、羊心、羊肚等原料长时间熬汤制作,多用花椒、生姜为佐料,放入优质粉条,香气袭人,久喝不腻,是当地群众最为喜爱的汤类之一,先后被载入鲁西南名吃、山东名吃,2004年又被命名为中华名吃

信息来源: 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山东菏泽特产是什么山东菏泽有啥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