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过年可以送礼的特产 禹城特产泡子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11 15:50:42

一. 山东省 德州 禹城 五香脱骨扒鸡

山东历史传统名吃——五香脱骨扒鸡,最早创产于禹城,因其工艺独特、用料考究、肉烂脱骨、营养丰富等特点而远近闻名。据传乾隆年间就盛传全国,被列为山东贡品之一。1919年载入《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列为《中国名菜谱》145中名菜之首,并有“脱骨扒鸡、宗法禹城”的记载。

《禹城县志》记载,制作扒鸡最早的禹城城北月牙湾村民王明奎,其祖辈皆以煮鸡为生。他家把杀好的鸡将两腿交叉别入膛内,把两翅膀从鸡脖的刀口插入,让翅尖从嘴的两侧伸出,然后放上常用的佐料,曰“扒鸡”。后来,为招揽生意,他请一名老中医开了丁香、桂皮、花椒、大料、小茴香等5味调味品,煮出的扒鸡,大开胃口,那时叫作“五香扒鸡”。王明奎18岁那年(清光绪十七年,即公元1891年)秋季的一天傍晚,他把20多只鸡煮在锅里,灶中多加劈柴,燃起火就去歇息,由于劳累,醒来时天已大亮,炖时大过,锅里的鸡塌了下去,一提鸡腿,骨肉分离。他哭笑不得,只好用铁笊篱小心地把鸡捞到篮子里提到县城去卖,并将煮烂的鸡取名叫“五香脱骨扒鸡”。在县衙门口叫喊了几声后,“脱骨”二字便引起众人注意,霎时间招来了许多食客。从此,他家煮鸡都长时间炖煮,直至脱骨,形成了独特的制作工艺。因此,禹城五香脱骨扒鸡便名声大振,南北驰名。于次年初(1892年)在德州办起了以经营脱骨扒鸡为主的小饭庄,从此,禹城五香脱骨扒鸡便传入德州。另外,王明奎有个儿子叫王吉三,爷俩凭着一手高超的技术,先后在禹城火车站、德州、济南、沾化、利津等地开设了扒鸡铺,禹城五香脱骨扒鸡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自从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起,随着津浦铁路的修筑和通车,禹城以制作扒鸡为生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其中有一名老厨师名叫王玉亭,是城关马屯村人,他不断改进工艺,制作的扒鸡质量超过了王明奎,使扒鸡这一美食更加发扬光大。到了民国年间,禹城火车站逐渐添设了“福和居”、“祥胜居”、“八大处“等扒鸡铺,当时就有“闻香下车,品尝为快”之说。

全国解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领导下,禹城扒鸡业也有了更快发展。1956年,有公私合营过度为国营禹城扒鸡厂,在此基础上,禹城扒鸡不断改进加工工艺,提高了质量,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开发禹城扒鸡,使这一历史名吃发扬光大,禹城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种鸡饲养——雏鸡孵化——肉鸡饲养——扒鸡加工——专业销售”生产链条,推动了全市扒鸡业发展。截至2002年底,全市已发展扒鸡龙头企业10家,加工户(店)100多家,年产销量达200余万只。金帅、乐星、傻小二、屠记、云亭扒鸡加工企业及其产品美名远扬。特别是我市产业化龙头企业德州市金帅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金帅牌扒鸡,2005年成为扒鸡有史以来第一个“山东名牌”。将扒鸡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被沃尔玛等国际超市巨头选定自有品牌产品,产品在全国21个省市70个大中城市的沃尔玛超市均有销售。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普遍青睐。新华社、中国新闻社、香港《大众报》等新闻媒体,都为禹城扒鸡作过专题报道,从而使禹城扒鸡驰名中外、誉满八方。

信息来源:禹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二. 山东省 德州 禹城 禹城糯玉米

禹城糯玉米--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糯玉米起源于中国。玉米被引入中国后,在西南地区种植的硬质玉米发生突变,经人工选择而逐渐出现了糯质类型。从学名ZeamaysL.sinensisKulesh看,即有“中国种”之意。

糯玉米(Waxycorn),也称蜡质玉米。籽粒中有较粗的蜡质状胚乳,较像硬质玉米和马齿型玉米有光泽的玻璃质(透明)籽粒。其化学性状和物理性状受单个隐性基因(wx)控制,这个基因位于第9染色体上。胚乳中100%的淀粉是支链淀粉(Amylopectin或Branchedchainstarch)。此类玉米除作为菜用玉米被人类鲜食外,用作牲畜饲料可提高饲喂效率。也有工业用途。有糯性,俗称粘性。

三. 山东省 德州 禹城 房寺烧饼

房寺烧饼有油酥烧饼和鼓囊子烧饼两种:其中油酥烧饼是以面粉、植物油、动物油、五香面、精盐、芝麻为主要原料,用特制的三合土泥糊制的炉子烤制而成的。其色香诱人、外酥里嫩,咬上一口,芝麻、酥沫会散落一片,五香气味四溢,使人回味无穷。具有焦酥、焦黄、五香味、芝麻香等色香形味俱全的特点,即易储藏,又便携带,经济又实惠,是非常受大家喜爱的小食品。

其制作方法也非常讲究,从制作到成熟出炉要十数道工序才能制成。烧饼用面在第一天发好之后兑多少干面合成也是有数量的,和面用水也非常有讲究,太热太凉都不行,面的软硬也要有标准,软了烧饼做不成型,硬了烧饼不好吃。其配料也须严格精细。烧饼的大小要一致、厚薄要均匀,在擀好饼皮后要包在里面的是一个用五香面、精盐、酥油面制成的“瓤”,最后包好合成,用轴子擀好。进炉前再刷以动物油,蘸上芝麻等放到高温度的特制烤炉里,用木炭火烤到一定火候出炉而成。

油酥烧饼的制作工艺精细,烤制时的火候控制也非常重要。烤炉、炭火的要求也是严格的,炉子要用制特的三合土糊成内胆,不能有开裂和异味,炭火须用木炭(现在已改用真正无烟无味的阳泉炭块)。烧饼烤过了发硬,不好吃;烤欠了不熟、不能吃;这些都能影响到买卖的好坏,所以烤制出好的油酥烧饼是杨氏油酥烧饼流传到今的成功所在。

现已是房寺的油酥烧饼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成为禹城市的一大名吃,在周边县市和城镇只要提到房寺,就能想到油酥烧饼是房寺做的。随着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市场的开放,房寺的油酥烧饼得到了快速发展,禹城市的房寺油酥烧饼遍布大街小巷,各乡镇的集贸市场也都抢占了这一商机,摆摊设铺挂起了房寺油酥烧饼。人们在继承制作的同时又有大的改进和创新,像什么豆沙馅烧饼、五仁酥香烧饼、果酱烧饼等等,都各具特色、各有风味,在互相竞争的同时又相互得到了促进,使这一技艺得到了传承和技术创新。

而房寺的另一种鼓囊子烧饼:皮薄、中间空、两面有芝麻、有口劲,吃时可在边沿处用划开或掰开,饼内中空,在空心处可以加上酱牛肉、酱驴肉、熟猪下货等肉食,不仅可以变换所加肉的品种,而且也能调节所加肉的多少。其打烧饼采用传统工艺:炭炉上围一圈灰土沿,朝外开口,放一个反扣的鏊子。制作烧饼是用发好的面,兑好碱揉匀揉透,搓成胳膊粗细的圆条,将圆面条檊成长方型面饼,在面饼上涂抹上油酥卷起,撮成二两左右的面团,将面团压成包子皮大小,取一小块面,沾豆油、五香盐粉、包入面皮中压成烧饼状,放在鏊子上烙硬一面,反过来烙硬另一面,取下放入鏊子下面炉口周围,几经翻转烤熟烤透,出炉后就可以卖了。但因生产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家庭式作坊生产,因而名气不如油酥烧饼大。

信息来源:禹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四. 山东省 德州 禹城 禹城辣椒

禹城辣椒是禹城的传统出口创汇产品。禹城辣椒特点为味香、皮厚、含油质多。禹城辣椒主产于该县廿里堡、安仁、房寺等乡镇。

【禹城辣椒】 禹城辣椒是做菜调味用的一种辛辣美品,也是一种传统商品,早在1953年首届广

州交易会上即赢得“禹城椒”的美称,至今仍为“王牌”。

禹城椒果实呈细尖型,紫红色,特点是皮厚、籽满、含辣油量高、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清香不腻的

辛辣味。辣椒成熟后,可晾晒成辣椒干,加工成辣椒粉、辣椒酱等,可供炒食或调味。常食辣椒不但

能增进食欲,促进血液循环,而且还有一定的养生疗病的功能。

禹城辣椒获得优质高产与适时种植关系很大,以用塑料大棚育苗,提前栽种为最好。禹城辣椒适

应性强,耐旱、耐涝,适宜于高坡地种植,每亩可栽种5000棵左右,一般年景亩产辣椒干200公斤,高

者可达300公斤。禹城县种植辣椒早在50年代就发展到1.2万多亩,廿里堡、安仁、房寺、梁家等乡镇

种植尤多。70年代至80年代,年出口量3~4万公斤,最高年出口量到过12.9万公斤。近几年来,虽然

扩种棉花,减种辣椒,但1987年全县种植辣椒仍达6500亩,亩产220公斤,除供省内外需要外,还有一

部分销往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美国、日本等国家。

五. 云南省 普洱市 西盟 佤族的每押

“民以食为天。”可为食者,如稻麦菽粟、鱼肉禽蛋、蔬菜水果等等。品种之多,数不胜数,其中不少品种均可烹调成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如果在烹调时加入不同而适量的中草药,并且采取合理的制作技术,则可制成药膳。药膳的特点是药借食味,食助药力,用者既可从中摄取营养,又能得到健身祛病的益处。

佤族人食用鸡肉也有几种制作方法,如烧、炒、煮、煮烂饭等。其中,以煮鸡肉烂饭吃最为普遍,也是佤族人招待宾客的一道上等佳品。佤族的鸡肉烂饭,不同于普通的大米饭,它既可以当饭又可以当菜。在很多情况下,是作为一道菜来食用的。鸡肉烂饭比普通大米饭要软得多,而比稀粥要干一些。佤族的鸡肉烂饭,就其处理鸡肉的方式和制作程序,有两种做法:一种叫做手撕鸡肉烂饭,另一种叫做刀砍鸡肉烂饭。其中,手撕鸡肉烂饭被认为是最讲究的鸡肉烂饭,制作工序较另一种复杂.其味也更美。下面就这两种鸡肉烂饭的制作方法和佐料配制,作简单的介绍。

手撕鸡肉烂饭的制作,通常是这样的:鸡杀好了以后,不砍不剁,整个地放进锅里用清水煮。鸡煮熟后捞出来,将淘洗好的大米放进鸡汤里煮,煮一阵后,抓一把酸笋放进去再煮,一直到大米煮烂为止,比大米饭要软一些,但不能太稀。若汤太多,可将它滗掉,或者多煮一阵,把米汤浓缩,然后把锅抬下来,盖好。煮熟了的鸡,不用刀砍,而用手撕。将鸡肉从骨头上撕下来,撕得越细越好。

撕碎的鸡肉集中在一只小盆里,把备好的佐科如薄荷叶、茴香、辣蓼等切细撒在鸡肉上,再把花椒面、盐和辣椒面撒在鸡肉上,然后仔细搅拌,搅拌好了,倒进烂饭里又搅拌,搅拌越透越均匀越好,这样,手撕鸡肉烂饭就制作出来了。其中,要掌握好各种配料的数量,要恰到好处。刀砍鸡肉烂饭。刀砍鸡肉烂饭较之手撕鸡肉烂饭的制作程序要简单一些。将鸡肉砍成小块,放进锅里用清水煮。先煮一阵鸡肉,快要煮熟时下大米,鸡肉和米一块煮。大米快煮熟时,放进一点酸笋,然后再煮,一直煮到大米烂熟为止。若米汤多了,就滗掉一些,或多煮一阵子,让米汤浓缩。

最后把锅抬上来,将备好的佐料(与上一种同),花椒面和盐巴辣子等放进锅里,仔细搅拌,直到均匀。这样,刀砍鸡肉烂饭就算制作好了。凡是鸡,都可以用来制作鸡肉烂饭。但佤族人认为,1公斤左右未下过蛋的小母鸡最佳。如果作为待客,还不能用白羽毛鸡。佤族人认为,用白羽毛鸡,是对客人的不礼貌,以后客人就不喜欢来。


六. 宁夏 固原 西吉县 金灿灿的小麦

固原小麦胚乳丰盛,麦粒皮厚、籽重、质量好,用它磨制的面粉粉质柔韧,尤其适合精制各种糕点和面条。固原人做面条的技术超群,擀、揪、拉、削、扯,样样在行。用小麦面粉炸制的馓子、油香等食品,金黄透亮,香脆可口,深得回族群众喜爱,是欢度“古尔邦节”、 “开斋节”等不可缺少的食品。汉族群众在定亲、送礼时也用小麦面粉蒸成大馒头,大馒头的顶端涂上红点,作为吉庆、祝福的象( 固原)

七. 山东省 德州 禹城 禹城西瓜

禹城西瓜
以个大汁多、糖多味甜、清脆爽口、耐运输、耐贮藏闻名全国。该处种植面积达2000多公顷,是鲁西北平原地区最大的西瓜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5~9月份上市,年产1亿多公斤,畅销全国各地。

八.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摩梭人的猪膘肉

摩梭人的猪膘肉

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

冬天的泸沽湖非常美丽,尽管在这个时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初一前后进入泸沽湖,走在村村寨寨里,你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不仅由于人摩梭好的热情让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给人一种暖意,还因为这个时候那里房顶上楼上都堆满了包谷,到处是黄橙橙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村那寨都响起了宰杀年猪的声音,走进村子里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猪膘肉,这里的大人小孩子都充满了喜悦,人们那被包谷和猪膘肉映红了的脸上总是那么的灿烂,一座座木楞子房构成的一个个村落是边泸沽湖一幅幅丰收的美丽图画。

在沪沽湖畔的草海边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家摩梭人有两兄弟,父母把老大分了出去,老大分到一头猪和一条狗,分家后老大很勤劳,家里搞得像模像样,猪也喂得又大又肥,冬大的时候他先把菩萨敬了,就开始杀猪。他先把猪肚割开,把肠和内脏拉出,把里面的瘦肉和骨也剔除。然后缝上猪肚晾干后搁在神柜上。猪的大肠装上燕麦,小肠装荞麦,肚肠心肝肺都挂在家里,没油的时候,他就从膘猪的肚里取了猪油来用;没肉的时候就从猪膘身上割一块来吃。到了年三十的时候就开猪膘肉,初二猪头项圈敬菩萨,取项身肉一圈孝敬父母,过年的时候就要吃几天的猪膘肉。

摩梭人制作猪膘肉非常讲究,他们一般选在冬月初一杀猪,如果十月二十九属狗三十属猪,那么就改在十月二十九杀猪,如果初一属鼠、猪、羊、猴、狗、鸡,也是不能杀的,就要改期进行。所以人摩梭在冬天做猪膘肉,定要选择一个吉日。这个时候村子里到处都闻杀猪声,到处都可见制作膘肉,场面很是壮观。

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分为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当地人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这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几乎将瘦肉和骨剔干净,但是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猪头保存完整,在猪头上抹盐并加上调味品,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盐时要均匀,一般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还加上酥油和蜂蜜。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的部位主要在猪肚、猪脚,缝的针眼约寸长,缝时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力气,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来完成的。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凉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凉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一个挨着一个,或叠放堆码。

猪膘肉是人摩梭贮藏的肉食品,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猪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猪膘肉常用于祭祀,也用于置办宴席。猪膘肉是摩梭人家庭富裕的象征,如果哪家的神柜上放满了整条整条的猪膘,那这个家庭在当地一定是很富有了。

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长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猪膘肉都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仍保存完好,不坏。到边泸沽湖的人摩梭家作客,经常会用搁置已久的猪膘肉待客,这些猪膘肉经过了好几个年头,表面上布满烟尘,呈深褐色,有一种苍桑感。但烹制好后味道很好,无异味,也不会闹肚子,很神奇。这大概取决于当地的地理位置,高原湖泊周围,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加上制作的工序讲究,所以猪膘肉能保存很长时间。

九. 山东省 德州 禹城 禹城泡子糕

禹城泡子糕是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的特色美食。禹城市泡子糕是用米粉(江米或黄米)、糖稀、生油配制而成。食用香甜酥口皆备,实为待客馈赠之佳品。

禹城的“泡子糕”历史悠久。相传清朝末年,其创始人禹城市安仁镇大卢村的卢学贤与皇商张某共同做糯米生意。期间,卢学贤自己动手将糯米作成各种各样的小食品。这其中,一种像“泡”状的食品香脆可口,深得人们喜爱,故取名曰“泡子糕”。

泡子糕是用米粉(江米或黄米)、糖稀、生油配制而成。制造时先炸泡子糕。即是将米放入30度温水中,泡至用手捻碎而不粘为宜,捞出晾干,粉碎成面团,入锅加热搅拌,熬成稠糊状和糖稀一并倒入合面机,再加面粉合成面团,用轴擀成厚约5毫米的长方形,用刀切成多层面片,炸呈杏黄色为止。第二道工序是铺糕。铺糕即是用糖稀熬好浆子,再加适量香精、桂花酱,后将糕泡子入锅搅拌,随浇浆子调匀倒入熟面,再把搅好的糕泡子倒在案子上摊匀,上面铺一层白糖皮,撒上青红丝,盖纸轧实,切成块即成。

一直以来,泡子糕都是禹城当地群众馈赠亲友的首选食品,更是婚宴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甜点。而在禹城众多的“泡子糕”加工者中,尤其以“老卢家”泡子糕最为著名。

十. 海南省 三亚 三亚的传统面点

把香喷喷的面包和水油酥皮叠在一起捏成罗旋形,中间包入糖椰丝和炒芝麻仁作成的馅料,这就是三亚椰丝糕。椰丝糕外观是黄白相间的罗旋形,吃起来椰味浓郁、松脆爽口。( 三亚)
山东禹城特产送人必买清单德州禹城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