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的沧州特产有哪些 河北沧州特产有哪些工艺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13 20:10:17

一. 河北省 沧州 青县 青青牌蔬菜

青县有“清晨青县大棚菜,中午津京盘中餐”之誉。1998年青县人民政府注册蔬菜品牌,确定为青青牌及商标图案。同年在国家工商局注册。1999年青青牌蔬菜万箱蔬菜进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青青牌蔬菜于1999~2008年在北方农产品交易会上,7次获得省名优产品称号;2000年获省优质产品称号;2001年获名牌产品;2002年,成为进京基地企业;2007年获得河北省著名商标称号。

二. 河北省 沧州 任丘 罗圈烧饼

罗圈烧饼

罗圈烧饼:是任丘独有的传统风味小吃,制作工艺考究。先将上等白面和好,半发酵,制作时把面放在案板上加一点碱揉熟,用擀面杖轧成厚1—2厘米、宽18—20厘米的长条形面片,上面垫上油、盐、五香粉(过去有的放花椒粉、茴香籽),然后再把面片对折成9至10厘米宽的长条,用刀剁成9—10厘米长、5厘米宽的小长方块,尔后把两个小长方块重叠起来,用刀背沿长的方向在中间压一下,双手捏住长方形面块向反方向扭7—8圈,再纵向压扁,最后用手团制成中间1—2毫米、边缘2—3厘米、高约3—4厘米、直径10—12厘米大小的圆形苣罗状,放进吊炉中烘烤5分钟左右,烤成焦黄色即可。趁热吃外焦内软,香脆可口,是早点的理想主食。

烤制罗圈烧饼燃料很讲究,必须用木柴,以果木树尤其是枣木为最好。

三. 河北省 沧州 沧县 沧县金丝小枣

沧县金丝小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丝小枣之乡——河北沧县

沧县金丝小枣的栽培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沧县特定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的栽培和良种选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名品,沧县也因此成为全国最大的金丝小枣生产基地。

1996年,沧县被中国之乡评委会命名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

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优特经济林金丝小枣之乡”。

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被省林业局评为“河北省优质红枣基地”。

2003年,在国家工商总局完成“沧县金丝小枣”商标注册。

2004年8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对沧州金丝小枣实施原产地保护。同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将沧县45万亩金丝小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列为第4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沧县现有枣粮间作面积48万亩,小枣常年产量3.4亿斤,产值3.8亿元,是著名的金丝小枣基地县。1996年被中国评委会命名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1999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金丝小枣之乡。枣产品在昆明世博会、全国林业博览会、省农业博览会等多次获金奖。县内有部、省联营的金丝小枣良繁基地一处,现保存红枣珍稀品种265个,在枣树品种选优、良种示范推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全县共有小枣加工企业530多家,年加工量2000万斤,产值1.8亿元。主要产品的蜜枣、乌枣、枣汁、枣酱、枣蓉等。红枣主要销往广东、福建、江苏、上海等秒省市,并出口到东南亚、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我县枣香村果食品有限公司、巨龙枣业有限公司、绿宝食品有限公司,年中工原枣500万斤,产值3000万元,分别注册了枣香村、高川、绿凯等品牌,在全国知名度很高。

现全县有小枣批发市场5个,其中崔尔庄红枣交易市场最大,它占地120亩,年交易量1亿斤,交易额2亿元,引来了全国23省市的红枣客商前来交易。

沧县以前一直被称为:“金丝小枣之乡”、“武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曲协正式批准沧县为“中国曲艺之乡”,这是继“中国书法之乡”后的又一个文化桂冠落户沧县,也是河北目前唯一一个国字头曲艺之乡。

沧县栽培金丝小枣有3000多年的历史,始于商周,兴于明清,盛于当代。一代文宗纪晓岚的家乡就在沧县崔尔庄镇。目前我沧县运河以西8个乡镇有3.5万公顷枣林,形成了“数乡一园的”资源格局;县委、县政府实施了“小枣东扩”的战略,使运东11个乡镇枣树生产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沧县县委、县政府多年来把金丝小枣做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重点培植,按照规模、效益同步提高的产业发展思路,重点抓了小枣东扩、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沧县现有枣粮间作面积48万亩,小枣常年产量3.4亿斤,产值3.8亿元,是著名的金丝小枣基地县。1996年被中国评委会命名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1999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金丝小枣之乡。枣产品在昆明世博会、全国林业博览会、省农业博览会等多次获金奖。县内有部、省联营的金丝小枣良繁基地一处,现保存红枣珍稀品种265个,在枣树品种选优、良种示范推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全县共有小枣加工企业530多家,年加工量2000万斤,产值1.8亿元。主要产品的蜜枣、乌枣、枣汁、枣酱、枣蓉等。红枣主要销往广东、福建、江苏、上海等秒省市,并出口到东南亚、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我县枣香村果食品有限公司、巨龙枣业有限公司、绿宝食品有限公司,年中工原枣500万斤,产值3000万元,分别注册了枣香村、高川、绿凯等品牌,在全国知名度很高。

现全县有小枣批发市场5个,其中崔尔庄红枣交易市场最大,它占地120亩,年交易量1亿斤,交易额2亿元,引来了全国23省市的红枣客商前来交易。

四. 河北省 沧州 东光县 连镇烧鸡

东光连镇李文焕烧鸡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产品主要有:500克装真空烧鸡、600克装真空烧鸡、800克装真空烧鸡、计量鲜烧鸡、鸡爪、鸡翅、鸡珍等。产品特色为味道鲜美,低脂肪、低热量、保质期长等优点。

连镇烧鸡是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连镇镇的。东光连镇烧鸡以制作独特、形色美观、肉烂脱骨、营养丰富而闻名国内外,倍受各界人士的青眯,凡品尝者无不拍手称绝。

连镇李文焕烧鸡历史悠久,源于300年前,家喻户晓,明清两代诏烧鸡传人入宫,可职御膳房。1总理亲笔签赠“中华第一鸡”。

目前的连镇烧鸡以制作独特、形色美观、肉烂脱骨、营养丰富而闻名国内外,倍受各界人士的青眯,凡品尝者无不拍手称绝。相继研制开发出的烧制分割鸡、熏鸡、卤鸡、烧鸡等产品已经在各地、各界人士的餐桌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与连镇烧鸡一道被消费者称为正宗的地方特色产品,现已逐步走向海内外。

连镇烧鸡配以党参、砂仁、肉寇、枸杞、金银花等多种名贵中草药,辅以陈年老汤,使产品在食疗与保健的作用更加明显,消费者在享用美食的同时,又能享受健康,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五. 河北省 沧州 河间 河间驴肉火烧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肉肉质红嫩、口感劲道,比牛肉的纤维要细,口感更好,没有猪肉的肥腻,也没有羊肉的膻味,所以说驴肉是走兽肉的上品的确不为过。

河间市地处广阔的华北平原中部。古代曾为河间国,汉代封河间王,是为诸侯,后又设府,地处京南交通要道,明代以后,为通往南方各地的“御路”,相传道路的宽度为“十八弓”。成为南北通衢大路,俗称京南第一府。因此,南北风味的各种饮食文化均在这里有所发展,尤其是清末时期,宫内太监,多出于河间一带,清朝没落,宫中烹饪高手御膳房太监回到家乡,流于民间,靠手艺吃饭。因此有话流传说:“要吃饭,河间转”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 自从最后两只龙在夏朝被人吃了一条、死了一条以后,就只有屠龙术流传下来了,而驴则在千百年间,繁衍生息,让人吃也吃不完。堪称第一人间至味。驴肉的美味,古人早已受用。宋朝学士宋祁路过洛阳,在友人处盘桓数日,诗酒唱和之余,大食驴肉,最后竟吃红了眼,竟将代步的驴也杀来食之。 据有河间独特风味的“大火烧夹驴肉”。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传说是: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前来到河间,一书生“杀驴煮秫”招待李隆基,他吃后连说:好吃好吃;清代乾隆下江南,从河间路过,错过住处在民间吃饭,主人只好把剩饼拿来夹上驴肉放在大锅里煲热,乾隆吃后连连称赞美味可口。经过数代流传才形成这样一种形状(还有一种是圆形的)和风味。河间有句俗语叫:“常赶集还怕看不见卖大火烧的”,这也就是说大火烧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大家对这种食品的喜爱。 新中国成立后,因保护耕畜,驴不能随便杀了,只好掺上猪肉。又独创出用驴油与淀粉加上各种药材熬制成的焖子,文革时期,又因割资本主义尾巴。河间这一独特的饮食文化,就全部停了下来。 改革开放以后,各村镇尤其是河间米各庄一带的经济比较开放。火烧驴肉就又活跃了起来,其烹制技术有了更高的发展,从面料的配制,面饼的成型及火候,驴肉的老汤熬制,甚至驴肉的切工等都有更深更细的研究,即便是简单的一道焖子的做法,就集聚了新老一辈多少年的经验与手艺,成为非河间莫有的不外秘传。其代表就是万贯驴肉火烧老店了,经过多年的改良,发展,万贯驴肉火烧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两个自主品牌“百年万贯”和”功夫驴“的正规化公司。把“大火烧夹驴肉”这一传统食品发扬光大,很快的推向了长江以北各地,并且深得各地美食家的好评。

特色

在驴肉的各种吃饭中,数驴肉火烧最为常见,而在驴肉火烧中,数河间的驴肉火烧为上品。河间府在古代就是水草丰美之地,出产的驴肉也格外鲜美。河北附近正宗驴肉火烧店的驴肉都来自于河间,加上店老板祖传的烹制手艺,煮出来的驴肉色泽红润、鲜嫩可口。

制作

火烧是死面火烧,揉好面后,拉成长条,涂上油,再合上两折,放到平底锅里烙,温度不能太高。等火烧基本熟透后,把它放到平底锅下的炉灶中,炉灶是特制的,边上可以放得住火烧。这样,火烧接触更高的温度,却不接触明火。不多久,火烧外面就会有一层酥脆的外皮,咬到嘴里十分得香脆。选择的驴肉大有讲究,也要看个人爱好。没经验的客人经常是要最纯的肉,而驴肉中最有滋味的是有肥肉的肉,驴肉中极少有肥肉,而肥肉也不象猪肉那样油腻,而是更鲜美、更容易进作料。 把刚烙好的火烧取出来,再由顾客指点要哪块肉,上秤秤好,在专门的菜墩上切成薄片。如果顾客要求,还可以放入青辣椒,切到驴肉里。再加入香焖,香焖是用烹制驴肉的汤加驴油和淀粉,调制而成,和驴肉的味道相同,可作料的味道却浓了好多。驴肉火烧好不好吃,关键在香焖而不在肉。然后麻利地划开火烧的一边,把肉、香焖塞到火烧里边。一个香喷喷的驴肉火烧便大功告成。

营养价值

驴肉火烧一定要趁热吃,因为要想驴肉火烧香里面必须加点肥的,只有热火烧才能把肥肉烤化,让香味渗透到肉里、火烧上。趁热把酥脆的火烧咬到嘴里,里边渗出的是鲜美的驴肉香气。放到嘴里咀嚼,驴肉的鲜嫩、火烧的香脆。人间美味也就不过于此了。

六. 河北省 沧州 泊头 交河煎饼

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河煎饼为沧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河煎饼以历史悠久、风味独特、百吃不厌而驰名于中国北方。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朝嘉靖年间,交河一带就有了摊煎饼的记载。后经过多年来不断地改进发展,现已成为本地有名的特色小吃。外地人到交河,都会慕名美美地吃上一顿。省市级领导到交河视察工作,用餐时也都点名吃“交河煎饼”,所以民间才有“南京到北京,走到交河吃煎饼”的传说。1965年11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同志来交河视察工作,吃的就是交河煎饼,并对交河煎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70年7月27日,李先念副总理再次来到交河视察工作,中午用餐时点名要吃交河大煎饼,并再次称赞道:“交河的煎饼是独特的食品。”交河煎饼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原料选用上好的千穗谷米或糜子米和绿豆,将米和磨破的绿豆分别冲洗、浸泡,待打去绿豆皮后使二者混合,再配以花椒、大料、小茴香、食盐等佐料磨浆,然后用特制的鏊子烙制。交河煎饼绵软柔韧似宣纸,入口细润,风味独特,清馨醉人。

制作方法:先用油擦在鏊子上面擦一遍油,用舀勺将面糊舀到鏊子上,用筢子沿着鏊子将面糊摊一圈,将面糊推开成薄饼。再用筢子反复涂抹,以使面糊分布均匀。在上面放点提前拌好味的菜什么的,比如韭菜、小葱,再在菜上打上鸡蛋。用铲子沿鏊子边沿把摊好的煎饼抢起揭下即可。

营养功能:煎饼多由粗粮制作,营养价值高。煎饼疏松多孔,可厚(叠层)可薄,便于与其他食品搭配,可在不同场合食用。常吃煎饼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有益肠胃健康;其次煎饼筋道耐嚼,有益牙齿健康。

七. 河北省 沧州 任丘 野味烧鸭

野味烧鸭

野味烧鸭:是以白洋淀野鸭蛋人工孵化,经过品种改良,在淀内放养,以食野生小鱼、小虾、贝类、水草等食物的野鸭为原料,在传统工艺基础上采用现代烤制设备精心烤制、经高温杀菌、真空包装的美味食品。具有皮色鲜艳、味道清香而鲜美、肉质精细、香而不腻、骨酥肉嫩等特点。它不含防腐剂,属于纯天然野味食品,令人百吃不厌,回味无穷。是居家旅行,各种宴席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并畅销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白洋淀水乡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荷花淀牌”野味烧鸭。1998年荣获京沧农副产品合作洽谈会名牌产品;1999年被津沧农副产品合作洽谈会评为优质产品银奖;2001年度被河北省评为第五届农副产品名优产品。

八. 河北省 沧州 任丘 老豆腐

在任丘小吃中老豆腐是最有名的。白布蓬下,摆着两只用棉布包裹的大罐,托盘上放有碗勺子及各种调料。只要朝旁边的木凳上一坐,很快,一碗香气四溢的老豆腐便端到顾客面前。 老豆腐历史悠久,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已驰名四方。老豆腐选料较为严格。杂豆,酶豆,瘪豆全部筛选掉,剩下的纯正黄豆用水洗净,经石磨粉碎后,去掉豆皮,开始磨浆。其他的工艺和制豆腐相似。 盛豆腐的大罐用棉布包裹,即使在冬天,老豆腐也是热乎乎的。其次,碗里的佐料也相当丰富,如小磨香油,芝麻酱,蒜泥,辣椒油,盐水,酱油,醋等,吃起来清香可口,很有滋味。( 任丘)

九. 河北省 沧州 新华区 笑口常开

酸酸的、甜甜的,样子很可爱,就像沧州的招牌菜——笑口常开。这道菜是用金丝小枣和白糖制成,先把枣核去掉,再把和着面的糖塞进去蒸熟。吃起来,糖是甜的,枣是甜中 略酸的,混在嘴里的感觉一如初恋,发自内心的甜蜜,可吃到后来却有一丝酸涩,那种感觉永远美丽。

十. 河北省 沧州 泊头 三井十里香酒

三井十里香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十里香酒是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的。三井十里香酒工艺独特,生产过程中以中高温大曲配合泥窖发酵。用此工艺酿造出来的十里香酒,高而不烈,低而不寡,绵长尾净,丰满协调。再经过百年木质酒海和特质宜兴陶坛的长期恒温储藏。饮前香气优雅怡人,饮中畅快甘润,饮后余香不绝,成为柔香白酒的典范。

河北三井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46年,前身为国营泊头市酿酒厂,2000年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立河北三井酿酒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2月增资扩股创建河北三井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0年1月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上市,正式进军资本市场。公司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资产总值3亿元,职工900余人,年白酒生产能力2万吨,销售额近6亿元,利税5000万元。

公司位于河北省泊头市工业区,紧邻渤海湾,距北京240公里,距天津150公里,距黄骅港80公里,境内京沪铁路,京沪、石黄两条高速公路和104、106两条国道贯穿其中,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三井传承古法酿造,现有持续使用与发酵三十年以上陈年窖池2000余个,5000平米的地下恒温酒窖,五年以上优质原酒常年窖藏10000余吨。公司主要产品为“三井牌”“十里香”和“小刀”两大系列近百余个品种,产品销售区域覆盖京、津、冀、鲁、豫、晋、辽、蒙、苏、皖等十余省、市、自治区。2007年12月,“三井”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1年,“三井十里香”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被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评定为“中国创新典范白酒产品”;“三井小刀”为“河北省著名商标”;2012年,“十里香”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三井十里香酒酿造技艺被河北省政府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井十里香”酒已成为河北省白酒的主流品牌和沧州白酒的代表。

河北省泊头市现辖行政区域

《泊头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十里香”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泊政函〔2012〕5号

河北三井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SLX0001s-2009《十里香酒生产技术规范》

十里香酒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辅料

1.糯红高粱:产地范围内所产的糯红高粱,粗蛋白含量≥13.0%、总淀粉≥65.0%、单宁含量1.48%至2.0%,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2.大米:淀粉含量≥70%,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3.糯米:淀粉含量≥70%,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4.小麦:淀粉含量≥60%,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5.玉米:淀粉含量≥60%,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6.水:取自产地范围内300米以下的古潜山脉的纯天然无污染之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要求。

二、生产工艺流程及特点

1.生产工艺流程:

小麦破碎→入房培养→出房→出曲→入库贮存→领料→润粮

→蒸酒蒸粮→加浆水→摊凉→加曲→入窖发酵→出酵→配料→上甑→半成品酒→等级鉴定→分型贮存→勾兑→灌装→包装。

2.工艺要求:

(1)制曲:

小麦经破碎加水,水分控制在34%至36%,制成曲胚培养48h,曲房温度40℃至45℃。揭晾霉24h。之后第一次翻曲:由2层翻为3层。5天至6天后,三层曲温度在60℃以下,翻第二次,由3层翻至5层进入高温培养期,控制品温在58℃至62℃之间,保持8天至12天。第三次翻曲:在18天左右,等品温开始下降时,由5层翻至6层培养。第四次翻曲:等品温下降到40℃以下时,由6层翻至8层。成熟出房,总天数约30天至35天,品温降到与室温相近,曲心干燥时出房。大曲贮存高于6个月后,才可投入制酒生产。

(2)制酒:

①投料阶段:将高粱、小麦、大米、糯米碎至4至6瓣,玉米要求单独粉碎,粉碎至8至12瓣,不得有整粒粮食,20目过筛,细粉≤25%,然后按照高粱36%、大米22%、糯米18%、小麦16%、玉米8%比例配比混合投料,与母糟混蒸混烧、蒸酒蒸粮后,出甑摊晾,之后加曲,入池水分控制在54%至58%,温度冬季在18至22℃,夏季和地温持平,然后入窖发酵75天后,开窖取醅。

②馏酒阶段:馏酒采用低温馏酒,分层、分级、分质摘酒。所制的原酒共分成优级酒、一级酒、二级酒。

(3)贮存:

原酒按优级、一级、二级分成五粮浓香优质酒、浓香优质酒、翻沙调味酒、压排调味酒、双轮调味酒,在恒温恒湿环境的地下酒窖储藏,贮存于陶坛中至少三年以上。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项 目

40%vol以上

色泽

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

香气

窖香浓郁,复合香好,陈香突出

口味

绵甜柔和,醇厚协调,略有回甜,回味悠长

风格

绵柔、醇甜、窖香浓郁、醇厚、协调

河北沧州十大特产有哪些河北沧州十大特产排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