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都有什么土特产品 武汉十大农产品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28 00:19:29

一. 湖北省 武汉 汉阳区 周黑鸭

湖北周黑鸭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鸭类、鹅类、鸭副产品和素食产品等熟卤制品生产的品牌企业,其前身为“武汉世纪周黑鸭食品有限公司”。公司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谌家矶大道72号,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现有职工近300人,年加工生产鸭类产品5000吨以上。2008年5月经报请湖北省工商管理局批准,更名为“湖北周黑鸭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周黑鸭”系列产品,目前在武汉市区内拥有40家直营门店,基本遍布武汉三镇一类商圈,产品享誉全江城。目前公司正在致力于包装产品的上市和全国市场的开发。

二. 湖北省 武汉 蔡甸区 蔡甸莲藕

蔡甸莲藕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蔡甸莲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蔡甸莲藕,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具有独特品质,不仅莲藕外观通长肥硕、质细白嫩、藕丝绵长,而且口味香甜、生脆少渣、极富营养,药用食补两宜。

蔡甸城关建镇于晋,莲花湖环抱古镇,湖水清澈,湖泥肥沃,由于汉江多次改道,洪水泛滥,矿物质淤积,为蔡甸莲藕的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蔡甸植藕历史悠久。隋唐时期,作为栽培的莲藕在蔡甸传播引种,开始人工栽培,良种沃土相得益彰,越长越好,宋代开始闻名京都,蔡甸莲花湖莲藕年年晋京朝贡,夏冬两季,水陆兼程,定时入京。明清时代已经是大面积植藕。清代诗人乔大鸿在“晚渡南湖”诗中写道“十里尽薄荷,迷漫失南湖,人家何处边,停桡问渔叟”。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中国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蔡甸莲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7年3月5日日起对蔡甸莲藕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7年第43号)。

保护范围

蔡甸莲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人民政府《关于界定蔡甸莲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蔡政函[2006]2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所辖行政区域。

三. 湖北省 武汉 汉阳区 武汉小吃

武汉小吃

四. 湖北省 武汉 汉南区 米粑

米粑又以成对出卖而称对耙,小孩则叫粑粑。从江汉平原传入武汉市,成为市民爱吃的一种早点。制法是把把大米磨浆发酵,加上面粉、白糖、纯碱等调匀炕熟。外壳金黄焦脆,内肉洁白软润。价廉物美,到处都有供应。什锦豆腐脑 武汉街头早晚均有供应,因在豆腐脑里加上馓子、糯米、虾米、叉烧肉丁、榨菜丁、酱瓜丁、五香菜、芝麻、胡椒、葱花等配料、调料,称为什锦豆腐脑。吃起来脑嫩米滋、馓酥、菜脆,多味备尝,异常鲜美。

五. 湖北省 武汉 黄陂区 杨楼子湾麻油

杨楼子湾麻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杨楼子湾麻油是湖北武汉黄陂区的。

【产品简介】

去渣、炒熟、粉碎、蒸热、制饼、打榨,这些古老的手工业劳作,历经400多年岁月的洗礼杨楼子榨油坊依然保持着它原有的面貌。在这里可以看到旧时的打渣工具:量筒、油缸、牛拉石磨……杨楼子榨油技艺被写进《天工开物》。十三代传承的手工技艺和产品品质仍获得社会各界认可。在十六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上,杨楼子塆食用油被评为“中华民族特色食品”,油坊生产的“寿康坊”牌食用油也荣获金奖。

【品牌故事】

盘龙城杨楼子塆杨氏古榨坊,起源于1558年嘉靖年间。漕运繁荣时期,从黄花涝这里的渡口运出的货物中常常混着浓郁的油香,多半是出自杨楼子榨油坊。其中压榨的“杨楼子塆麻油”曾为皇宫贡品。如今,黄花涝古镇风华已不复存在,杨氏的麻油依然十里飘香。百年榨坊,保留农耕文明。现在杨家的榨油工艺,已被列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氏榨坊十三代传人杨德元不仅继承祖业,并将传统榨油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从而将榨油工艺发扬光大,成为行业中具有历史文化的品牌。

六. 湖北省 武汉 武昌区 臭干子

觉得武汉的臭干子,最好吃的是那个辣椒酱,跟别的地方的不一样,简直是臭干子的绝配呀。

臭干子在武汉已经是家喻户晓的美食了,虽然各地都有臭干子,都是武汉的臭干子很特别。

先用黄豆等制成豆腐片(白豆腐),再酝酿制卤水,用黑豆豉煮沸,冷却后加香菇、冬笋、白酒等佐料,浸泡15分钟。炸要炸透,表面炸焦,里面却是白白嫩嫩的。淋辣椒浆吃。

原料及配方:

黄豆5kg、辣椒油250g、茶油1kg、麻油150g、酱油500g 卤水15kg、粗盐100g 、熟石膏300g
生产工艺:

(1)制豆腐 将黄豆用水泡发,泡好后用清水洗净,换入清水20~25kg,用石磨磨成稀糊,再加入与稀糊同样多的温水拌匀,装入布袋内,用力把浆汁挤出,再在豆渣内对入沸水拌匀后再挤,如此连续豆渣不沾手,豆浆已挤完时,撇去泡沫,将浆汁入锅用大火烧开,倒入缸内,加进石膏汁,边加边用木棍搅动,约搅15~20转后,可滴上少许水,如与浆混合,表示石膏汁不够,须再加进一些石膏汁再搅。如所滴入的水没有同浆混合,约过20min后即成为豆腐脑。将豆腐脑舀入木盒内,盖上木板,压上重石块,压去水分,即成豆腐。

(2)油炸臭豆腐 将青矾放入桶内,倒入沸水用棍子搅开,放入豆腐浸泡2h左右,捞出豆腐冷却。然后将豆腐放入卤水内浸泡,春、秋季约需3~5个h,夏季约浸泡2h左右,冬季约需6~10个h,泡好后取出,用冷开水略洗,沥干水分,再将茶油全部倒入锅内烧红,放入豆腐用小火炸约5min,一待焦黄,即捞出放入盘内,用筷子在豆腐中间钻一个洞,将辣椒油、酱油、麻油倒在一起调匀,放在豆腐洞里即成。

(3)卤水制法 以用豆豉2.5kg为标准计算,须加清水15kg烧开,过滤后,在汁水内加碱1500g浸泡半个月左右,每天搅动1次,发酵后即成卤水。


产品特点:  

色焦黄,外焦里嫩,鲜而香辣。

七. 湖北省 武汉 武昌区 酥糖

酥糖是湖北驰名的三大之一,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最早源于唐代,享有:"茶罢一块糖,咽而即消爽,细嚼丹桂美,甜酥留麻香"的美誉,为历代名人所称赞。



传统特色产品--桂花酥糖由屑子和麦芽糖骨子组成。屑子是酥糖的基本原料,用面粉、棉白糖、熟纯芝麻仁、桂花等合制,麦芽糖骨子是麦芽糖酿制而成,经过原料配制、碾霄、熬糖、拉糖、压糖等多道特殊的传统工艺精制而成,产品呈长条和麻将形,块型整齐,用蜡纸包好,酥糖霄中均匀分布着麦芽糖骨子,吃时酥糖霄香甜、桂花麻香浓郁、骨子松脆入口即溶。



桂花酥糖具有"香"、"细"、"甜"、"松",所谓"香",即打开纸包,桂花香、芝麻的清香扑鼻而来。所谓"细",指酥糖的屑子经八十孔筛子筛过,采用传统工艺碾制,利口不沾,入口细而爽口。所谓"甜",即以白糖为主,饴糖适量,甜而不厌。所谓"酥",指麦芽糖骨子松脆,入口即溶,松而不散,上口松脆,回味油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锦江食品厂又开发生产了黑芝麻酥糖、花生酥糖等不同风味的酥糖。



酥糖是一种传统的春节应时糕点,该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是居家、旅游、休闲、馈赠亲朋之佳品。

八. 湖北省 武汉 新洲区 李集香葱

李集香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李集香葱是湖北武汉新洲区的。

“李集香葱”起源于明洪武年间,历史悠久。据1989年版《李集镇志》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为了长治久安,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生产措施,其中之一就是移民,开垦荒地,进行蔬菜种植,而新洲李集一带的居民多是从江西的乐平、余干等地移民至此,居住在倒水河两岸,李集香葱也是那时期从江西引入;据1985年版《新洲县志》记载,文中将李集香葱称之为“久负盛名的”……在六百多年的历史沿袭中,李集香葱还形成了诸多民间文化与生活习性:小孩过周岁“抓周”时,若抓取到香葱,则寓意着聪慧;淋雨风寒高烧等症状,服用香葱等即可缓解;当地人们用香葱拌鲫鱼、香葱鸡蛋炒饭等佳肴来招待贵宾,以示衷心欢迎之意……悠久厚重的历史背景、丰富多彩的文化呈现,李集香葱于此烘托下更是韵味十足。

所在地域:

湖北

申请人:

武汉市新洲区李集香葱种植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李集香葱产于武汉市新洲区李集街道办事处河头村、李集村、大游村、李寨村、张集村、徐沟村、新河村蔬菜种植基地。李集街位于新洲区西部举、倒两大水系之间,距离新洲城区12.5公里,北部与革命老区红安县接壤,318国道横贯东西,南北有石长公路、凤长公路、李陈公路贯穿与新施公路相连,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辖43个行政村、2个社区和1个农科所,39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55492亩,总人口62642人。地域范围为东经114°40′—114°47′,北纬30°52′—30°58′之间,平均海拔27.5米。地域总面积86平方公里,李集香葱保护区面积1万亩,年产量为4500万千克。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李集香葱因独具的地理条件和资源环境,融合现代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生产的李集香葱,植株丛生直立,株高30-35厘米。葱叶为中空细管状,长23-26厘米,横径0.3-0.4厘米;葱白较短,长3-5厘米,近根部渐粗,鳞茎膨大不明显;根为白色须根,根系发达,长5-7厘米。香味浓郁,质地细嫩,品感绵柔,综合特性好,品质上乘。是餐饮业和食品加工业中不可缺少的浓香型小佐料,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2、内在品质指标:李集香葱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1.2%,可溶性糖≥1.5%,维生素C≥120mg/kg, 钾(K)≥1000mg/kg, 钙(Ca) ≥500mg/kg。 3、安全要求:李集香葱产地环境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2)标准,产品质量也必须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18406.1-2001)标准,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推行标准化生产,切实保障香葱质量安全。

九. 湖北省 武汉 新洲区 徐古蘑菇

1997年,新洲人开始利用稻草、谷壳、棉籽壳、塘泥等农业生产中的副产品,大力发展双孢蘑菇产业,历经十余年,现种植面积达640万平方米,鲜菇年产5.2万吨,年产值6亿元,参与农户9000户,从业人员2万人以上。双孢蘑菇、白灵菇、香菇等多品种竞相发展,形成产、供、销、贸一体的产业链,蘑菇产业成为新洲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新洲蘑菇远销八方,出口欧美,新洲摘取了“全国双孢蘑菇之乡”、“全国双孢蘑菇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全国食用菌行业标准化示范区”等众多桂冠。“徐古蘑菇”、“徐古”酱油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徐古蘑菇”系列7个品种被国家绿色食品管理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十. 湖北省 武汉 新洲区 臭桂鱼

真得很臭,向臭豆腐一样,能够忍受它的臭味的话就可以品尝到一道美味佳肴。
武汉土特产在哪里买更靠谱武汉土特产有哪些品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