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皮是海南特产吗 海南海口特产有哪些值得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12 22:08:24

一. 广西 南宁 西乡塘区 西乡塘黑皮冬瓜

乡塘区历年有种植黑皮冬瓜的习惯,栽种历史悠久。其嫩瓜青绿色,成熟瓜为墨绿色,呈炮弹型,肉白,肉厚,根系发达,植株生势强,产量高,一般亩产6000-7000斤左右,高产可达10000斤。

黑皮冬瓜在西乡塘区种植面积达2万亩以上,产量7万吨,主产区坛洛镇,在以春植为主,一般在1-2月播种,4-6月收获。

黑皮冬瓜内含蛋白质和大量维生素与矿物质,对护肤美白有显著的作用,《本草纲目》认为用冬瓜瓢“洗面澡身”,可以“祛黑斑,令人悦泽白皙”;冬瓜仁能“令人悦泽好颜色”。黑皮冬瓜肉厚,品质优,味清甜。老嫩瓜均可食用,除适用焖、炒、炖、做汤,还可晒瓜干、制冰肉凉果、冬蓉果酱,掖芽横枝是酒楼饭店的上等菜肴,瓜子及晒干瓜皮可入药,瓜皮干拌红豆煲汤可解暑,煲糖水可解皮肤湿疹等,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信息来源:广西农业总汇

二. 海南省 保亭 海南岛盐

海南岛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海南岛盐——国家地理标志永久保护产品,是于2010年由海南省盐业进出口贸易公司提出申请,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而成为国内地理标志产品。
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其质量、声誉或其他特征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并经0有关部门审核批准进行保护的产品,目前我国已经对近千个国内地理标志产品实施了专门保护。在海南,除了“文昌鸡”“和乐蟹”、“兴隆咖啡”、“福山咖啡”获保护外,“海南岛盐”成为海南第五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品种。
“海南岛盐”有七大特点:
一是制盐历史悠久。从唐代乾元年(758年)就有近海老百姓煮海水为盐的记载。海南岛至今仍保存着1200多年前老百姓凿石为槽盛海水晒盐的千年古盐田遗址。印记着海南岛人民最早利用太阳光和海水晒盐的聪明才智。目前海南岛有莺歌海盐场、东方盐场、榆亚盐场等三大盐场,年平均生产海盐18万吨左右。
二是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海南岛天然日晒盐产区分布在本岛西南部沿海岸线上,该地区降雨量少,平均年降水量800毫米左右,日照时间长,风力大、气温高(年平均温度26℃,最高达36℃),蒸发量强(年平均蒸发量2400毫米左右),海水浓度高,常年保持在3.5波美度左右,是世界咸海区之一,有利于发展海盐生产。
三是晒制海盐的海水清澈纯净。海南岛是目前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地区之一,根据历年国家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海南岛四周的海水质量是最优的。日晒盐的海水采用地无任何工业污染,无大城市用水污染,无大的河流污染, PH值为8.36,钠镁比值高达8.3,是国内其他海盐区无法相比的,“海南岛盐”正是利用这种无污染的海水经太阳光天然晒制而成,是100%的环保食品。
四是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经中国权威检测部门检测,“海南岛盐”中富含人体需要的钠、钙、镁、钾、铁、锌、锶、硒、碘等多种微量元素。尤其是锶(Sr)的含量高达35MG/KG,比福建盐的5.5MG/KG高出5倍,比日本同行业的2.91MG/KG高出11倍。锶(Sr)元素是人体骨骼生长的重要元素,对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疗效甚好,锶的化合物溴化锶是健胃剂,乳酸锶可治抽风病等,对人体非常有益。锶(Sr)对食物具有较强的渗透作用,因此,用含锶高的盐烹煮食物,不仅对人体健康有益,而且味道透彻,口感特别好。
五是生产工艺对盐无污染。海南岛的日晒盐生产工艺至今仍保持着比较原始的操作方法,从海水引进盐田到日晒制成盐,完全依靠太阳光对海水的自然蒸发浓缩而成盐,采收盐与贮运盐的工具也是木、竹制的。经过洗涤离心脱水后再经人工筛选才包装销售的,没有机械器具带来的污染,始终保持着环保的状态。而日本、澳洲等地的生产盐是机械化作业,真空罐蒸发工艺使海水中的微量元素受到破坏,盐的味道变得苦辣,这是最大的区别。
六是口感清纯鲜美。“海南岛盐”口感好,是国内外其他海盐和井矿盐无法媲美的。日本和澳洲的真空罐盐口感的苦辣味更无法与之相比。韩国客户将“海南岛盐”与其他地区的盐分别加工泡菜进行比较,结果是用“海南岛盐”做出来的泡菜口感与色泽是最好的。“海南岛盐”具有得天独厚的环保优势,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七是获得原产地标记注册证和IS09001、HACCP国际质量标准认证。

三. 海南省 屯昌 海南红豆

海南红豆,蝶形花科棘豆属。常绿乔木,高3-18米。叶为羽状复叶;小叶7片,薄革质,长12-15厘米,宽约4厘米。圆锥花序顶生;花冠粉红而带黄白色,各瓣均具爪,旗瓣基部有角质耳状体2枚;荚果。果瓣厚木质,成熟时褐色,无毛;种子红色。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森林中。

红豆,又称相思豆,质地坚硬、色艳如血、形似跳动的心脏,红而发亮,不蛀不腐,色泽晶莹、永不褪色。更为奇妙的是红豆的红色由边缘向内部逐步加深,最里面又有一个心形曲线围住最深红的部分,真是一心套一心,心心相印!……难怪就连王维也作诗赞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把红豆当成爱的象征。

真正的相思豆呈心形,沿着外形边缘内侧有一条较浅色的心型纹路,被称“心心相映”而成名;相思豆天生颜色鲜红,带有美丽的光泽,象征着纯真爱情;种子经久不腐、不烂、不破、不碎,被称为“天长地久、坚贞不变”’。

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哭于树下。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日复一日,春去秋来。大树的果实,伴着姑娘心中的思念,慢慢的变成了地球上最美的红色心型种子——相思红豆。

在民间,相思红豆和玉一样,是有灵性的开运吉祥神物:定情时,送一串许过愿的相思豆,会求得爱情顺利;婚嫁时,新娘会在手腕或颈上佩带鲜红的相思豆所串成的手环或项链,以象征男女双方心连心白头到老;结婚后,在夫妻枕下各放六颗许过愿的相思豆,可保夫妻同心,百年好合。目前,相思红豆饰品风靡南国,时尚女性以佩带红豆精美饰品为荣,男女恋人纷纷为对方选择相思红豆饰品表达心中的爱意。

海南红豆分为两种:

1、一种是市面上常见的红豆,呈椭圆形,颜色通常为绛红,在豆身上有一黑点。也许人们把那一黑点喻化为眼泪,所以多少让人感觉与相思有一份关联。此红豆属短小灌木,生长在海南全岛的山区,因此产量较大,在海南旅游纪念品商店通常能购得。

2、另外一种红豆较为少见,因其生长在一种稀有的高大树木上,产量也少,所以在市场基本看不到销售。其形状呈心形,颜色也随树荚成熟程度不同而不一样。通常色彩较有黑点的红豆更为鲜艳。而且能长期保持原有的颜色。这种红豆树在儋州的热带植物园有种植。不论是有黑点的“相思红豆”还是心形的红豆都是生长在这个美丽的南国,来海南旅游的游人当然要买上几颗以解相思,或把海南红豆当作一份相思寄给心爱的人。

海南红豆除直接装盒销售外,还被串成项链、手链等首饰,是价廉情重用以表达爱情和友谊的特色纪念品。

来源: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四. 贵州省 遵义 绥阳县 酸鲊冬瓜

酸鲊冬瓜:

酸鲊冬瓜是近几年才出来的,又名酸鲊素肉,也可以作为蒸酸鲊肉的垫底料。成品与酸鲊肉相似,口感很好。制作时新鲜冬瓜2千克切片,籼米3千克、糯米500克炒香磨成细面、用精盐调好味拌合好,装入坛塞稻草或竹叶密封倒扣,7~30天即可。取出蒸食。

五. 海南省 万宁 海南酸笋

海南四季如春,竹笋是海南市场上的四季蔬菜。竹笋按来源分为剌、麻笋和玉兰笋。前一种是野生野长,后两种是人工种植。竹笋按加工方法分为水煮笋和酸笋。刺笋名副其实,就是生长在刺笋丛中的刺笋的幼嫩部分。在海南,这种笋生命力甚强,一年四季生长。只要下一场雨,幼笋就纷纷破土而出。采割刺笋,靠的是胆大心细眼明。采割者手特一根自制的称为“竹笋钩”的竹杆,竹杆尖的一头装上钩刀,头伸进刺笋丛中,辨别刺笋的方位后,把钩刀插入幼朗读的根部,用适度力气一拉,就把幼笋拉了出来,经加工后制成酸笋。麻笋是农家种在房前屋后的竹子的幼嫩部分,切割下来剥去笋壳。切面片状,制成“水煮笋”、“酸笋”或笋干。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竹笋是没有营养,价钱相当贱,酸笋成为穷人的家常便菜。但如今不一样,竹笋的价格就象股市里的“黑马王子”,由蔬菜中的“贫民”变为“贵族”。在夏天,海南人最喜欢用酸笋煮鱼汤,既有点酸味而且还有点醒味,成为海南“家乡菜”中的贵族;如果你想尝尝具有海南特色家乡菜可别忘了选“酸笋煮新鲜鱼汤”。

六. 湖北省 鄂州市 梁子湖 东沟青皮吊冬瓜

东沟青皮吊冬瓜是湖北鄂州市梁子湖东沟镇的。

东沟青皮吊冬瓜是湖北省鄂州市的地方品种,产地区域为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东沟镇。东沟镇青皮吊冬瓜为鄂州农家品种,1950年由当地农民从湖南引进,至今保持着良好的品种特性。东沟青皮吊冬瓜品种植株蔓生,生长势强,叶掌状。青皮冬瓜味平性亮,能利水消肿,有利尿功效,清热降火,降暑生津。该品种早熟,单瓜重15公斤,最大可达40公斤。每架收瓜2-3个,青皮,长圆形,横径35厘米,肉厚7.5厘米,一般每公顷产量在6万公斤左右,耐贮运,品质好,炒食、烧煮、煨汤均宜,其瓜子对肠痛、肺痛、小便淋痛有疗效;瓜皮可治疗水肿症。该产品1956年参加原鄂城县农业展览,被《全国菜志》认定为优良品种。

七. 海南省 乐东 海南椰丝包

特色:海南传统面点。先制成面包和水油酥皮,再包入糖椰丝馅料,捏成罗旋形,烘烤而成。

原料:高筋面粉500克、鸡蛋液100克、精猪油400克、白糖350克、酵母4克、添加剂4克、牛油50克、清水400克、鲜椰子丝500克、生油50克、炒芝麻仁50克。

制作:

1、用150克白糖与椰子丝拌匀,炒熟,掺入炒芝麻仁,成为馅心。

2、将高筋面粉开窝后,投入酵母、添加剂、牛油和30克白糖、200克清水,掺和揉搓至有劲成团,压气后复叠,静置30分钟,成面包坯。

3、取中筋面粉的三分之一与精猪油搓至细腻成团为酥心,再取三分之二面粉,开窝后投入清水、蛋液和白糖揉至光滑,然后包入酥心,压平叠3次3摺,成水油酥皮。

4、面包坯与水油酥皮分别压成长约80厘米的长块状,两块堆叠扫水,卷成圆筒形,用刀切件,每件包入20--25克椰丝馅,捏成圆球扭成罗旋形,置于已扫油的炕盘里,待起发3倍后,扫上蛋液。用180℃至200℃炉温烘熟,取出扫上黄油、糖浆即可。

特点:罗旋形,黄白相间,层次清晰,椰味浓郁,松脆适度。

八.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榄核冬瓜

榄核冬瓜

榄核镇从1982年开始已有零星种植冬瓜,1988年成为广州市二线菜区以后,冬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从间种发展到整种,从每年一造发展到一年三造,对支持广州市淡季蔬菜供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0年全镇冬瓜整种面积6218亩;间种面积1527亩,总产2.1万吨。冬瓜生产收入占本地蔬菜收入的54%。

过去,我镇种植黑皮冬瓜品种参差不齐,又没有及时抓紧种植季节,使冬瓜总产量低、质量差、销售不顺畅,主要靠本地销售。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使产品既及旱上市又耐贮存,调节我市的春、秋淡蔬菜上市供应,提高冬瓜种植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从1994年开始,我镇从加强示范引导入手,建立示范基地,抓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合理安排种植季节,树立冬瓜品牌。

为提高冬瓜的品质,几年来,榄核镇重视新品种的引进和培育,先后引进了南海黑皮冬瓜、增城冬瓜及东莞道窖冬瓜等品种,经过多年的努力,选育出适合当地种植和市场销售需求的榄核冬瓜品种,取代了原来本地大青皮冬瓜品种。该品种有如下特点:(1)适合出口、规格齐整、个体均匀、色泽好;(2)能适合装运耐贮存、光滑无毛、55-60公分长以上;(3)食味好、肉厚、肉质致密、略带甜味、营养成份丰富。

在冬瓜种植方面,着重抓“早”字,实行早整地、早播种、勤管理、早上市。我镇早冬瓜上市时间一般比邻近市、县提前15-20天,经济效益有较大的提高。近几年,榄核冬瓜的生产从过去一年一造,发展到现在的一年两造,部分农户一年三造。春播在每年的12月至翌年2月,收获期4月中旬至6月份;夏播期5月,收获期7-8月;秋造冬瓜在夏造收获后抓紧播种,产量也比较理想。

为树立榄核冬瓜品牌形象,我镇还对冬瓜生产基地实行全过程进行监控,从施肥到农药使用管理,全过程进行监管,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规程要求,安排生产管理,严格进行农药使用跟踪监测,保证生产安全、优质冬瓜产品,增强内销及出口竞争力,扩大产品销售。同时,对生产合格冬瓜产品,以“榄核冬瓜”品牌标签上市销售收到较好的效应,使全镇春秋两季销售顺畅。

由于冬瓜种植时间短、收益好,农民种植冬瓜积极性高,种植面积一年比一年增加。1996年冬瓜种植面积3000亩,1998年为4100亩,1999年达到6850亩,2000年发展至7700亩。冬瓜产品除供应广州市场外,大部分产品销往浙江、江苏、上海、河南等地,少部分出口到港澳、新加坡等地。

九. 海南省 昌江 海南苗族五色粽

吃过海南苗族同胞五色饭的人,都觉得味道芳香可口。然而,倘若你尝上海南苗胞制作的五色粽,那定叫你念念不忘

五色粽的制作方法简单。先把糯主用猪油或花生油炒至闻有香味,就取出分别装进五个盒子里。然后用野生植物的叶液一盒染成一种颜色,分别染成红、黄、蓝、黑、白王色。再加入腌好的野味,如山猪肉、黄肉、鹿肉等或家禽肉。接着就用树叶或芭蕉叶包裹,每种颜色的糯米包一种,再用麻绳捆住。粽子的形式呈圆柱形,大小随意。煮粽子时,水要浸没粽子,如果分多锅煮,五种颜色的粽子每锅都要有,其意喻吉祥。煮约两小时,粽子发出浓厚的芳香味时就可取出食用了。

吃五色粽分热吃和冷吃两种。初出热锅的五色粽,香味回溢,诱人口水欲流。拆开叶子咬上一口,只觉得软滑粘牙舌头甜畅,满口清香,令人吃欲大增。冷的粽子,渐渐变硬,慢慢吃可给人一种醇香的味道,吃过后嘴里还久久留有吞不进肚,吐不出口的余味。

十. 天津市 红桥区 鲜蘑火冬瓜

冬瓜500克、罐头鲜蘑10个,火腿25克,鸡汤50克、盐、白糖、味精、胡椒面、猪油、鸡油、湿淀粉知适量。


【制作过程】


1.冬瓜刮去外面的一层薄皮(青皮要保留不要刮掉),挖去瓤、洗净,切成1.5厘米厚、六厘米长的二刀断的连刀片、放在盘内。火腿切成0.5厘米厚、5厘米长的薄片放入盘中。 2.将锅加水,烧开后放入冬瓜煮透,捞出用凉水冲凉。 3.在冬瓜中间夹一片火腿,依此方法把火腿全部夹入冬瓜内,夹好之后(此朝下)码入扣碗内、下入盐、味精、猪油、鸡汤上笼蒸透、使冬瓜入味。 4.锅上火注入少许猪油,烹入料酒炝锅,倒入鸡汤和鲜蘑,将冬瓜原汤滗入锅内(冬瓜翻扣在盘内),再往锅内加入盐,味精、白糖、胡椒面,汤开后尝好味,用水淀粉勾稀芡、淋入鸡油,取掉盘内的扣碗,将汁浇在冬瓜夹上,鲜蘑围在冬瓜的周围即成。
海南特产酸瓜皮江西特产冬瓜皮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