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是不是特产之一 葡萄哪个地方产的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21 18:57:07

一. 广西 河池 罗城 罗城毛葡萄

罗城毛葡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罗城毛葡萄

罗城多山,且山区的土壤、光照、降雨等自然条件都非常适合野生毛葡萄的生长,尤其是该县的工业化程度低,使野生毛葡萄得以在无公害的环境下生息繁衍,实为得天独厚的宝地。以野生毛葡萄酿制的罗城萄萄酒,色呈琥珀,外观深红透亮,色泽典雅;细品则甜中微酸、醇厚爽口、舌齿生津、余香隐隐,酒味层次丰富细腻,堪称色、香、味俱全。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是野生毛葡萄的起源中心之一。罗城多山,且山区的土壤、光照、降雨等自然条件都非常适合野生毛葡萄的生长,尤其是该县的工业化程度低,使野生毛葡萄得以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长结果。野生毛葡萄主要分布在该县西部乡镇,年产量在4000吨左右。2000年9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被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认定为“中国野生毛葡萄之乡”。2004年获得地理标志(原产地标记)产品认证。

罗城早在公元1884年就有关于野生毛葡萄的记载(道光二十四年《罗城县志·卷之三》),清初“一代廉吏”于成龙自公元1661年就任罗城知县伊始,得知当地百姓喜酒成风,糟蹋粮食,曾感叹:“不知杯中之物为泪也”(于成龙《治罗自记并贻友人荆雪涛书》),于是劝民“广积粟”,以野果(即野生毛葡萄)代粟酿酒。还有史料记载,“于公廉正囊涩,善饮,得罗邑一野果土酿,遂以青菜佐之,谓之绝也”(《于成龙治罗轶事》),于成龙因此在罗城得名“于青菜”、“于葡萄酒”。

果品

地域范围

罗城毛葡萄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行政区域11个乡镇及其所辖的141个行政村。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08°28′42″~109°09′18″,北纬24°37′~25°11′52″ ;区域面积为2618平方公里。保护面积6666.7公顷、产量 7.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罗城毛葡萄果穗近长圆柱形或倒锥柱形,果粒着生密度中等,最大穗重1255g,平均穗重155g;果粒圆球形,紫黑色,果面果粉少,果粒平均长1.16cm,宽1.11cm,最大单粒重2.8g,平均单粒重1.4g;果皮较厚,果皮与果肉易分离,果肉淡白色或淡粉红色,每粒浆果有种子1~4粒,酸甜适中,有涩味,具有良好的酿造加工性状。2、内在品质:罗城毛葡萄浆果出汁率≥60.0%,含可溶性固形物≥9.0%,含总糖≥8.0g/100g,含总酸≤2.0g/100g,含维生素C≥30.0mg/100g,含单宁≥5.5×102mg/100g。3、安全要求:罗城毛葡萄实行无公害化、标准化生产,产品符合(DB451222/T04-2005)标准要求。

二. 福建省 宁德 福安 福安巨峰葡萄

福安巨峰葡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福安巨峰葡萄是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的。福安已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葡萄产区,目前,巨峰葡萄面积达5万亩,产量5.6万吨,产量和面积占福建省的60%,是海峡西岸、东南沿海面积最大、规模连片、生产规范的县(市)级葡萄生产基地。“福安巨峰葡萄”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

巨峰葡萄属中熟类品种,该品种属四倍体。穗大、粒大、单粒重10克左右。8月下旬成熟,成熟时紫黑色,味甜、果粉多,有草莓香味,皮、肉和种子易分离,含糖量16%,适应性强,抗病、抗寒性能好,喜肥水。平均穗重400-600克,平均果粒重12克左右,最大可达20克,果皮厚,紫红色,有果粉,果肉较软,味甜、多汁,有草莓香味。

上世纪八十年代,福安引种巨峰葡萄取得成功,打破了南方不适合种植葡萄的神话。经过30年的发展福安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被誉为“南国葡萄之乡”。目前全市葡萄面积5万亩,葡萄鲜果产量5.6万吨,产值近5亿元,惠及130个行政村、2万户、15万人口,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福安地理条件独特,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7月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糖分积累和果皮着色,栽培技术独特,所产的巨峰葡萄商品性能好。曾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南国葡萄之乡” 和2011年全国优质葡萄评比金奖等荣誉称号。

根据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并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日前,“福安巨峰葡萄”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并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福安巨峰葡萄种植面积4.5万亩,种植遍及全市的18个乡镇,是“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福安巨峰葡萄地域保护范围为赛江流域(东经119°36′31″至119°46′19″东西宽16公里,北纬26°48′13″至27°06′54″南北长34公里,面积544平方公里)的赛岐镇、甘棠镇、下白石镇、溪柄镇、城阳镇、湾坞镇、松罗乡、坂中畲族乡8个乡镇。现有葡萄面积近3.1万亩,产量4.2万吨,产值2.9亿元,是我国南方、海峡西岸、东南沿海面积最大、生产规范的县市级葡萄生产基地。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福安巨峰葡萄果穗圆锥形或长圆锥形,果穗重350~450克,果粒大,粒重10~12克,色泽紫红、黑紫色,果粉厚,肉质紧、汁多、松紧适度,酸甜适中,草莓香味浓。 2、内在品质特征:总酸≤0.5%,维生素C mg/100g 20.0-30.0,可溶性固形物17.5-21%。 3、质量安全要求:执行NY5086-2005《无公害食品落叶浆果类果品》相关规定。

三. 河南省 洛阳市 偃师 偃师葡萄

偃师葡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偃师葡萄果型端正,果面光洁、色泽鲜艳,多汁爽口,果肉松脆、风味芳香。果实7月中旬至9月上旬充分成熟,具有本品种固有的风味。

偃师市通过加大投入力度、技术引导、改良品种,实行绿色无公害种植,科学标准化管理,走向了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经济效益逐步提高。目前,全市种植面积达5.5万亩,年产优质绿色无公害葡萄12万吨以上,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优质葡萄原产地,2016年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

偃师葡萄久负盛名,借助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这一平台,其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这对偃师市鲜食葡萄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偃师葡萄地域保护范围为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境内,涉及缑氏镇、府店镇、高龙镇、大口乡、邙岭乡、顾县镇、翟镇镇、山化镇、首阳山镇9个乡镇,偃师葡萄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6ˊ15″至113°00ˊ00″,北纬34 °27ˊ30″至34°50ˊ00″,总面积668.59平方公里,适宜种植面积15000公顷,年总产量2000吨。

四. 山东省 烟台 龙口 龙口葡萄

龙口葡萄多数种植在滩涂沙土地上。由于土层疏松,水分适宜,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空气湿润,所以龙口葡萄含糖量高、颗粒大,味道别具一格,既是酿造葡萄酒的上品,也是水果席上的美味。目前龙口葡萄酿酒品种已发展到2万亩,成为烟台张裕葡萄酒、威龙葡萄酒的原料生产基地,其它品种3万亩,涌现出许多葡萄集约化种植园,其中兰高镇万亩巨峰葡萄生产销售加工基地远近闻名,其巨峰葡萄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畅销全国南北各大城市。( 龙口)

五. 江西省 抚州 金溪县 金溪葡萄

金溪葡萄是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的。

金溪县已有琅踞、合市、陆坊、对桥等乡镇种植葡萄7000亩,品种达30多个,产值达3000余万元,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

六.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葡萄

余姚葡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余姚是浙江省葡萄的重点产区之一,已有20余年栽培历史,栽培面积0.8万亩,投产面积0.75万亩,年产量1.68万吨。栽培区域集中分布在姚西北临山、黄家埠两个乡镇,主栽品种已有过去的“金皇后”、“巨峰”调整到“藤稔”、“美国提子”等优良品种。全市葡萄生产具有以下特点:栽培集中,规模大,拥有新庵、甘大舍等多个面积在世1500亩左右,常年产量达因3500吨左右的专业特色村;二、品种新、质量好,产地栽培品种均为当前市场最受欢迎的优良品种,如红提、青提、黑提等均具有味甜、色艳、粒大、耐贮的特点;三管理科技含量高,大都采用大棚、遮雨等设施栽培确保葡萄品质。余姚葡萄于7月中旬开始上市,供应期长达1个月,产地现行平均价在1.4?/FONT>2.0元/公斤之间,因其质量好,价格合理,深受消费者欢迎。每当葡萄上市时季,外地客商纷涌而来上门收购。全市葡萄主要销往杭州、宁波、温州、上海等大中城市。特别是“仙农”牌余姚葡萄,因其高规格的质量和精美的包装成为人们送礼的佳品。( 余姚)

七. 美洲 美国 纳帕河谷葡萄酒

一、名称

纳帕河谷(葡萄酒)〔Napa Valley(Wines)〕。

二、产地

1.葡萄种植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纳帕县纳帕河谷“美国葡萄种植区”

2.生产加工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三、产品描述

1.产品要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生产且至少用85%或以上的产自纳帕县纳帕河谷“美国葡萄酒种植区”的葡萄所生产的葡萄酒。

2.葡萄品种:

(1)红葡萄酒:生产纳帕河谷红葡萄酒所用的红葡萄品种主要包括: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品丽珠(Cabernet Franc)、巴贝拉(Barbera)、查博诺(Charbono)、佳美(Gamay)、歌海娜(Grenache)、马尔贝克(Malbec)、马塔罗(Mataro)、 美乐(Merlot)、小维多(Petit Verdot)、小西拉(Petite Sirah)、黑比诺(Pinot Noir)、 普拉米蒂沃(Primitivo)、桑娇维赛(Sangiovese),西拉(Syrah)、丹魄(Tempranillo)、国家图瑞加(Touriga Nacianal)和增芳德(Zinfandel)。

(2)白葡萄酒:生产纳帕河谷白葡萄酒所用的白葡萄品种主要包括:霞多丽(Chardonnay)、白诗南(Chenin Blanc)、琼瑶浆(Gewurtztraminer)、玛珊(Marsanne)、白麝香(Muscat Blanc)、白比诺(Pinot Blanc)、灰比诺(Pinot Gris/Grigio)、胡桑(Roussanne)、长相思(Sauvignon Blanc)、麝香索维农(Sauvignon Musque)、绿索维农(Sauvignon Vert)、赛美蓉(Semillon)、维欧尼(Viognier)和白雷司令(White Riesling)。

(3)桃红葡萄酒 (Rose Wine):生产纳帕河谷桃红葡萄酒的葡萄品种主要包括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黑比诺(Pinot Noir)、西拉(Syrah)、美乐(Merlot)、品丽珠(Cabernet Franc)和增芳德(Zinfandel)。

3.陈酿:纳帕河谷葡萄酒的陈酿时间由酒庄决定,但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等红葡萄酒通常在木桶中窖存18个月,装瓶后再熟化18个月才能出售。霞多丽等白葡萄酒通常在木桶中窖存18个月装瓶后熟化6个月才能发售;有些白葡萄酒,如长相思(Sauvignon Blanc),要在木桶或不锈钢罐中窖存4至6个月后再装瓶出售。

4.产品质量标准和特色:

(1)感官特色:

①酒体醇厚、浓郁,产自天然、成熟的葡萄,带有自然的酸度;

②带有纯正果味,衬出产区和特定品质的地域和区域性特征;

③红酒的厚重感和浓郁度在纳帕河谷内自南往北而增强;

④纳帕河谷南部气候凉爽的区域,红葡萄酒的单宁较柔,而北部及沿着谷底的山地的区域,酒的单宁较强;

⑤因特定品种和陈酿时间不同,白葡萄酒呈无色、至禾杆黄、至绿色、至金黄色泽,桃红葡萄酒呈淡粉红色至红玫瑰花色,红葡萄酒呈紫色,至宝石红、至红色、至棕色色泽;

⑥葡萄酒的香气具有品种典型特点,包括果香、花香、泥土、香料、坚果和草本植物香气等。

(2)理化指标:

①酒精含量(%体积百分数):7% 至 24%。

②二氧化硫:≤百万分之250。

③挥发酸(以乙酸计,g/L):≤1.2

5.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也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相关规定。

四、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1.地质:纳帕河谷的地质多样而独特。纳帕河谷是由板块运动、火山活动和圣保罗湾的冲积水和洪水形成。圣保罗湾曾进入过纳帕河谷。纳帕河谷被纳帕河分开。纳帕河沿着纳帕河谷的锥形地形流过,由其南部可全面通航的河流逐渐缩窄到北端的仅仅一条小溪。纳帕河谷的地形变化体现在其长度方向,由南部多风的河口平地和平缓的山丘到卡利斯托加市山谷狭窄的顶部,位于东面圣海伦娜山山脚的帕里塞德(Palisades)陡峭的岩壁与西面森林茂密的马雅卡玛丝山脉之间。

2.土壤:纳帕河谷也同样因其土壤的多样性而独特。原始存在的火山土、海洋土和冲积土,都是由纳帕河谷6千万年历史长河中的地质事件产生的。岩石丘和冲积扇打断了谷底,每一处都在记载着过去的地质事件。这个区域的地方志证明了有多种多样的土壤,并且超过30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已经得到了识别。从排水良好的砾质土壤到保湿的盐质黏土,这些土壤的深度和肥沃程度都不同。盛产葡萄的纳帕河谷多种多样的土壤类型赋予纳帕河谷葡萄酒独特的性质,并促成纳帕河谷葡萄酒成为一个享誉全球的高品质产品。

3.气候:受山脉以及临近太平洋的影响和作用,纳帕河谷属于很适合优良酿酒葡萄生长的温带气候。这里漫长生长季的特点是白天阳光充足、温暖、干燥,夜晚凉爽,为葡萄缓慢均匀的成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综合条件。此外,沿着山谷,葡萄生长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卡利斯托加,位于谷顶,白天气候炎热,但同时葡萄又被从三面包围的高山吹来的冷空气保护,适宜各种红葡萄酒原料品种生长。在山谷口的卡内罗斯(Carneros),葡萄不断地被雾和大风冷却,只有在午后的风吹散晨雾后太阳才能短暂的照射葡萄,所以适合喜凉爽气候的黑皮诺(Pinot Noir)和霞多丽(Chardonnay)葡萄品种生长。正是由于这里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使得各种优质酿酒葡萄生长在纳帕河谷地区,生产出世界上享有极高知名度和美誉的顶级葡萄酒。

4.历史和知名度:纳帕河谷最初由美国土著Wappo居民开拓,土著人称其为“纳帕”,意为“富饶之地”,其后的欧洲移民亦采用此名。乔治·杨特(George Yount)于19世纪40年代建立了纳帕的第一个葡萄种植园。1861年,第一批酿酒厂在纳帕河谷建立,包括至今都还在经营酿酒的查尔斯·克拉格(Charles Krug)酒庄。克拉格之后,H A Pellet、John Lewelling、Matthew Vann、HW Crabb和General E D Keyes都在纳帕河谷建立了酿酒厂。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小型葡萄园,面积从5英亩到20英亩不等。

截至1875年,葡萄酒酿造已经非常普及,于是成立了圣海伦娜葡萄种植俱乐部(St. Helena Viticultural Club),拥有所有优秀酿酒师作为会员,包括以上提及的酿酒师。俱乐部的组建目的是为了宣传不同的和最佳的葡萄栽培知识,介绍和普及高质量葡萄品种。关于俱乐部在纳帕河谷的葡萄种植者和酿酒者之间传播大量关于葡萄种植信息的作用,都有史料记载。另外,纳帕葡萄种植协会(Napa Viticultural Society)于1881年成立,其目的几乎同圣海伦娜葡萄种植俱乐部如出一辙。纳帕葡萄种植协会至少每月1一次,书面记载显示,这对纳帕县的酿酒者大有裨益。

到1889年,在纳帕河谷已有超过140家酿酒庄。同年,法国人首次同意纳帕河谷葡萄酒进入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进行的法国葡萄酒比赛,而纳帕河谷葡萄酒在此次比赛中赢得了20枚奖牌。然而,在19世纪90年代,由于纳帕河谷超过一半的葡萄园受葡萄藤根瘤蚜病所袭,纳帕河谷葡萄酒业曾一度受挫。随后又迎来了直到1933年才结束的美国禁酒期。在禁酒期间,一些纳帕河谷酿酒庄靠制造被许可的宗教圣礼葡萄酒生存。

禁酒期过后,纳帕河谷葡萄酒业开始复兴,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葡萄酒产量持续增长。在20世纪60年代,纳帕河谷酿造出更多优质葡萄酒,一时供不应求。纳帕河谷也成为了旅游景点,吸引着渴望参观酿酒酒庄、品味纳帕河谷葡萄酒的游客来访。《加利福尼亚州土地保0》,即人们熟知的《威廉逊法》,鼓励加利福尼亚州的土地用于农业。该法于1966年通过并于1969年被纳帕县采用。因此,截至2005年,纳帕县已有69,340英亩土地专门为农业用途而受保护。

1976年,以纳帕河谷葡萄酿制成的葡萄酒与来自法国最好酒庄的葡萄酒一起选去参加了一次特殊的品鉴会。品鉴会的地点是在法国巴黎,法国品酒师也参与其中,这就是著名的“巴黎品鉴”(Judgement of Paris)。经过评判,最好的葡萄酒是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用纳帕河谷葡萄酿制成的葡萄酒,这使得加利福尼亚州和纳帕河谷成为了与欧洲葡萄酒产区同等的葡萄酒区。

由于纳帕河谷地区的葡萄园拥有独特和复杂的农业气候条件,并且生产管理完全按照美国法律,纳帕河谷地区生产的葡萄酒赢得了美国和全世界挑剔的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因此,该地区生产的葡萄酒长期被美国和各国同业和公众所熟知,并赢得很高的国内和国际声誉。任何同业或公众成员在订购纳帕河谷葡萄酒或看见来自纳帕河谷的葡萄酒广告或葡萄酒出售时,都会期待这是从上述加利福尼亚州纳帕河谷地区生产的质量上乘的葡萄酒。

因此,虽然“NAPA VALLEY”仅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地名,但当它与该地区生产的葡萄酒一起使用时,已在公众心目中树立了独特性和美誉度。所以,将这个名称使用在葡萄酒上构成了所有那些在该地区生产的葡萄酒的良好信誉。

5.有关纳帕河谷地理标志的美国法律:

①美国《联邦法规法典》第27部第4.25(e)章规定,酒中至少85%的葡萄来自确定种植区范围内,且葡萄酒需在美国葡萄种植区所在的州加工完成,只有满足这项条件,该美国葡萄种植区(的名称)才能用于葡萄酒上。

②美国《联邦法规法典》第27部第9.23章规定,“NAPA VALLEY”是美国葡萄种植区。因此,如85%或以上的酒液来自产于纳帕河谷的葡萄,且最终在加利福尼亚州生产完成,则该葡萄酒可使用“NAPA VALLEY”(纳帕河谷)这一地理标志。

五、生产方法

1.栽培管理:摘掉部分葡萄藤叶,为葡萄提供最大限度的光照,8月份时摘掉部分葡萄,提高剩余葡萄的品种性状。

2.采收管理:葡萄成熟采收时间通常延后,从而使含糖量达到最高。手工采摘,防止葡萄碰伤,采摘后尽快压碎。采摘在黎明前或晴日进行。收获期间每日均须采摘。

3.生产管理:纳帕河谷的酿酒师运用经验,使纳帕河谷葡萄汁的味道达到最佳,以生产出质量上乘的葡萄酒。应在加利福尼亚州生产和加工,使用85%或以上产自纳帕河谷葡萄种植区种植的规定品种的葡萄。

4.纳帕河谷葡萄酒的法定生产技术规范如下:

(1)发酵初期,除浓缩纯葡萄汁、乳酸菌、已培养的酵母和酵母培养基、杀菌剂、沉淀剂或准许的发酵助剂以外,禁止添加任何其他物质。

(2)当用于酿造纳帕河谷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或桃红葡萄酒的葡萄汁糖分含量低时,发酵之前或发酵过程中可加入浓缩纯葡萄汁以生成酒精。

(3)用可滴定酸含量超过5.0g/L的葡萄汁酿制葡萄酒,酿酒师可在发酵之前、发酵过程中和发酵后加入改良剂调整酸含量。但仅允许在酒的酿造场所进行上述改良。加入葡萄汁或葡萄酒中的改良剂不能使葡萄汁或葡萄酒中的可滴定酸含量低于5.0g/L。

(4)可在发酵之前或发酵过程中向葡萄或葡萄汁中加入酒石酸或苹果酸或二者的混合物。

(5)发酵结束后,可加入柠檬酸、富马酸、苹果酸、乳酸或酒石酸或两种或多种这些酸的混合物,以调整天然的不足。

(6)可在相同的酿酒场所酿造发泡葡萄酒。可使用二氧化碳、氮气或二者的混合物,在含汽葡萄酒转运或装瓶时保持负压。

(7)起泡葡萄酒、人工加气起泡葡萄酒和酿造起泡葡萄酒或人工加气起泡葡萄酒的任何基酒,其酒精含量不能超过14%。

(8)葡萄酒应存储在罐、大木桶、小橡木桶、有包装或无包装的玻璃瓶,或其他合适的不会污染葡萄酒的容器内。

(9)惰性纤维、纸浆、泥土或类似原料可在葡萄酒的窖藏和最终调制中用作助滤剂。

(10)过滤、澄清或提纯葡萄酒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可去除混浊、沉淀以及异味。

八.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武威酿酒葡萄

武威酿酒葡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武威酿酒葡萄是甘肃省武威市所辖民勤县、凉州区和古浪县的。武威市具有种植优质酿酒葡萄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和气候资源优势,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历史悠久。武威酿酒葡萄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武威古称凉州,地名由来最早见于《地理风俗记》,书中记载:汉武帝元朔三年改雍州为凉州,以其金行,土地寒凉故也。因地处西方,常寒凉而得名。 武威地处西方寒凉之地,同世界上其他生活在寒凉之地的民族一样,饮酒颇为普遍,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酒是多种灵感的诱发剂,加上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官方和民间一直长盛不衰。 葡萄原产于中亚细亚,后传到欧洲,随之出现了葡萄酒。武威酿酒历史非常悠久,以前的齐家文化遗迹皇娘娘台墓葬中就有酒具出现。据《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巡到达赤乌,赤乌首领曾献酒迎接。从公元前134年起,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线(即丝绸之路开通),西域物产如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豆等作物经河西走廊传入中原。之后,汉武帝于太初二年(前103)派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国,胜利后又引进葡萄品种、种植技术和酿酒技术到凉州。从《史记》“大宛以葡萄酿酒”和《汉书西域传》“大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斛,久者至数十岁不败”、“汉使采葡萄、苜蓿种归”等记载来看,葡萄及葡萄酒原产西域,汉时传入凉州,后又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东汉凉州葡萄已负盛名,凉州葡萄酒也以味美醇厚而成为京师达官贵人饮用的珍品。《汉书地理志》载,凉州“酒礼之会,上下通焉,吏民相亲”;《艺文类聚》卷八七引《续汉书》:“扶风孟佗以葡萄酒一升遗张让,即拜凉州刺史。”可见,当时凉州是国内酿造葡萄酒最早的地区之一。《后汉书孔奋传》载“……时天下大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反映了当时凉州贸易繁荣,经济发达。在这种背景之下,酿酒业的兴盛是必然的。在凉州旱滩坡汉墓群0土的大量陶耳杯、漆耳杯,磨嘴子汉墓群中发现的大量绿釉陶耳杯、木耳杯,雷台汉墓0土的鎏金铜樽酒具等,都可以说明当时凉州的葡萄酿酒业已相当发达。 三国时,凉州葡萄酒已美名远扬,成为全国之首,并进贡朝廷。魏文帝曹丕在品尝凉州葡萄酒后作《凉州葡萄诏》,高度评价了凉州葡萄的甘美独特和葡萄酒的美味极致。 隋唐时期,凉州是连接长安与西域的重要通道。唐代诗人特别看重凉州美酒,多次给予礼赞。王翰一首《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传颂天下。盛唐时期,凉州这个闻名遐迩的葡萄酒之乡,在诗人的笔下,处处是酒楼馆舍,洋溢着美酒之香,一派繁荣的景象。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云:“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旁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他在另一首《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诗中写道:“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元稹《西凉伎》:描述“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葡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可以想象,当时凉州街头,酒楼之上,一幅轻歌曼舞的升平气象,伴客的歌女们轻抖罗衫,酒客们饮酒作乐,盛况空前。凉州美酒也成了犒赏三军,宴会文武,迎来送往的琼浆玉液。唐明皇与杨贵妃常在宫中一边品尝凉州葡萄酒,一边欣赏宫女歌舞,喝到高兴处,贵妃亲舞《霓裳羽衣舞》,唐明皇以琴伴之。 “安史之乱”爆发后,河西兵力征调一空,吐蕃乘虚大举进犯,凉州没于吐蕃。五代之后,凉州先陷于西夏,其后又成为蒙古人的牧场。由于连年战争,政治-,经济衰退,加之接连不断的天灾-,曾经兴盛千百年、冠盖全国的凉州葡萄酒也随之日渐衰落下去。北宋著名诗人苏东坡也曾在他的《中山松醪赋》里发出长叹:“味甘余之小苦,叹幽姿之独高。知甘酸之易坏,笑凉州之葡萄。”可见当时凉州葡萄酒衰落到连中山松醪酒也比不上了。明清时期,凉州社会较以前稳定,经济也开始复苏,凉州葡萄又开始大量种植起来。清朝诗人许荪荃作《凉州紫葡萄》云(“闻说凉州种,遥从西域传。风条垂磊落,露颗斗匀圆。琼玉应无色,离支足比肩。小臣空饱食,持献是何年?”)就赞美了凉州葡萄像晶莹露珠,颜色胜过琼玉,味道可与荔枝媲美,感叹到自己虽然也可以饱食这鲜美的葡萄,但凉州葡萄何时才能再度名扬四海,进贡朝廷呢?到了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凉州葡萄酒的酿造又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清朝学者张澍《凉州葡萄酒》组诗云:“凉州美酒说葡萄,过客倾囊质宝刀。不愿封侯县斗印,聊拼一醉卧亭皋”(其一);“大好红醪喷鼻香,滃滃入口洗愁肠。琵琶且拢弹新曲,高调依然在五凉”(其三)。诗人赞美了凉州葡萄酒,说当时过往的客人们倾囊后以宝刀为质押换取葡萄酒,不谈封侯当官,只求一醉方休;喝着飘着酒香的红葡萄美酒,回想往事,愁肠顿消,一切都如过眼烟云。清末著名爱国将领林则徐因朝廷排挤,在被充军伊犁途中路过凉州时,也在高谈之时痛饮凉州美酒其情状有他的《次韵答陈子茂德培》诗佐之。1941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等一行人在去敦煌途中路过凉州时写道:“山川不老英雄逝,环绕祁连几战场。莫道葡萄最甘美,冰天雪地软儿香。”再一次盛赞了凉州的风土方物。 武威葡萄美酒传世2000年,多少文人墨客曾为之倾倒,留下了无数永垂青史的历史典故和名言绝句。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武威重现勃勃生机,一片繁荣景象。悠久的酒文化传统,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条件,甘冽的祁连雪水,为武威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生产的葡萄甘甜爽口,含糖量适中,确实使他方之果无与伦比。目前,20多万多亩的葡萄种植基地,为武威酿造美酒提供了坚实的原料基础。以莫高、甘肃威龙、皇台、紫轩为代表的现代化酿酒企业,依靠创新和优良的品质,以精湛的酿酒技术,开发的40多个品种、60多个花色规格的武威系列葡萄酒以其醇美柔润的酒香、甘冽爽口的酒质、丰满协和的酒体,多次荣获国内外金奖,产品畅销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并远渡重洋,销往日本、东南亚诸国和美国等地。武威葡萄美酒正以其醇香和名贵,吸引着八方客人,为地方经济振兴和重现丝路重镇雄风谱写着新的乐章。

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葡萄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民勤县和凉州区、古浪县北部沙漠沿线区,位于东经101°59′——103°23′,北纬37°23′——38°12′,正处于北纬30——40度世界种植葡萄的“黄金”地带。具有生产葡萄尤其是酿酒葡萄的最佳光、热、水、土资源组合状态,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有机葡萄酒的最佳产地之一。

目前,武威市已发展优质葡萄酒原料基地10.14万亩,约占全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的10%,占全省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的65%,葡萄产业已成为武威的特色优势产业。

2014年,武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申报的“武威酿酒葡萄”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武威市位于河西走廊东端,武威酿酒葡萄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民勤县、凉州区和古浪县沿沙区,位于东径101°43′-104°33′,北纬36°46′-38°09′。武威酿酒葡萄产地范围为凉州区的高坝镇、清水乡、清源镇、长城乡、下双乡、发放镇、吴家井乡、黄羊镇、威龙集团、莫高酒业基地、皇台集团;民勤县的三雷镇、大坝乡、苏武乡、夹河乡、东坝镇、大滩乡、双茨科乡、石羊河林业总场、苏武山林场;古浪县的泗水镇、黄花滩乡、土门镇、永丰滩乡、马路滩林场等19个乡镇、6个单位、179个行政村、1478个村民小组。武威酿酒葡萄年种植面积为1.4万公顷,年总产量8.4万吨,产值3.23亿元。

九. 浙江省 台州 温岭 “滨珠”葡萄

“滨珠”葡萄

温岭市滨海镇葡萄产销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的“滨珠”牌葡萄,是合作社利用当地特有的水土条件和气候特征,采用国内独创的连栋大棚栽培技术的优质果品。品种主要为欧美杂交种的巨峰、藤稔,欧亚种(提子)的京玉、红地球、美人指等,品种均经多年的改良与适应性栽培。

基地规模5000亩,主要分布在水气土壤环境好、远离污染的五一塘、团结塘、东风塘等地,并采用绿色果品栽培技术,所产果品外形美观,着色好,风味特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为国内同类果品中的精品。2005年9月滨珠牌葡萄获浙江省名牌产品称号。

十. 北京市 大兴区 大兴葡萄

大兴区采育镇位于北京东南郊,是京津塘高速路高新技术产业黄金链环的重镇之首。面积71.6平方公里,辖55个行政村,3.2万人。该镇历史悠久,古为外埠进京要道,今为北京市中心镇之一,尤其是采育的葡萄产业,在北京乃至全国也小有名气,有“京南吐鲁番”的美誉。

采育镇位于北纬40度,气候、水土等自然条件与世界著名的葡萄之乡–法国波尔多非常相似,十分适合葡萄的生长。采育葡萄品质较好,含糖量高,果形匀称,口感好,是京郊主要的葡萄产区,并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目前,全镇种植葡萄2万亩,是北京市较大的葡萄种植基地,已进入盛果期的1.2万亩葡萄,平均亩产1500公斤,亩收入达3000-3500元,总产值3000万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18295.6万元的16.4%,年产量超过了1500万公斤。特别是有百亩面积的玫瑰香葡萄园,葡萄果粒匀称,甘甜不腻,据有关专家考证,该园是目前北京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玫瑰香葡萄园。

葡萄特产产在哪里中国葡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