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风景名胜跟特产 连云港哪个地方风景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1-08 15:01:27

一. 江苏省 连云港市 东海 东海大米

东海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东海大米,江苏省东海县所产大米。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东海县水源丰富,气候适宜,所产大米品质优良,并兼具南北大米之优势,在中国国内大米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地处北纬34°11′~34°44′,东经118°23′~119°10′。地属黄淮海平原东南边缘的平原岗岭地,地势西高东低,中西部平原丘陵起伏连绵,东部地势平坦,湖荡连海。地势西高东低,在海拔2.3~125米之间。境内河流均属沂、沭河下游水系,主要拥有新沭河、淮沭新河、蔷薇河、鲁兰河、石安河、龙梁河等16条干支河流。东海县为“百库之县”,共兴建大中小型水库63座,总库容为8.9亿立方米,其中石梁河水库和安峰山水库分别为全省第一和第四大水库。.东海县属温带湿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950毫米,常年无霜期225天。年平均气温14.5℃,年总降水量827.8mm,年总蒸发量1464.6mm。年总日照时数2030.5小时。.东海县是中国粮食生产大县、中国首批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中国农业综合实力百强县、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县,并连续4年被评为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东海大米是东海县最具优势的农业产业,占粮食总产量的50%以上。东海县常年种植水稻面积66700公顷(100万亩)左右。东海县独特的地理环境,优质的品种资源,标准化的栽培技术与加工管理措施,造就了东海大米浓郁的地域特色。

品质特点

东海大米具有“柔软油润、浓香持久、品质优良”等特性,并兼具南北大米之优势,既克服了南方大米米饭硬涩、适口性差的缺点,又克服了北方大米米饭热时柔软有光泽,冷后干硬、柔软性差的缺点。.

生产情况

东海是中国粮食 图2 东海县大米生产基地

.生产大县、中国首批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中国农业综合实力百强县、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县,一直是大专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优质水稻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无公害优质稻米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与集成研究推广基地,并建立了“江苏省优质稻米生产加工标准化示范区”,“国家优质中粳无公害化生产示范区”,连续4年被评为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东海大米是东海县最具优势的农业产业,到2009年,占粮食总产量的50%以上,常年种植水稻面积100万亩左右。全县建成了黄川米市、白塔粮食批发市场等区域性粮食贸易市场,涌现了天谷米业、恒益粮油、天鹅园米业等优质稻米加工企业,年稻米加工能力超过50万吨,畅销广东、上海、山东、云南等10多个省市。2008年12月1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东海大米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在产业发展中,东海县一是推广优质高效的良种。抓住国家实施良种补贴的机遇,全面落实推广了徐稻3号、徐稻4号等优良新品种,夯实了全镇水稻优质高产的基础。在水稻生产过程中,通过组织技术人员上门服务、发放宣传材料、提供病虫害防治处方等有效手段,切实解决农户生产难题。充分依托省农科院、华南农大、扬州大学、省市相关涉农部门的指导与支持,积极推进稻米高产试验示范、良种良法推广和优质稻米基地建设。到2009年,全县优质无公害稻米基地70万亩,并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800公斤超高产栽培项目工程、700公斤高产栽培项目工程、650公斤丰产栽培工程,以及省农技推广中心水稻中熟中粳区试、生产试验、杂交中粳生产试验共三组以及市县农业局安排的各种试验示范等。东海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的工作中,不仅培植做大依托硅资源的财政增长型企业,同时还依托稻米生产资源优势和农开扶持资金的导向作用,成功引进多家稻米及副产品加工企业,仅平明镇就先后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建成水稻新品种繁育企业连云港新兴种业公司,年繁殖徐稻3号等良种1000万公斤左右,不仅使东海水稻主产区优质品种推广率达到98%以上,而且还为周边徐州、淮安等市水稻生产区提供了优质种源;建成以“连云港天谷米业”、“连云港神州东港米业”为代表的稻米深加工企业10余家,年加工中高档精米30万吨以上,产品远销国内几十个大中城市;建成稻米副产品深加工企业2个,“连云港惠康油脂有限公司”年处理米糠45000吨,生产米糠油6750吨,毛糠油37000吨,使东海境内米糠价格由以往的0.10-0.15元/公斤攀升到0.25-0.30元/公斤,农户仅米糠销售一项,每年即可增加纯收入300多万元,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非项目区增加200多元,为加快东海稻米产业化进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东海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即2008年12月10日起对东海大米、丹江口翘嘴鲌、莆田桂圆、莆田枇杷、中山脆肉鲩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第132号)。.

保护范围

东海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江苏省东海县人民政府《关于明确东海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请示》(东政发〔2008〕6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江苏省东海县所辖行政区域。.

二. 江苏省 连云港市 赣榆 赣榆板栗

板栗是落叶乔木。板栗的果实——栗子,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和糖分等,营养价值很高,是受人喜爱的干果。栗子味甜好 吃,生食、炒食、煮食、烹调菜肴均宜。赣榆县有万亩板栗,是连云港市板栗之乡。

三. 江苏省 连云港市 连云区 蟹黄煨鱼肚

蟹黄煨鱼肚系以海产米鱼肚,配以净蟹黄熟鸡片、青菜心、兰笋等料,加浓鸡汤烹制而成,肉鲜汤美。

四. 江苏省 连云港市 灌云县 圆帮樱桃

圆帮樱桃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东王集乡元帮村的。灌云圆帮樱桃红如玛瑙,黄如凝脂,色泽鲜艳、晶莹美丽而且营养特别丰富。

圆帮樱桃基地位于东王集乡元帮村,规划面积320亩,一期种植120亩,培育种植2万株大樱桃优良品种种苗,主要种植:美早、萨米脱、先锋等品种。基地定位为休闲观光、生态采摘,全部建成后将成为灌云县又一旅游景点。

五. 江苏省 连云港市 东海 双店百合花

双店百合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双店百合花是江苏连云港东海双店镇的。

双店百合花

江苏省东海县双店镇现辖行政区域

《关于明确双店百合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请示》,东政发〔2014〕8号

江苏省地方标准:《双店百合花》(草案)

六. 江苏省 连云港市 连云区 云台山板栗

连云港市云台山板栗,为“红林3号”,通称山栗子。外形整齐美观,褐色外壳,圆鼓光亮,惹人喜爱。因其世代生于云台仙境,下有肥土甜水哺育,上得云雾雨露滋润,肉实饱满,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钙、磷、铁、钾等成份,营养丰富。在1974年江苏省板栗品质评选中,以外观、整齐度、肉质、甜度、香味5个指标总分最高,与苏州名栗“九家种”并列全省第一。



云台山板栗为民间喜爱的干果之一。生吃脆嫩香甜,满口生津;熟吃又甜又沙,香溢口外。栗子烧仔鸡,更是席间一道美菜。

七. 江苏省 连云港市 连云区 港城银杏

银杏、俗称白果树,又叫公孙树。属裸子植物门、银杏目,是古代孓遗植物,有活化石之称。



港城历来银杏很多,现存树龄800年以上的古银杏22棵,其中千年以上的10棵。中云台山中云林场院内两株古银杏,为唐朝时所植,巳1200余岁,大者树高近30米,胸径2.3米。两树相距2米,树冠重合,美丽壮观,早在200年前,就被列为云台24景之一,人称神树。北云台山的云山乡白果树村,有一棵雌性银杏,树龄千余年,高21.7米,5株丛生,冠幅20平方米,’享受”国家级保护、宿城乡悟道庵前2株千年银杏,雄的高23.5米、胸围5.14米、冠幅25平方米;雄的高19.5米、胸围4.34米、冠幅18平方米。云台山花果山三元宫内几棵银杏,树龄都在千年以上。



银杏树形优美,冠若华盖,又有抗病虫害、耐早耐瘠特性,为用材、绿化极佳树种。银杏的果实——白果,为高级滋补品。白果连同树叶均可入药。



近年来,银杏在港城已被作为绿化树种加以培植,在山区乡村则作为经济林木成片培栽。

八. 江苏省 连云港市 赣榆 玉兰花

玉兰花,为落叶乔木观赏花,有白、紫两种。港城以白玉兰为多。

白玉兰,俗称‘应春花”、“望春花”。花繁而大,美观典雅,清香远溢。连云港有全国之最的玉兰花王:南云台山之东磊延福观周围有四株白玉兰,高约十六七米,胸围粗者近3米,细者1米许,有3株树龄已800多年,另一株也有200多年。四者相距不远,恰似一玉兰王家庭。每当花期,天生丽质之花朵,占满老树虬枝,如云如雪,得巍巍云山相衬,更富有诗情画意。自1985年以来,每逢举办清明东磊玉兰花会时,登山赏花人,总是蜂拥而至,一睹玉兰家族之风采。

九. 江苏省 连云港市 海州 连云港云雾茶

连云港云雾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定品质

连云港云台山的云雾茶,以其色、香、味、形俱佳而跻身于太湖碧螺春、南京雨花等名茶之列。古时候悟正庵的僧人每年精心采制,只得二、三斤,秘不示人,视作珍茗,招待贵宾。具有“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驰名遐迩。

十. 江苏省 连云港市 海州 连云港海刺参

刺参,又名沙参,在海参中最为贵重。连云港的刺参,为黄褐色,身上有大刺、小刺各四排。刺参不耐高温,夏季休眠,为捕获季节。刺参营养价值极高,每100克刺参,含蛋白质76.5克、脂肪1.1克、无机盐3.4克、碳水化合物10.7克。人体所需的胱氨酸、精氨酸也可从中直接获取。刺参味鲜美,向为宴席中之高级佳肴,并与燕窝同负滋补良药之盛名。现连云区的前三岛已是海参养殖基地。冬春季节,风平浪静时,诸岛礁石间,海水清沏,黑乎乎、圆滚滚的海参在水中往来蠕动,煞是好看,为海岛一景。
江苏连云港旅游特产有哪些连云港哪个地方特产多还便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