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太仓有什么特产 太仓的土特产有哪几样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19 14:02:46

一. 江苏省 泰州市 姜堰区 佛手姜

佛手姜

姜,“其初生者,以醋或酱渍之,味至美”。佛手姜,既鲜且嫩,以溱潼储鼎茂出产的最有名。民国时期,姜堰溱潼镇过宏昌、储德昌,陈鼎元等酱园制作的佛手姜,享誉大江南北。

制作佛手姜的姜,要采用霜降之前产的嫩姜、撷取上面指头拐儿大的朵儿,去皮洗净,腌10来天时间,用刀打划,成佛手形,下锅煮过后,用冷水泡两天,捞起来爽干,装入袋中,浸入甜酱缸,过一些天便成绛色,取出来拌进食糖,就成红姜。这种红姜,保质期较长,但吃口不及白姜(蜜饯姜)。白姜的制法,除了不放在甜酱缸里渍,而用糖渍,其余方法,与红姜大体相同。

溱潼佛手姜,具有鲜、甜、嫩、脆、辣等特点,冬寒天吃了,可以增抗寒,因而成为冬季走俏的商品,也是馈赠亲友的好礼品。

二. 江苏省 泰州市 海陵 干拌面

泰州干拌面深受人们喜爱,其做法十分简单,用好的酱油,加上猪油,不用汤,直接把下好的面条盛入碗中拌匀,考究的还要放点泰州麻油、蒜花或胡椒面等。但下干拌面要点技术,面条不能太熟,否则吃到嘴里粘糊,没有劲道。也不能太生,太生了口感差,吃下肚去不舒服。

干拌面味道虽好,就是吃时容易口干,于是店家通常会送上一碗鱼汤,没有鱼汤的时候,有人喜欢用一碗豆浆过口。冬日清晨的上班路上,吃上一碗这样的干拌面,一个上午都会觉得暖洋洋的。

三. 江苏省 苏州市 太仓 太仓糟油

清代袁枚《随园食谱》云:“糟油出太仓,愈陈愈佳。”《太仓州志》云:“色味佳胜,他邑所无。”

糟油创制人为清乾隆年间的李梧江。他在太仓城内开设多家经营酱铺业的作坊与铺子。平素喜钻研食品调料。他用酒浆配以各种香料入缸封藏,数月后,开缸启封,发现这种液体调味品具有酱色、糟香、鲜美等特点,经自己家中与馈赠亲友尝试后,一致反映味道极佳。于是李梧江再选择香料搭配,再次改进,遂制出了能解腥除异味、提鲜增香、开胃增食的新调味品??糟油。

据记载,糟油由老意诚秘方制造,每次投料后还要渗入适当的糟油底子,即糟油脚。有人谓糟油之妙,在于它的底子,此乃百余年来长期累积的精华,没有它就没有老意诚的糟油。

太仓糟油,于1816年正式酿制发售,渐各传四方,成为官礼。因慈禧太后爱吃糟油,常派人来太仓采购,故太仓老意诚糟油店中曾有一块“进呈糟油”的金字招牌。

太仓糟油在1914年、1921年、1925年举办的江苏省一二三次地方物产展览会上,均获奖章奖状;1915年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时曾获超等大奖和金质奖章一枚。 百余年来,太仓糟油名声日隆,畅销海内外,深受美食家喜爱。

清朝嘉庆年间(大约在1812年前后),在江苏太仓县有一个姓李的商人。他经营着几个酿造作坊,买卖做得很大。他不但在做生意上精明强干,而且对食品也很有研究。

一天,他来到酿酒作坊,一边看着伙计们干活,一边想:酒可以当作做鱼时的调味品,能不能在酒浆里加些配料做成一种美昧的液体调味品呢?于是,他决定亲自试制。他将白糯米浸水蒸熟,加入甜酒药,入缸发酵五十多天,酿成酒浆原液。他在酒浆中加上丁香、月桂、玉果、茴香、玉竹、香菇、白芷、陈皮、甘草、花椒、麦曲、盐等二十多种辅料,最后定型。密封了一段时间后,拿出让亲友品尝,色味俱佳,大家齐声称赞,拍案叫绝。李某也喜出望外,决心正式生产,并定名为糟油。后来,他又进行了改进,把新产品兑入糟油底子,入缸密封一年后再出售,味道更佳,而且时间越长糟油越香。自此以后,做糟油的“老意诚”便美名远扬了。

太仓县有一个名叫钱调甫的人,他在河南当巡抚。有一年,钱巡抚回乡省亲,见糟油味道香美,回去时便带了一些。为了巴结上司,他还送给李鸿章不少糟油。李鸿章见此品罕见,又献给了慈禧太后。有一天,慈禧正生气,胃口不佳。忽然想到了李鸿章送来的东西,便让人往几盘冷莱上浇了点。尝了尝,竟大提鲜味,大开胃口。她立刻眉开眼笑,派人去问李鸿章此品出自何处。李鸿章见太后爱吃,就派专人到太仑县定购。自此以后,老意诚店内挂出了“进呈糟油”的金字大匾,生意兴隆,声誉日上。 太仓糟油之所以色美味佳,关键在于“老意诚”有陈华糟油底子兑入新产品,否则,再下功夫也不能保证质量。这也是其他店望尘莫及的。所以,多年来,这陈年糟油底子就成了老意诚的命根子。在几次动乱中,老意诚总是千方百计、不惜代价地保存糟油底子,使太仓糟油能一直流传下来。1915年,在巴拿马举行了万国博览会。许多人品尝了太仓糟油之后,大出意外,其它国家的同类产品简直不能比。于是,太仓糟油获得特等大奖,荣获金质奖章。

从此,太仓糟油扬名于国门之外,香飘欧亚各国。

四. 江苏省 苏州市 太仓 新毛芋艿

新毛芋艿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毛芋艿是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的。新毛香籽芋是著名地方品种,以其香味纯、质地糯、品质优的特色,深受上海、浙江和江苏等国内市场的欢迎。

新毛芋艿是太仓的传统农产品,经新毛区农户通过对本地品种改良、系统选育而成的“新毛”香籽芋是著名地方品种,以其香味纯、质地糯、品质优的特色,深受上海、浙江和江苏等国内市场的欢迎。

芋艿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各种营养成分,主要是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每100克中含淀粉17.5克,蛋白质2.2克,比一般蔬菜高,因而芋头既可当粮食,又可做蔬菜,是老幼皆宜的滋补品,秋补素食一宝。芋艿还富含蛋白质、钙、铁、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多种成分。祖国医学认为,芋艿性甘、辛、平,入肠、胃,具有益胃、宽肠、补中益肝肾、添精益髓等功效。对辅助治疗大便干结、甲状腺肿大、乳腺炎、急性关节炎等病症有一定作用。

芋艿做法甚多,咸的甜的,煮、蒸、煨、烤、烧、炒、烩均可。应该注意的是,芋艿是一种脾气固执的植物,他可是“油盐不进”,烹煮时,在还没有烧透前,切记不能调味,否则,不管加盐或加糖,都会使得芋头过早吸收了调味料,而不易酥软,甚至更坚硬。

芋艿属根茎类,含糖分较多,表皮比较硬比较厚实 ,适合放在阴凉处保存,放进冰箱反而更容易坏或者发芽。最佳保存时间为:一周左右。

五. 江苏省 泰州 海陵 泰州干丝

泰州干丝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干丝成了这里特别的吃食,居然愈吃愈有名,来这里的人要说没吃过这里的干丝,那就等于说你白来这里啦!这就是号称凤凰屯的泰州。您想,凤凰都能来这里落窝,别人栽了梧桐也不见得能引来凤凰,这里该是福地吧。

虽说凤凰屯,可小老百姓生活还是很平民化,单说是专门切干丝的人吧,他愣成了一门职业。每天都有那么一批人,用刀细细切过的豆腐干堆得像山一样高,想着都叫累呀!切好的干丝就泡在碱水里,变得细腻滑爽,捞出,重汆,煮,捞出装盘,撒上葱丝、姜丝、香菜、盐水花生,淋上酱油、香油,瓷实地码好,就可开吃了。但单吃干丝不免有些寂寞,还得配上鱼汤面才叫够味。这鱼汤面,是鳝鱼抽骨加小杂鱼熬汤,熬一锅浓白的汤撒一络银丝面稍煮一下,面不能瘫掉,筷子一卷,入口有劲道,鲜,就着干丝,一时间,口内鲜香滑软,透着丝丝辛辣,悄悄触摸着你的味蕾。

泰州干丝以豆腐干为原料,而不是百页。制作豆腐干选用的黄豆是里下河地区纯大豆为主,是泰州特有的豆腐干,一般厚2.7厘米,首先将豆腐干切开,要先用“月牙刀”横着削成厚薄均匀的20多层,这种横削的功夫泰州人称之为“飘”,“飘”出的干丝长短一律、粗细均匀,再斜铺切成丝,真可谓薄如纸、细如丝。

煮干丝在乾隆时期名“九丝汤”,即干丝加火腿丝、笋丝、口蘑丝、木耳丝、银鱼丝、紫菜丝、蛋皮丝、鸡丝,高档的还要加海参丝或燕窝丝。

烫干丝的关键是“烫”。“烫”是颇有讲究的,干丝先在锅中煮沸,旁边放一口缸,缸中贮热碱水,水与碱的比例要看季节而定。将干丝从锅中捞起,倾入碱水缸中,浸泡时间要掌握好,浸久了变成浆水,浸不透则干丝不软。然后用芽姜切成细丝,覆于盘顶,干丝洁白,姜丝金黄,另加一小撮虾米,浇上黄豆酱油和纯香小磨麻油,一经拌和,黄白相间,一碟食毕,齿颊留香。泰州干丝上所用的麻油为特有的小磨麻油,由本地芝麻磨成,这一点也是别的地方学不到泰州干丝精髓的原因。泰州烫干丝又叫泰州五味干丝。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早期泰州五味干丝的配料主要有五种,肴肉、香菜、榨菜、香菇和姜丝,二是说明干丝口味独特,后来五味干丝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菽乳淮南是故乡,乾嘉传世九丝汤,清清淡淡天资美,丝丝缕缕韵味长”。这是一位宾客对泰州干丝的赞美。

由于“煮干丝”、“烫干丝”既富有营养,又味美、清淡,所以深受广大顾客的欢迎。如今,到泰州的游客,每每要点上一盘“大煮干丝”或“烫干丝”。有些老食客干脆就是一壶香茗、一份干丝,别的什么也不要,足见干丝的诱人魅力了。二零零八年,干丝制作技艺,被泰州市政府批准为该市第二批非遗名录。

六. 江苏省 泰州市 兴化 “一禾”西瓜

“一禾”西瓜

“一禾”西瓜是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认定的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是纯正的绿色食品。“一禾”西瓜最初由“江苏省泰州市西瓜第一村”——兴化市西郊镇姜戴村种植并发展起来的,目前品种有小兰、特小凤、京欣、苏密及0瓜等多个系列。它的“底料”为特种石料、饼肥、鸡粪、砻糠配制而成的“轻基质”,施肥、授粉、剪蔓、水控、瓜重等均按标准实施,形成口感好、色泽好、外形好的特点,含糖量高,(中心糖度达13.3%)因而广受欢迎。

七. 江苏省 泰州 泰兴 泰兴白果

泰兴白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泰兴白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白果树是一种果材两用树种。种仁富含淀粉、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可供食用,也可入药,有敛肺定喘之功效,主治痰哮喘咳、小便频数等症。木材是淡黄白色,树纹细密,制成用具后长期不翘不裂,适合做成翻砂模型、绘图板、雕刻、上等家具和工艺品。叶子可提取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

八. 江苏省 苏州市 太仓 毛板青蚕豆

太仓毛板青蚕豆系江苏省著名农品,为蚕豆品种中的上品。产于太仓市毛家市(今新毛乡)周围十里之内,当地称为“宣公豆”;后毛家市渐盛,外地客商均赴毛家市采购,遂以“毛板青”闻名。

上海老城隍庙五香豆即以毛板青为原料,远销南洋各地,声誉极佳。毛板青的特点是色青粒大,板子宽阔,尾有凹痕,肉色白净,味鲜而糯,易酥不腻,百粒重130克――135克,比一般品种高20克左右,并含有多种营养成份,为蔬菜食品中的佳品。

九. 江苏省 泰州市 姜堰区 姜堰大米

姜堰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姜堰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姜堰于2007年组建“大米协会”,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市已拥有60多家大米加工厂,在沈高、俞垛、兴泰、华港、梁徐等镇已形成稻米加工产业集群,洁翠康、明珠、溱湖、白米、喜鹊湖、华港等米业公司加工的姜堰大米获得了“国家级放心米”称号,其中洁翠康大米、河横大米还获得绿色食品称号。目前“姜堰大米”销往苏南、上海、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在无锡、苏州米市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下一步,该市还积极指导组建“姜堰大米”专业合作社,将联合市内60多家大米加工厂和种子公司、稻谷种植大户等,全力打造“姜堰大米”品牌。“姜堰大米”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不仅拓宽了姜堰大米的市场空间,增加了市场份额,还将促进姜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

十. 江苏省 泰州市 姜堰区 姜堰酥饼

姜堰酥饼

油酥面团卷成多层次的圆柱形,横断数截,垂直拍扁,擀成饼坯。两片饼坯之间夹以火腿、笋丁、鸡丁、虾仁等所制馅心,捏实边沿,油炸成熟。其层次丰富,花纹清晰,色泽金黄,酥脆味香。

苏州太仓特产适合带回家的江苏苏州太仓有没有什么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