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特产玉米品种 黑龙江鸡西的玉米多少钱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10 17:31:41

一. 黑龙江省 鸡西 城子河区 鸡西人参

别名:棒锤、山参、园参、人街、鬼盖、黄参、玉精、血参、土精、金井玉阑、孩儿参、皮尾参、生晒参、移山参。

使用提示:内服:煎汤,3至10克(大剂量30克),宜另煎兑入;研末,1至3克;或熬膏、泡酒、入丸散。

人参知识介绍: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多于秋季采挖,洗净;园参经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山参经晒干,称“生晒山参”;经水烫,浸糖后干燥,称“白糖参”;蒸熟后晒干或烘干,称“红参”。野生在东北深山中,现在辽宁和吉林大量栽培。

人参适合人群:

1、适宜身体虚弱者、气血不足者、气短者、贫血者、神经衰弱者。

2、实热证、湿热证及正气不虚者禁服。

人参食疗作用:

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肾经,气雄体润,升多于降;

具有补气固脱,健脾益肺,宁心益智,养血生津的功效;

主治大病、久病、失血、脱液所致元气欲脱,神疲脉微;脾气不足之食少倦怠,呕吐泄泻;肺气虚弱之气短喘促,咳嗽无力;心气虚衰之失眠多梦,惊悸健忘,体虚多汗;津亏之口渴,消渴;血虚之萎黄,眩晕;肾虚阳萎,尿频,气虚外感。

人参食物相克:

人参不宜与茶同服,反黎芦,畏五灵脂,恶皂荚、卤碱,黑豆,动紫石英,

人参做法指导:

1、人参能大补元气,拯危救脱,为治虚劳第一要品,故常用于元气欲脱,神疲脉微之症。凡大病、久病、失血及汗、吐、下等导致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大法不止,脉动微欲绝者,均可急用本品一味煎服。

2、凡脾虚食欲不振,面黄肌瘦,倦怠乏力者,可与白术、茯苓、甘草配伍,补中益气。

3、忌铁器,不可用铁锅,铝锅煎煮。

4、补剂用熟,泻火用生。

二. 陕西省 铜川 宜君 宜君玉米

宜君玉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宜君县作为陕西省的地膜玉米第一大县,在玉米种植上坚持技术创新,突出地膜特色,扩大种植面积的思路,在历经今年的大旱后,玉米高产示范区较前三年仍然增产6%左右。今年的宜君县玉米种植面积为35.5万亩,较去年相比增加了3.7万亩,产量预计18.12万吨,比去年增加了2万吨。

宜君玉米农产品地理标志拟保护范围为:东以洛河为界,西至太安镇南塔村,北达彭镇常川村,南至云梦乡南古村,涉及城关镇、棋盘镇、彭镇、五里镇、太安镇、尧生镇、哭泉乡、西村乡、云梦乡、雷塬办事处9个乡镇1个办事处,共157个行政村,保护面积33.66万亩,年产量14.75万吨。

随着高产创建、旱作农业项目和测土配肥的实施,玉米已经成为宜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2010年,宜君县被农业部确定为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县;2012年,宜君县春玉米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876千克,百亩攻关田平均亩产965.4千克,获得了“陕西省地膜玉米第一县”的称号;2014年,万亩示范田平均亩产量901.0公斤,百亩攻关田平均亩产量1069.1公斤,再次刷新了我省渭北旱地百亩春玉米高产纪录。

宜君玉米种植(粮食)

地域范围

宜君玉米生产区位于宜君县境内,东以洛河为界,西至太安镇南塔村,北至彭镇常川村,南至云梦乡南古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4′37″~109°28′46″,北纬35°07′34″~35°34′58″。涉及城关镇、棋盘镇、彭镇、五里镇、太安镇、尧生镇、哭泉乡、西村乡、云梦乡、雷塬办事处9个乡镇1个办事处157个行政村,总保护面积33.66万亩,年产量14.7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宜君玉米棒形美观,穗长15-20㎝;轴芯较细;玉米籽粒深长,外表金黄鲜艳,有光泽;颗粒饱满紧实、角质层比例高,千粒重大于350g;玉米面质地细腻;玉米糁熬煮油性大,粘度好,味香甜。 2.内在品质指标:宜君玉米碳水化合物≥68g/100g,脂肪≥3.0g/100g ,蛋白质≥8g/100g;同时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氨基酸总量≥7.00g/100g,镁含量≥110㎎/100g 3.安全要求:宜君玉米生产严格按照无公害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产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三. 新疆 和田 洛浦县 洛浦玉米

洛浦玉米是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的。洛浦县是农业县,常年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

洛浦县位于昆仑山北麓,塔里木河西南,属大陆性暖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四季分明,春长风沙多,夏热且干燥,秋季降温快,冬季雪少不严寒,降水稀少,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气候条件适合玉米种植。洛浦县年均种植玉米16.5万亩。

洛浦玉米主要采取以人工套种小麦行间和复播玉米两种模式。洛浦县主要以早熟、高产的“新玉2002”、“农大108”、“掖单22号”为主栽品种。

四. 黑龙江省 鸡西 密山市 兴凯湖大米

兴凯湖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兴凯湖大米是黑龙江鸡西密山市的。

兴凯湖大料的原料种植以北大荒“水稻之父”徐一戎创新研究的“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为主导栽培技术,建立起品种优质化、旱育壮秧模式化、全程机械化和本田叶龄诊断技术管理为内容的“三化一管”技术体系。全面推广应用叶龄诊断、测土配方施肥、侧深施肥和航化健身防病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和保证充足的营养物质积累。因此,兴凯湖大米纯若矿泉之水;味有玉质之香。 兴凯湖大米的原料种植生产具有“组织化、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的优势。基地水稻种植执行绿色食品标准,统一技术规程、统一供应芽种、统一测土配肥、统一农药供应,统一航化植保技术。充分显示出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化大农业的生产优势。 兴凯湖大米生产经营已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组建米业公司、专业社团等合作组织,形成了5家龙头企业+16家骨干企业的加工强势。先进的设备和工艺保证了大米外观品相和内在品质,以高质量、高附加值努力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使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地域范围

兴凯湖大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涵盖黑龙江省兴凯湖农场、黑龙江省八五六农场、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黑龙江省八五一○农场、黑龙江省庆丰农场等6个农场,以及密山市所属知一镇、柳毛乡、杨木乡、兴凯湖乡、承紫河乡、白泡子乡、当壁镇、二人班乡、密山镇、连珠山镇、太平乡、和平乡、黑台镇、兴凯镇、裴德镇、富源乡等16个乡镇。保护范围位于北纬44°57′42″—46°0′,东经131°14′31″—133°30′,保护面积416505公顷,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45711公顷,大米产量1591837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兴凯湖大米外观米粒完整均匀,洁白清亮,晶莹剔透 。蒸煮后米粒油润有光泽,香味浓郁,入口香甜,香糯爽口有弹性,口感极佳,且冷饭不回生。 2、内在品质指标:兴凯湖大米粗蛋白含量大于7%,直链淀粉含量大于16%,支链淀粉(占淀粉)大于80%,胶稠度大于78mm,食味品质大于80分。 3、安全要求:兴凯湖大米产地环境要求符合NY/T391《绿色食品 水稻产地环境标准》。水分和卫生指标符合NY/T491《绿色食品大米标准》中规定。 4、包装:兴凯湖大米的包装遵循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的规定。包装的材料、尺寸、标志与标签、贮存与运输等均应符合国家规定。 5、运输和贮藏:兴凯湖大米的运输和贮藏过程符合NY/T1065的规定。运输工具要求清洁卫生,不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成品装卸轻拿轻放,不得露天堆放。成品库房必须清洁、干燥、通风,无鼠虫害。成品贮藏堆放必须有垫板,离地10cm以上,离墙20cm以外,按批次码堆,不得与有毒有害、腐败变质、有不良气味或潮湿的物品同仓存放。

五. 黑龙江省 鸡西 鸡冠区 大白鱼

大白鱼是中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 鸡西)

六. 黑龙江省 鸡西 虎林 珍宝岛大米

珍宝岛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珍宝岛大米,指产于黑龙江省虎林市乌苏里江流域的大米,因境内中俄界河的珍宝岛 图1 珍宝岛大米

.而命名。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珍宝岛大米,其原料基地全部选择经环保部门监测的无污染地块种植,引用中俄界河乌苏里江水系灌溉,以日本引进“富士光”、“空育131”等优质品种为主栽品种,以施用农家肥、生物肥、绿肥等有机肥为主,采取农业、生物技术措施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加工中采用目前国际先进的设备和工艺,米质优良,畅销各省市,并出口俄罗斯。.

品质特点

珍宝岛大米米质半透明,有光泽,蒸煮时饭有清香味,米饭口感绵软有弹性、饭粒晶莹透亮、饭味清香适口。蛋白质6至8%,胶稠度大于70mm,直链淀粉14%至18%。.

荣誉认证

珍宝岛大米的全部生产过程严格执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的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是实现了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无污染、无公害、营养、安全的健康食品,1998年1月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2002年,绿都集团“珍宝岛”大米在连获殊荣。分获黑龙江省名牌产品、第五届亚洲有机农业大会推荐产品、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3年俄罗斯国家质检机构对绿都集团“珍宝岛”牌大米通过俄罗斯食品卫生检疫监督和国家标准检测,拿到了进入俄罗斯市场的“通行证”。.

产地范围

2008年,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组织了对珍宝岛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即日起对珍宝岛大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2008年第25号),其中规定:珍宝岛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黑龙江省虎林市人民0《关于虎林市珍宝岛大米地理标志范围划定情况的报告》(虎政发[2007]40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黑龙江省虎林市虎林镇、杨岗镇、虎头镇、迎春镇、宝东镇、东方红镇、东风镇、伟光乡、新乐乡、忠诚乡、阿北乡、珍宝岛乡等12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及八五零农场、八五四农场、八五六农场、八五八农场、云山农场、庆丰农场等6个国营农场。.

七. 黑龙江省 鸡西 虎林 赫哲族生鱼片

赫哲族生鱼片

国赫哲族人口只有1400多人(1982年),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沿江居住。渔猎经济是他们生活的主要来源,食物以鱼为主,有一套烹调鱼类菜肴的独特技艺。

制法:

(1)把活鱼肉削下,切成薄片,放到盆里上桌。

(2)用盐、醋及辣椒油蘸着吃,味道十分鲜嫩可口,是下酒的好菜。

特点:

在赫哲渔村,常用此菜招待客人,原汁原味,乡情浓郁。

八. 黑龙江省 鸡西 密山市 兴凯湖大白鱼

兴凯湖大白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密山兴凯湖大白鱼,学名翘嘴红铂,俗称大白 鱼,鲤科;体长约50—60厘米,体重2—10公斤,浅棕色,银灰色,腹部白色,眼大,口偏上,下额坚厚突出而上翘,生活于流水及大水体的中上层,行动迅捷,善跳跃,性凶猛,以小鱼及挠足昆虫为食。

兴凯大白鱼生活在兴凯湖独特的水域环境中,使其在生理性状上形成一个独特的种群,兴凯湖水质清新、无污染、饵料资源丰富,使得所产大白鱼体色银白、肉质洁白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兴凯大白鱼历来是皇室贡品,也是酒宴上一道佳肴、亲朋好友礼尚往来的贵重礼品,被誉为我国北方四大淡水名鱼之首,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名贵绿色经济鱼类。

兴凯湖水质洁净,营养丰富,利于仔生长,成鱼肉质细嫩鲜美,列为中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是历代贡品,国宴珍品。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形态特征:体长25.5—72厘米的兴凯湖大白鱼,背鳍Ⅲ7,臀鳍Ⅲ21—27,侧线鳞83—94,鳃耙24—28,下咽齿三行,2·4·4 —5·4·2(2·4·4—5·3·2)。头长为体长的19-22.6%,体高为体 长的21-24.7%,尾柄长为体长的14.8-18%,尾柄高为体长的7.8-9%, 吻长为头长的29.5-36%,眼径较大,下颌厚大,眼径为体长的14.1-25.3%。侧线略居中轴线。鳞片较小,易脱落。背鳍条小于头长。胸鳍不及腹鳍基部。尾鳍分叉较深。腹棱自腹鳍基部至-。背部和两侧浅棕色或青灰色,腹部银白色,各鳍灰色或灰黑色。腹腔膜银白色,鳔三室,中室最大,后室小。 (2)外在感官:体色银白,体长侧扁,翘嘴,大眼,背部和两侧浅棕色或青灰色,肉质洁白细嫩,味美而不腥,味道鲜美,特别在清蒸后品尝有一种蟹香味。 (3)内在品质:兴凯湖大白鱼位列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首,是水产品市场中最受欢迎的鱼类之一,一贯被视为上等经济鱼类。其营养成分为: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8%,粗脂肪≥3%,不饱和脂肪酸≥70%,镁≥220㎎/㎏,锌≥9㎎/㎏,钙≥1000㎎/㎏,铁≥10㎎/㎏,磷≥1600㎎/㎏。 (4)产品质量安全严格按照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及质量标 准执行(NY5053-2005)。

密山市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位于北纬45°01′至45°55′,东经131°14′至133°08′之间。东北与虎林县相邻;北与宝清县接壤;西北与七台河市毗连;西南与鸡东县为邻;东南与俄罗斯水陆相接,国境边界线长265千米,其中:水界235千米。密山市总面积7843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占25%、水面占23%、耕地占50%,故密山素有“三山二水五分田”之称。兴凯湖位于密山市东南,距密山市35公里,属中俄界湖,北三分之一的面积属于中国,南部属于俄罗斯。兴凯湖南北长达100多公里,东西宽达60多公里,面积438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69米,最深处10米。兴凯湖大白鱼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我国境内大、小兴凯湖,地理位置介于北纬44°44′至45°24′,东经130°59′至132°51′,面积122700公顷,年产量780吨。

九. 云南省 丽江 宁蒗县 烧玉米

烧玉米,黄色的比白色的好吃,糊了也没关系,不影响口味,还有助消化,当然也可能有助于长癌。这种炭火直接烧出来的玉米到处都有,不加任何作料,绿色而古朴的食品,一块钱一大包,五毛钱一小包,越老的越香。在宁蒗县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买到。

十. 黑龙江省 鸡西 麻山区 鸡西大马哈鱼

黑龙江大马哈鱼产于中国黑龙江乌苏里江,大马哈鱼,又称“大麻哈鱼”,属鱼纲、鲑科。大马哈鱼属溯河洄游鱼类。它的习性很古怪,每年春天,幼鱼刚孵化出来,就从黑龙江、乌苏里江顺水而下进入大海,摄食生长。

经三、五年成长之后,到九月初,成熟的大马哈鱼要产卵了,它便离开海洋进入江河,溯流而上,越过鄂霍次克海,回游到乌苏里江和黑龙江。它们凭着特异功能,寻找到自己四、五年前的出生的地方,进行产卵、孵化幼鱼。

由于历经长途艰辛溯游,加之长期不吃食物和生殖期间体力消耗,大马哈鱼亲鱼在产卵后不久就死去。根据大马哈鱼的特殊习性,一般在每年九、十月为捕获旺季。

大马哈鱼肉味鲜美,含有极为丰富的磷酸盐、钙质,维生素A、D,经加工后,即为海味中的“红鱼子”。

东北特产醇香玉米图片大全及价格特产玉米品种视频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