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买南通特产便宜又好 南通特产哪里买便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15 06:36:49

一. 江苏省 南通市 如皋 如皋萝卜

如皋萝卜栽培具有上千年历史,经长期选育形成独有良种“鸭蛋头”、“百日子”。凭着皮薄、肉嫩、汁多、味甘和木质素少、嚼而无渣的绝妙口感,赢得了“赛雪梨”的美誉和”、“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不如如皋的萝卜皮”的夸赞。因其生津开胃、清火降气之功效极佳,如皋民间流传着“晚吃萝卜早吃姜,不需医生开药方”至说。

用如皋萝卜腌制如皋萝卜条,相传始于唐大和年间(公元827-835)。新中国成立后,如皋酱醋厂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工艺生产的“东皋牌”萝卜条,形似桔片,色泽黄橙,芳香独特,咸中带甜,具有香、甜、嫩、脆的特色。1983年获外经部“荣誉证书”和江苏省优质食品奖,1985年获全国出口产品优良荣誉奖状。

二. 江苏省 南通市 如皋 林梓潮糕

林梓潮糕创于清雍正壬子年(公元1732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为江苏、苏北名点,名倾大江南北,《江苏名菜名点》一书曾作介绍。林梓潮糕选料讲究,以当年产优质糯米、粳米舂成米粉,拌各绵白糖、金桂花、松仁及红绿瓜丝,用荷叶垫底,制成圆形糕坯,精工刀切,水蒸而成。刚出笼时不粘手,弹性如海绵,米香、桂香、荷香,沁人心脾,香而不浊,甜而不腻,柔润爽口,风味纯正。既是可口的点心,又是馈赠亲友的上乘礼品。

三. 江苏省 南通市 通州 窨糕

千年古镇石港,有种传统的应时茶食,名叫窨糕。说它传统,据石港九如斋茶食店的后代回忆:他祖上为避战乱,从镇江搬来石港从业已150多年了;说它应时,是指每年从惊蛰至立夏供应近两个月,过了立夏市场上就没得供应了。

窨糕,本名印糕,因每块糕上均用桃红印花而得名。民国初年,石港德兴祥茶食店老板姚少庭虽读而未成,没有考取功名,平时却咬文嚼字、文乎文乎,竟将“印糕”改名为“窨糕”,其他茶食店也跟着标新立异,改“印”为“窨”;南通城内的几家大茶食店中,有的茶食师傅就是石港人,也跟着叫“窨糕”。于是约定俗成,直到现在还叫“窨糕”。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石港的茶食店生产窨糕相当讲究,工序也相当繁杂。每年秋收后,各茶食店就到粮行购足明年用的叫“早十天”的晚稻,只有这种稻做出来的窨糕才既白又软。加工前将稻在碾坊里碾7遍成为优质白米,浸水7天,淘洗7次,碾成米粉蒸成糕,雪白松软、凉而不硬,就是南通城里的稻香村、景福斋等大茶食店里的窨糕,质量也无法与之相比。隔心(夹馅)有枣泥、五仁、洗沙等,非常可口,每块零售4个铜板,随蒸随售。有的人禁不住它的诱惑,就在店里品尝,更多的人是买回去全家享用,人们远行时常购作路粮。因石港窨糕远近闻名,所以许多人在春季将其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作礼品,店家将凉透的窨糕用扁平竹篓两片,上下对合,衬以蒸煮过的江南大竹叶,上盖店牌招帖,用红绒线扎好,美观大方、清洁卫生。

改革开放后,石港窨糕的生产更加繁忙,工序更科学合理。每年清明前后的一个月内,石港市场上窨糕零售、批发,随处可见。朋友,如果那时你到石港旅游,别忘了品尝一下石港窨糕的风味噢!

四. 江苏省 南通 海安 海安扎染

扎染古称“绞洁染”,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初见于魏晋,南北朝,盛行于唐代,至北宋仁宗皇帝,因扎染服装奢侈费工,下令禁绝,使扎染工艺一度失传。海安扎染企业在恢复扎染生产后不断创新,使扎染技艺更趋完善。

扎染分扎绞和逢绞两大类,扎绞又称“鱼子结”,用线在在米粒大的小点上顺序环绕打四道线结,工艺要求高,产品富有立体感和弹性,逢绞是用针线按设计好的图案造型穿行,抽紧而染,文饰活泼大方,韵味生动自然。扎染产品丰富多彩,既有时装,领带,围巾,拎包等日用品,也有和服,腰带,壁挂等珍贵工艺品,既有丝绸产品,也有绵麻织物。

五. 江苏省 南通 如皋 董糖

董糖系明末如皋爱国名士冒辟疆的爱妾董小宛亲制而成,故称董糖。其特色是入口易化,酥松香甜,食之口齿留香,回味久长,营养丰富,老少咸宜,300 余年来誉满大江南北。

六. 江苏省 南通市 海安 海安河豚

海安河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阳春三月,草长鱼肥。久负盛名的海安河豚又勾起了许多市民的口腹之欲。在“老海安”的记忆里,清明前后是吃河豚的最佳时机,此时的河豚肉质最为鲜嫩、营养最为丰富。

河豚,又名气泡鱼,是一种肉味极为鲜美的洄游性鱼类,被誉为“百鱼之王”和“鱼中极品”,它与鲥鱼、刀鱼并称“长江三鲜”。千百年来,河豚的美味吸引了众多的美食爱好者,但由于河豚体内含有致命的剧毒,品尝其美味,是要拿宝贵的生命去冒险的。因此民间素有“拼死食河豚”的说法。

然而,一朝得食河豚肉,终生不恋天下鱼;尝遍世间鱼万种,惟有河豚味最鲜。河豚因其肉质鲜嫩,味美绝伦,再加上河豚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稀有难得,故成为珍品,苏轼有诗曰:“萎高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甘美远胜西子乳,吴王当年未曾知。”

素有“鱼米之乡”之誉的海安,南接长江,东临黄海,属长江河豚的主产区。2000多年前,海安居民就开始捕食长江河豚和海河豚。据老人们说,过去海安渔民打到河豚鱼,只是自己吃,从不邀请别人同享。这不是小气,而是怕吃出了人命无法交待。如果有人想吃,你自己坐下吃就是,但是吃死了你自己负责。到宋代河豚烹饪技术得到较大发展,河豚美食文化达到相当水平。宋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在范仲淹酒宴上,(海安境内有范公堤)即兴赋诗“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鉴于河豚的剧毒性,目前我国政府对河豚的食用并未全面放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河豚鱼养殖基地,海安中洋集团从保护稀有资源、光大河豚产业出发,自1994年进行长江河豚的驯化和养殖,经过多年的科技攻关,完成了无毒级品种的培育,攻克了养殖河豚控毒这一世界性难题。将养殖河豚鱼的毒素控制在安全食用范围内。并于2002年1月通过国家级专家鉴定,从此打破了“拼死吃河豚”的神话。海安餐饮业依托中洋河豚的资源优势,继承和发展河豚文化,制定河豚养殖,烹饪技术规范,初步形成了从培育一生产一加工一食用完整的产业链。

在桃花初绽、蒌蒿青青、芦芽新生,品尝河豚的最佳时节,《海安中洋白汁河豚菜谱》问世了。海安皇冠酒楼的大厨为记者作了现场演示:选用中洋长江河豚宰杀,扒皮、去内脏、去眼、反复漂洗。把豚肝均匀切成两部分,在洗净的锅中加食拉油,烧至三四成热,倒入豚肝,下葱、蒜头、姜片,炒成金黄色,加入高汤,烧沸。再下河豚煮10分钟。再加入河豚皮,小火烧20分钟。加调味品后上席。大厨强调,制作时要注意0:一是宰杀时一定要除去内脏及眼。二是制肝时油温不宜太高。三是皮入锅不宜早,下皮后小火,莫让皮粘到锅,为确保白汁,下葱时宜用葱白,勿用葱叶。据介绍,这种做法的特点是:色白如奶,汤汁浓厚,肉鲜美柔嫩无比,食之回味无穷。其独特的美味,美妙绝伦。

时下,到海安品尝河豚已成为沪上游客一大时尚。

(综合其他消息)“拼死吃河豚”这句话。其实缘自于苏东坡。河豚被食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古时,海安、如皋称为海阳。南通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吴王夫差大胜越国之后,越王勾践奉上美女西施,一日,夫差拥西施于怀,正逢品尝一条河鲀,其洁白如乳、丰腴鲜美、入口即化的感觉,不知该如何形容,随口说道:“爱姬玉乳可比之!”从此,“西施乳”就在民间传开了。而到了宋代,苏轼谪居常州,一士大夫请苏东坡品尝河豚,但见苏轼埋头大吃,就是不吭声,当这家人相顾失望之际,这时已打饱嗝、停止下筷的苏轼,忽又下箸,口中说道:“也值得一死!”

要说造物者真是神奇,竟把至毒极鲜融于一体,让人又爱又恨,而且欲罢不能,想要尝鲜,只有拼命一试。河豚,又叫气泡鱼,它的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1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其实,河豚的肌肉中并不含毒素。河豚最毒的部分是卵巢、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鳃和皮肤。

海安是中国的河豚之乡,中国80%的养殖河豚,来自于这里,这里的河豚,是暗纹河豚。

海安处于长江入海口,这里咸淡相交的水环境,再加上适宜的地理环境,特别适宜河豚的生长,自古这里的人们就拼死吃河豚。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恶化,野生的河豚已经很难看到,而这里的人们经过潜心研究,终于掌握了人工养殖河豚的方法。而且最关键的是,人工养殖的河豚味道依然巨鲜美,但是毒素已经降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于是,珍爱生命的人们,才可以不用拼死,也照样吃河豚。

在海安,河豚的吃法多种多样。“河豚刺身”弹性十足,爽滑润口;“白汁河豚”汤汁乳白,浓香扑鼻,喝上一口齿颊留鲜;“红烧河豚”肥而不腻,鲜嫩香醇,越吃越想吃。河豚不仅鲜美,还是真正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

烹杀河豚的方法,其小心谨慎近似于外科手术。据说干这行的厨师是有“专业执照”的,厨师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切下来的河豚肉一块块地放在清水池里仔细洗净,为的是将上面可能沾上的毒汁去掉,这时的鱼块洁白如玉,晶莹剔透,招人喜爱。

挑战剧毒河豚的三大吃法

河豚刺身河豚的最具挑战性的吃法是中式“刺身”。胖乎乎圆滚滚的几条河豚转被拎进厨房,不过十来分钟功夫,几盘鱼生就上了桌。据说鱼生中的极品就是河豚刺身,远胜我们常见到的三文鱼刺身。鱼生片薄如蝉翼,晶莹如玉,均匀地铺在盘子里,1而美丽,散发着难以抗拒的吸引。

红烧河豚 鲜美异常嫩滑无比,真是不负“食得一口河豚肉,从此不闻天下鱼”的说法。

白汁河豚汤汁浓郁香气四溢

白汁河豚讲究汤汁浓郁,白皙如乳,精要之处就在于“清淡”二字。用纯净水和恰当的火候让河豚自身的品质自然释放,这才是保持原汁原味的烹制方法。

七. 江苏省 南通市 通州 西亭脆饼

原名复隆茂白脆,始产于清光绪年间,已有100多年历史, 产地为通州市西亭镇。曾获95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这种脆饼选料讲究、加工精细、形态别致、层次分明、香甜松脆、富有营养,是家庭食用、旅游携带、馈赠亲友的优质食品。

西亭脆饼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西亭镇的。西亭脆饼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具有酥甜香脆、美味可口的独特风格。

西亭脆饼是千年古镇西亭生产的一宗传统特色食品,它初创于晚清,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西亭脆饼每只不足两公分厚,竟有十八层,干吃,有酥、脆、香、甜的感觉;泡食,层次不乱、汤水不浑、香味扑鼻,且纯正可口、营养丰富、健脾开胃,颇受人们喜爱。

清光绪初年(1880年左右),有位名叫冷纯溪的镇江商人涉江来西亭镇落户谋生,开了爿茶食坊,取名“复兴店”,制作一种酥甜食品——脆饼,孰料生意清淡,问津者寥寥。冷某为了在同行竞争中站稳脚跟,打出品牌,重金礼聘了手艺高超的茶食师傅研制新的脆饼配方,并招徒传艺,把“脆饼”定名“薄脆”,采用精白面粉、绵白糖、纯质精炼白油、脱皮白芝麻为主要原料,在色、香、味、形四字上狠动了一番脑筋,因此很快别树一帜,慕名求购者络绎不绝,生意一天天看好。也是事出有缘,因为西亭是清末状元、后身居北洋政府农林、工商总长要职的张謇的祖居地。这一年,他回乡探亲祭祖时,品尝了同在一条街、相距仅数步之遥的复兴店薄脆饼,在大加赞赏之余,情酣笔畅地为该店题名为“复隆茂”号,寓意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张状元赴京时,又把薄脆饼作为自己家乡的土遍赠京城的达官贵人、驻华使节和外籍客商,从而使复隆茂脆饼名声大噪。

由于世事沧桑,复隆茂脆饼店也几经沉浮:抗日战争期间,它几乎毁于炮火中,陷入一片萧条;解放后,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再一次1封炉歇业;祖国的改革开放才使这一尘封已久的传统食品被人们挖掘出来,恢复生产,并正式以“西亭脆饼”为商标申报注册。

西亭脆饼所以名声在外,除讲究选料纯正,也是和工人师傅精心操作分不开的。从和面到出炉,一共有28道工序,而且基本上都是手工操作,饼胚贴上黄泥炉壁后,经优质无烟煤炭微火烘烤一个半小时以上才出炉,这样制作成的脆饼只只成型饱满、色泽金黄,香味扑鼻,真是撩人食欲。

几十年来,西亭脆饼厂已从一个只有三名工人、三只黄泥炉子的手工作坊起家发展到现在拥有一百多名工人和一批先进设备的食品厂;且不断革新,制成了椒盐、含硒等新品种的脆饼,更受人们的喜爱。1989年初,西亭脆饼荣获全国食品博览会金奖,2001年“西亭脆饼”品牌进入了江苏省著名商标行列当地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西亭脆饼十八层,层层分明能照人,上风吃来下风闻,香甜酥脆爱煞人。”这大概是对这个传统食品最简炼概括的写照和褒奖吧!

八. 江苏省 南通市 海门 海门文蛤

海门境内文蛤有文蛤和丽蛤两种。海门自垦殖开始,沿海渔民就采捕食用。1984年在东兴乡组织围养。1985年人工养殖文蛤200亩,并采取每年6月禁捕幼蛤和产卵期禁止人工采卵等措施,保护和扶植文蛤生产。是年,产文蛤3400吨,产值136万元。1988年成立专职养殖文蛤的机构,养殖2000亩,产文蛤3000吨,价值300万元。

九. 江苏省 南通市 崇川区 南通跳面

南通跳面,又叫“切面”或“小刀面”。由于加工工艺讲究,外观粗细均匀,条长爽滑,柔韧有筋,因而久煮不糊。食时,韧而不硬,耐嚼有味。倘若配以各种不同的浇头。佐以酱油、猪油、味精等拌炒,味道特别可口,南通跳面,作为面点上品,载誉已久。

跳面的制方法:

原料:面粉350克,鸡蛋2只,精盐10克,鸡汤750克,干淀粉40克,味精5克,猪油30克。

制法:将面粉倒上案板,中间扒一小塘。鸡蛋打入碗内,调成蛋液倒进塘内,加精盐4克,味精2克,清水100克和成面团,反复搓揉至光滑上劲,用湿布掩盖,饱饧置片刻。

在案板上撒干淀粉,将饧过的面团用擀杖按扁,然后卷起擀制,如此成一条条的,撒上淀粉,抖撒在案板上。水锅上火,待水烧沸,撒下面条稍煮,待面条浮于水面时,下冷水再煮沸,取大碗4只,碗内放盐、猪油、味精、用鸡汤冲开,然后将煮熟的面条均匀捞出放碗内,叉成梳子状即成,倘若用大排、雪菜肉丝、鸡蛋等盖浇,味道更佳。

十. 江苏省 南通市 港闸区 南通蓝印花布

南通蓝印花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产地范围。

南通蓝印花布产地范围为江苏省南通市现辖行政区域。

南通蓝印花布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

1.坯布:布面平、色质白、质地紧的白色棉布料,裁剪成每段12.5m。

2.靛蓝:用产地范围内种植的蓝草制成的靛蓝0.5kg加水25kg,加入1至1.5倍的石灰水,再配入1.5倍的酒糟式米酒,搅拌充分溶化,缸水呈蓝色,水面现靛沫即可。

二、工艺过程

1.工艺流程:脱脂→裱纸→刻花版→上桐油→刮防染浆→染色→晾晒→整理。

2.关键工艺要点:

(1)脱脂:坯布置于含碱4%至6%的水中浸泡,加温至50℃以上,浸泡24小时后再置于清水中浸泡2天至3天,反复清洗脱脂退浆后晒干。

(2)裱纸:由3层至5层纸裱制而成,所用纸为贵阳皮纸或桑皮纸2层至3层、高丽纸1层至2层、普通白纸1层。

①刻版:分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两种图案造型。刻制方法有蓝底白花阴刻法、白底蓝花阳刻法、蓝白底组合刻制法。

②上桐油:用光滑卵石将刻制好的花版反面打磨平整后反复刷熟桐油。第一次上油少而薄,干后再刷,正反面反复刷2次至3次,阴干压平使用。

(3)刮防染浆:在坯布上均匀洒水至半干半湿时卷紧布匹再刮浆。防染浆料选用黄豆粉加入石灰粉(黄豆粉和石灰粉比例为夏季1﹕0.7,冬季1﹕1),配好的原料加水不断搅拌至黏度适中。细致花纹可用糯米粉蒸熟后作防染浆。

(4)刮灰与晾晒:染色的布挑出后置于染缸上沥干再室外晾晒。晒干后用3%至5%的醋酸酸性水浸泡30分钟至35分钟固色,取出沥干清洗3次再晾干。堆起打松灰浆后刮去灰浆,晾干滚压平整存放。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蓝印花布为纯手工制作,图案有断刀特点,产品上具有在染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冰裂纹;色花比较完整、图案自然、美观、分布合理;允许有轻微色差,无明显搭色、集中的小色点和影响外观的露底。

2.理化指标:水洗尺寸变化率为-3.5%至1.5%;经向断裂强力≥300N;纬向断裂强力≥180N。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南通特产去哪里买最好南通特产在哪儿买既便宜又正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