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都有什么特产零食 福建可带走的特产零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18 07:53:44

一. 广西 贺州 平桂区 信都三黄鸡

信都三黄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信都三黄鸡

信都三黄鸡其因毛黄、嘴黄、脚黄而名之。主销广东、海南、港澳,异乎畅销。三黄鸡个体适中,体型紧凑,骨细肉嫩,肌肉结实,味美可口,香而不腻,尤适合制成“两广”人喜吃的著名传统佳肴白切鸡。素以鲜美、软滑、幼嫩、甘香等特色闻名。

信都三黄鸡的特点是肉厚而嫩滑,皮脆而骨软,入口骨肉自然分离,最适宜作两广人爱吃的“白斩鸡”。制法是将宰后去毛及内脏的鸡悬挂滴水梢干后入锅,文火烧水沸后15分钟取出凉后切块上碟,吃时蘸上袢有姜丝、葱头、芝麻油的酱油,嚼之满口香味,让人回味无穷。信都三黄鸡远销粤港澳地区,是人们喜庆节日争相备置的佳肴。

都三黄鸡,因其羽黄、嘴黄、脚黄而得名。信都三黄鸡的特点是肉厚而嫩滑,皮脆而骨软,入口骨肉自然分离,最宜作两广人爱吃的“白斩鸡”。制法是将宰后去毛及内脏的鸡悬挂滴水梢干后入锅,文火烧水沸后15分钟取出凉后切块上碟,吃时蘸上袢有姜丝、葱头、芝麻油的酱油,嚼之满口香味,让人回味无穷。

公鸡羽毛酱红色,颈羽颜色比体羽浅。翼羽常带黑边。尾羽多为黑色。母鸡均黄羽,但主翼羽和副翼羽常带黑边或黑斑,尾羽也多为黑色。单冠,耳叶红色,虹彩橘黄色。喙与胫黄色,也有胫白色。皮肤白色居多,少数为黄色。

成年鸡体重:公1980~2320克,母1390~1850克。150日龄屠宰率:半净膛,公85.0%,母83.5%;全净膛,公77.8%,母75.1%。开产日龄150~180天,年产蛋77个,蛋重41克,蛋壳呈浅褐色。

信都三黄鸡是广西三黄鸡系列品种的最佳品种,1983年荣获国家外经部优质产品奖荣誉证书。信都三黄鸡肉质香甜,细嫩滑爽,肉脆骨软,是制作我国南方及港澳居民特别酷爱的一道名菜———白斩鸡不可替代的原料。信都三黄鸡之所以比其他外来品种鸡好吃,据测定,其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比其他鸡均高出2个百分点,所以其味道比较香甜。用信都三黄鸡制作菜肴时,无论是白斩、炒、炖都可称得上为美味佳肴。信都三黄鸡出口已有110年的历史。

鸡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3.3%,属高档肉食品。我国和美国的营养专家布鲁斯·詹纳博士推荐的“十大长寿食物”和“十种最佳营养品”,都是把鸡肉放在第一位,说它是极为丰富的营养品一点也不过分。

信都三黄鸡是由野鸡演化成信都野生原鸡,经本地水土长久养育驯化及当地农民的长期选育形成了今天的信都三黄鸡。信都三黄鸡的主要特征可归纳为一小、二矮、三黄。即体型小(特指项鸡),脚矮,喙、毛、脚均为黄色。用混合料饲养150天左右,成年公鸡(阉鸡)一般体重为1.5千克~2.5千克;成年母鸡(项鸡)体重为1.0千克~1.5千克。公鸡羽毛一般呈金黄色,颜色较深者为金红色,翼羽有些黑边和酱红色,主尾羽成墨绿色,单冠直立,鸡冠和髯比母鸡大3到4倍,眼微突有神,毛色光泽亮丽,公母皮肤为黄色;母鸡(项鸡)冠鲜红,眼睛有神,虹彩为铁锈色,全身羽毛呈黄色,颈部为深黄色,间有黑色斑点;主翼和副翼羽有黑边或黑斑,身体收贴时不外露,主尾羽为黑色。胸肌丰满,龙骨不显露。信都三黄鸡是贺州市名优产品,也是享有国际声誉的驰名品牌产品,是极品级之名鸡。曾有学者、专家公开发表论文,认为开发信都三黄鸡,大有“钱途”。

地域范围

中心产区在信都镇,分布于信都、仁义、铺门、灵峰等四个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0′~111°56′,北纬23°48′~24°43′,东西长43.5公里,南北宽35。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信都三黄鸡体躯矮小、紧凑,喙、毛、脚均为黄色。公鸡羽毛一般呈金红色,部分为金黄色,翼羽酱红色有黑边,主尾羽呈墨绿色,单冠直立,鸡冠和髯比母鸡大3~4倍,眼微突有神,毛色光泽亮丽;母鸡冠鲜红,虹彩为 桔黄色,全身羽毛呈黄色,颈部为深黄色,间有黑色斑点;主翼和副翼羽有黑边或黑斑,主尾羽为黑色。公母鸡皮肤为黄色,宰后体表浅黄色,肌肉白色且结实有弹性,肉质嫩滑,骨细味美鲜甜。(2)内在品质指标:信都三黄鸡鲜肉(肌胸肉)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为24.8~26.4%;总脂肪为0.32~0.35%;灰分为1.25%~1.33%;膳食纤维为0.048~0.052%;肌苷酸为303.6~322.4mg/100g;氨基酸总量为20.05%~21.29%。(3)安全要求:严格按照以下标准进行生产:《无公害食品禽肉及禽副产品》(NY5034-2005)、《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30-2006)、《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039-2006)、《无公害食品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范》(NY/T5038-2006)。

二. 福建省 宁德 屏南 腐片

是一种特制的豆腐干,质软坚韧,经久火烘干,久藏不坏。售时削成长条,薄如蝉翼。有多种烹调方法,荤素皆宜,柔软清咸。

三. 福建省 漳州 东山 碱粽

碱粽

原料:圆糯米600克,碱油1大匙。

碱粽制法:1、将圆糯米洗净后加水至盖过米,浸4~8小时。

2、粽叶泡水约30分钟后洗净,沥干备用。

3、圆糯米至少泡4个小时后再将水分沥干,加入碱油充分搅拌至米粒呈微黄色即可。

4、取粽叶并将其折成三角袋口状,抹些油再加入2.5大匙的米粒,包成粽子状后用棉绳绑好,注意别绑太紧。

5、碱粽下水煮1~1.5小时,剥开粽叶检查,米粒完全融合成黄黄的稞就做成QQ的碱粽了。

四.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草燕

草燕

平潭岛盛产富含琼脂海藻的石花菜,多在夏季采集。加醋熬成糊状,过滤去渣,倾入薄铁盆中,加糖、置于水中冷却,凝成软状后可食。因其状呈透明如燕窝,故名草燕。清凉爽口,乃清夏佳品。

五.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葱饼

葱饼

平潭葱饼选料和制作均十分考究,是本地很有名气的风味小吃,有“葱饼出炉满街香”这说。用精面粉发酵起酥,制成层皮,以肉丁、虾仁、葱珠、紫菜、香菇末、冬菜等作馅,成扁圆饼状,贴护内烤熟。出炉时香气四溢,色呈金黄,入口酥嫩适中,留齿生香。

六. 福建省 三明 将乐 鸭肠

鸭肠

料:

鸭肠500克、榨菜25克、酱油30克、料酒15克、碱25克、菜油(或花生油)50克、精盐10克、香油5克、香醋15克、红辣椒、胡椒粉、味精、姜、葱、蒜各适量。

法:

将鸭肠用精盐抓揉均匀,加碱和500克清水拌匀,腌1-2小时,再用清水反复漂洗去碱味。另锅内注入2000克清水,放入葱(扎把)、老姜(拍破),料酒烧开,下鸭肠烫煮2-3分钟用竹筷搅拌均匀,熟后速起锅,待凉后,改刀长3-4厘米盛入盘内,加入葱、蒜、姜末、红辣椒末、榨菜丁、酱油、味精、香油、熟花生油(或红油)、胡椒粉、香醋等拌匀,即可食用。

点:

脆嫩爽口,酸辣鲜香,味道鲜美,佐酒下饭均宜。

七. 山东省 泰安 新泰 果都咸菜

果都咸菜是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西张庄镇的。果都“弓家”咸菜色泽鲜艳,口感清脆,香味浓郁,回味甜津,曾荣获第八届国际登山节泰山山会优质产品称号。

以色鲜、味美、香脆而闻名的果都咸菜,产于新泰市西张庄镇西张村,本村姓弓的酱菜腌制户经过多次选材配方,反复试验,“弓家”酱菜在众多的腌制品中小有名气,经过百年的品尝试验,果都咸菜终成美味。

果都咸菜以肉质芜菁甘蓝为主料,以八角、茴香、桂皮、丁香、花椒等30余种名贵中药材为腌制配料,芜菁甘蓝多选择寿光、泰安等地含糖较多,富含钙、铁等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新鲜肉质根。新鲜芜菁甘蓝收获后,用水冲洗 ,放置干净处, 在太阳光下曝晒1-2天后,放入腌制缸中。芜菁甘蓝装满缸后,放入适量碘盐, 放少许水(以腌没芜菁甘蓝为准),腌制2-3天后,倒缸并放入八角、茴香、花椒、桂皮等配料,腌制4-5天后放入面酱,无糖色素,盖缸腌制10天左右,即可食用。 腌制果都咸菜的芜菁甘蓝,多以直播为主。北方一般在7月下旬-8月上旬播种,生长120-140天后,待叶子发黄下垂时即可采收。果都咸菜在1980 年举行的广州副食博览会上,获山东省酱菜产品优质奖。因其具有色鲜、味美、香脆的特点,弓家酱菜传入人为其注册商标为“萃香”。果都咸菜不仅成了饭店、家庭餐桌上的佳品, 而且因其腌制过程中大量使用桂皮、丁香等名贵药材被专家认为:果都咸菜有开胃利脾的功效。不仅在山东省内20多家超市都有“萃香”香飘,还大量销往东北三省。

八. 福建省 泉州 安溪 毛蟹

毛蟹,原产于安溪福美大丘化,民国时亦称“毛外”。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品种志》载:“据萍州村张加协(1957年71)云:‘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我外出买布,路过福美村大丘仑高响家,他说有一种茶,生长极为迅速,栽后二年即可采摘。我遂顺便带回100多株,栽于自己茶园’。由于产量高,品质好,于是毛蟹就在萍州附近传开”。( 安溪县)

九. 贵州省 六盘水 水城县 凉都峡谷香瓜

凉都峡谷香瓜

凉都峡谷香瓜又名甜瓜,产于土壤富硒的水城县野钟乡、国家级黑叶猴自然保护区、北盘江大峡地带,全无公害化栽培、品质优良、味甘醇、气味芳香、富含铁、锌、钙、哂等多种物质,营养丰富,能增加人体造血功能,并能消渴、祛热、利尿、治口鼻疮等功能,是新时期人们享用的保健佳果。

十. 福建省 三明 明溪 宝石

宝石

明溪县是我国四大蓝宝石产区之一,也是“中国锆石的故乡”,这里宝石资源丰富,多种宝石共生,与蓝宝石、锆石共生的有石榴石、辉晶宝石等。明溪宝石系1965年原福建省地质局304地质队在明溪开展金刚石原生矿普查时首次发现。1979年起省地质二队再度进行较细勘查,探明是一个大型蓝宝石砂矿区,分布面积约800平方公里。经分析查证为距今1500万年前,因地壳运动,火山喷发形成瑰宝。1990年,明溪县宝石厂在工商局支持下,发挥明溪的资源优势,开发了宝石加工项目,从事宝石的开采、选矿、加工和销售。

福建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干货福建特产零食一览表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