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特产玉 新疆和田的玉有几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1-03 23:41:28

一. 新疆 喀什 莎车 新疆挂毯

新疆挂毯分丝织与毛织两种。丝织毯系用天然真丝手工编制而成,毛织挂毯系用羊毛编织而成。图案式样与地毯相似。

新疆挂毯生产历史悠久,据考古工作者对发掘古墓及古城堡中的遗物考证,早在战国时期新疆已有制作,唐代时织造的花纹、图案,做工已较精致。至于元、明、清时,遂划分为地毯式挂毯与绣花式壁挂两类。

二. 新疆 塔城 托里县 新疆褐牛

新疆褐牛是以本地土种牛为母体,引用瑞士褐牛、阿拉托马及少量科斯特罗姆牛与之杂交改良,经长期选良而成的乳内兼用的良种牛,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能耐严寒和粗放饲养,放牧性能好,抗病力强,并具有较高的产乳和产肉性能。

新疆褐牛具有适应性强,宜放牧,生产性能高等优点。18月龄公牛胴体重240PG,屠宰率56.4%,18 月龄胴体重228PG,屠宰率48.7%;成年母牛体重达到500PG以上,成年公牛体重达到800~100PG。舍饲奶牛最高产奶量达到了7650公斤/305天,放牧奶牛产奶量一般在1742.8-3419.6公斤/150天,肉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磷脂、钙、铁等,胆固醇含量低、肌纤维细嫩、肥瘦适度、鲜美细嫩、营养丰富、易消化,已成为一种理想绿色保健食品。全疆牧区和部分农区都有分布,中心产区在伊犁、塔城。全疆褐牛纯种及杂交后代存栏130万余,年出栏38.5万头。

三. 新疆 和田 民丰县 尼雅昆仑雪菊

尼雅昆仑雪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尼雅昆仑雪菊产自和田地区民丰县,又称尼雅。尼雅为古地名,尼雅遗址是汉晋时期精绝国故址。尼雅昆仑雪菊被当地居民当花茶饮用,并将其作为一种神圣礼品赠送给珍贵的客人,是当地居民生活的必备品。尼雅昆仑雪菊生长在水土没有任何污染的和田地区昆仑山区,新疆维吾尔医院也作为一种维药材应用,具有良好的营养和保健价值。经市场调查和网民投票,被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茶业茶文化博览会组委会评为“最受圳港市民喜爱的十大茶业产品”。2011年,尼雅昆仑雪菊茶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夺得金奖。

地域范围

民丰县古称尼雅。民丰县有“和田东大门”、“和田桥头堡”之称,县城距和田地区行署所在地317公里,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东临且末县,西连于田县,南越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改则县接壤,北接阿克苏地区沙雅县。东西宽130公里,南北长451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昆仑山脉横亘,终年积雪,最高海拔6300米,山前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北部沙漠丘峦起伏,延绵纵横。 全县辖1个镇、5个乡:尼雅镇、尼雅乡、若克雅乡、萨勒吾则克乡、叶亦克乡、安迪尔乡,以及安迪尔牧场。县政府驻尼雅镇,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1230千米。尼雅昆仑雪菊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民丰县全境。地理坐标位于东经82°22′—85°55′,北纬35°20′—39°30′之间,海拔2400米以上。保护面积7000公顷,年产干花9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成熟的雪菊花瓣呈金黄色或金红色,花蕊棕褐色或深褐色。尼雅昆仑雪菊又名“血菊”,因其金黄色的花瓣经沸水冲泡后,汤自然呈现出犹如琥珀一般的绛红色,淡稠适中,红润剔透,近似血液而得名。入口雪菊香味浓郁优雅,沁人心脾。 (2)内在品质特征:尼雅昆仑雪菊中总黄酮含量高达(g/100g)17以上,还富含总皂苷、锶、磷、钙、钾、钠、镁、锰、铁、锌、铜、钡等微量元素,具有较高营养和保健功效。长期服用能明显降低收缩压、血糖,也有很好的降血脂作用,尤其是降低血清中的甘油三脂的含量,及效抗氧化、防衰老等方面卓有成效。

四. 新疆 巴音郭楞 新疆辣椒

新疆适宜色素辣椒种植,全疆加工辣椒面积65万亩,主要分布在巴州焉耆县、和静县、博湖县、和硕县及伊犁州察布查尔县等地。新疆加工辣椒红色素含量平均达到15.6-16.5毫克/克,是生产辣椒粉、辣椒干的优质加工原料。主栽品种有美国“铁板椒”、“牛角椒”、“美国红”、“金塔”、“益都红”等。主产区巴州年种植28万亩,总产64.2万吨。

五. 新疆 和田 民丰县 尼雅羊肉

尼雅羊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尼雅羊肉的肉品质特别突出,羊肉中羊湠基化合物含量低,使羊肉无膻味,受到民众的喜爱和高度评价、赞誉,尼雅羊肉具有低脂肪,高蛋白,低胆固醇等特点,尼雅羊肉烤制品(烤全羊、馕坑肉、烤羊肉串)肉香味独特,是肉品中的极品。且尼雅羊的油和鸡蛋及冰糖经过科学配置,具有显著食疗和滋补功效。

尼雅羊肉肌肉呈红色,有光泽,脂肪呈白色或淡黄色;肌纤维致密,有韧性,富有弹性;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切面温润、不粘手;因常年采食含碱量较高的蒿草及独特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尼雅羊肉无膻味、低脂肪等优良品质,受到民众的喜爱和高度评价、赞誉。

以尼雅羊肉为原材料制作的特色小吃深受当地百姓及各方宾客的喜爱。

清炖肉:手抓肉,是新疆汉人的称呼,因为食用时必须手抓,块儿大,连骨,无发借助现有的任何餐具。民间称“萨勒干果西”,特指清炖肉,无论是羊肉还是牛肉。清炖,是民间最为普遍的食肉方式。

通常,锅一开,先撇去票上来的血沫,然后放一些胡萝卜块、恰玛古、洋葱条等,放足盐,再加入西红柿去膻味。这样肉香,汤也香。但手抓肉香嫩的关键还在于煮肉过程中不断的扬汤。有民谚为证:抓饭的关键在于‘炒’,炖肉的关键在于‘扬’。

清炖羊肉和羊蹄,是产妇的特殊食品,如同汉族民间的产后吃“清炖母鸡”或“鲫鱼汤”一样,是个约定俗成的讲究。

烤全羊:烤全羊,是维吾尔族的一大传统名肴。烤全羊不仅是街头的风味小吃,而且也是维吾尔人招待贵客的上等肴,现在也成为高级筵席中的一道佳品,倍受中外客人的青睐。烤全羊多选用羯羊或周岁以内的肥羊羔为主要原料,这样的羊,肉不仅嫩而且营养价值高,嚼在嘴里满口香。这是维吾尔人在长期食用羊肉的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宰杀剥皮、去头、蹄和内脏后,用一头钉有大铁钉的木棍,将羊从头至尾穿上。再用蛋黄、盐水、姜黄、孜然粉、胡椒粉、白面粉等调成糊状的汁子抹在羊的全身,然后把羊头部朝下地放入炽热的馕坑,盖严口,并不时地转动木棍观察,焖烤1小时左右即成。烤全羊色泽黄亮,皮脆肉嫩,鲜香异常。

大串烤肉:以尼雅羊肉为原料,连骨切成大小均匀的肉块,将羊肉块串到长50厘米左右的铁签上,一串约250克,肉块表面均匀浇上用蛋黄、盐水、姜黄、孜然粉、胡椒粉、白面粉等调成糊状的汁子,然后放入炽热的馕坑,盖严口,焖烤15分钟左右即成。

六. 新疆 和田 洛浦县 洛浦玉米

洛浦玉米是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的。洛浦县是农业县,常年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

洛浦县位于昆仑山北麓,塔里木河西南,属大陆性暖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四季分明,春长风沙多,夏热且干燥,秋季降温快,冬季雪少不严寒,降水稀少,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气候条件适合玉米种植。洛浦县年均种植玉米16.5万亩。

洛浦玉米主要采取以人工套种小麦行间和复播玉米两种模式。洛浦县主要以早熟、高产的“新玉2002”、“农大108”、“掖单22号”为主栽品种。

七. 新疆 和田 皮山县 新疆核桃

主要品种有:纸皮核桃,产于可克苏,壳薄如纸,对着阳光几乎可见壳内果仁的形状,用手指轻捏,果壳即破碎。果形中等,平均单粒重11.7克,出仁率67%,高者可达69%。仁甜而饱满,出油率?1%。薄壳核桃,主产于喀什、阿克苏、库车等地,由野生核桃引种驯化而成,果壳较薄,平均粒重约15克,出仁率52-62%,果仁丰满,含油率72一76%。”露仁核桃,在南疆各地广为栽培,果壳很薄,壳面会自动破裂,果仁露出
出仁率65;67%。核仁甘甜,含油率73%左右。穗状核 桃,主产于阿克苏地区,果壳较薄,每一果穗挂果6-15粒,果型较大,平均单果重14.8克,果仁丰满,出仁率56%,含油率69%。隔年核桃,主产于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地;果型较大,乎均单果重16.6克。核仁饱满,味甜,出仁率49%,含油率71%。新疆核桃出口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 喀什)

八. 新疆 和田 墨玉县 艾得来丝绸

新疆的艾德来斯绸按传统的名目可分为四大类,即黑艾特来斯、红艾将来斯、黄艾特来斯、莎车式艾特来斯。

艾得来丝绸是新疆极富民族特色的独品,是维吾尔族妇女最喜欢做衣裙的绸料。有两大产区:一是喀什、莎车的绸,以色彩绚丽、鲜艳著称。图案细腻严谨,常用翠绿、宝蓝、黄、青莲、桃花等颜色。二是和田、洛浦的绸,则讲究黑白效果,虚实变化,纹样粗犷奔放,色彩简单富有变化。

艾德来斯绸以生丝为原料,取其弹性好,拉力强,宣有光泽,着色性能好的优点,织成丝绸,轻薄而柔和。其最大特点为印染工艺采用古老的扎经染色法,即在经纱上扎结染色,先按图案要求,于经纱上加以布局、配色、扎结,然后分层染色、整经、织绸。此种染色,通过染液浸润,可使图案轮廓有自然形成的色晕,各种颜色呈现出参差错落、疏散而不杂乱的效果,这既增强国案的层次感,又形成纹样富有变化的特色。

艾德莱斯绸图案纹样据说是古代维吾尔人信奉萨满教崇拜树神、水神的宗教意识的反映,也有人说是巴旦木纹、梳子纹以及民族乐器变形纹样。

维吾尔族妇女十分喜爱的丝绸料,以色彩绚丽、鲜艳著称。用色反差大,对比强烈。它常用翠绿、宝蓝、黄、青、桃红、紫红、桔、金黄、艳绿、黑、白等色;图案结构细腻、紧凑、严谨,色彩强烈、透明、逼真,再现了大自然中光和色的美感。

艾特莱丝绸质地柔软,轻盈飘逸,尤其适于夏装。布料一般幅宽仅40厘米。图案呈长条形,有的呈二房连,错落有致地排列;有的为三方连,交错排列。艾特莱丝绸色泽十分艳丽,与沙漠边缘单调的环境色彩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维吾尔族人民对现实和未来生活的热恋和追求。艾特莱丝绸基本为四大类型,按色彩分为黑艾特莱斯、红艾特莱斯、黄艾特莱斯,另外还有多色调艾特莱斯。各种绸的基色为一种,但又恰到好处地搭配其他色彩,以凸线图案、纹格,艳丽中不失端庄,飘逸中不是稳重。黑艾特莱斯制造历史最为悠久,在民间被称为“安集延艾特莱斯”。这种艾特莱斯多制作成中、老年妇女的服装。安集延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一个城市,历史上由于和田与中亚关系密切,曾有大批乌兹别克人到和田定居,和田称他们为安集延人。至今和田还有不少人在自己名字后边缀以“安江”(即安集延),表明自己是乌兹别克人的后裔。黑艾特莱丝绸为何称安集延艾特莱斯?有的说这种图案从乌兹别克斯坦传来,有的说是和田艾特莱丝绸经过了乌兹别克斯坦工匠的改进,有的说和田的安集延人多穿这种衣服。红艾特莱丝绸,图案为红色,底色用黄色或白色。色彩鲜艳,富于青春气息,因此,深受姑娘和少妇的喜爱。黄艾特莱丝绸图案为黄色,在各种底色的衬托下庄重而典雅,显示一种富贵气息。这种艾特莱斯多制成中青年妇女的服装。还有一种为混合式,维吾尔族称买利奇满,把各种基色有规则地进行排列,或造成强烈对比,或呈现舒缓的变化。艾特莱斯除这四大类型外,最近几年又出现蓝艾特拉埃斯、绿艾特莱斯等。其中绿艾特莱丝绸多为学龄前儿童女装。这几种新品种尚不成系统,有的按其色彩的调配,分别归于上述四种类型。

艾特莱斯绸图案富于变化,样式很多,采用植物图案的有花卉、枝叶、巴旦木杏、苹果、梨等。采用饰物图案的有木梳、流苏、耳坠、宝石等。采用工具图案的木锤、锯子、镰刀等,采用乐器图案的有热瓦甫琴、独它尔琴等。其他还有栅栏、牛角等。各种图案具有强烈和田地方特色,是和田人民生活美在服装上的艺术反映。图案中瓜果、枝叶运用得较多,表现了和田是瓜果之乡这一特色。采用的热瓦甫琴、独它尔琴图案较普遍,显示了和田歌舞之乡的特色。另外,和田维吾尔族妇女喜爱的饰品也多有表现。有的图案较为直观,很容易辨认。有的图案则运用强烈艺术变形,辨认就不那么容易了。图案一般是从上至下按规则排列,如把花瓣、栅栏、独它尔琴,耳坠组合为一组,两侧再配以流苏等纹样。

艾得来丝绸是新疆极富民族特色的独品,是维吾尔族妇女最喜欢做衣裙的绸料。有两大产区:一是喀什、莎车的绸,以色彩绚丽、鲜艳著称。图案细腻严谨,常用翠绿、宝蓝、黄、青莲、桃花等颜色。二是和田、洛浦的绸,则讲究黑白效果,虚实变化,纹样粗犷奔放,色彩简单富有变化。

艾德莱斯绸图案纹样据说是古代维吾尔人信奉萨满教崇拜树神、水神的宗教意识的反映,也有人说是巴旦木纹、梳子纹以及民族乐器变形纹样。

艾德莱斯绸-历史

古代和田,是丝绸之路南路的交通枢纽,是重要的丝绸集散地,是西域三大丝都之一。公元前二、三世纪和田的丝绸贸易就已兴旺,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贸易更加繁荣,唐代进入鼎盛时期。据记载南北朝时期一批过境商人,一次就运输丝绸4300多匹。大批的中国丝绸主要经丝绸之路南路运往中亚、中东直到地中海沿岸国家。"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不绝于时月"。和田在丝绸交易上的历史地位久享盛名。唐代和田地产的"施绸"多销往中原,为中原王朝的王公大卿所抢购。

九. 新疆 和田 于田县 大叶紫花苜蓿

于田县是大叶紫花苜蓿的产地,该县地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管辖地域,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南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于田县在全地区七县一市中的叶紫花苜蓿长势、品质最佳,种类最齐全,因而,于田县以大叶紫花苜蓿种植面积及产量为闻名,在于田县山区就有种植40余年的大叶紫花原种苜蓿,据最新数字表明,大叶紫花苜蓿在我国西部的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于田县的地形是南北长,成带状。地势南高北低,具有鲜明的垂直地带差异。东西为砾1壁所环绕,水平差异不太明显。南部山区有草原,山间河谷开辟为农田。中部平原绿洲,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北部沙漠区有较大面积的平原和荒漠天然森林。

于田县南靠雄伟的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改则县、日吐县。北临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沙雅县接壤,东连民丰,西邻策勒。克里雅河由南向北纵贯全境。形成南北长约466公里,东西宽30至120公里的长带牛腿形状。土地面积3.95万平方公里,折合为5925万亩,占自治区总面积的2.38%。绿洲面积1773平方公里,合356.95万亩。现有耕地38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85亩;总人口20.97万人,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县城驻木乃尕拉镇,距和田市177公里。沙漠和戈壁占全县总面积的62.7%,山区占总面积的31.3%,绿洲占总面积的6%。

和田大叶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很高,粗蛋白、维生素和矿质含量丰富,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较齐全,动物必须的氨基酸含量高,适应性好,各种家畜喜食,嫩苜蓿可以做为畜禽良好的蛋白质,维生素补充料。

新疆和田特产玉石新疆和田墨玉特产介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