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产什么利润高一些呢 土特产利润率大约在多少左右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15 13:31:20

一. 青海省 海北 海晏县 嘛呢石刻

石刻的加工工艺比较简单,工具也很简陋,艺人用铁锤、钢凿,根据石块的大小和文字的多少,在起伏不平的石块上进行凿刻,将图形阳凿或阴刻 ( 即凸出或凹人 ) ,有的经石需要用颜色装饰,绘制中再用牛奶稀释拌匀使用,有油质的色彩不易被雨水冲落,可使画面色彩保留很长时间。藏族文字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易于美饰,表现最多、最突出的是“六字真言”即 ( 咯、嘛、呢、叭、咪、眸 ) ,其内容寓意深澳,广意为吉祥等。由这六个藏族文字组合成的画面,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将六个字穿插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固定的、规则的文字图案,用于寺院绘制装饰或铸刻在器物上;再一种是按六字顺序排列组合,并形成一种固定格式凿刻在十公分见方的自然石块上。从旅游市场看,现有加工的嘛呢石刻产品还是很受游客的喜欢,它具有西部的民族文化特征和神秘的宗教色彩。

二. 陕西省 西安 高陵区 豆黄糕

豆黄糕是以豌豆和新鲜柿饼为原料加工而成,以其凉爽甘甜、沁人肺腹的风味特点而闻名三秦。做法是将柿饼去蒂,切成5分宽,3分厚的条状,在大碗内平铺一层,再分别浇上3层厚约3厘米的豌豆糊,待凉透后用刀切成小块即可食用。特点:以凉爽甘甜、沁人肺腹的特点而闻名三秦,春季时食用更佳。

三. 陕西省 西安 高陵区 荞面饸饹

荞面饸饹是北方面食三绝之一,与兰州拉面、山西刀削面齐名。饸饹,因多用荞麦面制成,比较固定的叫法是荞面饸饹。饸饹,古称“河漏”。饸饹主料除荞麦面粉外,还有食用碱和食盐。

饸饹,古代称之为"河漏"。元代农学家王祯《农书,荞麦》:"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成面或作汤饼。"韩城的羊肉餄餎不是作为汤饼(古时称汤面为汤饼),而是用一种特制的箔餄餎床子,将荞面压成细而长的圆状条面,捞入碗中,再泼入多味调料的羊肉汤,故称羊肉餄餎。如凉吃,放少许凉粉,再加入油辣、蒜泥、芥茉等调味,成为凉粉餄餎,食时不仅带有特异的香味,且对身体大有补益。李时珍《本草纲目》载:"乔麦最降气宽肠,故能炼肠胃滓滞,而治浊滞、泄痢、腹痛、上气之疾。"因荞麦性寒,故韩城俗话说:"荞面凉冶沿,离不开三样好调和,油泼辣子、蒜、芥茉。"荞面热缩铝,原汤加调料,羊肉臊子辛辣椒。"

饸饹多用荞麦面制成,荞麦在所有谷类中被称为最有营养的食物,富含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 P、维生素 B1、 B2、芦丁、镁、总黄酮等。而且荞麦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比较固定的叫法是荞面饸饹网上还流传着乔面禾洛乔面活络荞面合络。

特点:条细筋韧、挑起来不断条、清香利口。

主要原料:新鲜荞麦。

简要介绍:荞面饸饹已有600—700年的历史,“荞面黑是黑,筋韧爽口能待客”,这 是人们对荞面的赞美。制作时选用新鲜荞麦现磨现做,其特点是条细筋韧,挑起来 不断条,清香利口。冬可热吃,夏可凉吃,有健胃消暑的功效。( 西安)

四. 四川省 成都 双流 双流白家高记肥肠粉

双流白家高记肥肠粉起源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如今的店主张华林是高家肥肠粉的第四代传人。"白家高记"肥肠粉粉丝晶莹剔透,汤碗红白分明,入口麻辣鲜香,口味隽永,享誉八方。1990年,"白家高记"肥肠粉获"成都个体名小吃"奖;1990年、1992年分别被评为"成都名小吃";1998年,被评为成都市"著名商标"。如今的"白家高记"肥肠粉以从最早的街边小摊发展成了集小吃、中餐、茶艺为一体的大型酒楼。



定餐电话: 028-85868113  



地址:白家镇新街136号

五. 陕西省 西安 蓝田 蓝田高馔蒸馍

蓝田高馔蒸馍:为麦面制品,相传为汉高祖刘邦所创,广泛流传于蓝田白鹿塬上。馍香四溢,筋道耐嚼,老少皆喜食之。

高馔蒸馍,明清时期陕西关中地区民间主食之一,为麦面制品,相传为汉高祖刘邦所创,广泛流传于蓝田白鹿原上。高馔蒸馍馍质有层次,闻着发香,吃着发甜,筋道耐嚼,老少皆喜食之。这种蒸馍制作起来要下功夫,不能掺假,不能懒惰。它要经过制酵(用小酵、麸皮、小米饭、成粬加水发酵)、兑料(干面粉、酵面、碱面、水)、和面团、大杠压、小杠压(压至面团均匀、光滑为止),搓条、揪剂、揉馍、排放、出汗(伤)、上笼、火候等十几道工序。如果能蒸馍晾凉,再用烤炉烤黄,烤酥,掉在地上会发出清脆的声音,而且立即会粉碎如沙。

六. 福建省 龙岩 漳平 漳平高山茶

漳平高山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福建漳平永福闽台缘高山茶产销专业合作社落户于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镇。永福镇山地气候与台湾文山、南投等茶业专区相同,被台商誉为“大陆阿里山”,发展台湾高山茶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与人文优势。合作社引进了台湾优良的茶树品种、精细的栽培技术、先进的制茶设备和精湛的制茶技术,产品感官品质优质稳定,卫生质量绿色安全。2008年2月,经农业部、国台办批准设立国家级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

漳平地处福建省西南部,位于闽南“金三角”边沿,是距离厦门最近的山区县级市,是福建沿海连接和辐射内陆腹地的重要通道。漳平与台湾地缘、人缘、习俗相同,闽南话、妈祖文化、民俗文化深受台商认同,深厚文化渊源,成为台商前来投资的纽带和桥梁。漳平是原中央苏区县,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发展现代农业具有良好的机遇。创业园中心区域永福镇位于漳平市西南部,全镇人口4.7万,土地面积535.5平方公里,海拔780米,是著名的“中国杜鹃花之乡”。永福镇山地气候与台湾文山、南投等茶业专区相同,被很多台商誉为“大陆的阿里山”,发展高山茶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

永福高山茶产于被誉为“大陆阿里山”的国家级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引进台湾优良高山软枝乌龙茶品种,按照种植永续化、加工现代化、管理标准化、产品有机化进行生产,栽培技术精细、生产设备先进、制茶技术精湛、产品达到欧盟SGS标准,多次荣获各级茶业博览会金奖。

永福高山茶翠绿鲜活,汤色蜜绿显黄,香气淡雅清长,滋味厚重富活性,耐冲泡。

永福高山茶具有品质优、无污染、低(甚至无)农药残留等特点,永福高山茶外观呈半球形、整齐;色泽墨绿、具油光;水色呈金黄或橙黄色;香气清醇;滋味甘醇浓郁,入口饱满,落喉醇厚甘滑、圆柔;叶底叶面柔软、完整、明亮。

七. 江西省 宜春 上高县 上高白肉姜

上高白肉姜是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的。

上高县属丘陵山区县,独特的土壤和小气候条件,造就了该县传统特色优势产业,比如,上高紫皮大蒜、上高白肉姜、上高本地辣椒、苎麻等。早在(清康熙)世代就有“三辣”之乡、苎麻之乡的美称,距今已有500多年的生产、经营历史。然而,为了保护和发展好这些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原生态优势产业,上高县在每次制订“五年计划”发展纲要时,除找准了新的经济增长高的产业外,都会将上高紫皮大蒜、上高白肉姜、上高本地辣椒及苎麻等列入地方传统特色优良品种,进行保护,加以发展。使得上高紫皮大蒜、上高白肉姜、上高本地辣椒及苎麻等地方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在上高不仅得到了传承,而且不断发扬光大。据上高县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来,上高紫皮大蒜、上高白肉姜、上高本地辣椒三种作物的年生产面积均超过了1.5万亩。

八. 陕西省 西安 高陵区 高陵石子馍

陕西关中地区有一种制作奇特,风味别致的古老食品,叫做石子馍,也叫干馍。由于它历史悠久,加工方法原始,因而被称为我国食品中的活“化石”。石子馍是用烧热了的石子作为炊具烙烫而制成的馍。它油酥咸香,经久耐放,因此很受人们的喜爱,就连外宾吃后也大加赞赏

石子馍历史非常悠久,它具有我国烹饪史上石烹时代的明显特征。据传:“神农时,惊讶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到了周代,“燔黍,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也。”这就说明,石子馍是由远古的“燔黍”演变而来的,经过了一个长久流传,不断改进的过程

关于石子馍,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唐时,同州(今大荔县)曾将此饼作为贡品,当时叫鏊饼。由于同州人生性刚强、耿直不屈,因而被官府抓去时,“必怀此饼而去,用备狴牢之粮。”是说早有准备,一旦被投入牢狱时,因带有石子馍,不至于炊挨饿。清代袁牧在《隋园食单》里,称石子馍为“天然饼”并对它的制作方法做了详细的总结记述

石子馍,作为出远门、长途旅行所带的食品,已同方便面同领1。虽然现在吃的人已不是很多了,但是偶尔还能在街头看到卖石子馍的乡下人,一块钱可以买好几张,又便宜又实惠,带回家去还能吃个新鲜。(西安)

九. 陕西省 西安 高陵区 关中扯面

扯面是陕西关中地区的传统面食小吃。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主要原料为上白面粉、鸡蛋、菠菜、红萝卜、调味品等。制作时先将面粉用盐水和好,用湿布盖好放置1小时以上 ,再调到较软程度后擀成较厚较宽面片,然后手拿两端,扯成薄而未断的面片,入沸水锅煮熟捞出,加调料和辣子粉,用烧热的油泼后搅拌食之。特点是色泽协调、光滑柔韧、淡雅清香。

十. 陕西省 西安 高陵区 木磨丝

猪耳朵切丝,加入五色蔬菜、蛋丝、烹调料汁。酸、辛二味出头,滑润利口,软而脆嫩,清爽味美,宜于佐酒。
全国土特产进货渠道有哪些地方土特产怎么定价比较好卖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